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5-04-24
(113)算盘
“皇上!”养心殿中忽而响起一道着急的嗓音,在嫣槐尚在心中权衡利弊之时,一向以丈夫为天的程滢却丝毫没有看向嫣槐,径直朝龙以上的天子作辑道:“皇上,丞相多年来辅佐废帝,虽不似皇上您为这大盛朝立下诸多汗马功劳,可亦为盛国肝脑涂地,忠心耿耿,还请皇上看在丞相多年辛劳的份上,莫将嫣栀媃所犯之错牵扯至嫣家族人上下数百条性命与这丞相之位!”
嫣槐脸色蓦然一变,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她闭嘴别再继续说。他作辑正欲开口让谢辞衍莫要听程滢所言,可却未料想到一向唯命是从的程滢竟不顾他阻挠,挺直背脊,一副不屈不挠地模样继续往下说,“嫣栀媃既已入宫为妃,便生是皇城的人,死亦是皇城之魂,她所犯之错又岂能牵连母家?这实属于嫣家不公啊,求皇上三思!”
“大胆程氏,休要在殿前失仪!”嫣槐见她所言句句皆将嫣栀媃撇除于嫣家之外,心中更是骇然,不顾此时现今尚在新帝面前,径直一把拽住了程滢的手腕,一双满是警告的眸子死死地盯着她。
若放在往前,见嫣槐如此勃然大怒的模样,程滢必定惊怕不已,不敢再言语一句,生怕他会厌弃了她。可今日的程滢却不知是哪来的底气,竟是一再漠视于他,挣扎着欲要张嘴继续说。
眼前是唯一可以将一直碍于程滢的眼中钉给去除掉的好机会,只要嫣栀媃死在宫中,沅姨娘也就没了唯一的依靠,届时她的丈夫便会看见她这位当家主母的好,何愁来日不夫妻和睦,琴瑟和鸣。
“倘若,嫣栀媃所犯乃株连九族的死罪,又当如何?”谢辞衍轻嗤一声,方才句句皆是试探之语,他便是想瞧上一瞧这位当朝丞相究竟有多手可遮天,现下一看,原是废帝过于窝囊,以至于嫣槐觉得自己的线眼已然遍布整个皇城,无所不能。可现下看来不过如此,他根本不晓得嫣栀媃所犯何事,一味只想着包庇于她。
嫣槐脸色更难看了几分,作辑思量着该如何回话之时,话尚未出口,便已然被谢辞衍给堵在喉头中。“嫣栀媃利用蛊毒谋害太后,继而在废帝身上种下了情蛊以此控制于他,仅仅是这两条罪名,便足以让整个嫣家齐齐共赴黄泉!嫣夫人还想着能置身事外么?”
底下二人神色各异,嫣槐面上虽略有震惊,可那双眸中一闪而过的了然还是被谢辞衍看在眼里,瞬息间便明了嫣槐兴许知晓此事。反观程滢,一张脸瞬然变得刹白,不敢置信地捂住了嘴巴,仿若真的确不知晓此事。
方才还在言之凿凿为嫣家与嫣槐开脱撇清关系的程滢,此时惊恐地垂下眸来似不敢在新帝面前开口,生怕下一个被连累的会是自己。她随即想到什么,蓦然抬起头来,向坐在谢辞衍下首的嫣昭昭投去了请求的神色,似是希望她开口为嫣家求一条生路。
那眼神炽烈,令嫣昭昭实在无法忽视,却生生忍住不侧头与母亲对上视线。此事,若是她开口让谢辞衍轻拿轻放,便是视谢辞衍于无物,他现下正是需要在朝臣们前面立下威信的时候,她到此来亦只是为了一睹父亲究竟会作何选择,并不会干涉谢辞衍的任何抉择,更遑论开口为之求情。
程滢见此,更是惊诧不已,可现今在新帝面前她已然再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愤恨忍下。
“现下,摆在丞相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辞官,朕绕你们不死,但嫣家与其族人皆不可再踏入盛国境内,更不可入仕途。”谢辞衍每说一个字,嫣槐神色便难看一分,他双拳紧握,咬着牙一脸铁青,却不敢再开口说上一句话,继而又听他继续道:“二,保住你当朝丞相的位置,但嫣栀媃与嫣家族人全数赐死,只留下你嫣槐一脉。”
谢辞衍一双锐利的眸子紧盯着下方颤颤巍巍跪着的嫣槐,唇角露出一抹极轻的笑意来,“嫣丞相,你该作何选择?”
这根本无从选择,不论选哪一条路都是在将他逼上绝路!他养尊处优多年,习惯了众人对他满是仰望的目光,若是辞了官他还有何颜面去面对一众族人,那些个唯利是图的族人恐怕会与他争夺嫣氏当家人的位置。
可,若要保住丞相的位置,便要将他的爱女与族人尽数诛杀,若嫣氏灭族,他日身殒,落到阴曹地府又有何颜面见他的族人们。
见他支支吾吾半晌,仍说不出来一个字的谢辞衍眉头轻蹙,语气不免多了两分凌厉,“朕没有耐性在此等候丞相左思右想。告诉朕,你是选一还是二。”
“皇上!”嫣槐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管不顾地道:“求皇上饶过臣吧!这要臣如何抉择?臣向皇上保证,只要皇上愿放过臣与其家人族亲,往后臣一定会尽心竭力辅佐皇上,为皇命是从,只求皇上给臣留一条活路啊!”
谢辞衍更是不耐,“嫣槐,这已是朕留给你的活路。人总要做出点牺牲,不能既要荣华又要全身而退,世间岂有如此美事?”
嫣槐更是被逼急了,猛然抬起手直指一侧的嫣昭昭,“若是臣辞官离开盛国,嫣昭昭亦同样要随臣离开,即便如此,皇上亦觉无所谓么?!”
在朝堂驰骋多年,他又岂会看不出来嫣昭昭与新帝有情,他此言便是在以嫣昭昭要挟新帝,若真逼急了,他便带着嫣昭昭一块离开盛国,他不信新帝还会如此无动于衷。
谢辞衍面色如常,仿若根本未将嫣槐所言放在眼里,一手搭在龙椅椅柄上,带着几分慵懒,“爱卿果真糊涂了,昭昭将会是朕的皇后,盛朝的一国之母,不同于一般妃子,朕的妻又岂能随同你一起离开?”
嫣槐与程滢皆瞳孔一缩,瞪大的眸子里满是震惊。他们以为新帝不过是看中了嫣昭昭的美貌,顶多便是纳入后宫给个妃位养着,却未曾想,新帝竟是打算将嫣昭昭纳为新后!
嫣槐视线不禁落在一侧的嫣昭昭身上,眸中多了几分深意,一时竟不禁感叹她嫣昭昭命极好,即便改朝换代,她亦依旧稳坐在皇后的宝座上。反观他投下大量心血的爱女嫣栀媃如今不禁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甚至还连累于他,果真是……不中用啊!
他心中衡量不断,飞速思量着如何以嫣昭昭作为与新帝谈判的筹码。嫣槐心中的万全之法是,先应允皇上辞官,保住嫣栀媃与其族人,之后待嫣昭昭坐上皇后宝座时,便让她说服新帝让他们回到盛朝来。如此,他亦可再次站在这朝堂之上,即便与丞相之位无缘,有了嫣昭昭,谁人敢开罪于他?
他并非是舍弃不下嫣栀媃,他心疼的是阿沅,若是他们唯一的女儿有何不测,她必定会日夜以泪洗面,届时心疼的只会是他自己。
嫣槐装模作样地轻叹一口气,“皇上,臣……自知无能,无法再胜任一朝丞相之职,故向皇上请求辞去丞相一职,会与家人一同寻个清净的地方安度晚年,求皇上成全。”
他心中底气十足,面上没有任何的不满,他相信自己终有一日一定会再踏入这盛国境内。嫣槐状似无意地看了嫣昭昭一眼,眸中满是深意,他将其养得如此花容月貌,得到两朝帝王的宠爱,又何惧嫣昭昭不会扶持帮衬母家。
在这世间,出嫁的女子只有背靠母家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不遭人白眼,母家兴荣,女子自是跟着风光。身为嫡女的嫣昭昭更应懂得其中的道理才是,只要她尚得宠,嫣家何愁不享尽荣华?
可沉溺在其中的嫣槐似乎忘了,这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的臆想罢了。他许是忘怀了,从前嫣昭昭在宫中举步艰难之时,他亦未有帮衬一分,可她照样是盛朝皇后。哪怕是她将要被废帝送到敌国与老皇帝成亲,他这位父亲亦从未伸出过一丝援手,她在极早之时便在心中与嫣家分割开来,她从未沾过嫣家一丝荣光,更没有靠嫣家在如履薄冰的宫中站稳脚跟。
现今,她又岂会将嫣家视为靠山,开口为他们的荣华富贵而说上一字半句。
嫣槐打得响亮的如意算盘,终究只会是落空一场。
(114)繁花
嫣槐一番话说出来以后,本以为新帝便会松口宽慰他几句,再让他将嫣栀媃带回府中才是。可却什么也没有,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在他脸上掀起,只不可知否地让他回府,还让他这番请辞的话放到明日的早朝上在众大臣的面前说,摆明了要他在诸位同僚面前出这个丑!
思及此,他脸色更是难看,对这新继位便完全不将他这两朝元老放在眼中的新帝不满至极,离开养心殿之时脸色阴沉,连一同前来的程滢亦被他撂在了身后。
事已了,谢辞衍站起正欲牵起嫣昭昭回到谨园,程滢却霍然走至俩人眼前盈盈欠身一礼,满身皆是嫡夫人的风范,丝毫看不出来适才的一丝狼狈。“皇上,臣妇与昭昭已然许久未曾见面,可否请皇上开恩让我们母女二人相聚片刻?”
谢辞衍并未应承,反倒侧过头去无声地询问着嫣昭昭的意思。
她会意,转头看了一眼容貌没有丝毫变化的母亲,终还是心下暗暗叹息一声,点头应承下来。谢辞衍朝她一笑,“我在外头等你一块回去。”话落,他便抬步往外走去,身后跟着一众侍卫太监。
殿内,此时仅剩余母女二人。
嫣昭昭率先开口,“母亲特意将我留下,是想同我说什么?”
程滢神色蓦然微变,与方才在谢辞衍面前的恭敬大相径庭,“母亲且问你,你可是一早便知新帝将会立你为新后?”
“是。”她坦然承认,这本就无需隐瞒。
程滢神色蓦然一变,下意识想如同以往那般拔高嗓音训斥于她,却又忽而想起新帝就在门外,忙压低嗓音,沉声道:“你既身份尊贵如此,为何适才你父亲被逼迫成那副模样之时,你却不曾为他道一句求情的话?!母亲便是这样教你的么!眼见母家落入水深火热之境,竟袖手旁观,简直枉为我嫣家嫡女!”
饶是知晓母亲将她留下单独相谈必不会是纯粹的母女相聚,可在她开口前的一瞬,嫣昭昭心中还是存了一丝奢望。可在这一刻,她对母亲乃至整个嫣家,再无一丝一毫的念想。
“嫣夫人方才是没听清皇上所言么?嫣家乃被嫣栀媃所累,且皇上已然宽宏大量,并未对嫣家赶尽杀绝,不过是让丞相与其族亲离开盛国,嫣夫人莫要忘了,嫣栀媃所犯之罪足以让整个嫣家株连九族,如此还有何不满足之地?”嫣昭昭双眸已是漠然一片,看向程滢的眼神中早已无半分女儿待母亲的孺慕之情,仿若眼前妇人不过是一位陌路人。
程滢一心只沉浸在丈夫的荣辱与嫣家的富贵,根本未曾察觉到嫣昭昭对她的称呼已然改变,自顾自地一味指责,“简直大逆不道!你乃嫡女,时时刻刻应牢记嫡女的本分为兴荣家族,从你出生作为嫣家嫡女的那一刻起,你便再不是为自己而活,你的一言一行都该以嫣家为先!”她挺直背脊,似是要在嫣昭昭面前立起母亲的威严般,“皇上现今如此宠爱你,正是为嫣家光耀门楣之时!若你开口,在皇上耳边吹吹枕边风,兴许我们嫣家依旧能在盛朝中风光无限,嫣家男丁个个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能入仕途这辈子可就废了!”
程滢丝毫不质疑皇上对嫣昭昭有多宠爱,就凭她可以在如今尚未为后时能随新帝入养心殿,更凭新帝待她不似普通妃子,会尊重她意见的行为来看,天子已然打从心底将她当做妻子,有着旁人不可比拟的地位,要保住嫣家上下数百人,不过举手之劳。
嫣昭昭视线微垂,眼底仅余一丝幽微的光芒随着失望黯然,逐渐泯灭,眨眼间消失不见。“在嫣夫人眼中,是否没有给你、给嫣家带来利益的就不配成为你的女儿了?”她嗓音再无一丝起伏,声音极淡,“我好似只是你争夺丈夫宠爱,为光耀门楣而活的工具一般。可嫣夫人好似忘了,我是人,不是任你摆布的木偶,更不会按你心意去做我不愿做之事。”
程滢脸色大变,好似一切都脱离了她的掌控般,她气得肩膀都在微微抖动,可忌惮于门外新帝,只能狠狠咬牙。
在她即将破口大骂之际,嫣昭昭淡然开口打断,“往后,若无事还请嫣夫人莫要再到皇宫里来。”她往后退了一步,朝程滢行了个大礼,亦是全了多年的养育之恩,“拜别嫣夫人。”
程滢这才意识到她对自己的称呼已然变成了嫣夫人,更是怒不可遏,极力再三忍耐,咬牙切齿道,“我生你养你,给了你身为嫡女的体面,你便是这样回报母亲的?!若不是我,你今日能站在此地成为盛朝最珍贵的女人么!你身上的一切皆是我给你的,你三两句话便想把我赶走,岂有如此道理!”
嫣昭昭神色再无掀起一丝波澜,看着眼前女人歇斯底里的模样,好似与她记忆中非常遥远的母亲相差甚远。在她极小的时候,母亲亦疼爱过她,会陪她玩闹,更会在她害怕雷声之时柔声哄她入睡。
可这一切,却在父亲专宠沅姨娘之时都变了。母亲再无半点从前温柔的模样,为了能让父亲到她房里来,甚至不惜将她赶到冰天雪地的院外。不论她怎么哭喊,母亲都无动于衷,直至她冻病发热昏睡过去,母亲才慢悠悠地开了门让嬷嬷将她给抱进去,让下人着急地到沅姨娘房中请来父亲。可饶是如此,依旧没能引起父亲的一丝怜惜,直至病愈,父亲都未踏足过母亲房中一步。
亦是从那时候开始,母亲性情大变,再没有往前半点温柔可言,无时不刻要她谨记着身为嫡女的本分,要成为能让父亲放入眼中的嫡女。
母亲满心满眼皆是不将她放入眼里的父亲,从一开始的爱渐渐成了偏执,变成至今这副模样,早已断了回头路,再说,亦只是枉然。
嫣昭昭再不顾程滢如何谩骂,只道了一句,“望嫣夫人离开盛国后,一切安好。”
话落,她再不顾身后程滢如何呼喊,都未再驻留回头。
她入这皇宫来时是孤身一人,亦从未有家人在后帮衬,现今她有了谢辞衍,不再孤身一人,终于尝到了一丝温意,亦不再需要家人在后支撑。她的心极小,现今只装下谢辞衍一人便足矣,再无空隙放下嫣家。
殿门一开,便见谢辞衍一直站在外头等着她。那一刻,她心头的所有冷冽寒意皆被焐热了起来,似寒冬终于迎来了初春。
“可有受委屈?”谢辞衍自然地牵起嫣昭昭的手,仔细地瞧着她的眉眼,见双眸未见绯色,才放下心来。
嫣昭昭轻笑一声,“并无。”
她想,她何其幸运,能在如此破败不堪的一生中,遇到了谢辞衍。
他在她孤寂荒芜一片的心中,种下了一片繁花。
(115)腻食
那之后的数日光景,谢辞衍皆忙极。他登基之初,还有许多琐事要一一捋清,可这些对于谢辞衍而言亦是无甚难度,他从前为摄政王之时,便要日日处理批阅大量的奏折与琐事,现今上起手来更是得心应手。
在被总管太监问起废帝后宫中的妃嫔该如何处置时,谢辞衍批阅奏疏的笔尖一顿,眼前忽闪而过母妃独守在凤凰楼上苦苦等着父皇的模样,垂下的眸中沁上丝丝愁思。他随即抬眼,与那弓着身的太监道:“且通知她们府上的家人来接回去,若无家人便送上些银子供她们谋个去处,往后嫁娶自由,与皇城再无干系。”
总管太监正欲应下,旋即才蓦然反应过来皇上话中的意思,竟是将人送出宫而非送到佛寺为盛国祈福?
太监有些踟蹰地开口,“皇上,这……宫中从未有过如此先例,似乎……有些不合规矩。”话落,一双眼睛还不安地瞥向龙椅上的新帝,随即又怕被治罪,忙垂下视线。
谢辞衍连头也未抬,批阅奏折的动作不停,嗓音依旧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如今是朕坐在这,规矩自是由朕来定。”他蓦然抬眼,一双如鹰隼般的锐利双眸直视于太监。“历年来,那些个被封太妃之尊的女子都是自愿到佛寺为盛国祈福么?她们到佛寺会是日夜诅咒于朕的山河还是佛口蛇心地念着佛经?”
太监身子更低,肩膀处好似被压下一块巨石般,不禁瑟缩,语在喉头却再说不出一个反驳之词。只能额头触地,恭敬地道了一句,“是,谨遵皇命。”
这番消息一出,自是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愁。
已然打定主意自此伴青灯古佛了却余生的年轻妃嫔们闻言先是一怔,而后终耐不住落下泪来。她们大多皆是废帝一时兴起便纳入后宫的女子,废帝风流更喜新厌旧,花容月貌的妃嫔们仅侍寝不过数余次便被遗忘在了后宫的寝殿中。现今得知新帝许下恩典可以出宫归家,更是不敢相信她们居然还能有机会出得了这堵高墙,有幸能再睹宫墙外的繁华盛世。
可朝臣们当中亦有些迂回守旧之人觉得此事不妥,欲在早朝之时谏言一番。可他尚未搬出祖制律例来,便被新帝一言给堵了回去。
“此事已定,无需再议。”帝王不怒自威。
这一瞬,那些个还心存劝解的大臣才幡然醒悟过来,眼前新帝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的废帝了,他从前为摄政王之时便可以一己之能在朝堂上立稳脚跟,让朝臣们皆下意识地以他马首是瞻,盛国能有今日光景,更是少不了他的汗血功劳。
眼前乃帝王之尊,他们亦只能同从前那般,跪地崇敬,朗声道一句,“是。”
在朝臣们皆垂下头去时,谢辞衍嘴角不禁往上勾了几分。他今日所做,皆在为日后封嫣昭昭为后时铺路,只要他能做到朝堂上下皆以他所言为尊,不论作何违背祖制一事皆能让群臣哑口无言,额首接受,让他们习以为常。如此,即便他要册封昭昭为后,朝臣们也再无法搬出那套祖制的规矩来牵制于他。
立嫣昭昭为后之事,不论是谁,都无法阻止。
前朝事一了,谢辞衍便欲乘龙撵回谨园与嫣昭昭一块用膳。可刚出养心殿,看守璇玑殿的侍卫霍然朝他作辑行了一礼,“皇上,嫣家庶女嫣栀媃有要事求见。”
闻言,谢辞衍双眸微眯,眼底闪过一丝深思。随即便道:“先回谨园,朕接上昭昭同去。”
话落,他正欲抬腿乘上龙撵,却又听那侍卫道:“皇上,嫣家庶女有言不可将娘娘带去,否则她便什么也不会说。”
谢辞衍眉心轻蹙,嫣家离京在即,想来是嫣栀媃误以为嫣槐抛弃了她,将她一人抛在这宫中,所以她才终于沉不住气要来面见于他。嫣槐最宠爱的女儿便是这庶女,在她口中兴许能听见一些不为人知之事。
思衬半晌,谢辞衍才侧头同立于一旁的太监道:“你回谨园将此事说予昭昭听,告诉她,朕去去便回,让她别等先用膳。”
说完,他便上了龙撵,往璇玑殿的方向行去。
嫣栀媃早已在殿内等候多时,她一改往前娇柔的姿态,特意梳妆打扮成极明艳的模样,一身桃红色棱纱裙,嫣红的胭脂点在她略有些憔悴的脸上,却丝毫不觉明艳,只觉与她的模样十分格格不入,颇有种画蛇添足之意。“妾身给皇上请安。”她嗓音依旧娇柔,只其中却稍压了压自己的声线,似乎是想自己的嗓音更像某个人。
一见她这般模样,谢辞衍便下意识眉心轻蹙,而后又不动声色地行至一旁干净的软塌上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皇上!”养心殿中忽而响起一道着急的嗓音,在嫣槐尚在心中权衡利弊之时,一向以丈夫为天的程滢却丝毫没有看向嫣槐,径直朝龙以上的天子作辑道:“皇上,丞相多年来辅佐废帝,虽不似皇上您为这大盛朝立下诸多汗马功劳,可亦为盛国肝脑涂地,忠心耿耿,还请皇上看在丞相多年辛劳的份上,莫将嫣栀媃所犯之错牵扯至嫣家族人上下数百条性命与这丞相之位!”
嫣槐脸色蓦然一变,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她的袖子,示意她闭嘴别再继续说。他作辑正欲开口让谢辞衍莫要听程滢所言,可却未料想到一向唯命是从的程滢竟不顾他阻挠,挺直背脊,一副不屈不挠地模样继续往下说,“嫣栀媃既已入宫为妃,便生是皇城的人,死亦是皇城之魂,她所犯之错又岂能牵连母家?这实属于嫣家不公啊,求皇上三思!”
“大胆程氏,休要在殿前失仪!”嫣槐见她所言句句皆将嫣栀媃撇除于嫣家之外,心中更是骇然,不顾此时现今尚在新帝面前,径直一把拽住了程滢的手腕,一双满是警告的眸子死死地盯着她。
若放在往前,见嫣槐如此勃然大怒的模样,程滢必定惊怕不已,不敢再言语一句,生怕他会厌弃了她。可今日的程滢却不知是哪来的底气,竟是一再漠视于他,挣扎着欲要张嘴继续说。
眼前是唯一可以将一直碍于程滢的眼中钉给去除掉的好机会,只要嫣栀媃死在宫中,沅姨娘也就没了唯一的依靠,届时她的丈夫便会看见她这位当家主母的好,何愁来日不夫妻和睦,琴瑟和鸣。
“倘若,嫣栀媃所犯乃株连九族的死罪,又当如何?”谢辞衍轻嗤一声,方才句句皆是试探之语,他便是想瞧上一瞧这位当朝丞相究竟有多手可遮天,现下一看,原是废帝过于窝囊,以至于嫣槐觉得自己的线眼已然遍布整个皇城,无所不能。可现下看来不过如此,他根本不晓得嫣栀媃所犯何事,一味只想着包庇于她。
嫣槐脸色更难看了几分,作辑思量着该如何回话之时,话尚未出口,便已然被谢辞衍给堵在喉头中。“嫣栀媃利用蛊毒谋害太后,继而在废帝身上种下了情蛊以此控制于他,仅仅是这两条罪名,便足以让整个嫣家齐齐共赴黄泉!嫣夫人还想着能置身事外么?”
底下二人神色各异,嫣槐面上虽略有震惊,可那双眸中一闪而过的了然还是被谢辞衍看在眼里,瞬息间便明了嫣槐兴许知晓此事。反观程滢,一张脸瞬然变得刹白,不敢置信地捂住了嘴巴,仿若真的确不知晓此事。
方才还在言之凿凿为嫣家与嫣槐开脱撇清关系的程滢,此时惊恐地垂下眸来似不敢在新帝面前开口,生怕下一个被连累的会是自己。她随即想到什么,蓦然抬起头来,向坐在谢辞衍下首的嫣昭昭投去了请求的神色,似是希望她开口为嫣家求一条生路。
那眼神炽烈,令嫣昭昭实在无法忽视,却生生忍住不侧头与母亲对上视线。此事,若是她开口让谢辞衍轻拿轻放,便是视谢辞衍于无物,他现下正是需要在朝臣们前面立下威信的时候,她到此来亦只是为了一睹父亲究竟会作何选择,并不会干涉谢辞衍的任何抉择,更遑论开口为之求情。
程滢见此,更是惊诧不已,可现今在新帝面前她已然再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愤恨忍下。
“现下,摆在丞相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辞官,朕绕你们不死,但嫣家与其族人皆不可再踏入盛国境内,更不可入仕途。”谢辞衍每说一个字,嫣槐神色便难看一分,他双拳紧握,咬着牙一脸铁青,却不敢再开口说上一句话,继而又听他继续道:“二,保住你当朝丞相的位置,但嫣栀媃与嫣家族人全数赐死,只留下你嫣槐一脉。”
谢辞衍一双锐利的眸子紧盯着下方颤颤巍巍跪着的嫣槐,唇角露出一抹极轻的笑意来,“嫣丞相,你该作何选择?”
这根本无从选择,不论选哪一条路都是在将他逼上绝路!他养尊处优多年,习惯了众人对他满是仰望的目光,若是辞了官他还有何颜面去面对一众族人,那些个唯利是图的族人恐怕会与他争夺嫣氏当家人的位置。
可,若要保住丞相的位置,便要将他的爱女与族人尽数诛杀,若嫣氏灭族,他日身殒,落到阴曹地府又有何颜面见他的族人们。
见他支支吾吾半晌,仍说不出来一个字的谢辞衍眉头轻蹙,语气不免多了两分凌厉,“朕没有耐性在此等候丞相左思右想。告诉朕,你是选一还是二。”
“皇上!”嫣槐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管不顾地道:“求皇上饶过臣吧!这要臣如何抉择?臣向皇上保证,只要皇上愿放过臣与其家人族亲,往后臣一定会尽心竭力辅佐皇上,为皇命是从,只求皇上给臣留一条活路啊!”
谢辞衍更是不耐,“嫣槐,这已是朕留给你的活路。人总要做出点牺牲,不能既要荣华又要全身而退,世间岂有如此美事?”
嫣槐更是被逼急了,猛然抬起手直指一侧的嫣昭昭,“若是臣辞官离开盛国,嫣昭昭亦同样要随臣离开,即便如此,皇上亦觉无所谓么?!”
在朝堂驰骋多年,他又岂会看不出来嫣昭昭与新帝有情,他此言便是在以嫣昭昭要挟新帝,若真逼急了,他便带着嫣昭昭一块离开盛国,他不信新帝还会如此无动于衷。
谢辞衍面色如常,仿若根本未将嫣槐所言放在眼里,一手搭在龙椅椅柄上,带着几分慵懒,“爱卿果真糊涂了,昭昭将会是朕的皇后,盛朝的一国之母,不同于一般妃子,朕的妻又岂能随同你一起离开?”
嫣槐与程滢皆瞳孔一缩,瞪大的眸子里满是震惊。他们以为新帝不过是看中了嫣昭昭的美貌,顶多便是纳入后宫给个妃位养着,却未曾想,新帝竟是打算将嫣昭昭纳为新后!
嫣槐视线不禁落在一侧的嫣昭昭身上,眸中多了几分深意,一时竟不禁感叹她嫣昭昭命极好,即便改朝换代,她亦依旧稳坐在皇后的宝座上。反观他投下大量心血的爱女嫣栀媃如今不禁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甚至还连累于他,果真是……不中用啊!
他心中衡量不断,飞速思量着如何以嫣昭昭作为与新帝谈判的筹码。嫣槐心中的万全之法是,先应允皇上辞官,保住嫣栀媃与其族人,之后待嫣昭昭坐上皇后宝座时,便让她说服新帝让他们回到盛朝来。如此,他亦可再次站在这朝堂之上,即便与丞相之位无缘,有了嫣昭昭,谁人敢开罪于他?
他并非是舍弃不下嫣栀媃,他心疼的是阿沅,若是他们唯一的女儿有何不测,她必定会日夜以泪洗面,届时心疼的只会是他自己。
嫣槐装模作样地轻叹一口气,“皇上,臣……自知无能,无法再胜任一朝丞相之职,故向皇上请求辞去丞相一职,会与家人一同寻个清净的地方安度晚年,求皇上成全。”
他心中底气十足,面上没有任何的不满,他相信自己终有一日一定会再踏入这盛国境内。嫣槐状似无意地看了嫣昭昭一眼,眸中满是深意,他将其养得如此花容月貌,得到两朝帝王的宠爱,又何惧嫣昭昭不会扶持帮衬母家。
在这世间,出嫁的女子只有背靠母家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不遭人白眼,母家兴荣,女子自是跟着风光。身为嫡女的嫣昭昭更应懂得其中的道理才是,只要她尚得宠,嫣家何愁不享尽荣华?
可沉溺在其中的嫣槐似乎忘了,这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的臆想罢了。他许是忘怀了,从前嫣昭昭在宫中举步艰难之时,他亦未有帮衬一分,可她照样是盛朝皇后。哪怕是她将要被废帝送到敌国与老皇帝成亲,他这位父亲亦从未伸出过一丝援手,她在极早之时便在心中与嫣家分割开来,她从未沾过嫣家一丝荣光,更没有靠嫣家在如履薄冰的宫中站稳脚跟。
现今,她又岂会将嫣家视为靠山,开口为他们的荣华富贵而说上一字半句。
嫣槐打得响亮的如意算盘,终究只会是落空一场。
(114)繁花
嫣槐一番话说出来以后,本以为新帝便会松口宽慰他几句,再让他将嫣栀媃带回府中才是。可却什么也没有,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在他脸上掀起,只不可知否地让他回府,还让他这番请辞的话放到明日的早朝上在众大臣的面前说,摆明了要他在诸位同僚面前出这个丑!
思及此,他脸色更是难看,对这新继位便完全不将他这两朝元老放在眼中的新帝不满至极,离开养心殿之时脸色阴沉,连一同前来的程滢亦被他撂在了身后。
事已了,谢辞衍站起正欲牵起嫣昭昭回到谨园,程滢却霍然走至俩人眼前盈盈欠身一礼,满身皆是嫡夫人的风范,丝毫看不出来适才的一丝狼狈。“皇上,臣妇与昭昭已然许久未曾见面,可否请皇上开恩让我们母女二人相聚片刻?”
谢辞衍并未应承,反倒侧过头去无声地询问着嫣昭昭的意思。
她会意,转头看了一眼容貌没有丝毫变化的母亲,终还是心下暗暗叹息一声,点头应承下来。谢辞衍朝她一笑,“我在外头等你一块回去。”话落,他便抬步往外走去,身后跟着一众侍卫太监。
殿内,此时仅剩余母女二人。
嫣昭昭率先开口,“母亲特意将我留下,是想同我说什么?”
程滢神色蓦然微变,与方才在谢辞衍面前的恭敬大相径庭,“母亲且问你,你可是一早便知新帝将会立你为新后?”
“是。”她坦然承认,这本就无需隐瞒。
程滢神色蓦然一变,下意识想如同以往那般拔高嗓音训斥于她,却又忽而想起新帝就在门外,忙压低嗓音,沉声道:“你既身份尊贵如此,为何适才你父亲被逼迫成那副模样之时,你却不曾为他道一句求情的话?!母亲便是这样教你的么!眼见母家落入水深火热之境,竟袖手旁观,简直枉为我嫣家嫡女!”
饶是知晓母亲将她留下单独相谈必不会是纯粹的母女相聚,可在她开口前的一瞬,嫣昭昭心中还是存了一丝奢望。可在这一刻,她对母亲乃至整个嫣家,再无一丝一毫的念想。
“嫣夫人方才是没听清皇上所言么?嫣家乃被嫣栀媃所累,且皇上已然宽宏大量,并未对嫣家赶尽杀绝,不过是让丞相与其族亲离开盛国,嫣夫人莫要忘了,嫣栀媃所犯之罪足以让整个嫣家株连九族,如此还有何不满足之地?”嫣昭昭双眸已是漠然一片,看向程滢的眼神中早已无半分女儿待母亲的孺慕之情,仿若眼前妇人不过是一位陌路人。
程滢一心只沉浸在丈夫的荣辱与嫣家的富贵,根本未曾察觉到嫣昭昭对她的称呼已然改变,自顾自地一味指责,“简直大逆不道!你乃嫡女,时时刻刻应牢记嫡女的本分为兴荣家族,从你出生作为嫣家嫡女的那一刻起,你便再不是为自己而活,你的一言一行都该以嫣家为先!”她挺直背脊,似是要在嫣昭昭面前立起母亲的威严般,“皇上现今如此宠爱你,正是为嫣家光耀门楣之时!若你开口,在皇上耳边吹吹枕边风,兴许我们嫣家依旧能在盛朝中风光无限,嫣家男丁个个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能入仕途这辈子可就废了!”
程滢丝毫不质疑皇上对嫣昭昭有多宠爱,就凭她可以在如今尚未为后时能随新帝入养心殿,更凭新帝待她不似普通妃子,会尊重她意见的行为来看,天子已然打从心底将她当做妻子,有着旁人不可比拟的地位,要保住嫣家上下数百人,不过举手之劳。
嫣昭昭视线微垂,眼底仅余一丝幽微的光芒随着失望黯然,逐渐泯灭,眨眼间消失不见。“在嫣夫人眼中,是否没有给你、给嫣家带来利益的就不配成为你的女儿了?”她嗓音再无一丝起伏,声音极淡,“我好似只是你争夺丈夫宠爱,为光耀门楣而活的工具一般。可嫣夫人好似忘了,我是人,不是任你摆布的木偶,更不会按你心意去做我不愿做之事。”
程滢脸色大变,好似一切都脱离了她的掌控般,她气得肩膀都在微微抖动,可忌惮于门外新帝,只能狠狠咬牙。
在她即将破口大骂之际,嫣昭昭淡然开口打断,“往后,若无事还请嫣夫人莫要再到皇宫里来。”她往后退了一步,朝程滢行了个大礼,亦是全了多年的养育之恩,“拜别嫣夫人。”
程滢这才意识到她对自己的称呼已然变成了嫣夫人,更是怒不可遏,极力再三忍耐,咬牙切齿道,“我生你养你,给了你身为嫡女的体面,你便是这样回报母亲的?!若不是我,你今日能站在此地成为盛朝最珍贵的女人么!你身上的一切皆是我给你的,你三两句话便想把我赶走,岂有如此道理!”
嫣昭昭神色再无掀起一丝波澜,看着眼前女人歇斯底里的模样,好似与她记忆中非常遥远的母亲相差甚远。在她极小的时候,母亲亦疼爱过她,会陪她玩闹,更会在她害怕雷声之时柔声哄她入睡。
可这一切,却在父亲专宠沅姨娘之时都变了。母亲再无半点从前温柔的模样,为了能让父亲到她房里来,甚至不惜将她赶到冰天雪地的院外。不论她怎么哭喊,母亲都无动于衷,直至她冻病发热昏睡过去,母亲才慢悠悠地开了门让嬷嬷将她给抱进去,让下人着急地到沅姨娘房中请来父亲。可饶是如此,依旧没能引起父亲的一丝怜惜,直至病愈,父亲都未踏足过母亲房中一步。
亦是从那时候开始,母亲性情大变,再没有往前半点温柔可言,无时不刻要她谨记着身为嫡女的本分,要成为能让父亲放入眼中的嫡女。
母亲满心满眼皆是不将她放入眼里的父亲,从一开始的爱渐渐成了偏执,变成至今这副模样,早已断了回头路,再说,亦只是枉然。
嫣昭昭再不顾程滢如何谩骂,只道了一句,“望嫣夫人离开盛国后,一切安好。”
话落,她再不顾身后程滢如何呼喊,都未再驻留回头。
她入这皇宫来时是孤身一人,亦从未有家人在后帮衬,现今她有了谢辞衍,不再孤身一人,终于尝到了一丝温意,亦不再需要家人在后支撑。她的心极小,现今只装下谢辞衍一人便足矣,再无空隙放下嫣家。
殿门一开,便见谢辞衍一直站在外头等着她。那一刻,她心头的所有冷冽寒意皆被焐热了起来,似寒冬终于迎来了初春。
“可有受委屈?”谢辞衍自然地牵起嫣昭昭的手,仔细地瞧着她的眉眼,见双眸未见绯色,才放下心来。
嫣昭昭轻笑一声,“并无。”
她想,她何其幸运,能在如此破败不堪的一生中,遇到了谢辞衍。
他在她孤寂荒芜一片的心中,种下了一片繁花。
(115)腻食
那之后的数日光景,谢辞衍皆忙极。他登基之初,还有许多琐事要一一捋清,可这些对于谢辞衍而言亦是无甚难度,他从前为摄政王之时,便要日日处理批阅大量的奏折与琐事,现今上起手来更是得心应手。
在被总管太监问起废帝后宫中的妃嫔该如何处置时,谢辞衍批阅奏疏的笔尖一顿,眼前忽闪而过母妃独守在凤凰楼上苦苦等着父皇的模样,垂下的眸中沁上丝丝愁思。他随即抬眼,与那弓着身的太监道:“且通知她们府上的家人来接回去,若无家人便送上些银子供她们谋个去处,往后嫁娶自由,与皇城再无干系。”
总管太监正欲应下,旋即才蓦然反应过来皇上话中的意思,竟是将人送出宫而非送到佛寺为盛国祈福?
太监有些踟蹰地开口,“皇上,这……宫中从未有过如此先例,似乎……有些不合规矩。”话落,一双眼睛还不安地瞥向龙椅上的新帝,随即又怕被治罪,忙垂下视线。
谢辞衍连头也未抬,批阅奏折的动作不停,嗓音依旧淡然,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如今是朕坐在这,规矩自是由朕来定。”他蓦然抬眼,一双如鹰隼般的锐利双眸直视于太监。“历年来,那些个被封太妃之尊的女子都是自愿到佛寺为盛国祈福么?她们到佛寺会是日夜诅咒于朕的山河还是佛口蛇心地念着佛经?”
太监身子更低,肩膀处好似被压下一块巨石般,不禁瑟缩,语在喉头却再说不出一个反驳之词。只能额头触地,恭敬地道了一句,“是,谨遵皇命。”
这番消息一出,自是有人欢喜亦有人忧愁。
已然打定主意自此伴青灯古佛了却余生的年轻妃嫔们闻言先是一怔,而后终耐不住落下泪来。她们大多皆是废帝一时兴起便纳入后宫的女子,废帝风流更喜新厌旧,花容月貌的妃嫔们仅侍寝不过数余次便被遗忘在了后宫的寝殿中。现今得知新帝许下恩典可以出宫归家,更是不敢相信她们居然还能有机会出得了这堵高墙,有幸能再睹宫墙外的繁华盛世。
可朝臣们当中亦有些迂回守旧之人觉得此事不妥,欲在早朝之时谏言一番。可他尚未搬出祖制律例来,便被新帝一言给堵了回去。
“此事已定,无需再议。”帝王不怒自威。
这一瞬,那些个还心存劝解的大臣才幡然醒悟过来,眼前新帝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的废帝了,他从前为摄政王之时便可以一己之能在朝堂上立稳脚跟,让朝臣们皆下意识地以他马首是瞻,盛国能有今日光景,更是少不了他的汗血功劳。
眼前乃帝王之尊,他们亦只能同从前那般,跪地崇敬,朗声道一句,“是。”
在朝臣们皆垂下头去时,谢辞衍嘴角不禁往上勾了几分。他今日所做,皆在为日后封嫣昭昭为后时铺路,只要他能做到朝堂上下皆以他所言为尊,不论作何违背祖制一事皆能让群臣哑口无言,额首接受,让他们习以为常。如此,即便他要册封昭昭为后,朝臣们也再无法搬出那套祖制的规矩来牵制于他。
立嫣昭昭为后之事,不论是谁,都无法阻止。
前朝事一了,谢辞衍便欲乘龙撵回谨园与嫣昭昭一块用膳。可刚出养心殿,看守璇玑殿的侍卫霍然朝他作辑行了一礼,“皇上,嫣家庶女嫣栀媃有要事求见。”
闻言,谢辞衍双眸微眯,眼底闪过一丝深思。随即便道:“先回谨园,朕接上昭昭同去。”
话落,他正欲抬腿乘上龙撵,却又听那侍卫道:“皇上,嫣家庶女有言不可将娘娘带去,否则她便什么也不会说。”
谢辞衍眉心轻蹙,嫣家离京在即,想来是嫣栀媃误以为嫣槐抛弃了她,将她一人抛在这宫中,所以她才终于沉不住气要来面见于他。嫣槐最宠爱的女儿便是这庶女,在她口中兴许能听见一些不为人知之事。
思衬半晌,谢辞衍才侧头同立于一旁的太监道:“你回谨园将此事说予昭昭听,告诉她,朕去去便回,让她别等先用膳。”
说完,他便上了龙撵,往璇玑殿的方向行去。
嫣栀媃早已在殿内等候多时,她一改往前娇柔的姿态,特意梳妆打扮成极明艳的模样,一身桃红色棱纱裙,嫣红的胭脂点在她略有些憔悴的脸上,却丝毫不觉明艳,只觉与她的模样十分格格不入,颇有种画蛇添足之意。“妾身给皇上请安。”她嗓音依旧娇柔,只其中却稍压了压自己的声线,似乎是想自己的嗓音更像某个人。
一见她这般模样,谢辞衍便下意识眉心轻蹙,而后又不动声色地行至一旁干净的软塌上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