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07-26
潮来的很凶,小腹绞痛,疼得她晕了过去。蓉姑熬了祖传秘药,喂她服下,这才缓解了一些,只是小腹还隐隐有些坠疼。难捱的痛苦过去,李知意又觉得哪哪都怪怪的。她能感觉到小腹酸酸的,有一股一股温热的热流淌过,在那羞处被什么阻碍住,过了一会儿,才慢慢浸入厚厚的月事带。那月事带太厚,硌得她不大舒服,躺又躺不得,坐着也无法坐端正,只能寻一个引枕斜躺着。
李知意喝完了药,苍白着一张脸问:“蓉姑,以后我每个月都要这么痛吗?”
“不会的,这秘药是奴婢家中祖传,治疗女子月信之痛最为有效,姑娘只需每三天喝上一碗,下一次再来葵水,疼痛便消弭大半了。”
“多亏蓉姑了。”经历了这一回疼痛,李知意才知道蓉姑和祖母的好来。
过了一会儿,李氏也赶了过来。
“娘,勤哥儿好些没?”
勤哥儿大名李明勤,是小李知意六岁的胞弟,正是调皮的年龄,昨日爬树掏鸟窝,摔伤了背,现在还在床上趴着养伤,又被李长临禁足两个月。
“还担心这混小子呢,你呀多仔细着自己的身子,以后还敢不敢贪凉了。”李氏一边数落着女儿,一边把手伸进被子里试了试汤婆子的温度,又摸了摸女儿冰凉的手,皱起了一对柳眉。
“怎会痛晕过去呢?我十四岁初来月信时,一点儿痛感都没有,凉的辣的也能吃,你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怎的就痛成这样。”
蓉姑道:“既然这不是遗传自夫人,那便更好解决了,姑娘只需服用药三月,定会痛楚全消的。”
李氏这才放了心。
李知意的初潮逗留了足足七八天才干净,这七八天无法泡澡,只能擦洗,她总觉得身上有一股怪味儿,好容易等到葵水干净,迫不及待地让人备了浴桶香花。
精致整洁的女儿闺房,墨兰屏风后氤氲着混着花香的水汽?李知意由蓉姑伺候着除了衣裳,只留一件藕色肚兜与亵裤,跨进宽大的浴桶,让热水慢慢吞没身体。
蓉姑一面往浴桶里撒花瓣,一面说:“姑娘的肚兜小衣又该换新了。”
李知意低头看了看自己微鼓的胸口。好像是有点小了,自从来了葵水,胸口就涨得慌,她去问蓉姑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谁知蓉姑笑着说这是她要成大姑娘的征兆,胸口胀痛是正常的,忍一忍就过了。
“不久过了中秋,姑娘便满十二了吧,还记得刚来那会儿,姑娘才十岁,生的珠圆玉润的。”现在到了长身子的年纪,该瘦的地方瘦下去,该胖的地方胖起来,身形渐渐有了凹凸有致的趋向。
李知意捏了捏自己的手臂:“相比京中盛行的那种弱柳扶风的身材,我现在也算是珠圆玉润吧。”
“姑娘是皇上亲点的侯夫人,可别学别的贵女节食,既容易生病,还十分毁气色,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得靠浓妆支撑,要撑起高门后宅啊,需得有一副好身体才行呢。”
李知意百无聊赖地撩着水里的花瓣,:“既然如此,那她们又为什么热衷追求瘦削身材呢?”李知意的闺中密友颜绮香,便是天生一副瘦弱身材,多走几步便喘,说话永远细声细气,像枝头纤弱的花骨朵。别的贵女羡慕她天生的瘦,她却总羡慕那些身体健康的。真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一开始或许是为悦己者容,后来渐渐成了风气,就攀比起来了,人一但有攀比的心啊,做什么都容易走极端,姑娘没听说么,最近总有贵女在大街上走着走着便晕过去呢。这样的身体难以生养,好些的世家是不喜娶进门的。”蓉姑生怕李知意想不开学着节食,说着说着总能绕到嫁人上去,但是这话在李知意耳朵里听着,却让她萌生了别的想法。
“蓉姑记不记得兵部侍郎家的颜小姐,她天生瘦弱,多跑几步也是会晕过去的,蓉姑有什么办法吗?”李知意一双肖似其母的桃花眼带上了期待。
蓉姑有些为难:“这…颜小姐属于先天不足,怕是有些困难,不过奴婢可以量身调制一些药羹,可以改善一些的。”
“无妨,总归是有希望的,改日我将她请到府里来,到时就劳烦蓉姑了。”
李知意第二天就差人把帖子送去了颜府,谁知颜母把孩子都带回了老宅,过了两个多月,她这位好友才姗姗应约。
“好知意,才几个月不见,你怎么,怎么瘦了……”
见面第一句,颜绮香便是痛心疾首几欲落泪,巴掌小脸上一副凄惨形容,仿佛李知意缺了胳膊少了腿。
李知意为了方便与好友说话,早早将下人屏退,也不怕实话实说:“我来了葵水,许是这个原因吧。”
颜绮香闻言,又上上下下将李知意好生打量了一番,好像也没有瘦很多,但是感觉整个人都不太一样了,明明脸还是颇为圆润的,五官却仿佛长开了一点,统统有了存在感。突出的眉目像母亲,形状娇媚,但挺直的鼻梁与嘴唇偏像父亲,透着克制与持重。
颜绮香比李知意大两岁,一直将她当做妹妹看待,妹妹一夕之间成了大姑娘,颜绮香仿佛有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颇有些感慨。
感慨之余,还有颇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哼,你现在变漂亮了,我看刘元元她们还怎么碎嘴。”
刘元元是太子之师刘太傅的独女,自小骄纵霸道,因为爱慕宣武侯家的小侯爷,以她为首的世家女们一直看不上李知意。
李知意慢悠悠放下茶盏,道:“不必理会,无论她怎么折腾,也无法改变圣上赐婚的事实。”
就连她也一样,无法改变要嫁给陌生人的事实。
“那倒是,刘元元也不可能甘心当一个贵妾,就算她想,刘太傅怕是会打断她的腿。”
“不说这个了,我这回是有事找你。”
李知意不想再绕在这个话题上,谈论这事总让她有种紧迫感,于是把话题引到了蓉姑上。
第06章 及笄礼(上)
七月初七,乞巧节。帝都城西东望湖边的女儿街灯火如昼,似乎满城未娶待嫁的年青男女都聚在了一块,满街飘荡着有情人间的含情脉脉、陌生男女惊鸿一瞥的悸动、专属于少年男女似懂非懂的情愫。
一个娇小玲珑的黄衫女子左手拿着一个糖人,右手拿着一个兔子灯笼,在前头步伐轻快地走着,忽而在一处小首饰摊前停了下来,摊主看她衣着富贵,对自己手工粗制的小首饰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很是热情地招呼起来。
她拿起一只玉兰花形状的簪子,细细放在眼前端详着。
摊主笑道:“小人最拿手的便是雕刻各色花朵,姑娘拿的这一支兰花簪子是卖的最好的,现在就剩这两支了,姑娘若是喜欢,两支都便宜卖与你。”
女子认同的点了点头,忽的转头道:“知意,你快过来看。”
摊主顺着女子看过去,只见一个颇为高挑匀称的女子款步而来,她一袭烟紫裙,肤色莹白如当空明月,五官并非时兴的精致小巧,不过在这样一张端正的鹅蛋脸盘上反而舒展合适。
然而这样一张名门闺秀的端正脸蛋上,缀着的是一双顾盼神飞的杏仁妙目,水光潋滟的眼波,多一分则媚,毁了整个儿的端庄气质。少一分则寡,泯然俗流。
李知意凑近细看了看,那簪子虽然用料不贵,胜在造型别致而栩栩如生,更意外于街边一个寻常小摊竟有巧匠,不禁多看了两眼。
“这簪子外形别致,就是做功用料不够精致,我回去让人重新制做,作为你的生辰礼,唔,最好能将爹爹一块玉石诓出来。”
李知意混不在意:“左右不过一个生辰礼,做什么如此费心,你不是说颜伯伯很宝贝他那些玉石么。”
颜绮香狡黠的眨了眨眼睛:“你过了生辰便十五了,等你嫁进宣武侯府,再过生辰哪里轮得上我陪你,这一回自然是要重视的。”
被调侃多了,李知意早不吃她这一套,毫不客气地回嘴:“怎么会,陆府离宣武侯府这么近,日后你我都嫁作人妇,还是可以来往串门的。”
颜绮香瞬时羞红一张小脸:“我不理你了。”
俩人正笑闹着,颜绮香忽然扯了扯李知意的衣袖:“哎,那不是刘元元吗?”
不远处的湖边小亭,有一个粉衫女子在里独自面对湖面站着,亭子外守着几个婢女,把想进亭子的人都拦在了外面。
“我们走吧”李知意对这个总在自己面前蹦跶的‘情敌’没什么多大感觉,但也不愿与她碰上。
偏偏老天不如人意,李知意怕什么便来什么。
“李知意!”
李知意顿住了脚步,心道:莫非这刘元元是个千里眼么,这么老远也能在人群中认出自己。她不紧不慢的转回身,看到的却是满脸泪水妆容都花掉的刘元元向她走来。她一双狭长凤眼此刻微肿,显然哭的时间不短。
刘元元带着哭腔,把一双眼睛瞪到最大,咬牙切齿道:“李知意,与他青梅竹马的人是我,除了我谁也配不上他!”
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颜绮香道:“刘元元,你竟当街说这样的话,就不怕被刘太傅知道吗。”
李知意握了握好友的手,迎上对方的目光,发出深入灵魂的铐问:“配得上如何?配不上又如何呢?你能叫这圣旨作了废不成?”
“你!”
圣旨…圣旨!所有人都在说这个该死的圣旨,小侯爷用圣旨拒绝她,就连李知意也敢仗着圣旨这般羞辱她!凭什么呢?凭什么她要活在这纸圣旨的阴影下……越想,刘元元越觉得委屈,气得心口发疼,她孱瘦的胸膛一起一伏,仿佛快要装不下里头那颗涨得发疼的心脏。
她急于寻求一个发泄的出口,看到李知意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那一瞬间,刘元元把父亲多年告诫都扔在了脑后,只想逞此刻痛快。
一阵掌风拂面,早有防备的李知意一抬手就轻松抓住刘元元瘦成了干柴的手腕。
“放手!”刘元元挣扎,奈何平时吃的太少,力气弱地像只小鸡仔,脸都憋红了也挣不脱。
李知意对刘元元早就吓呆的丫鬟道:“还不把你家小姐带回去,她发疯,你们也跟着傻了不成?”
丫鬟们经李知意一提醒,才赶忙围上来,把刘元元强行拖走了。
刘元元这一闹,两人也没了再逛下去的心思,各自归家去了。
李知意一路沉默着,回了府第一件事就是把阿兰找来。
“姑娘,小侯爷三日前便回京了。”
“果然…”李知意恍然,能让刘元元当街哭闹撒泼的人,除了宣武侯府的小侯爷,还能有谁?
“姑娘今日不是约了颜小姐游玩么,怎的这么早就回了,可是累了?”跟着李知意的丫鬟不敢碎嘴,故此阿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想起这个,李知意就头疼,刘元元今日的表现太反常,怕是被刺激得不清。她还真怕刘元元再做出什么更偏激的事来。李知意左想右想,还是决定将这事告诉爹爹。
第二日正好休沐,李知意用了早膳,便去了前院书房。书房里,一个小小少年正站在桌前,提笔习字,身侧李长临正临窗品茗,面无表情地看着。
小少年眼睛不眨,微躬着背,像一棵孤傲的小松树,渐渐的,他的额头沁了细密的汗水,右手缓缓往左一带,终于以一勾结了尾。
李知意拿出手帕给弟弟擦汗:“勤哥儿的字又有进步了。”
勤哥儿惊喜地转头,果然见李知意悠悠然站在一旁,于是很自然地把旁边的亲爹忘在了脑后。
“姐姐!你来看勤哥儿习字啦!”勤哥儿模样清秀,一笑就露出两颗尖尖的犬齿,可爱极了。
李知意摸摸弟弟的头:“姐姐来找爹爹说点事,一会儿跟你玩。”
李长临心知女儿是有什么要紧事,于是满脸严肃地对儿子道:“你这字写得还是太急躁,爹和你姐去外面说话,你就在这里呆着,好好重新写一遍,一会儿我进来检查。”
勤哥儿嘟囔着:“姐姐都说我有进步了…怎么还要再写一遍呐。”接收到亲爹不善的目光,勤哥儿马上改了口:“是!我一定认真写。”
李家父女走到院中,寻了个石桌坐下。
听女儿道清原委,李长临沉吟道:“此事爹晓得了,你不必再管,回去安心准备下个月的笄礼罢。”
“爹,女儿并非愚笨无知,您的想法我也可以猜得一二,您不该什么事都瞒着我,我也不想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无知妇人。”
李长临颇为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那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脸是坦荡无畏。他恍然发觉,这个他想一直护在羽翼下的女儿,也有了坚硬的翅羽。
他皱眉沉思了一瞬,忽而展颜了:“爹都忘了,你小时候就很聪敏。”这些年女儿学会了乖巧,却不代表变得愚钝顺从了,是他太过想当然而已。
但是政治漩涡深不可测,他自己淌了进去,不想女儿也淌进去,宁愿女儿无忧无虑地当一个深宅妇人。可是聪慧如她,瞒着又能瞒多久呢?
李长临叹了一口气:“也罢,你嫁进宣武侯府,也迟早要面对这些事的,是爹太过想当然了。”
李长临言简意赅:“皇上要废太子,立六皇子,我与小侯爷暗地里是六皇子党。”
虽然知道父亲有所隐瞒,但这事实还是将李知意震得难以回神。
“皇上给你和小侯爷赐婚,明为扶持宣武侯府抗衡柳家,暗里是要李家与宣武侯府联手为六皇子铺路。”
“原来是这样……”李知意有些恍神,她想过自己的婚姻是另有隐情的,却想不到是建立在这样一场政治斗争上。
李长临缓和了语气:“好了,你进了侯府,好好做侯夫人管理侯府便是,外头的事有爹爹与小侯爷顶着。”
“好”
李长临看她兴致不高,转了话题:“小侯爷前阵子刚回帝都,准备袭爵事宜,等你下月及笄礼一过,便向圣上请旨定下婚期。”
“你也莫要纠结,小侯爷并非纨绔子弟,虽然常在军营,也算是饱读诗书,性子温和,依爹看是个良人。”
李知意自然不会纠结太多,横竖也是要嫁的,最初是什么缘由已经不重要了,她虽没见过那位小侯爷,也算间接了解过他这个人。风评大体上与父亲说的一般无二,无非是些博览群书、温文尔雅的空洞词汇,再多的便没有了,这小侯爷在帝都也有些神秘色彩。
李知意回了自己的院子,凳子还没坐热,她娘又带着几个绣娘找了过来。
李家很重视李知意的及笄礼,采用的也是传统的服制,大燕孝文帝改制后,笄礼讲究不多,最传统的服饰是黑衣红裳,上衣绣祥云飞燕,下裳为细浪鱼纹,里里外外层层叠叠,虽然典雅大气,但也十分繁琐,除了一些老世家贵族,用的已经很少了。
李知意展着双臂,由绣娘量身。
“及笄礼的流程仪式可都熟悉了?”
“关嬷嬷教过了。”
李氏点点头,对关嬷嬷和自己的女儿都很放心,又忙嘱咐道:“对了,给你插笄的是宣武侯府的老夫人,在场的还有许多有贤德之名的夫人,你好好表现,不仅能博得一个好名声,还能得老夫人青睐,你进了侯府日子也会轻松许多的。”
李知意察觉李氏精神有些紧绷,于是笑着说了句俏皮话:“娘你放心,女儿知道该如何表现,绝不会丢了您和爹爹的脸面的。”
李氏脸色一缓,不轻不重地训了一句:“说什么丢不丢脸的。”
给李知意量完身的绣娘也道:“夫人,姑娘身形高挑匀称,相貌周正,着传统礼服最合适不过了,帝都许多贵女瘦削单薄,大都撑不起这般厚重大气的服饰呢。”
自己的孩子被夸,甭管其中真假几分,对一位亲娘来说总是十分受用的,李氏脸上那点忧虑早已云散,转头就给了赏。
第07章 及笄礼(下)
李知意笄礼这天,天空刚下过一阵雨,带来一阵秋的凉意,单薄的云层也泛着灰色,长久处于长夏闷热的帝都却因着这场雨恢复了生气,城中草木一新,晒得灰扑扑的屋宇楼阁也仿若上了漆。天气凉爽了,大伙都愿意出门交际,茶楼的客人反而较夏天多了许多,荟茶楼的几个伙计端着大腹茶壶在大堂忙的脚不沾地。
大堂这么热闹,也不全是客人多了的原因,二楼今天被清了场,大家只能堆在一楼了。
荟茶楼景好,颇得达官显贵青睐,一些达官显贵要吃茶谈事偶尔也有这个排场,大伙也就不觉得奇怪了,自顾自说着市井间的闲话。
茶楼空荡的二楼,仅坐了两个男子,二人相对而坐,深色的桌上摆着一套云白的茶器,此刻正冒着白色的水汽。
“你还要在帝都呆多久?楼家那边又该着急了。”
开口的是左侧一个月白竹纹袍的男子,男子还未及冠,约莫十八九岁的模样,生的唇红齿白,眉弯似新月,眼含一汪春水,折扇一打,便是翩翩风流贵公子,这便是大燕六皇子云晏。
“日后我呆在帝都的日子便多了,楼家迟早得习惯。”茶水氲出的水雾后,唐文绪一张俊脸朦朦胧胧,声音沉哑慵懒、透着漫不经心。
“话虽如此,可你现在刚承袭爵位,又雁西统军,在帝都呆久了,楼家为首那些世家怕是会故意挑刺找不自在。”
“这些事你不用操心,自有我那好岳丈顶着。”唐文绪往后仰,靠在圈椅椅背上闭目养神,一副十足悠闲姿态,但是从他眼下淡青,不难看出他的疲态。
六皇子笑着打趣:“有个好岳丈就是好啊,还有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娇娘,人生美满,夫复何求?”
“美娇娘?那可说不准。”他见过李知意一次,在洛州城郊的时候。秀外慧中或许是真的,能不能成美娇娘还真是难说。
那时他尚且年少轻狂,尚且想过要使点手段逃脱束缚,不过后来也不了了之。而现在的他到了娶妻年纪,左右都是要娶一个世家贵女管侯府的,没有李知意,也还有下一个,在他眼里都没什么分别了。
“我虽没见过李小姐,但是她的父亲李长临也是玉树临风,生的女儿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唐文绪不以为意:“我十五岁那年路过洛州,见过她一次,不像她父亲。”
云晏摇着折扇:“那候李小姐才十岁吧,都说女大十八变,说不定早变了样子了。听说今日是李小姐的及笄礼,你就不想看看?再不喜欢,日后也是你的夫人。”
李府。
李知意挺直着背,眉目微垂,两手交叠在小腹,一丝不苟地跪坐在蒲团上。两旁坐成两列的世家夫人,俱是来自帝都名望之家。
当初受邀时,这些夫人们便听说李家要采古礼,大家诧异中都有些不屑。一是李家在帝都只是新锐世家,二是古礼繁琐十分考验韧力与仪态,若非精心培养的大家贵女,怕只会闹笑话。
她们只当给宣武侯府面子,来时抱着轻视的心态,在现场眼睛一个赛一个的毒,从李知意进门到她坐下,十数双锐利的眼睛挑着各种刁钻角度盯着瞧。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李知意喝完了药,苍白着一张脸问:“蓉姑,以后我每个月都要这么痛吗?”
“不会的,这秘药是奴婢家中祖传,治疗女子月信之痛最为有效,姑娘只需每三天喝上一碗,下一次再来葵水,疼痛便消弭大半了。”
“多亏蓉姑了。”经历了这一回疼痛,李知意才知道蓉姑和祖母的好来。
过了一会儿,李氏也赶了过来。
“娘,勤哥儿好些没?”
勤哥儿大名李明勤,是小李知意六岁的胞弟,正是调皮的年龄,昨日爬树掏鸟窝,摔伤了背,现在还在床上趴着养伤,又被李长临禁足两个月。
“还担心这混小子呢,你呀多仔细着自己的身子,以后还敢不敢贪凉了。”李氏一边数落着女儿,一边把手伸进被子里试了试汤婆子的温度,又摸了摸女儿冰凉的手,皱起了一对柳眉。
“怎会痛晕过去呢?我十四岁初来月信时,一点儿痛感都没有,凉的辣的也能吃,你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怎的就痛成这样。”
蓉姑道:“既然这不是遗传自夫人,那便更好解决了,姑娘只需服用药三月,定会痛楚全消的。”
李氏这才放了心。
李知意的初潮逗留了足足七八天才干净,这七八天无法泡澡,只能擦洗,她总觉得身上有一股怪味儿,好容易等到葵水干净,迫不及待地让人备了浴桶香花。
精致整洁的女儿闺房,墨兰屏风后氤氲着混着花香的水汽?李知意由蓉姑伺候着除了衣裳,只留一件藕色肚兜与亵裤,跨进宽大的浴桶,让热水慢慢吞没身体。
蓉姑一面往浴桶里撒花瓣,一面说:“姑娘的肚兜小衣又该换新了。”
李知意低头看了看自己微鼓的胸口。好像是有点小了,自从来了葵水,胸口就涨得慌,她去问蓉姑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谁知蓉姑笑着说这是她要成大姑娘的征兆,胸口胀痛是正常的,忍一忍就过了。
“不久过了中秋,姑娘便满十二了吧,还记得刚来那会儿,姑娘才十岁,生的珠圆玉润的。”现在到了长身子的年纪,该瘦的地方瘦下去,该胖的地方胖起来,身形渐渐有了凹凸有致的趋向。
李知意捏了捏自己的手臂:“相比京中盛行的那种弱柳扶风的身材,我现在也算是珠圆玉润吧。”
“姑娘是皇上亲点的侯夫人,可别学别的贵女节食,既容易生病,还十分毁气色,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得靠浓妆支撑,要撑起高门后宅啊,需得有一副好身体才行呢。”
李知意百无聊赖地撩着水里的花瓣,:“既然如此,那她们又为什么热衷追求瘦削身材呢?”李知意的闺中密友颜绮香,便是天生一副瘦弱身材,多走几步便喘,说话永远细声细气,像枝头纤弱的花骨朵。别的贵女羡慕她天生的瘦,她却总羡慕那些身体健康的。真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一开始或许是为悦己者容,后来渐渐成了风气,就攀比起来了,人一但有攀比的心啊,做什么都容易走极端,姑娘没听说么,最近总有贵女在大街上走着走着便晕过去呢。这样的身体难以生养,好些的世家是不喜娶进门的。”蓉姑生怕李知意想不开学着节食,说着说着总能绕到嫁人上去,但是这话在李知意耳朵里听着,却让她萌生了别的想法。
“蓉姑记不记得兵部侍郎家的颜小姐,她天生瘦弱,多跑几步也是会晕过去的,蓉姑有什么办法吗?”李知意一双肖似其母的桃花眼带上了期待。
蓉姑有些为难:“这…颜小姐属于先天不足,怕是有些困难,不过奴婢可以量身调制一些药羹,可以改善一些的。”
“无妨,总归是有希望的,改日我将她请到府里来,到时就劳烦蓉姑了。”
李知意第二天就差人把帖子送去了颜府,谁知颜母把孩子都带回了老宅,过了两个多月,她这位好友才姗姗应约。
“好知意,才几个月不见,你怎么,怎么瘦了……”
见面第一句,颜绮香便是痛心疾首几欲落泪,巴掌小脸上一副凄惨形容,仿佛李知意缺了胳膊少了腿。
李知意为了方便与好友说话,早早将下人屏退,也不怕实话实说:“我来了葵水,许是这个原因吧。”
颜绮香闻言,又上上下下将李知意好生打量了一番,好像也没有瘦很多,但是感觉整个人都不太一样了,明明脸还是颇为圆润的,五官却仿佛长开了一点,统统有了存在感。突出的眉目像母亲,形状娇媚,但挺直的鼻梁与嘴唇偏像父亲,透着克制与持重。
颜绮香比李知意大两岁,一直将她当做妹妹看待,妹妹一夕之间成了大姑娘,颜绮香仿佛有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颇有些感慨。
感慨之余,还有颇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哼,你现在变漂亮了,我看刘元元她们还怎么碎嘴。”
刘元元是太子之师刘太傅的独女,自小骄纵霸道,因为爱慕宣武侯家的小侯爷,以她为首的世家女们一直看不上李知意。
李知意慢悠悠放下茶盏,道:“不必理会,无论她怎么折腾,也无法改变圣上赐婚的事实。”
就连她也一样,无法改变要嫁给陌生人的事实。
“那倒是,刘元元也不可能甘心当一个贵妾,就算她想,刘太傅怕是会打断她的腿。”
“不说这个了,我这回是有事找你。”
李知意不想再绕在这个话题上,谈论这事总让她有种紧迫感,于是把话题引到了蓉姑上。
第06章 及笄礼(上)
七月初七,乞巧节。帝都城西东望湖边的女儿街灯火如昼,似乎满城未娶待嫁的年青男女都聚在了一块,满街飘荡着有情人间的含情脉脉、陌生男女惊鸿一瞥的悸动、专属于少年男女似懂非懂的情愫。
一个娇小玲珑的黄衫女子左手拿着一个糖人,右手拿着一个兔子灯笼,在前头步伐轻快地走着,忽而在一处小首饰摊前停了下来,摊主看她衣着富贵,对自己手工粗制的小首饰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很是热情地招呼起来。
她拿起一只玉兰花形状的簪子,细细放在眼前端详着。
摊主笑道:“小人最拿手的便是雕刻各色花朵,姑娘拿的这一支兰花簪子是卖的最好的,现在就剩这两支了,姑娘若是喜欢,两支都便宜卖与你。”
女子认同的点了点头,忽的转头道:“知意,你快过来看。”
摊主顺着女子看过去,只见一个颇为高挑匀称的女子款步而来,她一袭烟紫裙,肤色莹白如当空明月,五官并非时兴的精致小巧,不过在这样一张端正的鹅蛋脸盘上反而舒展合适。
然而这样一张名门闺秀的端正脸蛋上,缀着的是一双顾盼神飞的杏仁妙目,水光潋滟的眼波,多一分则媚,毁了整个儿的端庄气质。少一分则寡,泯然俗流。
李知意凑近细看了看,那簪子虽然用料不贵,胜在造型别致而栩栩如生,更意外于街边一个寻常小摊竟有巧匠,不禁多看了两眼。
“这簪子外形别致,就是做功用料不够精致,我回去让人重新制做,作为你的生辰礼,唔,最好能将爹爹一块玉石诓出来。”
李知意混不在意:“左右不过一个生辰礼,做什么如此费心,你不是说颜伯伯很宝贝他那些玉石么。”
颜绮香狡黠的眨了眨眼睛:“你过了生辰便十五了,等你嫁进宣武侯府,再过生辰哪里轮得上我陪你,这一回自然是要重视的。”
被调侃多了,李知意早不吃她这一套,毫不客气地回嘴:“怎么会,陆府离宣武侯府这么近,日后你我都嫁作人妇,还是可以来往串门的。”
颜绮香瞬时羞红一张小脸:“我不理你了。”
俩人正笑闹着,颜绮香忽然扯了扯李知意的衣袖:“哎,那不是刘元元吗?”
不远处的湖边小亭,有一个粉衫女子在里独自面对湖面站着,亭子外守着几个婢女,把想进亭子的人都拦在了外面。
“我们走吧”李知意对这个总在自己面前蹦跶的‘情敌’没什么多大感觉,但也不愿与她碰上。
偏偏老天不如人意,李知意怕什么便来什么。
“李知意!”
李知意顿住了脚步,心道:莫非这刘元元是个千里眼么,这么老远也能在人群中认出自己。她不紧不慢的转回身,看到的却是满脸泪水妆容都花掉的刘元元向她走来。她一双狭长凤眼此刻微肿,显然哭的时间不短。
刘元元带着哭腔,把一双眼睛瞪到最大,咬牙切齿道:“李知意,与他青梅竹马的人是我,除了我谁也配不上他!”
这个‘他’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颜绮香道:“刘元元,你竟当街说这样的话,就不怕被刘太傅知道吗。”
李知意握了握好友的手,迎上对方的目光,发出深入灵魂的铐问:“配得上如何?配不上又如何呢?你能叫这圣旨作了废不成?”
“你!”
圣旨…圣旨!所有人都在说这个该死的圣旨,小侯爷用圣旨拒绝她,就连李知意也敢仗着圣旨这般羞辱她!凭什么呢?凭什么她要活在这纸圣旨的阴影下……越想,刘元元越觉得委屈,气得心口发疼,她孱瘦的胸膛一起一伏,仿佛快要装不下里头那颗涨得发疼的心脏。
她急于寻求一个发泄的出口,看到李知意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那一瞬间,刘元元把父亲多年告诫都扔在了脑后,只想逞此刻痛快。
一阵掌风拂面,早有防备的李知意一抬手就轻松抓住刘元元瘦成了干柴的手腕。
“放手!”刘元元挣扎,奈何平时吃的太少,力气弱地像只小鸡仔,脸都憋红了也挣不脱。
李知意对刘元元早就吓呆的丫鬟道:“还不把你家小姐带回去,她发疯,你们也跟着傻了不成?”
丫鬟们经李知意一提醒,才赶忙围上来,把刘元元强行拖走了。
刘元元这一闹,两人也没了再逛下去的心思,各自归家去了。
李知意一路沉默着,回了府第一件事就是把阿兰找来。
“姑娘,小侯爷三日前便回京了。”
“果然…”李知意恍然,能让刘元元当街哭闹撒泼的人,除了宣武侯府的小侯爷,还能有谁?
“姑娘今日不是约了颜小姐游玩么,怎的这么早就回了,可是累了?”跟着李知意的丫鬟不敢碎嘴,故此阿兰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想起这个,李知意就头疼,刘元元今日的表现太反常,怕是被刺激得不清。她还真怕刘元元再做出什么更偏激的事来。李知意左想右想,还是决定将这事告诉爹爹。
第二日正好休沐,李知意用了早膳,便去了前院书房。书房里,一个小小少年正站在桌前,提笔习字,身侧李长临正临窗品茗,面无表情地看着。
小少年眼睛不眨,微躬着背,像一棵孤傲的小松树,渐渐的,他的额头沁了细密的汗水,右手缓缓往左一带,终于以一勾结了尾。
李知意拿出手帕给弟弟擦汗:“勤哥儿的字又有进步了。”
勤哥儿惊喜地转头,果然见李知意悠悠然站在一旁,于是很自然地把旁边的亲爹忘在了脑后。
“姐姐!你来看勤哥儿习字啦!”勤哥儿模样清秀,一笑就露出两颗尖尖的犬齿,可爱极了。
李知意摸摸弟弟的头:“姐姐来找爹爹说点事,一会儿跟你玩。”
李长临心知女儿是有什么要紧事,于是满脸严肃地对儿子道:“你这字写得还是太急躁,爹和你姐去外面说话,你就在这里呆着,好好重新写一遍,一会儿我进来检查。”
勤哥儿嘟囔着:“姐姐都说我有进步了…怎么还要再写一遍呐。”接收到亲爹不善的目光,勤哥儿马上改了口:“是!我一定认真写。”
李家父女走到院中,寻了个石桌坐下。
听女儿道清原委,李长临沉吟道:“此事爹晓得了,你不必再管,回去安心准备下个月的笄礼罢。”
“爹,女儿并非愚笨无知,您的想法我也可以猜得一二,您不该什么事都瞒着我,我也不想做一个任人摆布的无知妇人。”
李长临颇为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女儿,那张与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脸是坦荡无畏。他恍然发觉,这个他想一直护在羽翼下的女儿,也有了坚硬的翅羽。
他皱眉沉思了一瞬,忽而展颜了:“爹都忘了,你小时候就很聪敏。”这些年女儿学会了乖巧,却不代表变得愚钝顺从了,是他太过想当然而已。
但是政治漩涡深不可测,他自己淌了进去,不想女儿也淌进去,宁愿女儿无忧无虑地当一个深宅妇人。可是聪慧如她,瞒着又能瞒多久呢?
李长临叹了一口气:“也罢,你嫁进宣武侯府,也迟早要面对这些事的,是爹太过想当然了。”
李长临言简意赅:“皇上要废太子,立六皇子,我与小侯爷暗地里是六皇子党。”
虽然知道父亲有所隐瞒,但这事实还是将李知意震得难以回神。
“皇上给你和小侯爷赐婚,明为扶持宣武侯府抗衡柳家,暗里是要李家与宣武侯府联手为六皇子铺路。”
“原来是这样……”李知意有些恍神,她想过自己的婚姻是另有隐情的,却想不到是建立在这样一场政治斗争上。
李长临缓和了语气:“好了,你进了侯府,好好做侯夫人管理侯府便是,外头的事有爹爹与小侯爷顶着。”
“好”
李长临看她兴致不高,转了话题:“小侯爷前阵子刚回帝都,准备袭爵事宜,等你下月及笄礼一过,便向圣上请旨定下婚期。”
“你也莫要纠结,小侯爷并非纨绔子弟,虽然常在军营,也算是饱读诗书,性子温和,依爹看是个良人。”
李知意自然不会纠结太多,横竖也是要嫁的,最初是什么缘由已经不重要了,她虽没见过那位小侯爷,也算间接了解过他这个人。风评大体上与父亲说的一般无二,无非是些博览群书、温文尔雅的空洞词汇,再多的便没有了,这小侯爷在帝都也有些神秘色彩。
李知意回了自己的院子,凳子还没坐热,她娘又带着几个绣娘找了过来。
李家很重视李知意的及笄礼,采用的也是传统的服制,大燕孝文帝改制后,笄礼讲究不多,最传统的服饰是黑衣红裳,上衣绣祥云飞燕,下裳为细浪鱼纹,里里外外层层叠叠,虽然典雅大气,但也十分繁琐,除了一些老世家贵族,用的已经很少了。
李知意展着双臂,由绣娘量身。
“及笄礼的流程仪式可都熟悉了?”
“关嬷嬷教过了。”
李氏点点头,对关嬷嬷和自己的女儿都很放心,又忙嘱咐道:“对了,给你插笄的是宣武侯府的老夫人,在场的还有许多有贤德之名的夫人,你好好表现,不仅能博得一个好名声,还能得老夫人青睐,你进了侯府日子也会轻松许多的。”
李知意察觉李氏精神有些紧绷,于是笑着说了句俏皮话:“娘你放心,女儿知道该如何表现,绝不会丢了您和爹爹的脸面的。”
李氏脸色一缓,不轻不重地训了一句:“说什么丢不丢脸的。”
给李知意量完身的绣娘也道:“夫人,姑娘身形高挑匀称,相貌周正,着传统礼服最合适不过了,帝都许多贵女瘦削单薄,大都撑不起这般厚重大气的服饰呢。”
自己的孩子被夸,甭管其中真假几分,对一位亲娘来说总是十分受用的,李氏脸上那点忧虑早已云散,转头就给了赏。
第07章 及笄礼(下)
李知意笄礼这天,天空刚下过一阵雨,带来一阵秋的凉意,单薄的云层也泛着灰色,长久处于长夏闷热的帝都却因着这场雨恢复了生气,城中草木一新,晒得灰扑扑的屋宇楼阁也仿若上了漆。天气凉爽了,大伙都愿意出门交际,茶楼的客人反而较夏天多了许多,荟茶楼的几个伙计端着大腹茶壶在大堂忙的脚不沾地。
大堂这么热闹,也不全是客人多了的原因,二楼今天被清了场,大家只能堆在一楼了。
荟茶楼景好,颇得达官显贵青睐,一些达官显贵要吃茶谈事偶尔也有这个排场,大伙也就不觉得奇怪了,自顾自说着市井间的闲话。
茶楼空荡的二楼,仅坐了两个男子,二人相对而坐,深色的桌上摆着一套云白的茶器,此刻正冒着白色的水汽。
“你还要在帝都呆多久?楼家那边又该着急了。”
开口的是左侧一个月白竹纹袍的男子,男子还未及冠,约莫十八九岁的模样,生的唇红齿白,眉弯似新月,眼含一汪春水,折扇一打,便是翩翩风流贵公子,这便是大燕六皇子云晏。
“日后我呆在帝都的日子便多了,楼家迟早得习惯。”茶水氲出的水雾后,唐文绪一张俊脸朦朦胧胧,声音沉哑慵懒、透着漫不经心。
“话虽如此,可你现在刚承袭爵位,又雁西统军,在帝都呆久了,楼家为首那些世家怕是会故意挑刺找不自在。”
“这些事你不用操心,自有我那好岳丈顶着。”唐文绪往后仰,靠在圈椅椅背上闭目养神,一副十足悠闲姿态,但是从他眼下淡青,不难看出他的疲态。
六皇子笑着打趣:“有个好岳丈就是好啊,还有一个秀外慧中的美娇娘,人生美满,夫复何求?”
“美娇娘?那可说不准。”他见过李知意一次,在洛州城郊的时候。秀外慧中或许是真的,能不能成美娇娘还真是难说。
那时他尚且年少轻狂,尚且想过要使点手段逃脱束缚,不过后来也不了了之。而现在的他到了娶妻年纪,左右都是要娶一个世家贵女管侯府的,没有李知意,也还有下一个,在他眼里都没什么分别了。
“我虽没见过李小姐,但是她的父亲李长临也是玉树临风,生的女儿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唐文绪不以为意:“我十五岁那年路过洛州,见过她一次,不像她父亲。”
云晏摇着折扇:“那候李小姐才十岁吧,都说女大十八变,说不定早变了样子了。听说今日是李小姐的及笄礼,你就不想看看?再不喜欢,日后也是你的夫人。”
李府。
李知意挺直着背,眉目微垂,两手交叠在小腹,一丝不苟地跪坐在蒲团上。两旁坐成两列的世家夫人,俱是来自帝都名望之家。
当初受邀时,这些夫人们便听说李家要采古礼,大家诧异中都有些不屑。一是李家在帝都只是新锐世家,二是古礼繁琐十分考验韧力与仪态,若非精心培养的大家贵女,怕只会闹笑话。
她们只当给宣武侯府面子,来时抱着轻视的心态,在现场眼睛一个赛一个的毒,从李知意进门到她坐下,十数双锐利的眼睛挑着各种刁钻角度盯着瞧。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