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四十三章:加速,加速,再加速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10-19

历代对于造反这种事都是严惩不贷,在夏武明看来被官军杀戮的不是什么被逼无奈的朝廷赤子,而是一群目无法纪、犯上作乱、人人得而诛之的奸佞贼子,死不足惜,下面人所呈请功奏折上的斩首数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太少了,才杀了五六十万,后面怎么着都得加个零吧。

  夏武明还是天真了,就算真的如他所愿,下面人呈递的请功奏折上的数字乘以十倍,还是保守了,三千万,才是荆襄流民起义导致的总死亡人数,直接死于战争的人并不多,饥荒和瘟疫才是消解人口最有效率的手段,尸横片野是细菌与病毒滋生的最好温床,大战之后必有大疫,说得就是没有焚烧或掩埋的大量尸体会带来瘟疫。

  封建时代识字率很低,遍地都是文盲,就导致新朝想要稳定统治就比如接纳前朝的官吏,王嗣璁建立的汉朝就接受了一大波夏朝的官吏,其中不少参与过对荆襄流民的镇压,通过与他们的交流,王嗣璁还是发现自己太善良了, 十二岁时成为土喇可汗后的余生中可没有少图过城灭过族,但图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手段,镇压荆襄流民起义的前夏官吏们却是将图当成了目的。

  「四十年来,应杀未杀之人满坑满谷,遂以酿成今日流寇之祸,岂复可姑息优容,养贼作子,重兴萌孽而贻大患乎」,就是镇压荆襄流民起义运动官员的共识,有的官军将领竟然主动将辖区内的村落图了个一干二净,目的就三个,第一是求财,杀人越货,第二就是跟老乡借个人头跟朝廷换军功,事后丢下几面义军的旗帜和几把刀枪,污蔑村落与流贼勾连,跟义军交战的胆子他们没有,但是借与义军交战为由杀良冒功,这个胆子还是有的,而且很大;第三就是断绝义军的兵员与补给,没有人没有粮,看你们这群反贼怎么去裹挟百姓,!

  人均剃头大师就是王嗣璁在心底给他们打的标签,甚至还有官员认为图少了,当时还没有晋升为绣衣使南指挥佥事右镇抚司的于春英,就是一位手艺高超的「理发师」,果然呀,黄蜂尾上针,毒蛇口里牙,两者皆不毒,最毒妇人心!

  后夏官军在剿灭荆襄流民的过程中呈现的手段残忍的令人发指,筑京观威慑百姓是常规操作,王嗣璁日后游历南方,一座又一座的骷髅头塔令他感慨人间即地狱,筑京观需要人头,自然是一刀给义军俘虏个痛快,被官军擒获的义军首领就没有这般运气了,本人会被押解至京师凌迟处死,若有亲属,五服以内,不分男女老少一并腰斩,以震慑天下:看,这就是与朝廷为敌的下场!

  严刑峻法有没有用?

  有用肯定是有用的,但没有什么大用,如果酷刑能压制人心,便不会有那么多的朝代更迭了,当底层百姓活都活不下去的时候,纷纷被朝廷加上无敌之人的BUFF后,真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了,可若是能安居乐业,谁会闲的将脑袋别在裤带上造反呢?是饭菜不好吃,还是话本不精彩,还是女人不好玩?

  三千万百姓的死亡还起到了一个滑稽的效果,那就是缓解了当时剧烈的人地矛盾,给后夏续了一波命,将灭亡年份推迟了二十四年,夏武明的本意是坏的,没有想到被下面人执行好了。

  王嗣璁就用上辈子从孩子们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总结性文字给这场历时八年的荆襄流民起义下了定义:起义沉重打击了后夏腐朽的封建统治,动摇了夏朝在东南地区的权威,给后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说人话就是起义失败了,但鼓舞了后来人。

  荆襄流民起义军的失败原因王嗣璁根据实录上的文字有过总结,其一就是缺乏一个领导核心,荆襄流民起义军本质上就是一个水果拼盘,看似都在一个盘子上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就给官军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关翎领导的蝶花寨能从起义伊始挺到起义失败前夕,已经很了不起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流寇主义横行,义军们纵横南方七省看似声势不可阻挡,但并没有建立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导致没有充足的兵源和给养的补充,只能通过流窜一地裹挟一地的方式进行后勤补充,这也使得一些生活平静被打破的地区对义军保有极大的仇视,一些村落就结寨自保。

  以上也是毛爷爷对李自成失败原因的总结,李自成只是明末农民军中最大一股的领袖,这还是通过内部火并的方式吞没了其他义军首领的部队后才做到的,具体方法就是李自成宴请革里眼贺一龙和曹操罗汝才,准备在宴会上做掉两位义军首领,革里眼贺一龙来了,然后就无了,曹操罗汝才鸡贼没有来,但第二天李自成亲率百余名亲兵,直接来到曹操罗汝才的营地,说有要事相商,然后直接闯入营中,将其杀死,当时罗汝才的威望和实力是仅次于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领袖,后来李自成再宴请或是找别的义军首领商议事情,就没有人敢接茬了,万一又被搞了呢?

  王嗣璁日后显然吸取了荆襄流民起义失败的教训,成为土喇可汗后就开始用相对温和的手段清洗已故义父完颜阿勒坦的旧部,打发到冷水衙门,然后替换上自己人,永安变乱后不惜斗倒对他如半个儿子的五叔父王明思,进而掌握了王家的门生故吏集团,可也封了他为朱崖王,这种政斗失败者不失为一富家翁的做法,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王嗣璁集团的内耗;率领大军入关前夕王嗣璁已经在西域猥琐发育了快二十载,有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无法在炎黄腹地建立朝廷还能退到天狼关外自保,依旧做他的大金兀鲁斯皇帝,西域三镇都在其手,还是那西域霸主之尊,真的是进可攻退可守。

  荆襄流民起义还让王嗣璁验证了一回上辈子跟人键政对线时学到的一个数字:

  千分之七。

  千分之七是封建社会在和平年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王嗣璁上辈子时就无聊的按照那位跟他对线的键政大佬的思路,以每个朝代开国时的第一次人口统计为基准数字,不停的乘以1。007,就会得到一个以第一次统计人口数量为系数,1。007为底数,为指数正整数的函数。

  然后王嗣璁就发现有意思的地方了,让封建王朝灭亡或名存实亡,进入垃圾时间的大事件差不多就是在人口达到上限的附近年份发生的。

  任何土地的人口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承载力的高低则由技术来决定,汉唐是旱作农业,一亩地能打一百五十斤粮食就顶天了,故全国耕地只能养活六千万人口;两宋时期因为引入了占城稻,水田农业大行其道,水田的产量是旱田的一倍多,就意味着同样的耕地面积能养活两倍的人口,北宋末年的人口据专家估算接近一个亿;明朝中后期虽然引入了来自新大陆的高产作物,农作物的培育需要时间,土豆之所以叫土豆,就是刚引进的时候和人的小拇指上半截差不多大,跟蚕豆相仿,不过赶苗拓业运动将云贵两广一带的少数民族消灭后获得了新的耕地,加上精耕细作,人口上限接近两个亿;清朝则是高产作物全面普开,人口上限翻了一番,每当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上限的时候,马尔萨斯的阴魂就会不期而至。

  西汉是在刘邦在打败项羽后建立的,西汉国祚210年,其间虽遇到七国之乱等事件,但平和依旧是主流,初期人口在一千四百万到一千五百万之间,取中间值1450万,1450万乘以1。007的210次方,得到的数字是6274万,遭遇的历史大事件为王莽篡汉。

  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歼灭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公孙述是在公元36年,初期人口约两千两百万,经过一百四十八年的和平时间,2200万乘以1。007的148次方,得到的数字是6177万,很逼近六千万了,结果就遇到了黄巾起义,就进入了名为汉末实为三国的历史垃圾时间。

  西晋由于得国不正,刚开国就带有亡国之相,无法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唐朝建立于618年,平定最后一个割据势力的时间是626年,当时的人口大约2500万,安史之乱爆发于762年,距离唐朝平定天下已经过去了一百三十六年,2500万乘以1。007的136次方,得到的数字是6450万,四舍五入就是6000万,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进入了节度使横行,藩镇割据的历史垃圾时间。

  两宋之后基于水田的稻作农业成为主流,炎黄文明就进入了另一个轨道,之后都是说米价米价如何,米价等同于粮价,而不是说谷子小麦的价格。

  北宋建立于960年,全国人口大约是三千万,经过一百六十年的发展,3000万乘以1。007的160次方,得出的数字是9000万,国内人口迫近一亿,然后就遇到了爆发于宣和二年(1120年)的方腊起义,七年后就是靖康之耻,这次没有历史的垃圾时间了,直接嗝儿屁了。

  明朝开国不久就有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年)时的人口约为6000万,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对明朝初期人口的毁灭非常严重,永乐十一年(1413)时的人口只有5000万,之后又是五征漠北,七下西洋,人口恢复的不是很给力,宣德十年(1435)时期的人口居然还没有永乐十一年的多,因为这位爷弃地了,放弃了交趾,之后明朝就进入了快两百年的和平期,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发生的饥民王二起义,这场起义掀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大幕,5000万乘以1。007的192次方,得到的数字是1。9亿,与葛剑雄估计的明朝万历末年1。8亿的人口差不了多少。

  清朝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清朝顺治时期的人口大约有6000万,1796年时白莲教起义爆发,距离清军入关已经过去了152年,6000万乘以1。007的152次方,得出的数字是1。73亿,很接近2亿了,这是清朝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波及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这些人口稠密地区,历时八年,重创了清王朝的统治,但由于凭借中央朝廷的力量按下去了,就没有遇到东汉末年州牧割据或唐朝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横行的局面,五十年后的太平天国才打断了清廷中央力量的脊梁,把南方的满城都给图了,为东南互保埋下了伏笔。

  科学的威力就在于预见,八岁那年阅遍便宜母亲给自己购置的正史中各个朝代的食货志章节与本朝的实录,王嗣璁列了竖式计算了一下文献上的数字,王嗣璁发现千分之七这个数字放在异时空同位体的炎黄世界中也是适用的。

  只能说不愧是异时空同位体,此方炎黄世界的人口上限也是走了差不多的函数图像,岐朝至郑朝期间人口上限是六千万,应朝到晋朝期间的人口上限是一个亿,庆、虞和前夏这二朝的人口上限是一点八亿,宁朝因为被邪教徒斩首了中枢,国祚仅有二百一十四年,导致人口卡在了一点二亿上。

  这些数据都是王嗣璁从本时空的断代史中的食货志章节中扒出来的,食货志在王嗣璁看来才是正史中最重要的章节,记录了各个朝代的经济数字,可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一点八亿这个数字其是对原文「大夏帝国幅员万里,民众过亿,兼且崇尚武功,因而拥有一支人数约三百万人的庞大军队」这句话的逻辑推演,封建时代的生产力太低了,兵民比例一旦超过一比一百,社会就会不堪重负。

  兵民比中的兵,指的是吃皇粮的脱产军人,而不是自带干粮的服徭役的民壮组成的地方卫戍部队,原文明确说了吃皇粮军队的数量,常备军团部队七十万,御林军和禁卫军加起来有六十万人,大元帅军团五十万,拢共一百八十万,对应的供养百姓就是一点八亿。

  夏世祖称帝后用了十三年时间剪除了天下群雄,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后余在位的第二十年展开了后夏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天下有民三千三百八十一万又两千九百五十八,约等于三千四百万,荆襄流民起义爆发于后夏259年,3400万乘以1。007的239次方,得到的数字是1。801亿,正好卡在人口上限上。

  庆、虞、前夏,在立国259年这个时间节点前后都遇到了无比惨烈的农民起义,朝廷为了镇压农民军不得已放开了地方团练,但依旧没有什么卵用,该灭亡的还是灭亡了。

  夏武明有个好妈,王贞儿通过变法改革积累了一个无比丰盈的内库,如山崩陵后都留给小儿子了,里面的钱粮布帛省点花用个二十年不是问题,丰厚的财政让夏武明可以单凭手上的中央军就镇压了荆襄流民起义,才没有出现像东汉、唐朝和晚清利用地方团练镇压民间起义后中央权威扫地的情况,权威依旧在,才没有进入历史的垃圾时间,甚至于对地方的权威更重了,毕竟这么大的起义都让朝廷给摁下去了,潜在的反贼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只是该来的终究会来,随着战争,瘟疫,饥荒和死亡这四位天启骑士身影的消逝,夏朝的人口再次进入指数增加阶段,经过二十四载的恢复,到了夏纪六百三十六年的时候,人口又迫近1。8亿这个关口了,这一次夏武明就没有那么运气了,因为祸起萧墙!

  夏武明心目中的贼可不是只有起义的百姓,还有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与四方蛮夷,在他看来王家的人死绝了那京畿一带的贼就少了,江家的人死绝了那西域的贼就少了,李家的人死绝了那北疆的贼就少了,邹家的人死绝了那东境的贼就少了,西戎北狄南蛮东夷死绝了,边境上的贼就少了,总之这炎黄大地上除了他自己,其余人在夏武明看来不是贼便是潜在的贼,其中就有他的儿子们,因为皇子对龙椅是有强宣称的!

  孤家寡人,就是夏武明一生的真实写照!

  总有刁民想害朕,一直就是夏武明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心底的愤恨终于在TRUE线上的夏纪六百三十六年时爆发了,先是让身为太子的大儿子领兵外出去打邱特,七月低的时候夏武明又派禁军包围了四大家族在京师的府邸,要不是下面人劝阻他便屠了四大家族,皇帝的猜忌也让四大家族意识到再不想法子应对就完犊子了,就有了王家勾结二皇子发动宫变,江家和李家举族跑路的剧情,至此,原文作者寒青上人就进宫伺候娘娘去了,再没用后续章节了。

  就有了这本同人文。

  此时空的洪武十年,王嗣璁建立的汉朝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数字是2700万,王嗣璁就用千分之七的增长率计算了一下本朝人口摸到1。8亿所用的时间,大概要270年,再算上农民军建立新朝的时间,发现自己的事业居然能延续快三个世纪,王嗣璁就老怀欣慰,世间无不死之人,更无不灭之国,三百年的炎汉,真的可以了。

  王嗣璁晚年时亲笔写了一份厚厚的密诏传给了儿子,并要求儿子一定要子传孙,孙传重孙,一直传到本朝最后一位皇帝为止,这份诏书可以说是汉朝的最高机密,毕竟王嗣璁是此时空第一个没有想过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的开基之主,密诏之中留下了应对王朝崩溃的策略,那就是坦然面对,该灭亡的东西就让其灭亡好了,最后一个皇帝切莫抱着祖宗基业毁于朕手的心态去逆天改命,真的不怨孩子你,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违逆不了历史潮流的。

  生命的不仅要看长度,还要看广度和深度,正是知道自己所缔造的王朝迟早会亡,王嗣璁就想着给后世的炎黄子孙留下一份丰厚的遗产,让子孙后代面对从农业进入工业的时代大变局时有着足够的血条去应对,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王汉王朝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浓重的印记,王嗣璁反而被后人记住了,居然被后世尊为了人文主义之祖,旧时代的最后一个帝王和新时代的第一个帝王是世人对他的客观评价,毕竟此时空的工业化源头就是他,于是就永远的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炎黄不灭,他则不死。

  这个异时空同位体地球的发展速度在王嗣璁这个时空骇客介入后,徒然加速!

【待续】

  [ 本章完 ]
【1】【2】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推荐阅读:万界穿越欲媳被闺蜜算计的班花女友勾引老公仙武帝尊之师娘姬凝霜的秘密妖娆的妈妈当年情从小最宠爱我的温柔小姨偷情二三事娇蜜小秘色渣男——男欢女不爱的工口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