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 第五章 繁杂国事,第六章 毛文龙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07-26

天文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逐步完善新的历法。

  崇祯帝的这一决策,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远见和开明。他没有因为一次
预测失误而简单地归咎于台官,而是选择了改革和进步,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
展。

              第六章 毛文龙

  毛文龙站在战船的船头上,海风猎猎,吹拂着他那狂放不羁的长发。他身形
魁梧,目光如炬,一手抓着一只烤得金黄的烧鸡,大口撕咬着,油脂沿着嘴角流
下,滴落在他那沾满战尘的战袍上。他的另一只手,却始终紧握着腰间的刀柄,
仿佛随时准备拔刀迎战。

  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挑衅,带着一丝不羁和轻蔑:「袁崇焕算什么,骗得崇
祯当上督师。」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袁崇焕的不屑和嘲讽,仿佛在质疑袁崇焕的
能力和地位。

  「妈的,竟敢骑在老子头上,呸。」他吐了一口唾沫,表情中满是对袁崇焕
权威的蔑视。他的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似乎在说,任何想要压制他的人都将
付出代价。

  「先问过我手中的大刀,是否同意。」他紧握刀柄的手轻轻一转,似乎在感
受着刀刃的寒气和力量。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强烈的自信和战斗意志,仿佛在宣告,
他手中的大刀将是他最坚实的盟友。

  「老子在东江,吃香的喝辣的,美女如云任我行,我怎会拜在你,袁崇焕的
脚下听命行事?」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在东江的自在和得意,他享受着那里的权
力和自由,不愿意屈服于任何人的命令。

  毛文龙的这番话,不仅是对袁崇焕的挑战,也是对自己地位的宣言。他不愿
意放弃自己在东江的权力和自由,不愿意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他的飞扬跋扈,
他的自信和战斗意志,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周围的士兵们静静地听着他的豪言壮语,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敬畏也有疑惑。
他们知道毛文龙的勇猛和果敢,但也意识到与袁崇焕对抗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
毛文龙的气势和决心,却也让他们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鼓舞。

  海浪拍打着船身,战船在波涛中起伏,就像毛文龙此刻的心情,既有着对未
知的期待,也有着对挑战的无畏。他站在船头,就像一位孤独的战士,面对着即
将到来的风暴,准备迎接一切可能的挑战。

  在袁崇焕的眼中,毛文龙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作为东江总兵,毛文龙在天启
年间就已经在朝鲜半岛西北部的皮岛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构筑了一条对后金有着
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封锁线。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后金的牵制作用,让他在朝廷中
享有崇高的地位,甚至得到了尚方宝剑的荣耀,这代表了皇帝对他极高的信任和
期望。

  然而,毛文龙的独立性和他在皮岛的自治权,也让明廷感到忧虑。他手握重
兵,远离中央,朝廷对他的影响力有限,这种「难驭」的特质让一些朝中大臣对
他心存忌惮。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后,更是直接主张让毛文龙移镇到宁远附近,这
不仅是战略上的考量,也是对毛文龙控制的一种手段。

  袁崇焕的心中充满了纠结。他知道毛文龙的军事才能对于抗击后金至关重要,
但作为一名忠诚的将领,他也深知维护朝廷的统一和权威同样重要。在宁远的督
师府内,袁崇焕常常深夜不眠,灯火通明,他的眉头紧锁,思索着如何处理这个
棘手的问题。

  他知道,要让毛文龙移镇,不仅需要策略,更需要决断。他开始秘密地与其
他将领和朝中大臣沟通,寻求支持,同时也在准备着应对可能的反弹和毛文龙的
不满。袁崇焕的心中有着一个清晰的目标: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他必须处理
好与毛文龙的关系,确保辽东的稳定。

  袁崇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强调了统一指挥的重要性,以及将毛文龙的力
量纳入更有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毛文龙能力的肯定,但同
时也不掩饰对毛文龙势力过于独立的担忧。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崇焕的主张逐渐得到了一些同僚的支持。但这个过程并
不轻松,朝中对于如何处理毛文龙的问题意见不一,争论激烈。

  袁崇焕出任蓟辽督师后,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统筹整个辽东防线,
还要确保每一支力量都能在抗击后金的战争中发挥最大作用。毛文龙作为东江总
兵,虽然在皮岛构筑了一条重要的海上封锁线,但他的独立性却让袁崇焕感到忧
虑。

  在督师府的书房内,袁崇焕面对着墙上挂着的地图,眉头紧锁。地图上,皮
岛的位置显得格外突出,它像一颗钉子,牢牢地嵌在女真人的海上通道上。然而,
袁崇焕的心中却有另一番考量。他知道,毛文龙的独立行动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但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将毛文龙的力量纳入统一指挥体系,那么整
个辽东防线的协调性和整体作战能力都将受到影响。

  袁崇焕开始策划如何将毛文龙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他首先秘密地召集了自
己的亲信将领和谋士,商讨对策。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们围坐在一张长桌旁,桌
上铺满了各种军事报告和情报。袁崇焕详细地分析了毛文龙的军事力量、皮岛的
地理位置以及可能的政治影响。

  他提出,要通过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政治上,袁崇焕打算
向朝廷上书,陈述毛文龙移镇的必要性,强调统一指挥对辽东防线的重要性。军
事上,他计划通过调整兵力部署,加强与毛文龙的联系,同时在必要时展示自己
的军事力量,以确保毛文龙不会轻举妄动。

  袁崇焕还特别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他知道,如果计划泄露,不仅会引起毛
文龙的警觉,还可能激起朝中的反对声音。因此,他要求所有参与商讨的人员必
须严守秘密,不得向外泄露任何信息。

  还在崇祯元年的末尾,袁崇焕精心策划的一步棋。他请求朝廷加强登莱海禁,
将原本起于山东登州的东江运道改为从山海关起运,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实则蕴
含深意。山海关作为辽东的重要门户,控制了进出辽东的要道,通过这一改变,
袁崇焕不仅能够加强对辽东半岛沿海的航运权和制海权的控制,更能通过垄断登
莱、天津的运船来禁止商业贸易,从而切断东江镇的物资供应和经济来源。

  在督师府的书房内,袁崇焕与他的谋士和亲信将领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
地图上,登州、山海关、觉华岛等地被特别标注,象征着他们即将采取的行动。
袁崇焕详细解释了他的计划:通过控制海运,不仅可以加强对辽东的物资调配,
还能削弱毛文龙的独立性,迫使他就范。

  「诸位,」袁崇焕的声音坚定而有力,「我们必须确保每一粒粮食、每一块
布匹都能为我们所用。东江镇的物资供应,必须经过我们的手,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确保辽东的稳定。」

  他的计划得到了崇祯帝的批准,这不仅是对袁崇焕的信任,更是对他策略的
认可。袁崇焕随即下令,设立东江饷司,专门负责核查钱粮,确保每一笔物资的
使用都能得到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然而,毛文龙的反应却出乎袁崇焕的预料。崇祯二年,三月十三日。毛文龙
上疏抗议,称袁崇焕改道是「舍近就远、弃易图难」。他的抗议书如同一道惊雷,
震动了朝堂。毛文龙在疏中详细阐述了改道带来的不便和困难,指出这不仅会增
加运输成本,还会影响东江镇的日常生活和军事行动。

  毛文龙的抗议书在朝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支持毛文龙的官员认为,袁
崇焕的做法过于强硬,可能会激起不必要的冲突。而另一些支持袁崇焕的官员则
认为,这是为了辽东的长远考虑,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袁崇焕开始秘密地与其他将领和朝中大臣沟通,寻求支
持。他知道,这场斗争不仅是他与毛文龙之间的较量,更是他与整个辽东局势的
博弈。他必须谨慎行事,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同月,袁崇焕在督师府中,面对着复杂的局势,决定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
他深知,与毛文龙的直接冲突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动荡,因此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微
妙的方式,来处理与毛文龙的关系。

  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将领徐琏,携带着火炮和器械前往东江,表面上是为了
加强毛文龙的防御力量,实则是为了传递一个信号:袁崇焕愿意与毛文龙合作,
共同对抗后金的威胁。徐琏的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载着不仅是军事物
资,更是袁崇焕的策略和期望。

  然而,毛文龙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当他见到徐琏时,怒气冲冲地责骂,认为
这是袁崇焕对他权威的又一次挑战。但毛文龙毕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知
道在这个时候,与袁崇焕的合作对于抵抗后金同样重要。因此,尽管心中不满,
他还是派出了自己的部下熊万祥,随徐琏返回,商定在旅顺海域之北的汛口与袁
崇焕会晤。

  消息传到袁崇焕耳中,他立即做出了反应。尽管他已经出海,准备前往约定
的会晤地点,但得知毛文龙改变主意,要求在宁远督师衙门相会时,他毫不犹豫
地调转船头,驰还宁远。这一举动,既显示了他对毛文龙的尊重,也体现了他解
决问题的诚意。

  在宁远督师衙门,袁崇焕以宾客之礼接待了毛文龙。他安排了隆重的欢迎仪
式,准备了丰盛的宴席,以示对毛文龙的尊重。然而,毛文龙却没有表现出相应
的谦让,他的傲慢态度,让袁崇焕的心中更加坚定了一个决心:必须采取措施,
解决毛文龙的问题。

  会晤的过程中,两人的交谈十分简短,只是「一二语而别」。袁崇焕试图通
过这次会晤,了解毛文龙的真实想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但毛文龙的态度,
让他意识到,仅仅通过和平的方式,可能难以达成目的。

  在送走毛文龙后,袁崇焕独自一人回到了书房。他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的
海面,心中充满了思考。

  这次会晤,虽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却让袁崇焕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
问题的复杂性。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思考如何在这个微妙的权力平衡中,
找到一个既能维护自己权威,又能确保辽东稳定的解决方案。而这一切,都需要
他更加谨慎和精明地布局。

  在宁远的督师府内,袁崇焕与毛文龙的会晤虽然简短,却充满了深意。两人
的对话虽然只是「一二语而别」,但彼此的心思都已昭然若揭。袁崇焕意识到,
要想彻底解决毛文龙的问题,必须采取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因此,他提议再
次会晤,地点选在旅顺双岛,一个更为隐蔽且便于双方坦诚交流的地方。

  袁崇焕让诸总兵留守宁远,自己则带着尚方剑和督师印出海。尚方剑象征着
皇帝的权威,督师印则是他权力的象征。他选择在五月二十九日这个吉利的日子
抵达双岛,希望这次会晤能够带来转机。

  袁崇焕站在船头,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忧虑。他知道,
这次会晤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辽东的安危。他必须谨慎行事,确
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

  六月初一日,毛文龙如约而至,登上了袁崇焕的船只。袁崇焕也按照礼仪,
亲自前往毛文龙的船上拜谒,显示出他对毛文龙的尊重。两人的会面充满了仪式
感,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设计,以确保双方都能保持面子和尊严。

  袁崇焕首先开口,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恳和期待:「今辽东海外只本部院与
贵镇二人,务必同心共济,方可结局本部院历险至此,愿相商为进取计。军国大
事,在此一举。本部院有个良方,不知患者肯服此药否?」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
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毛文龙的期望。

  毛文龙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文龙海外人耳,也有许多功,
只因小人之说,钱粮缺少,又无器械、马匹,不曾遂得心愿。若一一应付,要帮
助成功也不难。」他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去功绩的自豪,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
来的期待。他没有直接拒绝袁崇焕的提议,但也没有完全接受,而是以一种委婉
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顾虑和条件。

  两人的对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和,但暗流涌动。袁崇焕的「良方」和毛文
龙的「许多功」都暗示了他们各自手中的筹码和底线。袁崇焕希望通过这次会晤,
能够说服毛文龙接受他的计划,共同为辽东的安危出力。而毛文龙则希望通过这
次会晤,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实现自己的抱负。

  两人的对话虽然简短,但意义深远。袁崇焕以宾客之礼送别毛文龙,毛文龙
也以礼相还。尽管双方在表面上保持着礼貌和尊重,但彼此的心中都清楚,这次
会晤只是他们博弈的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袁崇焕站在船头,目送毛文龙的船只渐渐远去,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这次会晤虽然未能达成实质性的协议,但却为他提供了一个了解毛文龙
的机会,也为未来的策略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随着会晤的深入,袁崇焕与毛文龙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在双岛上,袁
崇焕告辞时表现出了一种礼貌而又坚决的态度,他吩咐说船上不便张筵,这不仅
是出于对船上空间的限制考虑,也是为了保持一种军事上的警惕和独立性。

  毛文龙虽然心中不悦,但仍然表现出东道主的风度,他在岛岸上置了帐房,
邀请袁崇焕就宴。帐房内,灯火通明,宴席上摆满了各种佳肴美酒,但宴席上的
气氛却并不轻松。毛文龙在席间似乎对袁崇焕有些不屑之色,这种微妙的情感变
化,让宴席上的每一刻都充满了紧张和不确定。

  袁崇焕在宴席上宣谕道:「皇上神圣,与尧舜汤武合为一君,当勉尔疆场。」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皇帝的崇敬和忠诚,同时也在暗示毛文龙,作为臣子应当以
国家的安危为重,尽忠职守。然而,毛文龙的反应却出人意料,他反而强调了先
帝熹宗对他的恩遇,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也是在暗示自己的地位
和功绩,以及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

  接着,袁崇焕又询问毛文龙的方略,试图了解毛文龙的真实想法和战略计划。
毛文龙回答说:「宁远兵马俱无用,止用东江二三千人,藏之隐处,把火可收全
功。」他的回答充满了自信,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推荐阅读:东风破末世海棠之希望出包王女:校长的催眠后宫计划少爷家的小女仆美艳性感的陪读妈妈撅起白嫩的美臀夜晚将至 - 试衣间穿越到综漫世界的幸福生活老师和课代表与魅魔校花的甜蜜同居生活和男学生同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