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2-08-06
作者:未知
2022/08/05
请安
隆冬渐去,春意盎然。初春的阳光散碎地洒在江南大地上,积雪消融,盈盈绿意俏然而生。
周府东南一隅,几缕晨光透过支摘窗照进室内,寒意微减。
梳妆台前,女子望着镜面愣愣出神,菱形黄铜镜内映着女子相貌,眉如远黛,唇若朱樱,只是其面色微微发白,眉间萦绕不属于年轻少女的愁绪。
片刻后,女子低低叹了口气,收回了思绪,素手微抬,将秀发隆起,束成妇人发髻。
女子名为徐婉,四年前嫁入周家,周家是首屈一指的富商,钱庄买卖做的顶大,是江南商户望尘莫及的人家。
周家家业偌大,可子嗣并不兴旺,周家老爷周淮安,仅有一子名为周泓,独子自幼多病,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
眼间孙儿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周家老太太下重金,请清道观老道士批了一卦,卦文道娶八字硬的少女冲喜,周泓病情或可好转。
周家老夫人忙让人依老道士批的八字寻人,底下人奉命寻八字相符、还未出嫁的少女,最终寻到做绸缎生意的徐家。
徐家纵为小门小户,也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命不久矣的病秧子,拒了周家遣来说项的媒人,并对周家人闭门不见。
奈何不久后,徐婉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请了很多大夫都医不好。
就在徐家人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之际,周家花千金从京城请来一位大夫,大夫妙手回春,医好了徐夫人的病,周家此意意图显而易见,徐家也不愿平白受人恩情,无奈只得将女儿嫁过去。
头两年不知是价值千金的药石起了效,还是应了那老道士的话,周泓病病巍巍的身躯有所好转,周老夫人很是欢喜,对孙媳妇徐婉也很是满意。
谁能料想,去岁中秋,周泓暮食多吃了几个元宵团子,团子软糯,周泓又长卧病榻,积食未消,就这样撒手而去了。
徐老太太埋怨徐婉没有照看好孙儿,致使孙儿离去,很少给徐婉好颜色,对其每日问安闭门不见,但碍于孝道徐婉还是日日勤去。
就这样,约莫一年时间,徐老太太从丧孙之痛走了出来,也明白了这是孙儿命数,怨不得旁人,据此后,鲜少苛责徐婉,只话间透出几分疏离,也不曾多加为难。
徐婉今日还是如常去问安,只今日比往常早了叁刻,原因无他,昨晚外出一月有余的周家老爷,她名义上的公公回来了,今早怕也会去老太太处,徐婉不想和他撞见。
照理说公媳打个照面也无可厚非,可徐婉不知怎地,心底隐隐怕他。她与周泓新婚那天,周家老爷去北边谈生意还未及赶回,见到他,是在成亲叁日后。
那日她搀着周泓去拜见高堂,周泓母亲早逝,周家当家主母仍是周老夫人。周老夫人和周老爷周淮安位于堂上,下面坐着几位姨娘,徐婉抬眼就看到了她那位公公。
他身着深色长衫,腰身挺拔,面容深邃,端坐于堂前,虽流露出浅浅笑意,仍掩盖不住周身摄人的气势。
徐婉端起茶盏向他递了过去,不期然望进一双幽深的眼眸,双眸讳莫如深,透露着若有若无的打量。
徐婉低眉敛目,顶着头顶无形的压迫之感,依次端茶敬完高堂,收了长辈赏的礼物,总算走完流程。
自那日拜见过他后,徐婉就很少见到他。源于周淮安不喜那些繁礼,又顾忌周泓身子,让他们夫妇二人每日不必向他请安。
转眼间徐婉已随丫鬟到了东院,院内梅蕊绽放,阵阵梅香随寒气而来。
院内洒扫妇人向她行了礼,待屋前立定,徐婉让春茗前去通传,不久后,就见老夫人身边的房嬷嬷打了帘子传她进去。
屋内炭火烧的旺,驱散了凛冽寒意。周老夫人也是刚盥洗完毕,此刻正侧卧于绛紫秀罗纹锦榻上,背靠红底描金线绣牡丹的靠垫。见徐婉来了,让人搀着坐了起来。
徐婉如常问安回话,老太太最近精神不济,简单的寒暄几句后,老太太就让徐婉回了。
出了跨院,徐婉暗松了口气,刚才紧绷的神经此刻也放松下来,徐婉估量着此际应不会碰到周淮安了,回院左右也无事,也不着急赶回,因而放慢了赶路的脚步。
子嗣
周淮安望着长廊尽头一左一右两抹陌生的背影微微蹙眉,一时记不起是谁。
管家周财望着自家爷紧皱的眉头,有眼色地提醒道:“少奶奶真是孝顺,一大早就来向老夫人请安了。”
“嗯。”周淮安想来起了,原是他那位儿媳,为儿子周泓冲喜娶来的徐氏。
想起周泓,周淮安暗暗叹了口气,他这位儿子,从落生便带了病根,吃药多年都不见好,眼间周泓身子骨一日日垮下,母亲请来了老道士来探看,周淮安对此倒是不可置否,他一向不信鬼神,看着整日忧心忡忡、食不下咽的老母,却不好开口劝说,便任其而去了。
没想到这老道士竟批出了娶妻冲喜的卦文,他嗤笑一声,只觉荒诞,对母亲差人寻符合八字的女子亦是不闻不问。
寻来寻去,寻到了徐家,徐家不舍将女儿嫁来,亦在他的所料之中,哪有清白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更说不准嫁来后便要守活寡。徐家不愿,他也不好强求,正值北方铺子出了点事,需他亲去处理,便带着随从来福、旺儿等人前去查看。
半月后,母亲差人送了信来,说了徐家妇人染病的事,并让他差人从京带来一位大夫,他知母亲用意,母亲这是还没放弃给周泓娶妻冲喜的念头,低叹一声,让来福寻了京城峰林医馆的丁大夫前去。
丁大夫医好了徐夫人,徐婉也嫁入了周家。
周泓娶妻那天他还未及赶回,只提前差人送回了价值万金的珍珠玉石镶嵌而成的头面送回了周府,作为新妇的见面礼。
几日后,他赶了回来,端坐于高堂,徐氏搀着周朗来拜见自己,他打量了堂下人一眼,低眉顺目、恭顺安静,心道:模样周正,态度柔顺,是个老实安分的。
他目光不及收回,徐氏就端了茶望过来,不期然和她四目相对,他并未避讳,她却如小鹿受到惊吓一般错开来,连将茶递来时指尖都在微微颤抖,他只觉好笑。
他这儿媳不仅人长得柔弱,连性子都如猫儿般胆小。
他不喜繁礼,又顾念着儿子身子,让下人告诉他们夫妇不必请安,因而和徐氏的碰面是寥寥无几,这才看那抹身影觉得眼生。
思绪回笼,他已到母亲院内,丫鬟行了个礼后打起帘子,他抬脚迈进屋内。
周老太太正躺在榻上闭目养神,见到他来了后,扶着房嬷嬷的手坐了起来。
“母亲。”他迈步上前,在老太太的示意下坐了下来。
“淮安……咳咳……”
房嬷嬷忙上前搀着老太太。
“母亲的咳疾怎还未好。”周淮安皱眉道,“儿子这就去差人唤大夫来看一下。”
“不必了。”周老夫人了抬手止住了要起身的周淮安,“我这咳疾早已痊愈,只今日天寒复咳两声罢了,不必差人来看,况府内还备着大夫开的药呢。”
“既如此,那今日就不差人来看了,母亲待会可要记得喝药。”周淮安轻声嘱咐老夫人道。
老太太应下,言毕不语,只定定望着他。
周淮安只觉眉心突突跳了一下,已预料到老太太接下来的话。
果不其然,又是那些让他多纳新人进府的话,劝他多去内院坐坐,不要老想着外出,生意的事交给下人来做云云。
周淮安如往常一样一一应下,不多时,就借口府里还有事未处理退了出来。
周老夫人望着儿子离去背影直叹气,房嬷嬷宽慰她道:“夫人莫急,爷正值壮年,子嗣是早晚的事。”
“我怎能不急,泓哥去了,淮安今年可都叁十多了,膝下还无人,这偌大的家业以后该由谁来承继?”
想起周泓,老夫人一阵心酸绞痛,留下几滴浊泪:“泓哥儿,我可怜的孙儿啊……”
房嬷嬷一面帮老夫人拭泪,一面道:“如今爷回府了,老奴让几位姨娘殷勤点,爷又不是那种冷淡的性子,说不得不久后府里就有好事了。”
老太太经一提醒,堪堪止住眼泪,吩咐房嬷嬷道:“你待会给让库房给各房送去点补品,淮安回来了,让她们着点心。”
房嬷嬷应下,又宽慰老夫人几句,老夫人心绪渐定。
相邀
周淮安出了东院,穿过曲折游廊,朝着西厢房而去,那里是几房妾室所居之处,他许久不归,合该去瞧瞧。
穿过嶙峋假山,踩着鸦青石板,行至外院影壁处,他忽想起周老夫人的话,心中一阵烦躁,顿时改了主意,停下脚步,吩咐周财把府内账本送来,自己则转身去了书房。
周财跟在自家爷身后走着,眼看着爷是往后院方向去的,不知怎地却停了脚步,转身向书房而去。
周财暗叹一声,爷在外忙碌数月,回府还不及歇一歇,瞧着这意思又要忙事,张了张嘴,有意劝一劝,但瞧着自家爷略显烦躁的的背影,周财登即住了嘴,不敢耽搁,忙去账房取账本。
不多时,周财就匆匆从账房返来,进了书房,看着周淮安靠在红漆嵌理石檀木椅上,沉眉敛目,面色不虞,忙恭敬地将账本置于其面前的红梨木案几上,然后小心地退了出去,阖上书房门。
周淮安闭目靠着直后背檀木交椅躺了会儿,待燥意褪去,方起身查看案上账本。
周家家业庞大,账目繁多,账本配由专门的管事负责记录,每月都会呈上一次,以供周淮安核查,他已近叁月未归,此时账目已堆如小山。
暖阳东升,原本半暗的书房也渐渐亮堂起来。一一查点核对后,已过了近两个时辰,周淮安合上账本,将笔置于白玉镂雕松柏高桥笔架上,身子向后靠了靠,开始思量起周老夫人的话。
他已年逾30,膝下仅有一子,独子还在前岁中秋去了,母亲经此事后更是苍老了许多,念及此,他心中微恸,想着此后定要体谅母亲些,遵循她意,多放心思在家里。
只是这子嗣之事,向来随缘,他十六娶妻,十七有了周泓,此后十几年内,姬妾亦无所出,可见缘分未到。
他已打下主意,再等两年,如果还无子,则从宗室过继一个来,悉心教养便是。
只是,这徐氏,该如何安置?
他皱了皱眉,脑海里不仅想起今早看到的那一道匆匆背影,身材纤细,体段窈窕,正值妙龄,却生生守了寡,着实有些可怜,且这几年徐氏在府里倒也安分,那就等事毕,给其一笔钱财,遣回家去,让她自行嫁娶。若不愿,则辟一处宅院好生养着便是。
事已想妥,方眉目舒展,轻吁口气,准备起身,这时门外传来周财的声音:“爷,秦公子来了。”
周淮安唔了一声,吩咐道:“请他去前厅候着,我这就过去。”
前厅内,铜制面刻假山流水双兽耳博山炉内燃着檀香木,烟雾缭绕,暗室盈香。
一人着墨绿色直裰,外罩柿子红狐狸皮披风,头带玄色毡帽,静坐在松木方椅上,正是秦望。
秦望祖上原也是扬州有钱的大户人家,但其祖父秦安泰为人迂腐固执,进学多年次次落榜,于生意之道又不知变通,接手秦家生意后,秦家渐渐没落。
其父秦见川颇有些头脑,虽随了父亲秦安泰固执的性子,却又不至于冥顽不灵,自他经手秦家渐有好转,只可惜其命不长,不到叁十便去了。
留下二子,大郎秦山,亦是个顽固的木头性子,一心只想进学,屡试不第,弱冠之年了,仍是个童生,二郎则是秦望,喜好风月,不擅经营生意之道,更是结交了一群扬州商户子弟四处吃喝玩乐。
眼看秦家是没了指望,就要没落下去,却机缘巧合得遇一桩喜事。
秦望虽品行不堪,却生得白皙净秀,一双桃花眼更是勾魂摄魄,模样也甚是风流,于一次游玩中被扬州县令之女李翠翠看中,李翠翠扬言非他不嫁。
李翠翠生得一副虎腰熊背,嗓子又尖锐难听,秦望哪能愿意,一哭二闹叁上吊就是不从,但秦家众人却因此事心生欢喜,秦母以自己寡母、育其不易之态强逼秦望,秦望无奈只得从之。
秦家有了县太爷这层关系,别人也给几分薄面,久而久之,生意倒有了起势。
只是秦望风流本性难改,一寻着机会便溜去青楼楚馆,因着家里那位原因,他尤爱细腰细嗓,凡粉头舞女都要依着和自家那位相反的特征来寻,这才在醉月楼包下了头牌月梅。
他平时忌着家里,不敢常往青楼跑,此刻已有半月没见月梅,想的心痒难耐。
觑着家里那位去寺庙还香的空当,溜了出来,约了几人,正要往醉风楼赶,忽想起周淮安昨日回府了,想差人去递拜帖想邀,却又怕他拒了不来,因而让那几位先去,自己则耐住急切性子亲自来邀。
为何特来寻周淮安,这里面有些说项,秦望虽因着县令之故,也结交了一些富商之子,但裙带关系,终究难上台面,家里那位又生的彪悍丑陋,那些人面上不说,背后却不知如何嘲笑自己,秦望急欲攀附上其他靠山,这才巴上了周淮安。
周家在扬州一顶一的人家,周淮安此人又是身形挺拔,相貌堂堂,在扬州颇有威信,传言连知府大人竟都敬之叁分,这可比自己岳父还要有排面,且和他交好后,原先还有些看不上自己的子弟都迎了上来,他在岳父县令大人面前亦多了些底气,故而一存着机会,就来周府攀交。
月湘
见周淮安跨槛而入,秦望忙起身迎了上来:“哥昨日回府,昨晚不及相迎,今日弟几个特在醉风楼设宴给哥接风洗尘,望哥务必赏脸。”
“你倒耳目灵通,我昨日才回,你今日就来叨扰。”翻看了一上午账目,周淮安已有些惫怠,有心不去,正欲推脱。
秦望见状,忽改了口,换了套说辞道:“哥好久不去那醉风楼,那月湘可念着哥呢,瞧着人都憔悴了不少,怪可怜见的,哥即便不给我们几个面子,为了那月湘,也合该去一趟。”
醉风楼的月湘乃是周淮安梳笼的一个粉头,因有几分性格,周淮安便包下了她。
周淮安转念一想,今日府内也无事,自己刚回府,这几个也少不得烦,不如今日赴宴,图以后清净,便说道:“偏你油滑,既如此,那就同你走一趟吧。”
俩人进了醉风楼,此时还未及黄昏,外面天仍亮着,楼里却已关了门窗,挂起了灯笼,流光溢彩,映在熙熙攘攘的宾客身上,一派的纸醉金迷。
见二人来了,醉风楼老鸨王婆子忙丢下楼下客人给身边小厮招呼,自己则扭着腰迎了上去,嘴角挂着谄媚的笑。
“周爷,您来了,您不在的这段时日,月湘可念着您呢,连饭也吃不好,如今人可清减了一圈,今儿宴毕,您可要去瞧瞧月湘,不然她指不定怎样难过呢。”
周淮安自半年前包下月湘后,统共就来了五六次,人虽不常来,赏钱却格外丰厚,因而每次来王婆子都会想方设法勾住他的腿脚。
这边待他应下,王婆子忙欢喜地引二人至楼上包厢,并派小厮去通知月湘, 让她精心梳洗一番后前来相陪。
包厢内正是秦望约的那几个,这几人早一人一个美人在侧,有的怀抱美人嘴对嘴哺酒相喂,还有几个半褪身侧人儿罗衫,肆意揉捏、吸吮着娇乳,好不香艳。
见二人来了,众人忙放下怀中美人,起身相迎,一一落座后,唤人上了酒菜。
吃酒、敬酒、恭维话各种场面都有,行至半酣,几人已按捺不住浮浪性子,伸手下去亵弄起身边的粉头来,这还不算罢,有的还公然调戏起他人的粉头。
月湘已梳洗完毕,此刻正伴在周淮安身侧,陪他饮着酒。
包厢内场面虽淫靡混乱,却无人敢上来调戏,倒不是因她性子倨傲,这里面的公子哥个个都是二世祖,抢民女,弄妇人,什么混账事都做过,性致上来,哪管你是什么样的性儿,强了死了自有人善后。
只是周怀安身侧的人,他们实没胆子动,别看周淮安此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2022/08/05
请安
隆冬渐去,春意盎然。初春的阳光散碎地洒在江南大地上,积雪消融,盈盈绿意俏然而生。
周府东南一隅,几缕晨光透过支摘窗照进室内,寒意微减。
梳妆台前,女子望着镜面愣愣出神,菱形黄铜镜内映着女子相貌,眉如远黛,唇若朱樱,只是其面色微微发白,眉间萦绕不属于年轻少女的愁绪。
片刻后,女子低低叹了口气,收回了思绪,素手微抬,将秀发隆起,束成妇人发髻。
女子名为徐婉,四年前嫁入周家,周家是首屈一指的富商,钱庄买卖做的顶大,是江南商户望尘莫及的人家。
周家家业偌大,可子嗣并不兴旺,周家老爷周淮安,仅有一子名为周泓,独子自幼多病,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
眼间孙儿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周家老太太下重金,请清道观老道士批了一卦,卦文道娶八字硬的少女冲喜,周泓病情或可好转。
周家老夫人忙让人依老道士批的八字寻人,底下人奉命寻八字相符、还未出嫁的少女,最终寻到做绸缎生意的徐家。
徐家纵为小门小户,也不会将女儿嫁给一个命不久矣的病秧子,拒了周家遣来说项的媒人,并对周家人闭门不见。
奈何不久后,徐婉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请了很多大夫都医不好。
就在徐家人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之际,周家花千金从京城请来一位大夫,大夫妙手回春,医好了徐夫人的病,周家此意意图显而易见,徐家也不愿平白受人恩情,无奈只得将女儿嫁过去。
头两年不知是价值千金的药石起了效,还是应了那老道士的话,周泓病病巍巍的身躯有所好转,周老夫人很是欢喜,对孙媳妇徐婉也很是满意。
谁能料想,去岁中秋,周泓暮食多吃了几个元宵团子,团子软糯,周泓又长卧病榻,积食未消,就这样撒手而去了。
徐老太太埋怨徐婉没有照看好孙儿,致使孙儿离去,很少给徐婉好颜色,对其每日问安闭门不见,但碍于孝道徐婉还是日日勤去。
就这样,约莫一年时间,徐老太太从丧孙之痛走了出来,也明白了这是孙儿命数,怨不得旁人,据此后,鲜少苛责徐婉,只话间透出几分疏离,也不曾多加为难。
徐婉今日还是如常去问安,只今日比往常早了叁刻,原因无他,昨晚外出一月有余的周家老爷,她名义上的公公回来了,今早怕也会去老太太处,徐婉不想和他撞见。
照理说公媳打个照面也无可厚非,可徐婉不知怎地,心底隐隐怕他。她与周泓新婚那天,周家老爷去北边谈生意还未及赶回,见到他,是在成亲叁日后。
那日她搀着周泓去拜见高堂,周泓母亲早逝,周家当家主母仍是周老夫人。周老夫人和周老爷周淮安位于堂上,下面坐着几位姨娘,徐婉抬眼就看到了她那位公公。
他身着深色长衫,腰身挺拔,面容深邃,端坐于堂前,虽流露出浅浅笑意,仍掩盖不住周身摄人的气势。
徐婉端起茶盏向他递了过去,不期然望进一双幽深的眼眸,双眸讳莫如深,透露着若有若无的打量。
徐婉低眉敛目,顶着头顶无形的压迫之感,依次端茶敬完高堂,收了长辈赏的礼物,总算走完流程。
自那日拜见过他后,徐婉就很少见到他。源于周淮安不喜那些繁礼,又顾忌周泓身子,让他们夫妇二人每日不必向他请安。
转眼间徐婉已随丫鬟到了东院,院内梅蕊绽放,阵阵梅香随寒气而来。
院内洒扫妇人向她行了礼,待屋前立定,徐婉让春茗前去通传,不久后,就见老夫人身边的房嬷嬷打了帘子传她进去。
屋内炭火烧的旺,驱散了凛冽寒意。周老夫人也是刚盥洗完毕,此刻正侧卧于绛紫秀罗纹锦榻上,背靠红底描金线绣牡丹的靠垫。见徐婉来了,让人搀着坐了起来。
徐婉如常问安回话,老太太最近精神不济,简单的寒暄几句后,老太太就让徐婉回了。
出了跨院,徐婉暗松了口气,刚才紧绷的神经此刻也放松下来,徐婉估量着此际应不会碰到周淮安了,回院左右也无事,也不着急赶回,因而放慢了赶路的脚步。
子嗣
周淮安望着长廊尽头一左一右两抹陌生的背影微微蹙眉,一时记不起是谁。
管家周财望着自家爷紧皱的眉头,有眼色地提醒道:“少奶奶真是孝顺,一大早就来向老夫人请安了。”
“嗯。”周淮安想来起了,原是他那位儿媳,为儿子周泓冲喜娶来的徐氏。
想起周泓,周淮安暗暗叹了口气,他这位儿子,从落生便带了病根,吃药多年都不见好,眼间周泓身子骨一日日垮下,母亲请来了老道士来探看,周淮安对此倒是不可置否,他一向不信鬼神,看着整日忧心忡忡、食不下咽的老母,却不好开口劝说,便任其而去了。
没想到这老道士竟批出了娶妻冲喜的卦文,他嗤笑一声,只觉荒诞,对母亲差人寻符合八字的女子亦是不闻不问。
寻来寻去,寻到了徐家,徐家不舍将女儿嫁来,亦在他的所料之中,哪有清白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病秧子?更说不准嫁来后便要守活寡。徐家不愿,他也不好强求,正值北方铺子出了点事,需他亲去处理,便带着随从来福、旺儿等人前去查看。
半月后,母亲差人送了信来,说了徐家妇人染病的事,并让他差人从京带来一位大夫,他知母亲用意,母亲这是还没放弃给周泓娶妻冲喜的念头,低叹一声,让来福寻了京城峰林医馆的丁大夫前去。
丁大夫医好了徐夫人,徐婉也嫁入了周家。
周泓娶妻那天他还未及赶回,只提前差人送回了价值万金的珍珠玉石镶嵌而成的头面送回了周府,作为新妇的见面礼。
几日后,他赶了回来,端坐于高堂,徐氏搀着周朗来拜见自己,他打量了堂下人一眼,低眉顺目、恭顺安静,心道:模样周正,态度柔顺,是个老实安分的。
他目光不及收回,徐氏就端了茶望过来,不期然和她四目相对,他并未避讳,她却如小鹿受到惊吓一般错开来,连将茶递来时指尖都在微微颤抖,他只觉好笑。
他这儿媳不仅人长得柔弱,连性子都如猫儿般胆小。
他不喜繁礼,又顾念着儿子身子,让下人告诉他们夫妇不必请安,因而和徐氏的碰面是寥寥无几,这才看那抹身影觉得眼生。
思绪回笼,他已到母亲院内,丫鬟行了个礼后打起帘子,他抬脚迈进屋内。
周老太太正躺在榻上闭目养神,见到他来了后,扶着房嬷嬷的手坐了起来。
“母亲。”他迈步上前,在老太太的示意下坐了下来。
“淮安……咳咳……”
房嬷嬷忙上前搀着老太太。
“母亲的咳疾怎还未好。”周淮安皱眉道,“儿子这就去差人唤大夫来看一下。”
“不必了。”周老夫人了抬手止住了要起身的周淮安,“我这咳疾早已痊愈,只今日天寒复咳两声罢了,不必差人来看,况府内还备着大夫开的药呢。”
“既如此,那今日就不差人来看了,母亲待会可要记得喝药。”周淮安轻声嘱咐老夫人道。
老太太应下,言毕不语,只定定望着他。
周淮安只觉眉心突突跳了一下,已预料到老太太接下来的话。
果不其然,又是那些让他多纳新人进府的话,劝他多去内院坐坐,不要老想着外出,生意的事交给下人来做云云。
周淮安如往常一样一一应下,不多时,就借口府里还有事未处理退了出来。
周老夫人望着儿子离去背影直叹气,房嬷嬷宽慰她道:“夫人莫急,爷正值壮年,子嗣是早晚的事。”
“我怎能不急,泓哥去了,淮安今年可都叁十多了,膝下还无人,这偌大的家业以后该由谁来承继?”
想起周泓,老夫人一阵心酸绞痛,留下几滴浊泪:“泓哥儿,我可怜的孙儿啊……”
房嬷嬷一面帮老夫人拭泪,一面道:“如今爷回府了,老奴让几位姨娘殷勤点,爷又不是那种冷淡的性子,说不得不久后府里就有好事了。”
老太太经一提醒,堪堪止住眼泪,吩咐房嬷嬷道:“你待会给让库房给各房送去点补品,淮安回来了,让她们着点心。”
房嬷嬷应下,又宽慰老夫人几句,老夫人心绪渐定。
相邀
周淮安出了东院,穿过曲折游廊,朝着西厢房而去,那里是几房妾室所居之处,他许久不归,合该去瞧瞧。
穿过嶙峋假山,踩着鸦青石板,行至外院影壁处,他忽想起周老夫人的话,心中一阵烦躁,顿时改了主意,停下脚步,吩咐周财把府内账本送来,自己则转身去了书房。
周财跟在自家爷身后走着,眼看着爷是往后院方向去的,不知怎地却停了脚步,转身向书房而去。
周财暗叹一声,爷在外忙碌数月,回府还不及歇一歇,瞧着这意思又要忙事,张了张嘴,有意劝一劝,但瞧着自家爷略显烦躁的的背影,周财登即住了嘴,不敢耽搁,忙去账房取账本。
不多时,周财就匆匆从账房返来,进了书房,看着周淮安靠在红漆嵌理石檀木椅上,沉眉敛目,面色不虞,忙恭敬地将账本置于其面前的红梨木案几上,然后小心地退了出去,阖上书房门。
周淮安闭目靠着直后背檀木交椅躺了会儿,待燥意褪去,方起身查看案上账本。
周家家业庞大,账目繁多,账本配由专门的管事负责记录,每月都会呈上一次,以供周淮安核查,他已近叁月未归,此时账目已堆如小山。
暖阳东升,原本半暗的书房也渐渐亮堂起来。一一查点核对后,已过了近两个时辰,周淮安合上账本,将笔置于白玉镂雕松柏高桥笔架上,身子向后靠了靠,开始思量起周老夫人的话。
他已年逾30,膝下仅有一子,独子还在前岁中秋去了,母亲经此事后更是苍老了许多,念及此,他心中微恸,想着此后定要体谅母亲些,遵循她意,多放心思在家里。
只是这子嗣之事,向来随缘,他十六娶妻,十七有了周泓,此后十几年内,姬妾亦无所出,可见缘分未到。
他已打下主意,再等两年,如果还无子,则从宗室过继一个来,悉心教养便是。
只是,这徐氏,该如何安置?
他皱了皱眉,脑海里不仅想起今早看到的那一道匆匆背影,身材纤细,体段窈窕,正值妙龄,却生生守了寡,着实有些可怜,且这几年徐氏在府里倒也安分,那就等事毕,给其一笔钱财,遣回家去,让她自行嫁娶。若不愿,则辟一处宅院好生养着便是。
事已想妥,方眉目舒展,轻吁口气,准备起身,这时门外传来周财的声音:“爷,秦公子来了。”
周淮安唔了一声,吩咐道:“请他去前厅候着,我这就过去。”
前厅内,铜制面刻假山流水双兽耳博山炉内燃着檀香木,烟雾缭绕,暗室盈香。
一人着墨绿色直裰,外罩柿子红狐狸皮披风,头带玄色毡帽,静坐在松木方椅上,正是秦望。
秦望祖上原也是扬州有钱的大户人家,但其祖父秦安泰为人迂腐固执,进学多年次次落榜,于生意之道又不知变通,接手秦家生意后,秦家渐渐没落。
其父秦见川颇有些头脑,虽随了父亲秦安泰固执的性子,却又不至于冥顽不灵,自他经手秦家渐有好转,只可惜其命不长,不到叁十便去了。
留下二子,大郎秦山,亦是个顽固的木头性子,一心只想进学,屡试不第,弱冠之年了,仍是个童生,二郎则是秦望,喜好风月,不擅经营生意之道,更是结交了一群扬州商户子弟四处吃喝玩乐。
眼看秦家是没了指望,就要没落下去,却机缘巧合得遇一桩喜事。
秦望虽品行不堪,却生得白皙净秀,一双桃花眼更是勾魂摄魄,模样也甚是风流,于一次游玩中被扬州县令之女李翠翠看中,李翠翠扬言非他不嫁。
李翠翠生得一副虎腰熊背,嗓子又尖锐难听,秦望哪能愿意,一哭二闹叁上吊就是不从,但秦家众人却因此事心生欢喜,秦母以自己寡母、育其不易之态强逼秦望,秦望无奈只得从之。
秦家有了县太爷这层关系,别人也给几分薄面,久而久之,生意倒有了起势。
只是秦望风流本性难改,一寻着机会便溜去青楼楚馆,因着家里那位原因,他尤爱细腰细嗓,凡粉头舞女都要依着和自家那位相反的特征来寻,这才在醉月楼包下了头牌月梅。
他平时忌着家里,不敢常往青楼跑,此刻已有半月没见月梅,想的心痒难耐。
觑着家里那位去寺庙还香的空当,溜了出来,约了几人,正要往醉风楼赶,忽想起周淮安昨日回府了,想差人去递拜帖想邀,却又怕他拒了不来,因而让那几位先去,自己则耐住急切性子亲自来邀。
为何特来寻周淮安,这里面有些说项,秦望虽因着县令之故,也结交了一些富商之子,但裙带关系,终究难上台面,家里那位又生的彪悍丑陋,那些人面上不说,背后却不知如何嘲笑自己,秦望急欲攀附上其他靠山,这才巴上了周淮安。
周家在扬州一顶一的人家,周淮安此人又是身形挺拔,相貌堂堂,在扬州颇有威信,传言连知府大人竟都敬之叁分,这可比自己岳父还要有排面,且和他交好后,原先还有些看不上自己的子弟都迎了上来,他在岳父县令大人面前亦多了些底气,故而一存着机会,就来周府攀交。
月湘
见周淮安跨槛而入,秦望忙起身迎了上来:“哥昨日回府,昨晚不及相迎,今日弟几个特在醉风楼设宴给哥接风洗尘,望哥务必赏脸。”
“你倒耳目灵通,我昨日才回,你今日就来叨扰。”翻看了一上午账目,周淮安已有些惫怠,有心不去,正欲推脱。
秦望见状,忽改了口,换了套说辞道:“哥好久不去那醉风楼,那月湘可念着哥呢,瞧着人都憔悴了不少,怪可怜见的,哥即便不给我们几个面子,为了那月湘,也合该去一趟。”
醉风楼的月湘乃是周淮安梳笼的一个粉头,因有几分性格,周淮安便包下了她。
周淮安转念一想,今日府内也无事,自己刚回府,这几个也少不得烦,不如今日赴宴,图以后清净,便说道:“偏你油滑,既如此,那就同你走一趟吧。”
俩人进了醉风楼,此时还未及黄昏,外面天仍亮着,楼里却已关了门窗,挂起了灯笼,流光溢彩,映在熙熙攘攘的宾客身上,一派的纸醉金迷。
见二人来了,醉风楼老鸨王婆子忙丢下楼下客人给身边小厮招呼,自己则扭着腰迎了上去,嘴角挂着谄媚的笑。
“周爷,您来了,您不在的这段时日,月湘可念着您呢,连饭也吃不好,如今人可清减了一圈,今儿宴毕,您可要去瞧瞧月湘,不然她指不定怎样难过呢。”
周淮安自半年前包下月湘后,统共就来了五六次,人虽不常来,赏钱却格外丰厚,因而每次来王婆子都会想方设法勾住他的腿脚。
这边待他应下,王婆子忙欢喜地引二人至楼上包厢,并派小厮去通知月湘, 让她精心梳洗一番后前来相陪。
包厢内正是秦望约的那几个,这几人早一人一个美人在侧,有的怀抱美人嘴对嘴哺酒相喂,还有几个半褪身侧人儿罗衫,肆意揉捏、吸吮着娇乳,好不香艳。
见二人来了,众人忙放下怀中美人,起身相迎,一一落座后,唤人上了酒菜。
吃酒、敬酒、恭维话各种场面都有,行至半酣,几人已按捺不住浮浪性子,伸手下去亵弄起身边的粉头来,这还不算罢,有的还公然调戏起他人的粉头。
月湘已梳洗完毕,此刻正伴在周淮安身侧,陪他饮着酒。
包厢内场面虽淫靡混乱,却无人敢上来调戏,倒不是因她性子倨傲,这里面的公子哥个个都是二世祖,抢民女,弄妇人,什么混账事都做过,性致上来,哪管你是什么样的性儿,强了死了自有人善后。
只是周怀安身侧的人,他们实没胆子动,别看周淮安此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