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11-02
(四十)
局势已经严峻到刻不容缓,在平静的表层下是平常百姓难以察觉的诡谲风云,三皇子已经劝服镇守河东与安定的守将,并且和鞑子商议求援,只要他拿下皇位便将凉州划分出去拱手相送。
消息传回来,举堂震怒,皇帝没有想到他最为疼爱的幺儿为了皇位如此不择手段,气的吐血,一病不起。京中分为两派,和平派和讨伐派,两方争执不下。
最为紧迫难安的却是镇守西北孤立无援的李轸,楚楚过来这几日,每每只有到晚上才能看见他。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李轸将她送上马车,目送柱子和银环带着楚楚南下。
隔着一方小小的车窗,楚楚看见李轸坐在棕青的高头大马上,目光深深的看着她。她还记得他紧紧抱着她时在她耳边的叹息,那样不舍的形容恨不能跟着她一起走。
可是彼此都清楚明白,他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答应她会保护好延平,守好从小长大的家,然后接她回来。
不见了李轸的身影,楚楚终于能静下心来想想往后的打算,根据李轸交代的,他为她寻的那户‘新家’,人口简单。
郑老爷常年走商在外,家里一位夫人,没有妾氏,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为人都好相处,她不过就是在他家里借住一段时日,很不必费心去接洽。
虽是听他这样说,好歹她是怀着秘密,自然要稳住人家,又是借了人家便宜,更不敢怠慢。在要融入新家庭的忐忑中在路上走了几日,这一日傍晚终于到了渝州嘉兴。
郑家早已接触过李轸,安排前来接触楚楚的也是郑夫人身边体面的妈妈和跟了郑老爷十几年的管事,当天晚上便在郑家的庄头歇下。
郑妈妈初见楚楚的时候愣在原地,银环觉得不妥,上前挡了一步才叫她回神。郑妈妈激动的很,满面笑容,一面道失礼,一面将楚楚迎接进去。
进了临时收拾好的院子,郑妈妈亲自打开房门,矮身道:“今儿委屈姑娘先住这里,明儿便能回家了。”
听她说回家,楚楚心里倒有些触动,她一直以来视为家人的只有哥哥、张姨娘和李纤纤,到现在却没个真正的家,不想远在千里之外,还有‘家人’。
“劳烦妈妈。”
“姑娘严重,不过分内事罢了。”郑妈妈唤来家里的婆子丫头,当着楚楚的面吩咐,“大姑娘身子不好这么些年,如今总算大好归家,都仔细伺候着,若有怠慢仔细你们的皮。”
对上楚楚疑惑的眼神,郑妈妈微微一笑,挥退了下头人,才跟她解释。原来郑家本有个姑娘,名唤郑青青,只是娘胎里带来了毛病,头大如斗,唤叫积水症。
说的清楚明白,一生下来就是个傻子,长到十几岁也不过垂髫小儿的智力,大夫断言活不过二十。郑老爷夫妻从未放弃过治疗她,有时听说什么地方有名医,郑老爷还特意带她去瞧病。
因为是个痴傻的性子,一直养在庄子上,不曾见过多少人。这一年已然十八,终究没什么神迹发生,郑家姑娘便去世了,就在去岁仲春。
人说是因着上辈子造了孽伤了阴鸷,所以这辈子不好,下葬还是低调些,好生安葬了,下次投胎也就好了。所以郑家也没大肆操办丧事,除开一些亲近之家,还没多少人知道郑家大姑娘已经没了。
楚楚听郑妈妈说完,倒是惋惜那位郑姑娘,郑妈妈帕子按住眼角,仔仔细细看了楚楚好一会儿,请她稍等,自己转去屋里取了一副画出来。
楚楚展开一看,自己都吓了一跳,若不是她从没这样农家的打扮,险些以为画上的人就是自己,简直有七分像。
郑妈妈说,“这还是大姑娘十三岁的时候画的,方才我一见姑娘,只当大姑娘回来了。”不过到底不一样,郑青青家里不过是商贾富户,底蕴不足,郑青青又是个小儿心性。
楚楚身上的灵动高雅,相处久了很容易发觉,郑妈妈道:“姑娘别介意,我只是想我们大姑娘着实……唉。”
“不碍事。”楚楚笑了笑,“多巧的缘分,我都不曾想到世上有人与我这样相像,既长我几岁,唤一声姐姐也是应该的。”
“姑娘这样好的人品言谈,去了家里夫人和姑娘们没有不喜欢的。”郑妈妈本来是先替郑夫人来掌掌眼,如今是很满意了。
第二日,郑府便派人过来,接了楚楚进府,郑家人口果然简单,大姑娘没了,二姑娘十三还没出阁,听说已经定了人家。
郑家少爷早成了亲,跟在郑老爷身边学习经商,家里留了大奶奶伺候婆婆。楚楚一个照面便将家里几个主人家记熟了。
郑夫人见她第一面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还是郑妈妈悄悄提醒,方回神牵着楚楚的手回了正院。对外的说法也是大姑娘初初回家,不可怠慢。
楚楚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圆的说辞,来看她的人倒是多,多是感叹她病好不容易的话,丝毫没提去年的丧礼,楚楚也就不管了。
住了几日下来,家里的其他人摸熟悉了,倒是真都好相处,尤其家里的二姑娘郑明佩。长的与楚楚有五分相似,叫起姐姐来毫不含糊。
为人又爽朗活泼,楚楚在她这里终于体会到一点当姐姐的乐趣,郑明佩最喜欢窝在楚楚这里,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有时候晚了便在她这边住下,楚楚也乐的和郑明佩好好相处,不出意外的话,她这辈子就是郑家的姑娘,出嫁了郑家也是娘家,尤其为了以绝后患,她与他们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赶明儿舅舅家姨妈家还要来人,姐姐你见见就是了,他们知道我嗯……那个姐姐的事,问起你来了,也不必着急。我爹爹娘亲早想好了说辞,直说就是了。”
不过就是装神弄鬼,大夫虽然断言郑青青活不过二十岁,也有得道高僧有个治愈她的法子。说来惊世骇俗,却是要开颅,又要躲过巨头三尺神明的眼睛,需得假死一回成功的机率方大些。
这样一来,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瞒着他们也无口厚非了。楚楚点头应下,就是觉得对不住郑青青,活着的时候不能像个正常人,就是死了身份也不能公开。
郑明佩看出她的歉意,也黯然了不少,“你不用觉得愧疚,我姐姐虽然不同于常人,但是我爹娘可疼爱她,日子是极开心的。实在不行,咱们偷偷论一下,我管你叫姐姐,咱们都叫她大姐,这样也没占了她的位置。”
先不论楚楚怎么想,郑明佩却很满意自己灵光一闪的提议。楚楚到了郑家,得光明正大公开她的身份,郑夫人便先将她介绍给自己娘家。
郑家亲眷这一边也知道郑家二姑娘先前炸死治病去了,见她如今好好的回来,新鲜了几日,当一桩奇谈唠唠嗑,也就放下了。
郑夫人这一日准备去庙里打樵,喊了楚楚和郑明佩一道,郑夫人是为她死去的女儿积德,楚楚跟着诵了几篇经文,被郑明佩拉着跑出去玩了。
两个人站在一株海棠花树下点评了一番,郑明佩拉着楚楚的手,“我只见过粉色海棠,听闻凉州那边有白色的,长的也是这个样子的?”
“比这个开的艳,碗大的一朵,堆积的云一样。有机会带你过去瞧瞧。”横竖她是要回去的。
郑明佩揶揄地朝她眨眨眼睛,“那位等着娶你的大将军是不是就在那边,他一定很欢喜你。”不大明白楚楚的事情怎么样,她也只从母亲零碎的话中猜了个大概,大概就是楚楚身份低微,想娶她的那位便宜姐夫才不得不给她找个不怎么单薄的家世。
不过根据她猜测,楚楚的身份恐怕不只是低微那样简单,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这件事母亲不准人随意谈论,楚楚也不大想说的样子,她不好问。
“表妹,怎么在这里?”两人正说着话,身后传来一道温润的声音。
同时回头,郑明佩惊喜道:“表哥!”
朱允深礼貌朝楚楚点头致意,楚楚蹲身回礼。
“过来多久了?姨母在里面吗?”
郑明佩便跟朱允深攀谈起来,两人是姨表亲戚,楚楚也见过朱允深两回,这还是第一次在外头这么亲近的说话。
朱允深是个稳妥的性子,就是与郑明佩交谈甚欢,也不忘了楚楚,时不时分神看她两眼。她走在他们俩后面,下台阶的时候,自己没注意差点一脚踩滑,朱允深比她反应快,一把扶住她。
楚楚窘迫,道了谢,这一番变故倒更加亲近起来。郑夫人做了法事又要诵经听法会,楚楚便随郑明佩一起,朱允深也不知出来干嘛的,遇到她们就一直没离开过。
楚楚本着言多必失的心态不怎么说话,对方却也温柔仔细,四处顾及,遇到她不想说的话,很自觉且巧妙的转了话题,着实温柔又细心。
最后还送她们回去,郑夫人留侄儿吃饭,朱允深隐晦看了一眼楚楚,点头留下了。
与此同时,西北三皇子坚持了一个月,最终抵不住京都源源不断过来讨伐的兵力,不得已退出延平朝西北躲去。李轸收回了凉州大半的管理权,李夫人也收拾收拾回了家。
听闻李轸准备大肆操办楚楚的丧礼,李夫人气的不行,想了想一个死人她计较什么,忍气吞声答应了。是以延平才安定下来,不少人刚回来,便收到李家白事请帖。
(四十一)
午睡起来,正午的太阳明晃晃晒着院子里的香樟树,猫儿狗儿在廊下嬉闹,婆子靠在廊柱上打瞌睡。楚楚读完李轸的来信,又看了一遍,脸上翻腾起红晕,读到他说想她,恨不能立时便接她回家,心里也极怅然。
以前刚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想的从来都是如何逃离,每日里活在被发现被唾骂的指责里,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还能怀着忐忑羞涩的心情,等着他八抬大轿来接,简直做梦一样。
银环送过来绿豆汤,楚楚喝了一小碗,郑明佩疯跑进来,楚楚叫人去将镇在井里的甜瓜捞起来切给二姑娘吃,将帕子递给她,“这大热的天儿,跑地满头大汗的,闪了汗你还疯。”
“我从小壮的猴子一样,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我娘从来不操心我。”洋洋得意的很,楚楚跟着笑,郑妈妈从门外进来,笑道:“姑娘好,外头送进来两筐上好蜜桃,夫人吩咐送些来,不是什么难得的好东西,也就这么些时日有呢。”
招手唤了丫头,果然盛在篮子里拳头大的红通通的桃子,楚楚捡了一个,亲自去皮,分成两瓣给了郑明佩一半。招呼郑妈妈也用,郑妈妈笑道:“前头客人还没走呢,人家大老远过来没见到正主,我倒不好先吃上。”
楚楚听她话里有话,看向郑明佩,却见郑明佩难得脸上红红的,扭着身子不吭声儿。楚楚明了,“来的是周家哪位?”
“大公子,亲自送过来的,这会儿在前头老爷书房里,夫人留了吃饭,又说快要下场,要回去温书。”
周家那位大公子名周礼,今年十五,便是郑明佩说亲的那家,小小年纪会读书,如今已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与郑家交往深厚。郑明佩与周礼青梅竹马,她是个跳脱性子爱捉弄人,先前跟人家称兄道弟的,定了亲反而别扭起来,轻易不见面。
楚楚哟了一声,“难为人家又要读书,又要想着我家二姑娘吃的玩的,果真有心了。”
郑明佩不依,越发道:“谁叫他来的,我才不稀罕呢。”
“越说越糊涂了,人家辛苦跑一趟,就是去道声谢也是应该的。你不去,我可去了,今儿还没去母亲跟前点卯。”楚楚拉起郑明佩,半推半就的,姐儿俩一道走了。
刚出院子,迎面朱允深便领着个半大少年过来,那少年高瘦,面容清隽。若说朱允深的温柔是不动声色,略带点疏离的礼貌,那少年给人的感觉就极温和绵软了。
看见郑明佩一双眼睛就容不下旁人,明朗的笑容能将人腻死在里头,郑明佩却着恼的很,“傻笑什么,姐姐在这里呢。”
周礼一见楚楚面含笑容看着他俩,脸色涨红,一揖到底。看他恳求般看着郑明佩,明显想跟她单独说说话,楚楚便随朱允深走在前头。
偶尔回头看去,郑明佩闹别扭不理他,周礼急的团团转,她笑了自己也不由傻笑起来。
“以礼从小就纵着明佩,明佩闯了祸谁也不敢告诉,就以礼替她背锅。”朱允深声音轻轻说道。
“那可是难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对方怕是早就融入生命剥离不开了。”楚楚感叹,就想起她和哥哥,一个庶女,一个受忽略的嫡子,相依为命时间久了如何断的清楚。
她其实一早便明白,若真的想摆脱他,恐怕只有阴阳相隔,再被他逼迫,也舍不得死。他们都将彼此看的极重,若真的妨碍到他在世间无法立足,她不能原谅自己,却又舍不得留他一个人承受孤寂。
他们矛盾纠缠牵连不清,悖论的秘密压在身上恍若大山,叫人喘不过气。他强迫她,每每死死抱着她横冲直撞,将所有的苦痛发泄殆尽,她也针锋相对,伤的彼此体无完肤。
可终究放不下,他的不妥协不放手令她疲惫不堪,只能另寻出路。她的一点点放松都被他放大十倍,抓住一切机会攻心掠地,占了地盘就不走。
李轸不是个爱诉苦的人,可是楚楚总忍不住将他置于弱小的位置,他也总表现的那样离不得她。两个人之间,一个人软了,另一个势必就强势起来。他很享受被她哄着宠着,误打误撞将她套的更牢。
她现在大概能理解那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到底是怎样的煎熬了,朱允深微微笑道:“不知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也极喜欢缠着我的,走哪都要跟着,后来……”
后来她越来越不同于常人,姨母和姨夫不叫人轻易见她,小尾巴就这样掉了,朱允深惋惜的表情太明显。楚楚有心安慰,又觉得自己的身份实在有说风凉话的嫌疑,毕竟如何改变她都不是郑青青,她没办法代替她安慰朱允深,那是跟她无关的日子。
“即使不能做到小时候亲近,总还是表兄妹吧,我总感觉你变了。”
“长大了,自然有些变化。”楚楚心头一跳,还好已经到了郑夫人的院子,便断了话题。
朱允深这些时候来郑府频繁,楚楚怕他发现什么,他来的时候便不怎么出门。他大概也知道楚楚不如幼时亲近,却也如她的意远离她。
银环掀开帘子,楚楚下车之前又见朱允深站在庄子门口,拉住郑明佩小声道:“表哥不忙吗?没跟着父亲一道出门。”
郑明佩出门玩兴致就高的很,笑道:“庄子上佃户该收租了,又有庄稼的抽成清点,表哥替哥哥来的。”
至于她们俩是跟着一道来散心的,楚楚道:“早倒不知道表哥在这里。”
“你要知道他在这里你就不来了,姐姐你怎么不待见表哥?他得罪你了。”郑明佩都看出来楚楚躲着朱允深,莫不是真不对付?
楚楚想了想,压低声音道:“他是不是知道我的身份,感觉怪怪的。”总觉得朱允深同她一处时,有探究的意思。
郑明佩却半点不担心,“知道又如何,表哥聪明,干系重大,不会乱说的。”
楚楚忧心,吃完饭银环陪着去后山消食,出门的时候恍惚看见一个人影从院墙边一闪而过,竟然有些眼熟。待再去看,早已不见了踪迹。
这个时候山上的野花开的浓艳,半山腰往下看,田里比比皆是正在犁地的农人,从山上淌下来的小溪银带子似的,小孩子们在里头套桃花鱼,也不嫌弃水寒刺骨。
楚楚折了枝花,就准备回去了,前头不远的地方,恰是她觉得眼熟的那个人影,瘦瘦小小,头上包的严实看不清脸。偷偷摸摸打量楚楚,见她望过去飞快跑了。
楚楚眉心不由拧紧,晚上给李轸回信的时候不由在意那个人影,在末尾添了一句。
郑明佩是个关不住的性子,庄子里农户家的小子们上山捕鸟,下河摸鱼,她要跟着去看热闹。两天不见人影,朱允深忙完事,陪楚楚绕庄子闲逛,有事忙起来,转眼又进了城。
银环拉了拉楚楚的衣袖,顺着示意看过去,又是那个人在她不远处。遇见多了,闲来楚楚便朝庄子里的妈妈们打听。
那人说是先前西北战乱里家破人亡流浪过来的,自己也在战乱中毁了脸,断了一条腿,可怜的紧,兼之不会说话,庄子里人看她可怜,吃百家饭养个闲人罢了。
“可怜见的,看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想也是个齐整人,造了孽哟。好在那天家的事情平息了,不定要多久才有安宁日子。”妈妈们叹道。
此时正是草原上草长莺飞,土地肥沃的时候,三皇子要向鞑子借兵马,不料那头胃口大了,狮子大开口,要地要钱又要粮。三皇子一口答应,那头见他好说话,越发肆无忌惮,先前叛乱的河东守将一看情况不对,宰了鞑子谈判大将,带兵回朝请罪。
三皇子立时孤立无援,独木难支,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局势已经严峻到刻不容缓,在平静的表层下是平常百姓难以察觉的诡谲风云,三皇子已经劝服镇守河东与安定的守将,并且和鞑子商议求援,只要他拿下皇位便将凉州划分出去拱手相送。
消息传回来,举堂震怒,皇帝没有想到他最为疼爱的幺儿为了皇位如此不择手段,气的吐血,一病不起。京中分为两派,和平派和讨伐派,两方争执不下。
最为紧迫难安的却是镇守西北孤立无援的李轸,楚楚过来这几日,每每只有到晚上才能看见他。到了约定好的日子,李轸将她送上马车,目送柱子和银环带着楚楚南下。
隔着一方小小的车窗,楚楚看见李轸坐在棕青的高头大马上,目光深深的看着她。她还记得他紧紧抱着她时在她耳边的叹息,那样不舍的形容恨不能跟着她一起走。
可是彼此都清楚明白,他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答应她会保护好延平,守好从小长大的家,然后接她回来。
不见了李轸的身影,楚楚终于能静下心来想想往后的打算,根据李轸交代的,他为她寻的那户‘新家’,人口简单。
郑老爷常年走商在外,家里一位夫人,没有妾氏,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为人都好相处,她不过就是在他家里借住一段时日,很不必费心去接洽。
虽是听他这样说,好歹她是怀着秘密,自然要稳住人家,又是借了人家便宜,更不敢怠慢。在要融入新家庭的忐忑中在路上走了几日,这一日傍晚终于到了渝州嘉兴。
郑家早已接触过李轸,安排前来接触楚楚的也是郑夫人身边体面的妈妈和跟了郑老爷十几年的管事,当天晚上便在郑家的庄头歇下。
郑妈妈初见楚楚的时候愣在原地,银环觉得不妥,上前挡了一步才叫她回神。郑妈妈激动的很,满面笑容,一面道失礼,一面将楚楚迎接进去。
进了临时收拾好的院子,郑妈妈亲自打开房门,矮身道:“今儿委屈姑娘先住这里,明儿便能回家了。”
听她说回家,楚楚心里倒有些触动,她一直以来视为家人的只有哥哥、张姨娘和李纤纤,到现在却没个真正的家,不想远在千里之外,还有‘家人’。
“劳烦妈妈。”
“姑娘严重,不过分内事罢了。”郑妈妈唤来家里的婆子丫头,当着楚楚的面吩咐,“大姑娘身子不好这么些年,如今总算大好归家,都仔细伺候着,若有怠慢仔细你们的皮。”
对上楚楚疑惑的眼神,郑妈妈微微一笑,挥退了下头人,才跟她解释。原来郑家本有个姑娘,名唤郑青青,只是娘胎里带来了毛病,头大如斗,唤叫积水症。
说的清楚明白,一生下来就是个傻子,长到十几岁也不过垂髫小儿的智力,大夫断言活不过二十。郑老爷夫妻从未放弃过治疗她,有时听说什么地方有名医,郑老爷还特意带她去瞧病。
因为是个痴傻的性子,一直养在庄子上,不曾见过多少人。这一年已然十八,终究没什么神迹发生,郑家姑娘便去世了,就在去岁仲春。
人说是因着上辈子造了孽伤了阴鸷,所以这辈子不好,下葬还是低调些,好生安葬了,下次投胎也就好了。所以郑家也没大肆操办丧事,除开一些亲近之家,还没多少人知道郑家大姑娘已经没了。
楚楚听郑妈妈说完,倒是惋惜那位郑姑娘,郑妈妈帕子按住眼角,仔仔细细看了楚楚好一会儿,请她稍等,自己转去屋里取了一副画出来。
楚楚展开一看,自己都吓了一跳,若不是她从没这样农家的打扮,险些以为画上的人就是自己,简直有七分像。
郑妈妈说,“这还是大姑娘十三岁的时候画的,方才我一见姑娘,只当大姑娘回来了。”不过到底不一样,郑青青家里不过是商贾富户,底蕴不足,郑青青又是个小儿心性。
楚楚身上的灵动高雅,相处久了很容易发觉,郑妈妈道:“姑娘别介意,我只是想我们大姑娘着实……唉。”
“不碍事。”楚楚笑了笑,“多巧的缘分,我都不曾想到世上有人与我这样相像,既长我几岁,唤一声姐姐也是应该的。”
“姑娘这样好的人品言谈,去了家里夫人和姑娘们没有不喜欢的。”郑妈妈本来是先替郑夫人来掌掌眼,如今是很满意了。
第二日,郑府便派人过来,接了楚楚进府,郑家人口果然简单,大姑娘没了,二姑娘十三还没出阁,听说已经定了人家。
郑家少爷早成了亲,跟在郑老爷身边学习经商,家里留了大奶奶伺候婆婆。楚楚一个照面便将家里几个主人家记熟了。
郑夫人见她第一面也是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还是郑妈妈悄悄提醒,方回神牵着楚楚的手回了正院。对外的说法也是大姑娘初初回家,不可怠慢。
楚楚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圆的说辞,来看她的人倒是多,多是感叹她病好不容易的话,丝毫没提去年的丧礼,楚楚也就不管了。
住了几日下来,家里的其他人摸熟悉了,倒是真都好相处,尤其家里的二姑娘郑明佩。长的与楚楚有五分相似,叫起姐姐来毫不含糊。
为人又爽朗活泼,楚楚在她这里终于体会到一点当姐姐的乐趣,郑明佩最喜欢窝在楚楚这里,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有时候晚了便在她这边住下,楚楚也乐的和郑明佩好好相处,不出意外的话,她这辈子就是郑家的姑娘,出嫁了郑家也是娘家,尤其为了以绝后患,她与他们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
“赶明儿舅舅家姨妈家还要来人,姐姐你见见就是了,他们知道我嗯……那个姐姐的事,问起你来了,也不必着急。我爹爹娘亲早想好了说辞,直说就是了。”
不过就是装神弄鬼,大夫虽然断言郑青青活不过二十岁,也有得道高僧有个治愈她的法子。说来惊世骇俗,却是要开颅,又要躲过巨头三尺神明的眼睛,需得假死一回成功的机率方大些。
这样一来,自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瞒着他们也无口厚非了。楚楚点头应下,就是觉得对不住郑青青,活着的时候不能像个正常人,就是死了身份也不能公开。
郑明佩看出她的歉意,也黯然了不少,“你不用觉得愧疚,我姐姐虽然不同于常人,但是我爹娘可疼爱她,日子是极开心的。实在不行,咱们偷偷论一下,我管你叫姐姐,咱们都叫她大姐,这样也没占了她的位置。”
先不论楚楚怎么想,郑明佩却很满意自己灵光一闪的提议。楚楚到了郑家,得光明正大公开她的身份,郑夫人便先将她介绍给自己娘家。
郑家亲眷这一边也知道郑家二姑娘先前炸死治病去了,见她如今好好的回来,新鲜了几日,当一桩奇谈唠唠嗑,也就放下了。
郑夫人这一日准备去庙里打樵,喊了楚楚和郑明佩一道,郑夫人是为她死去的女儿积德,楚楚跟着诵了几篇经文,被郑明佩拉着跑出去玩了。
两个人站在一株海棠花树下点评了一番,郑明佩拉着楚楚的手,“我只见过粉色海棠,听闻凉州那边有白色的,长的也是这个样子的?”
“比这个开的艳,碗大的一朵,堆积的云一样。有机会带你过去瞧瞧。”横竖她是要回去的。
郑明佩揶揄地朝她眨眨眼睛,“那位等着娶你的大将军是不是就在那边,他一定很欢喜你。”不大明白楚楚的事情怎么样,她也只从母亲零碎的话中猜了个大概,大概就是楚楚身份低微,想娶她的那位便宜姐夫才不得不给她找个不怎么单薄的家世。
不过根据她猜测,楚楚的身份恐怕不只是低微那样简单,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不过这件事母亲不准人随意谈论,楚楚也不大想说的样子,她不好问。
“表妹,怎么在这里?”两人正说着话,身后传来一道温润的声音。
同时回头,郑明佩惊喜道:“表哥!”
朱允深礼貌朝楚楚点头致意,楚楚蹲身回礼。
“过来多久了?姨母在里面吗?”
郑明佩便跟朱允深攀谈起来,两人是姨表亲戚,楚楚也见过朱允深两回,这还是第一次在外头这么亲近的说话。
朱允深是个稳妥的性子,就是与郑明佩交谈甚欢,也不忘了楚楚,时不时分神看她两眼。她走在他们俩后面,下台阶的时候,自己没注意差点一脚踩滑,朱允深比她反应快,一把扶住她。
楚楚窘迫,道了谢,这一番变故倒更加亲近起来。郑夫人做了法事又要诵经听法会,楚楚便随郑明佩一起,朱允深也不知出来干嘛的,遇到她们就一直没离开过。
楚楚本着言多必失的心态不怎么说话,对方却也温柔仔细,四处顾及,遇到她不想说的话,很自觉且巧妙的转了话题,着实温柔又细心。
最后还送她们回去,郑夫人留侄儿吃饭,朱允深隐晦看了一眼楚楚,点头留下了。
与此同时,西北三皇子坚持了一个月,最终抵不住京都源源不断过来讨伐的兵力,不得已退出延平朝西北躲去。李轸收回了凉州大半的管理权,李夫人也收拾收拾回了家。
听闻李轸准备大肆操办楚楚的丧礼,李夫人气的不行,想了想一个死人她计较什么,忍气吞声答应了。是以延平才安定下来,不少人刚回来,便收到李家白事请帖。
(四十一)
午睡起来,正午的太阳明晃晃晒着院子里的香樟树,猫儿狗儿在廊下嬉闹,婆子靠在廊柱上打瞌睡。楚楚读完李轸的来信,又看了一遍,脸上翻腾起红晕,读到他说想她,恨不能立时便接她回家,心里也极怅然。
以前刚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想的从来都是如何逃离,每日里活在被发现被唾骂的指责里,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还能怀着忐忑羞涩的心情,等着他八抬大轿来接,简直做梦一样。
银环送过来绿豆汤,楚楚喝了一小碗,郑明佩疯跑进来,楚楚叫人去将镇在井里的甜瓜捞起来切给二姑娘吃,将帕子递给她,“这大热的天儿,跑地满头大汗的,闪了汗你还疯。”
“我从小壮的猴子一样,跟着父亲走南闯北,我娘从来不操心我。”洋洋得意的很,楚楚跟着笑,郑妈妈从门外进来,笑道:“姑娘好,外头送进来两筐上好蜜桃,夫人吩咐送些来,不是什么难得的好东西,也就这么些时日有呢。”
招手唤了丫头,果然盛在篮子里拳头大的红通通的桃子,楚楚捡了一个,亲自去皮,分成两瓣给了郑明佩一半。招呼郑妈妈也用,郑妈妈笑道:“前头客人还没走呢,人家大老远过来没见到正主,我倒不好先吃上。”
楚楚听她话里有话,看向郑明佩,却见郑明佩难得脸上红红的,扭着身子不吭声儿。楚楚明了,“来的是周家哪位?”
“大公子,亲自送过来的,这会儿在前头老爷书房里,夫人留了吃饭,又说快要下场,要回去温书。”
周家那位大公子名周礼,今年十五,便是郑明佩说亲的那家,小小年纪会读书,如今已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与郑家交往深厚。郑明佩与周礼青梅竹马,她是个跳脱性子爱捉弄人,先前跟人家称兄道弟的,定了亲反而别扭起来,轻易不见面。
楚楚哟了一声,“难为人家又要读书,又要想着我家二姑娘吃的玩的,果真有心了。”
郑明佩不依,越发道:“谁叫他来的,我才不稀罕呢。”
“越说越糊涂了,人家辛苦跑一趟,就是去道声谢也是应该的。你不去,我可去了,今儿还没去母亲跟前点卯。”楚楚拉起郑明佩,半推半就的,姐儿俩一道走了。
刚出院子,迎面朱允深便领着个半大少年过来,那少年高瘦,面容清隽。若说朱允深的温柔是不动声色,略带点疏离的礼貌,那少年给人的感觉就极温和绵软了。
看见郑明佩一双眼睛就容不下旁人,明朗的笑容能将人腻死在里头,郑明佩却着恼的很,“傻笑什么,姐姐在这里呢。”
周礼一见楚楚面含笑容看着他俩,脸色涨红,一揖到底。看他恳求般看着郑明佩,明显想跟她单独说说话,楚楚便随朱允深走在前头。
偶尔回头看去,郑明佩闹别扭不理他,周礼急的团团转,她笑了自己也不由傻笑起来。
“以礼从小就纵着明佩,明佩闯了祸谁也不敢告诉,就以礼替她背锅。”朱允深声音轻轻说道。
“那可是难得,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对方怕是早就融入生命剥离不开了。”楚楚感叹,就想起她和哥哥,一个庶女,一个受忽略的嫡子,相依为命时间久了如何断的清楚。
她其实一早便明白,若真的想摆脱他,恐怕只有阴阳相隔,再被他逼迫,也舍不得死。他们都将彼此看的极重,若真的妨碍到他在世间无法立足,她不能原谅自己,却又舍不得留他一个人承受孤寂。
他们矛盾纠缠牵连不清,悖论的秘密压在身上恍若大山,叫人喘不过气。他强迫她,每每死死抱着她横冲直撞,将所有的苦痛发泄殆尽,她也针锋相对,伤的彼此体无完肤。
可终究放不下,他的不妥协不放手令她疲惫不堪,只能另寻出路。她的一点点放松都被他放大十倍,抓住一切机会攻心掠地,占了地盘就不走。
李轸不是个爱诉苦的人,可是楚楚总忍不住将他置于弱小的位置,他也总表现的那样离不得她。两个人之间,一个人软了,另一个势必就强势起来。他很享受被她哄着宠着,误打误撞将她套的更牢。
她现在大概能理解那句‘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到底是怎样的煎熬了,朱允深微微笑道:“不知你还记不记得,你小时候也极喜欢缠着我的,走哪都要跟着,后来……”
后来她越来越不同于常人,姨母和姨夫不叫人轻易见她,小尾巴就这样掉了,朱允深惋惜的表情太明显。楚楚有心安慰,又觉得自己的身份实在有说风凉话的嫌疑,毕竟如何改变她都不是郑青青,她没办法代替她安慰朱允深,那是跟她无关的日子。
“即使不能做到小时候亲近,总还是表兄妹吧,我总感觉你变了。”
“长大了,自然有些变化。”楚楚心头一跳,还好已经到了郑夫人的院子,便断了话题。
朱允深这些时候来郑府频繁,楚楚怕他发现什么,他来的时候便不怎么出门。他大概也知道楚楚不如幼时亲近,却也如她的意远离她。
银环掀开帘子,楚楚下车之前又见朱允深站在庄子门口,拉住郑明佩小声道:“表哥不忙吗?没跟着父亲一道出门。”
郑明佩出门玩兴致就高的很,笑道:“庄子上佃户该收租了,又有庄稼的抽成清点,表哥替哥哥来的。”
至于她们俩是跟着一道来散心的,楚楚道:“早倒不知道表哥在这里。”
“你要知道他在这里你就不来了,姐姐你怎么不待见表哥?他得罪你了。”郑明佩都看出来楚楚躲着朱允深,莫不是真不对付?
楚楚想了想,压低声音道:“他是不是知道我的身份,感觉怪怪的。”总觉得朱允深同她一处时,有探究的意思。
郑明佩却半点不担心,“知道又如何,表哥聪明,干系重大,不会乱说的。”
楚楚忧心,吃完饭银环陪着去后山消食,出门的时候恍惚看见一个人影从院墙边一闪而过,竟然有些眼熟。待再去看,早已不见了踪迹。
这个时候山上的野花开的浓艳,半山腰往下看,田里比比皆是正在犁地的农人,从山上淌下来的小溪银带子似的,小孩子们在里头套桃花鱼,也不嫌弃水寒刺骨。
楚楚折了枝花,就准备回去了,前头不远的地方,恰是她觉得眼熟的那个人影,瘦瘦小小,头上包的严实看不清脸。偷偷摸摸打量楚楚,见她望过去飞快跑了。
楚楚眉心不由拧紧,晚上给李轸回信的时候不由在意那个人影,在末尾添了一句。
郑明佩是个关不住的性子,庄子里农户家的小子们上山捕鸟,下河摸鱼,她要跟着去看热闹。两天不见人影,朱允深忙完事,陪楚楚绕庄子闲逛,有事忙起来,转眼又进了城。
银环拉了拉楚楚的衣袖,顺着示意看过去,又是那个人在她不远处。遇见多了,闲来楚楚便朝庄子里的妈妈们打听。
那人说是先前西北战乱里家破人亡流浪过来的,自己也在战乱中毁了脸,断了一条腿,可怜的紧,兼之不会说话,庄子里人看她可怜,吃百家饭养个闲人罢了。
“可怜见的,看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想也是个齐整人,造了孽哟。好在那天家的事情平息了,不定要多久才有安宁日子。”妈妈们叹道。
此时正是草原上草长莺飞,土地肥沃的时候,三皇子要向鞑子借兵马,不料那头胃口大了,狮子大开口,要地要钱又要粮。三皇子一口答应,那头见他好说话,越发肆无忌惮,先前叛乱的河东守将一看情况不对,宰了鞑子谈判大将,带兵回朝请罪。
三皇子立时孤立无援,独木难支,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