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离影】(第一部 风起云涌 12 暮色苍茫)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09-08

静的厅内却清晰可闻:
「郭大人,」吕文焕语气严肃,「上次你不是说需要一年半载才能成军吗?如今
骑兵已气候?」

面对吕文焕的质疑,郭靖神色如常,目光坚定。他环视厅内众人,沉声说道:
「安抚使大人,诸位,情势紧迫,我与内人确实加紧了部署。这支骑兵的组建
进展远超预期。丐帮各路兄弟正在调集马匹,不日便可集结成军。」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决:「虽然时日尚短,但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
也光'。若能出其不意,或可扭转战局。」

郭靖说完,厅内便响起一片议论声。有人面露惊讶,有人若有所思,更有甚者
流露出怀疑之色。

众人的目光在郭靖和吕文焕之间来回游移,显然都在揣测这个突如其来的计划。

然而,面对众人各异的反应,只有郭靖自己心中清楚。方才这番话,实则是按
照黄蓉信中的叮嘱说出。

对于骑兵的实际情况,他心里其实并无多少把握。此刻,他唯有在心中暗自祈
祷,但愿黄蓉的谋划能够奏效。

吕文焕听完郭靖的回答,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沉吟片刻,然后缓
缓开口道:「郭大人此言,确实令人意外。既然你与郭夫人已有周详安排,想
必自有其道理。」

他顿了顿,目光在厅内众人身上扫过,继续说道:「不过,当前局势复杂,还需
从长计议。眼下,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城防加固和粮草储备的问题吧。」

议事厅内的讨论持续到深夜,众人各自散去时,月已西斜。吕文焕站在厅门口,
目送众人离去,
心中思绪万千。北方的战云密布,郭靖的秘密骑兵计划,以及城中各项防务,
无不牵动着他的心神。

此时此刻,寿筵尚未撤去的正厅里,却飘来阵阵歌舞之声,恍如隔世。
送走最后一位宾客,吕文焕转身回到偏厅。他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在场后,轻轻
推开了通往内室的门。

门缝中透出一丝微弱的烛光,吕文焕深吸一口气,悄然步入。
内室烛火摇曳,一位身材肥胖的中年男子正背对门口而立,凝视窗外夜色。他身
着一袭宽松的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精致的玉带,显示出不凡的地位。听到脚
步声,他缓缓转身,露出一张黝黑的国字脸。
浓眉下,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高挺的鼻梁下是一张略显刻薄的薄唇。
这位不怒自威的男子,正是吕文焕的兄长,京湖制置使吕文德。

吕文德虽已年过半百,但身形依旧挺拔,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
他此次来到襄阳,原本是为了给母亲祝寿。作为孝子,他特意从鄂州赶来,本想与
家人共度一个欢乐祥和的日子。然而,命运弄人,就在寿筵举行之际,突发紧急军情。

「兄长,」 吕文焕轻声唤道,缓步走向站在窗边的吕文德。
吕文德没有转身,目光依然凝视着窗外。吕文焕来到兄长身边,默默地顺着他的目光
望向窗外。
「方才郭靖的提议...」吕文焕欲言又止。
吕文德轻轻点头,「我明白你的顾虑。」
兄弟俩沉默片刻,各自陷入沉思。关于郭靖夫妇的真实意图,以及他们该如何应对,
似乎都有了一些想法,
却又都未明言。

良久,吕文德打破沉默,「我得即刻返回鄂州。」
吕文焕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远处,一阵悠扬的戏曲声飘然而至,为这个意味深长的夜晚画上句号。两兄弟依旧凝
视着窗外,各怀心事。
———————————————————————————————————————

南宋开庆元年九月,秋高气爽,本该是中原大地丰收的季节,却笼罩在一层沉重的战
争阴云之下。

蒙古帝国的铁骑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征程,这次他们的目标直指南宋的核心地带。
蒙古大汗蒙哥下诏,三路大军全面攻宋。东路军由忽必烈率领,这支军队从河南南部
出发,目标直指鄂州(今湖北武汉)。鄂州是南宋重镇,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战
略地位至关重要。

忽必烈素有智谋,其军势如长江之水,势不可挡。这一路大军的推进,
无疑给襄阳守军带来了巨大压力,因为一旦鄂州失守,襄阳将腹背受敌。

西路军由兀良合台统帅,从远在西南的大理出发。这支军队穿越崇山峻岭,跋山涉水,
目标直指广南西路。
虽然路途艰险,但兀合良台麾下勇士无所畏惧,誓要为大汗打开南宋西大门。

而最令南宋朝廷胆寒的,是由蒙哥大汗亲自统领的中路大军。这支精锐之师从陕西、
河南一带出发,沿汉水南下,直指襄阳。蒙哥深知襄阳的战略重要性,这座城池就像
是卡在蒙古南下咽喉的一块硬骨头。只有攻下襄阳,蒙古大军才能真正打开南下的通
道,威胁到南宋的统治中心。

蒙古大军的脚步日益逼近,襄阳城内外笼罩着一层紧张的氛围。京湖安抚使吕文焕统
筹全局,各级官员和将领正在争分夺秒地完善防御部署。

汉水沿岸,一座座水寨拔地而起。这些水寨星罗棋布,沿着汉水上下游分布,形成了
一道坚固的防线。

每座水寨虽然规模不大,但都建在战略要地,或扼守水道,或控制渡口,共同构成了
襄阳外围的第一道屏障。

与此同时,襄阳水师也在紧锣密鼓地扩充和训练。大小战船在汉水上来回穿梭,或演
练阵型,或熟悉水文。

这支水师不仅要协助守卫水寨,更肩负着侦察敌情、阻敌渡河的重任。
随着一座座水寨的落成,襄阳的防御体系日趋完备。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蒙古铁骑,
这道汉水防线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实战中检验。

就在襄阳加紧防御之际,北方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蒙古中路大军自北方南下,仅半
月之间,势如破竹,连下数城。邓州、随州、唐州等地相继失陷,守军不是战死沙场,
就是溃不成军。

蒙哥大汗亲自统军,麾下精锐尽出,攻城拔寨之势,令宋军闻风丧胆。邓州、唐州等地
的难民络绎不绝地涌向襄阳,带来了前线惨烈的消息。
每一个逃难者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绝望,他们的遭遇无不印证着蒙古军队的凶残和强大。

襄阳城东门楼上,旌旗猎猎作响。一队巡逻的士兵刚刚经过,留下了整齐的脚步声回荡
在古老的砖石之间。

郭靖和李文忠并肩而立,眺望远方。秋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卷来了隐约的尘嚣。
城楼下,一片嘈杂喧闹。成千上万的难民从四面八方涌向襄阳,希望在这座坚城中寻得
庇护。男女老幼,衣衫褴褛,携带着简单的行李,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恐惧。

「这些百姓...」郭靖叹了口气,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
李文忠会意,沉声道:「已经安排人手疏导安置,但城中粮草有限,恐怕...」
郭靖接过话头:「我已让丐帮弟子暗中打探,据说附近几个县还有些存粮。
待会我去向吕安抚使建议,派人设法运来。」
说完,郭靖目光再次投向北方。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起,心中暗忖:
「蒙军来势汹汹,若要运粮入城,恐怕是与时间赛跑。」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仿佛要从中汲取力量。

襄阳四门,难民如潮。
城门外,黑压压的人群绵延数里,宛如一片无边无际的人海。来自邓州、唐州、南阳、
随州等地的百姓争先恐后地涌向城门,希望能在这座坚城中寻得一线生机。男女老幼,
衣衫褴褛,或背负简陋行囊,或推着老弱病残,脸上无不写满了疲惫和恐惧。
哭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不时有人被踩踏受伤。富商大贾虽然衣着尚算体面,
但脸上的惶恐却与普通百姓无异。他们低声议论着,担心着自己的财产能否保全。
守城将士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局势失控。

远处的官道上,仍有源源不断的难民朝襄阳赶来。他们有的步行,有的乘坐简陋的牛车。
道路两旁躺着不少体力不支的老弱妇孺,有心人偶尔会停下来帮助一二。

襄阳城南数里外,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气氛。远处,几拨行人匆忙赶路,脸上写满焦急。
沈红玉娇弱的身影在道路上艰难前行,每一步都牵动着她扭伤的右脚,疼痛让她秀眉微蹙。
她面色苍白如纸,贝齿轻咬下唇,强忍着不适。纤纤玉手紧握着一个小包袱,
里面装着几件衣物和少许细软,此刻却像千斤重担般拖累着她伤痛的身子。

小玉紧随其后,弓着身子,艰难地背着一个用粗布包裹的长条形包裹——那是沈红玉珍爱的
古琴。琴包的重量让小玉步履蹒跚,几乎摇摇欲坠,但她仍不时关切地看向小姐,生怕她
因脚伤而跌倒。

突然一阵悠长的号角声划破天际,惊得群鸟四散。

小玉猛地抬头,俏脸瞬间变得苍白,惊呼道:「小姐,这是关城的号角!我们得赶紧走,
不然就进不了城了!」说着,她焦急地看向沈红玉,琴包的重量似乎在这一刻更加沉重。
沈红玉闻言,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顿时蒙上一层雾气,娇弱的身子不由得微微颤抖,宛如
一朵风中摇曳的娇花。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细若蚊呐,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哽咽。
每向前迈出一步,她那苍白的俏脸上都会闪过一丝痛楚,纤细的手指紧紧攥住小玉的衣
袖,仿佛这是她唯一的支撑。

尽管如此,她还是咬着樱唇,强撑着继续前行,那份倔强与柔弱交织的神态,令人心疼
不已。

路上行人纷纷疾步而过。沈红玉容颜如玉,平日里引得人注目,此时风声鹤唳,人人自
顾不暇,哪有心思顾及旁人姿容。沈红玉强忍疼痛,低头前行,脚下每一步都如踏火般
煎熬。

就在这时,第二声号角响起,比先前更加急促凄厉。这声音仿佛一记重锤,砸在所有人
心头。

「小姐,我们得再快些!」小玉低声催促道,语气中透着焦急。沈红玉点头,强忍脚上的
剧痛,咬紧牙关,加快了步伐。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而尖锐的呼喊声:「让开!让开!」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凶狠。

话音未落,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推着超载的独轮车如离弦之箭般冲到她们身后,车轮碾
过石子,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小心,小姐!」小玉惊恐地尖叫。
两人仓皇分开,独轮车从她们中间飞速穿过,激起一阵尘土。沈红玉因突然的动作牵动
脚伤,剧痛如同千万根针同时刺入足踝。她痛苦地惊叫一声,娇弱的身子不受控制地向
路边倾斜。

「小玉!」沈红玉惊慌地喊道,纤纤玉手在空中徒劳地挥舞。
「小姐!」小玉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忙不迭地伸出手,欲拉住沈红玉。奈何那琴包沉重
如山,压得她动作迟缓。只见沈红玉娇躯摇曳,如风中柳絮,眼看就要跌落路旁斜坡。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白影闪过,快若惊鸿。但见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掌,稳稳攫住
了沈红玉那纤纤素腕。

这手的力道,恰似春风拂柳,柔中带刚,霎时便止住了那欲坠之势。这一拉一扯之间,
沈红玉只觉一股温润如玉的力道传来,将她轻轻拽回了平地。
沈红玉惊魂未定,粉面微白,美眸中犹带惊恐之色。她缓缓抬首,凝望着那位及时伸出
援手的恩人。

「靖哥...」沈红玉轻声唤道,柔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她的双眸微微一颤,泪光盈盈。

郭靖轻轻伸手搂住沈红玉纤细的腰肢,目光中满含关切与怜惜。他看着眼前这位柔弱无依的佳人,
心中顿时涌起无限自责。
「红玉,我来迟一步,教你受苦了。」他叹息一声,语调温柔。

沈红玉听得这话,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积郁已久的委屈,眼泪夺眶而出。她微微摇头,泣不成声,
欲言又止,话语堵在喉间。郭靖见她如此模样,心中更是疼惜,忙将她轻轻揽入怀中,温柔抚
慰她的背脊,意图平息她内心的波动。

沈红玉依偎在他宽阔的胸膛上,感受着那股沉稳的气息,不觉间,心绪逐渐平复下来。

小玉见状,心中焦急,忙上前提醒道:「郭大人,城门快要关了,咱们得赶紧走才是。」

郭靖闻言,方才醒悟事态紧急,遂不多言,果断弯腰将沈红玉横抱起来。沈红玉低声惊呼,脸
上顿时染上绯红,却也顺从地伏在他怀中,心中虽有羞涩,然此时此刻,却是顾不得许多。

郭靖转身,对小玉沉声道:「小玉姑娘,把琴取来。」
小玉慌忙将那沉重的琴包递过,明显松了口气。郭靖一手接过,稳稳地背在身后。
「走吧。」他果断言道,脚步疾行,抱着沈红玉,背着琴包,径直朝前赶去。小玉亦紧随其后,

三人匆匆向襄阳城疾行而去。
赶到城门时,恰好赶上最后一批入城的难民。郭靖抱着沈红玉,背着琴包,在人群中如同一
座移动的山峰,稳健而迅速地穿过拥挤的人潮。小玉紧紧跟随,生怕在这混乱中与郭靖和小
姐走散。

刚一踏入城中,身后便传来沉重的关门声,震得人心颤动。郭靖松了口气,低头看了眼怀中
的沈红玉,只见她已经闭上眼睛,面色苍白,显然是疼痛和疲惫交加所致。
「小玉,我们直接回府。」郭靖沉声道。
小玉点头应是,紧跟郭靖的脚步。

郭靖抱着沈红玉,健步如飞,向自己的府邸疾行。街道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急匆匆逃难的
百姓和忙碌的士兵。

空气中弥漫着恐慌和紧张的气息,人们的脸上写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事的忧虑。
无人注意到郭靖一行人的匆忙,每个人都忙着应对自己的危机。郭靖目不斜视,脚步坚定而
急促,小玉紧随其后,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很快,郭府大门出现在眼前。门房看到郭靖归来,二话不说就打开了大门。郭靖大步跨入院中,
直奔书房而去,府中下人虽然惊讶于郭靖怀中的女子,但在这非常时期,也无人多问。

郭靖抱着沈红玉进入书房,轻车熟路地走向一旁的静室。他小心翼翼地将沈红玉放在榻上,
轻声道:「红玉,你且在此处安歇。」

小玉跟着进来,将古琴放在一旁,随即跪下为小姐脱鞋。鞋袜褪去,沈红玉的脚踝处已是红肿
一片,隐隐泛青。

郭靖上前,仔细观察沈红玉的脚踝,轻声道:「我来吧。」他双手轻轻托起沈红玉的玉足,闭目
凝神,运起内力。

只见郭靖的手掌渐渐泛出一层淡淡的白光,一股温和却强劲的内力缓缓渗入沈红玉的脚踝。
沈红玉只觉一股暖流在受伤处流转,原本剧烈的疼痛竟然迅速消退。

片刻之后,郭靖睁开眼睛,松开手,微笑道:「好了。」
沈红玉惊讶地活动了一下脚踝,发现疼痛已经消失。她抬头望向郭靖,眼中满是感激和敬佩。

郭靖凝视着沈红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他沉声道:「红玉,蒙古大军已至城下,
这段时日,我恐难回府。」
他略一沉吟,语气愈发凝重:「你须得好生保重。无论发生何事,切记,你的安危至关紧要。」
沈红玉听出郭靖话中深意,心头一阵酸楚。她欲言又止,最终只轻轻颔首。

郭靖伸手轻抚沈红玉面庞,目光中尽是不舍与温柔。「倘若...倘若你我再难相见,望你记得,
与你相识,乃是我生平一大幸事。」

沈红玉再难自持,泪如泉涌。她紧握郭靖手掌,声音哽咽:「靖哥......」
郭靖轻拭她泪痕,勉强一笑:「别哭,我必当平安归来。」言罢,他深深看了沈红玉最后一眼,

正欲转身。沈红玉却突然紧握住他的手,声若蚊蝇,却又带着几分倔强:「靖哥...」
郭靖闻声回首,只见红玉泪眼朦胧,楚楚可怜。佳人凝视郭靖,语带哽咽道:
「靖哥为襄阳赴汤蹈火,红玉岂能独善其身?若是...若是靖哥有何不测,红玉也不愿苟活于世。
你护襄阳,红玉护你心。生同衾,死同穴,此生已许靖哥,来世还要相随。」

这一番话,说得宛若泣血,郭靖心头一热,正欲开口,红玉却将纤纤玉指轻抵其唇,又道:
「靖哥勿需多言。你若战死沙场,红玉必随你而去。此情虽死不渝,但愿来世还能相守。」

言罢,红玉将朱唇轻轻贴上郭靖的唇上。这一吻绵长深情,仿佛要将相思之苦都倾注其中。
那小玉在旁看得泪流满面,悄悄转过身去,只觉得这般情深意重,叫人看了心中酸楚。

良久,两人依依不舍地分开。郭靖深深凝视着沈红玉,眼中满含柔情与不舍。他轻抚沈红玉的面庞,
哽咽道:「保重!」说完,猛然转身大步离去,生怕多留一刻就会失去离开的勇气。

沈红玉望着郭靖远去的背影,泪如雨下,却眼含坚毅。小玉见状,轻步上前,默默握住小姐的手。
主仆二人立在窗前,望着郭靖的身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暮色中。

襄阳城内,一片肃穆。远处隐约传来士兵操练的声音,街上行人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
这座即将面临严峻考验的城市,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最后的准备。

  [ 本章完 ]
【1】【2】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推荐阅读:夏日情迷异世界性幻想之旅女儿看到我和老婆做爱,遂加入操穴也操心岁无苦雨(母子1v1)觉醒——性奴养成系统春帐暖恶心肥宅的催眠后宫果然没有错被洗脑的小镇假面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