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三章:我看呐,这大夏国是要完!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4-08-01

作者:subzeropoint
2024/08/01

  听得外面传来的二更天梆子声,王嗣璁用力吐了一口浊气,时间怎么过得那
么快,一下子就十一点了,当今天子夏武明的实录他还没有看完呢,可再过半个
时辰就是明天了,抓紧睡觉,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虚岁的关系让王嗣璁过了夏纪六百零八年的正月十五就和母亲分房睡了,便
有了私密空间来读书,每到晚上王嗣璁就会将自己关在卧室,如饥似渴阅读记录
了这片大地历史轨迹的书籍,当然他一直都很小心,生怕被母亲或是下人发现他
不到十天半个月就把炎黄字学会了个九成九,每到二更天梆子声响起他才会吹灭
烛火去休息。

  对于便宜母亲郜慧彤的拳拳望子成龙之心,王嗣璁是很感激的,尽管他知道
郜慧彤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想却是半道被自己来个
一个鸠占鹊巢。

  由于便宜母亲郜慧彤给自己添置的书籍实在是太多,足有两千八百七十三本,
囊括了经史子集四大领域,王嗣璁不得不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否则东边一
锤子西边一榔头,天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首先就是测试一下自己读书的速度,转世重生后王嗣璁一直刻意的将今生的
一切与前世联系在一起,建立起对应的关系,以便充分利用前世的各种学识。

  当下这片炎黄大地有两套并行的计时系统:十二时辰与百刻制。

  十二时辰好理解,就是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区间,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上辈子所看的古装剧用得多是这个计时系统。

  百刻就有些小众了,是将一天划分为一百个区间,一天换算为分钟是1440分
钟,一刻就是14.4分钟,属于精度更高的类型,民间习惯上将其视为八分之一个
时辰,也就是十五分钟,于是就诞生了计时香烛,一炷香说得就是一刻。

  两世为人的经历让王嗣璁的精神非常的充沛,一目十行并非虚妄,普通人的
阅读速度一般是一分钟二百字到三百字,王嗣璁读书的目的又不是考据与研究,
而是单纯的了解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诸多事情,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以至于阅读速度达到了让这个时空的文人咋舌的每分钟至少八百字,入神时还能
超过千字每分钟。

  多次测试发现自己每分钟能读至少八百字后王嗣璁心里就有底了,在没有外
人打扰的情况下每个晚上看上十本正史部书籍,等看完史部再看经、子、集三部。

   从六零八年二月初二开始到今天六零九年四月十五,王嗣璁暗地里将便宜母
亲给自己准备的各种书籍都看了一遍,对于这个新炎黄世界有了大致的了解,再
也不是睁眼瞎了。

  农业时代学文识字成本是很高的,这就导致即便是文人阅读量也不会有多大,
小说是王嗣璁上辈子一个消磨时光的手段,实体书时代还好,像是射雕三部曲这
类经典也不过是百万字,进入电子书时代,都百万字了主角还没有出新手村呢,
畅销类网文动辄四五百万字,二十三史虽有一千六百万字,至多五本网文罢了。

  王嗣璁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读正史,正史中排在第二十二位的《夏书》才
是王嗣璁看的第一部,造成这一切的乃是这方朝廷的国祚,早在转生之初他就对
夏朝的国祚起了疑心。

  此方炎黄世界所采用的纪年方式并非年号纪年法而是普通人都很容易想到的
序数纪年法,区别仅在于各个朝代对纪年前缀用什么字词,当下统治此方炎黄大
地的皇朝的纪元前缀为建国纪元,不过民间对此却是不感冒,直接以国号为前缀,
简单明了,王嗣璁所转生的这一年为建国纪元六百零八年,民间称为夏纪六百零
八年或六百零八年。

  是的,此炎黄世界居然没有儒家文明圈流行的年号,要知道在王嗣璁前世所
生活的地球,自汉武帝用年号纪年到清帝逊位,年号贯穿了炎黄两千多年的封建
历史。

  王嗣璁很想问便宜母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怕被当做怪物就憋在了心里,
因为这不该是一个三岁男孩该问的,以至于有段时间他还怀疑新世界是不是仙侠
画风,否则无法解释这夏朝居然绵延了六百余年,去年二月初二晚看完《夏书》
的序言部分他就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夏和另一个时空线地球上的周汉晋宋一般,被截成了两段,史家对于这种延
续性王朝一般用国都的相对方位来区分,比如西周东周、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和
北宋南宋,由于两夏的国都都是永安,民间就用前夏来称呼夏太祖夏元戎建立的
朝廷,以后夏来称呼夏世祖夏茂复辟后的朝廷。

  当然了,在官方层面上,并没有什么前夏与后夏,太祖爷和世祖爷所建立的
朝廷都是夏,一脉相承!

  前世网络上一度流行一个名为王朝周期律的学术概念。

  一块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是有极限的,别看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的版图大小不
一,但作为核心区的耕地都差不多数量,在化肥,农药,良种等工业造物出现前
各个王朝的亩产也是差不多的,亩产乘以亩数再除以一个人的最低口粮数量就是
一个封建王朝所能养活的人口的极限,当耕地面积所能承载的人口达到上限之时
便是王朝动乱之始。

  秦十五年、西汉二百一十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西晋五十一年、隋三十七
年、唐二百八十九年、元八十九年、明二百七十六年、清二百六十七年,此乃前
世炎黄大地之上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国祚,没有一个国祚超过三百,可以说三百年
这个整数就是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寿命上限。

  前夏作为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王朝,自然也没有能力摆脱名为王朝周期律的诅
咒上身,立国二百八十八载后亡于农民起义,至于它之前的大一统王朝,也没有
一个超过三百年这个大限!

  一个成功的君主,要能够毁灭旧秩序,也要能建立新秩序,前夏末年的农民
军首领们只完成了第一步,当他们准备建立新秩序的时候却遇到了地方实力派的
联合绞杀,前夏末年的农民军能做大和地方大族豪强的纵然默许脱不了干系,这
群地方实力派早就对头顶上的朝廷不爽了,龙椅也该换人来坐坐了。

  前朝覆灭不意味新朝马上就会建立,一般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都会有个不短
的战乱时期,这时期就是史家口中的乱世,前夏与后夏之间的乱世被史家称之为
廿国,持续时间为七十一年。

  不管是王嗣璁前世所生活的炎黄大地还是这一世所生活的炎黄大地,大一统
都是最高的政治正确。

  即是如此,那出现一名剪除群雄的猛人就会是历史的必然,至于这位猛人姓
甚名啥则是历史的偶然。

  各路英豪为了成为这个历史的偶然恨不得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那个时代
有多乱光从后夏为这段时期所修正史的名字《廿国录》就能窥知一二,不是说那
个时期的炎黄大地之上先后存在过二十个割据政权,而是有二十个存续较长、影
响较大、较具代表性的割据政权,至于自称某某将军,某某公,占据一两个州县
的草台班子数都数不过来,无年不战、无月不战、无日不战,就是那个时代的最
真实写照。

  过去了大约一个甲子年,新秩序建立的曙光才出现在地平线上:夏茂称帝建
制,之后他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剪灭了天下群雄,正是依靠这场时间长达七十年的
军阀混战对人口的无情吞噬,五德为木的青夏方能再度矗立于炎黄大地之上。

  后夏还没有完蛋呢,所以当下并不存在描述后夏历史的断代史,这不代表就
没有记录后夏大事的书籍,最权威的当属朝廷编纂的实录。

  实录也是史部的范畴,就是以时间为顺序,精确到某天,记录某个皇帝当政
期间的重要事项。

  包括但不限于:封爵、升赏、赐地、刑罚、婚嫁、朝贡、人事变动、重要奏
章、战争、重大刑事案件、制度建设等等。

  总之,普通人能想到的事项都包括了,上一任皇帝死了,下一任皇帝就负责
整理他的实录,是编年体史书的一种,本朝人对前朝实录以国号称之,如明实录,
本朝则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郜慧彤给王嗣璁准备的书籍中就有后夏朝的
实录,甚至于当今天子的实录也在其中。

  后夏的历史要在实录中找,这里面也有个历史趣闻,夏茂起初并不是愿意用
「夏」来作为国号,他称帝前的身份乃是唐王,按照国号源自爵位的规则,称帝
后当以「唐」作为国号,尽管其血统可以追溯到前夏太宗的第四子那,一旦用夏
作为国号就意味着复辟,复辟便意味着要承认前夏的一切,那就不能用庙号中最
屌的「太祖」与谥号中最屌的「高」来给百年之后的自己定论了。

  庙号体系的核心是有功曰祖,有德曰宗,功指开创,德指守成,从这就可以
得出只有开基之主才也有资格以祖作为庙号的结论,什么太祖呀、高祖呀就是这
个道理。

  谥号则是后人按死者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且后死
之人不能用先死之人的谥号,「高」在谥法中的意思是德覆万物与功德盛大,是
开国皇帝的专属谥号。

  这俩合起来就是太祖高皇帝,前世炎黄大地之上知名度最高的太祖高皇帝当
属开局一只蛇的刘邦和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此方炎黄大地大一统皇朝开国皇帝
用太祖高皇帝作为庙号谥号的组合可不少,其中就有前夏开国皇帝夏元戎。

  但也有一种情况不是开国皇帝也可以用祖作为庙号,但要求极为苛刻,必须
是断代史开创者,诸如彼方炎黄世界的西汉亡国后宗室刘秀的再造汉家,作为东
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就是世祖;或者是将所在王朝带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说白了这个王朝原先是割据政权,并没有大一统,而开国皇帝的后人一统天下,
使割据政权过渡成为大一统政权,例如司马炎、忽必烈和福临,最有意思的是这
三位皇帝的谥号居然都是世祖。

  夏茂的经历最像刘秀,夏茂的生平可以概括为一名前朝远脉宗亲结束了军阀
割据并完成了天下的统一。

  纵览谥法,以远亲身份获得皇位的评价文字只有绍和光二字,疏远继位曰绍,
能绍前业曰光,但光在谥法中还有功格上下、功烈耿和居上能谦着这三重意思,
并非单纯的以远亲身份成为皇帝,结束军阀割据与统一天下则分别对应「武」中
的克定祸乱和克有天下这两个意思,光武这个谥号也是当之无愧。

  若不是身边谋士以「百姓无不怀念大夏」为由建议他用前朝国号来聚拢人心,
那后人为夏茂所上的庙号和谥号就是唐太祖高皇帝了,当然,如果夏茂当时没有
采纳这个建议也就不会有世祖再造青夏的美谈,更不会大夏六百年天下的说法。

  去年二月初二晚上翻看完《夏书》的序言部分后王嗣璁就将后夏每一个皇帝
实录序言部分的在位时间加起来,后夏今年正值第二百六十四个春秋,前夏国祚
二百八十八年,夏茂是在廿国时代第五十八年称的帝,再算上当下的国祚,六百
年大夏,不是什么四舍五入,实打实的。

  百姓怀念前夏不是因为她有多好而是当下实在是太坏,他们受够了这种无日
不战的痛苦,才会对上一个大一统皇朝进行美化,浑然忘记了正是前夏朝廷的横
征暴敛与残酷压榨才酿成了这场持续一个甲子又十一年的恐怖丧乱。

  后夏承认前夏的统绪,自然是要在自己编纂的史书中对前夏诸帝进行美化,
尤其是最后三位皇帝中的夏道宗与夏烈宗,夹在这两位皇爷之间的夏懿宗,由于
在位就三个月,执政时间太短,他的事迹附在了其父夏道宗本纪的末尾。

  夏烈宗最要感谢的人乃不知道与他隔了多少代亲的夏世祖,要不是夏世祖复
辟,身为亡国之君的他根本不会有庙号与谥号,末帝和哀帝这种民间俗称才是他
在后世史书中该有的称谓。

  夏茂荡平天下群雄后不久就让群臣给前夏的末代皇帝议庙号与谥号,讨论了
很久得出了庙号为烈,谥号为庄的结论,「烈」则有杀身成仁的意思,和前夏末
帝在被农民军包围国都时阖宫自焚的结局很匹配,放火前他对太监说:「天子自
有死法,何得辱于贼寇!」,是此炎黄世界历代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自杀殉国
的末代皇帝。

  「庄」在谥法中的意思是「武而不遂」,夏庄帝在位十三年,屡次派官军与
农民军交战,不但没有将农民军镇压下去,反而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兵力,最终
被农民军反推至京师永安城下,不得不自焚,也是应了庄的谥意,打了,但是没
有打赢。

  爆发于夏道宗朝中期的农民起义,不管是广度,跨度、烈度还是最终的结果,
都远甚于前面的朝代,这是一场范围波及整个炎黄大地,历时二十九年,朝廷主
力军屡次被农民军消灭,并最终推翻了前夏腐朽统治的农民战争,后夏在给前夏
所编纂的《夏书·流贼》开头就是「盗贼之祸,历代恒有,然至庄帝时极矣。

  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之后举了几个前夏中前期旋起旋灭的民变
例子,史官对就前夏朝廷能扑灭这些民变的原因做了总结:「国兴百年,朝廷之
纲纪既肃,天下之风俗未浇。仁宗选举贤能,布列中外,与斯民休养生息者十余
年,仁泽深而人心固,元气盛而国脉安。」

  仁宗明皇帝是前夏国力巅峰时期在位的皇帝,秉政四十载,通过庙号便是能
知晓此人的脾性,仁厚,他是封建明君的典范,他驾崩后前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不过彼时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到底层活不下去的程度,各种起义很快就被扑灭。

  接着史官笔锋一转,进入了对夏烈宗庄皇帝的哀悯段落:……庄帝承光、道之
后,光宗怠荒弃政,道宗暱近阉人,元气尽澌,国脉垂绝。向使道宗御宇复延数
载,则天下之亡不再传矣。烈宗之继统也,臣僚之党局已成,草野之物力已耗,
国家之法令已坏,边疆之抢攘已甚。庄帝虽锐意更始,治核名实,而人才之贤否,
议论之是非,政事之得失,军机之成败,未能灼见于中,不摇于外也。且性多疑
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当夫群盗满山,四方
鼎沸,而委政柄者非庸即佞,剿抚两端,茫无成算。内外大臣救过不给,人怀规
利自全之心。言语戆直,切中事弊者,率皆摧折以去。其所任为阃帅者,事权中
制,功过莫偿。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
驭过严而至于不能制。加以天灾流行,饥馑洊臻,政繁赋重,外讧内叛。譬一人
之身,元气羸然,疽毒并发,厥症固已甚危,而医则良否错进,剂则寒热互投,
病入膏肓,而无可救,不亡何待哉?是故夏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
在于流贼也。呜呼!庄帝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乏救亡之术,徒见其焦
劳瞀乱,孑立于上十有三年,卒致宗社颠覆,徒以身殉,悲夫!

  前段时间看完夏书的烈宗本记,王嗣璁对前夏末代皇帝的印象是崇祯在世,
「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赏罚太明而至于不能罚,制驭过严而至于
不能制。」,只要是朝廷派出去的剿匪大军战局不利,他就会派出监军太监去军
中杀掉统帅,正是他急功近利的骚操作让前夏的覆灭徒然加速,说难听点,金銮
殿上的龙椅坐条狗都不至于亡的这么快,他才是前夏灭亡最大的推手!

  后夏历经二百六十四年还没有完蛋可是了不得的成就,另一个时空的建王朝
中也就唐明清三朝能压其一头,不过唐明清三朝在立国二百六十四年这个节点上
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夕:唐是藩镇割据,明是内有流贼外有建奴,至于我鞑清,则
是帝国主义直接在京师附近驻军。

  日常生活中王嗣璁通过身边人的对话发现这后夏朝廷却是政令一直能达州县,
统治稳固的很!

  至于这份稳定还能绵延多久王嗣璁是一点都不能确定,国祚并不能进行单纯
的类比,但却有参考性,二十三部正史的序言都有政权或是时期的持续时间,看
完《夏书》序言他通过另外二十二部正史序言弄清了两夏之前大一统王朝的国祚:
岐十五年、梁一百八十七年、赵二十七年、郕一百九十五年、楚三十年、齐二百
三十年、申三十五年、郑二百一十一年、应四十一年、魏二百五十五年、乾二百
五十六年、晋二百六十二年、庆二百七十九年、虞二百七十三年、宁二百一十四
年。

  和虞朝比后夏还有九年好活,和庆朝比那还有十五年国祚,前夏相比则还有
二十四年的国运,同样在二百六十四年,庆、虞和前夏三朝都已经进入了大规模
的农民战争阶段,改朝换代已经成为天下人的共识,彻彻底底的历史垃圾时间。

  在六百零九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推荐阅读:勾引老公仙武帝尊之师娘姬凝霜的秘密妖娆的妈妈当年情从小最宠爱我的温柔小姨偷情二三事娇蜜小秘色渣男——男欢女不爱的工口日记庞陕风流厕所忽然长出爆乳肥臀淫熟红发美少女!?尽管世界已被丧尸充斥,我依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