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7-22
P> 第二章*工厂。
01。
大巴车只有不到一半座位上坐着风尘仆仆的外乡人,从过道到行李架上堆积
的行李似乎比人还多。来这种市区边缘的金属加工厂的绝大部分都是男工,素琴
作为两名女工当中那个更漂亮更年轻的,几乎吸引了同行者所有的目光。她带着
小小的骄傲,就在编织袋,水桶和登山包之间和尔童坐在一起,紧紧地偎依着驶
向他们的未来。
「还有多远?」第三次有人带着重重的口音问道。那位招工的年轻人则第三
次作出一样的回答:「快了。」
车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他们已经驶过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驶过红绿灯和
立交桥,驶上高速路又驶下高速路。窗外的建筑越来越低矮灰暗,排列方式也越
来越杂乱无章。行进从平稳开始变得颠簸,尔童感到地势不断地升高。现在他们
正在一大片新绿中穿过,田地里的农人正从一条乌黑的水沟中打起泛着白色泡沫
的水,浇在碧绿的蔬菜上,一条土狗正在他身边奔跑。视线随即又被林木阻挡,
幽静的荔枝林中仿佛可以闻到花香。接着窗外再次豁然开朗,那位招工的年轻人
终于站起身来:「到了。」
顺着他的视线,尔童看到前方远处的一串小山脚下,悄然跃出的小村似乎有
一些故乡的模样。但他随即意识到这不是故乡,因为村边有几栋高大的建筑拔地
而起,在斜阳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尔童终于松了口气,偷偷看了素琴一眼。还好,素琴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
情。但当大巴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跳跃着前进,扬起漫天尘土的时候,她还是小
声嘟哝了一句:「这路比我们村里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肯定马上会修好的。」尔童笑道。路况糟糕的原因非常明显,就在刚才短
短这片刻之间,已经有两辆泥头车和一辆水泥罐车轰鸣着,与大巴车擦肩而过。
「在搞建设呢。」素琴也明白这里的状况。因为除了前方村里那些刚刚建好
和在建的,像鱼鳞般紧密排列的高层民房,村子边缘还能看到两三处大型工地。
这里应该是一个新工业区。尔童多少也听说了一点,近年这座城市要转型,要把
工业区从城市中心向边缘地带迁移的消息。
「要是我们村什么时候能这么发展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
素琴羡慕地张望着越来越近的村子,轻声道。
「姐,你真傻。要是我们村这样,我们还打什么工啊。」尔童注视着显然不
是用来自住而是为了出租才建得那么高的民房:「到时候我们家也可以盖房子出
租给来打工的人。我们吃房租,做点小生意,干什么不比打工强。」
「哎呀,真的呢。」素琴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我想开个超市。」
尔童则摇头:「你手艺那么好,不开个餐馆太浪费了。」
「我就会做几个家常菜,开餐馆肯定不行。不行的。不行……」素琴说着,
脸上的笑容悄然凝固。尔童心里一阵难过,赶紧伸手,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脸颊。
因为他们清楚,自己那离破败的县城就有三十多公里的故乡和这里不同,永远不
会有这样的光景。
两人沉默了下来。大巴车转弯减速,驶进了一片大院。车门打开之后,招工
的年轻人疲惫但笑容满面地招呼道:「各位辛苦了。下车吧。」
还没有离开车门,尔童就听见绵延不绝的,沉闷的嗡嗡声,仿佛无数昆虫同
时拍打着金属的翅膀。这声音是从厂区内那栋最大的建筑中发出的,尔童觉得这
栋六层的车间大楼看起来就像是一节放大了很多倍的绿皮车厢,带着一种目空一
切的气势俯视着他,让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他们鱼贯离开大巴车,但还是有
一个声音说道:「这里太偏了。啥都没有。我不做了。」
尔童看向身后的车厢,一位染着金发,戴着耳环,穿着黑色带骷髅头的紧身
外套的年轻农民工正满脸不高兴地说道。他看起来比尔童还小,让人怀疑他是否
满了十八岁。
年代不同了。尔童想。新一代农民工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比几
十年前好,所以比他们的父辈挑剔得多。面前这位杀马特贵族很显然是必须生活
在热闹繁华的市区附近的。
「当然,这是双向选择,不会强求的。」招工的年轻人的平静有些刻意:
「那麻烦你在这边等等。一会儿我带别人参观完了,这车会送不愿意留下的老乡
回火车站,再去接下一批人。好了,大家带着随身物品就好,大件行李留在车上
吧,——丢了我负责。」
尔童跟在他身后走向车间大楼。进门之后除了像突然揭开盖子一样轰响的声
音,还有扑面而来的金属和石油混合的刺鼻气味。有人马上咳嗽起来,还有两三
个人停下脚步:「在这里上班?我们不做。这味道受不了。」
招工的年轻人像是习惯了这种情况,看也不看他们一眼:「那你们也回车那
里等吧。」
尔童没那么娇气,而且他看到车间内出来了几个戴口罩的工人,拉着的拖车
上堆着几乎直到天花板的货物。这气味可能确实对身体不好,但是能戴口罩就没
事了。他只是看向柳叶般的眉毛绞在一起的素琴,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道:「姐,
没事吧?」
素琴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然后轻轻摇头:「哪里有一点影响都没有的事给我
们做。」
尔童同意她的说法。如果这么点气味就让他们止步,那就不用出来打工了。
他们继续前进,在经过车间大门内保安的桌子时,招工的年轻人从抽屉里翻
出一个小塑料袋,把袋子里一颗颗亮晶晶的东西倒在手里,转向尔童他们:「这
就是我们工厂的产品。」
尔童注视着那些比泡开的饭粒大不了多少的,长长的金属颗粒,不知道这些
是什么。但招工的年轻人随即拿出手机,指着手机侧面的金属按键,笑道:「就
是这个。」
原来手机按键单独看是这样的。尔童好奇地看着那些颗粒,而招工的年轻人
表情颇有些自豪:「我们厂,就是富士康这些手机代工厂的供应商。」他拨弄着
那些颗粒:「这个,是苹果五代的边键。这个是三星的……」
尔童惊讶不已,他完全没想到,这家偏僻的工厂竟然会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品
牌的部件供应商。虽然他和素琴用的都是国产的杂牌手机,但能近距离接触这些
名牌,即使只是部件,也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满足感。伴随着年轻人的介绍,
他的思绪也天马行空地乱窜起来。他想起在网上看到的报道,中国已经生产出世
界一半的轻工业产品。这是继百分之五的耕地养活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之后的另一
个奇迹。那个奇迹是祖辈们的功绩,而这个奇迹他却是创造者,是投身其中的一
员。他有些自豪,想象着有一天自己生产的这些奇妙的,亮晶晶的小东西被装上
手机,塞进集装箱,漂洋过海,出现在约翰内斯堡,斯德哥尔摩或者布宜诺斯艾
利斯的街头,最后在一双双黑色或者白色,细腻或者粗糙,柔润或者干枯的手中
轻快地起舞。
这让他莫名的激动。
年轻人把样品装好,再次走向车间内。第一层的门前站着两名保安,手中拿
着尔童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机场安检时使用的探测器。年轻人站到一名保安身
前,举起双臂。那名保安一边随意地用安检器在他身上扫了两下,一边看着尔童
他们笑道:「今天又只来了这么点人啊。」
年轻人苦笑着摇头:「过了元宵节应该好一点。——他们就不用了吧。」
「不用了。」保安突然提高声音:「不要乱碰东西,绝对不许拍照。」
这么严格的检查当然有他的道理。尔童理解。那种小小的金属颗粒恐怕一把
就能抓起几百颗。而且很容易夹带。但这次他有些失望,因为刚刚还期待着第一
次被安检器扫描。即使他和素琴没机会坐飞机,至少也能挨个边。
「在这里上班进出都要过安检。」年轻人带着他们走向保安身后的门,语气
有些严厉:「下班的时候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01。
大巴车只有不到一半座位上坐着风尘仆仆的外乡人,从过道到行李架上堆积
的行李似乎比人还多。来这种市区边缘的金属加工厂的绝大部分都是男工,素琴
作为两名女工当中那个更漂亮更年轻的,几乎吸引了同行者所有的目光。她带着
小小的骄傲,就在编织袋,水桶和登山包之间和尔童坐在一起,紧紧地偎依着驶
向他们的未来。
「还有多远?」第三次有人带着重重的口音问道。那位招工的年轻人则第三
次作出一样的回答:「快了。」
车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他们已经驶过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驶过红绿灯和
立交桥,驶上高速路又驶下高速路。窗外的建筑越来越低矮灰暗,排列方式也越
来越杂乱无章。行进从平稳开始变得颠簸,尔童感到地势不断地升高。现在他们
正在一大片新绿中穿过,田地里的农人正从一条乌黑的水沟中打起泛着白色泡沫
的水,浇在碧绿的蔬菜上,一条土狗正在他身边奔跑。视线随即又被林木阻挡,
幽静的荔枝林中仿佛可以闻到花香。接着窗外再次豁然开朗,那位招工的年轻人
终于站起身来:「到了。」
顺着他的视线,尔童看到前方远处的一串小山脚下,悄然跃出的小村似乎有
一些故乡的模样。但他随即意识到这不是故乡,因为村边有几栋高大的建筑拔地
而起,在斜阳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尔童终于松了口气,偷偷看了素琴一眼。还好,素琴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
情。但当大巴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跳跃着前进,扬起漫天尘土的时候,她还是小
声嘟哝了一句:「这路比我们村里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肯定马上会修好的。」尔童笑道。路况糟糕的原因非常明显,就在刚才短
短这片刻之间,已经有两辆泥头车和一辆水泥罐车轰鸣着,与大巴车擦肩而过。
「在搞建设呢。」素琴也明白这里的状况。因为除了前方村里那些刚刚建好
和在建的,像鱼鳞般紧密排列的高层民房,村子边缘还能看到两三处大型工地。
这里应该是一个新工业区。尔童多少也听说了一点,近年这座城市要转型,要把
工业区从城市中心向边缘地带迁移的消息。
「要是我们村什么时候能这么发展就好了,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了。」
素琴羡慕地张望着越来越近的村子,轻声道。
「姐,你真傻。要是我们村这样,我们还打什么工啊。」尔童注视着显然不
是用来自住而是为了出租才建得那么高的民房:「到时候我们家也可以盖房子出
租给来打工的人。我们吃房租,做点小生意,干什么不比打工强。」
「哎呀,真的呢。」素琴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我想开个超市。」
尔童则摇头:「你手艺那么好,不开个餐馆太浪费了。」
「我就会做几个家常菜,开餐馆肯定不行。不行的。不行……」素琴说着,
脸上的笑容悄然凝固。尔童心里一阵难过,赶紧伸手,轻轻地摸了摸她的脸颊。
因为他们清楚,自己那离破败的县城就有三十多公里的故乡和这里不同,永远不
会有这样的光景。
两人沉默了下来。大巴车转弯减速,驶进了一片大院。车门打开之后,招工
的年轻人疲惫但笑容满面地招呼道:「各位辛苦了。下车吧。」
还没有离开车门,尔童就听见绵延不绝的,沉闷的嗡嗡声,仿佛无数昆虫同
时拍打着金属的翅膀。这声音是从厂区内那栋最大的建筑中发出的,尔童觉得这
栋六层的车间大楼看起来就像是一节放大了很多倍的绿皮车厢,带着一种目空一
切的气势俯视着他,让他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他们鱼贯离开大巴车,但还是有
一个声音说道:「这里太偏了。啥都没有。我不做了。」
尔童看向身后的车厢,一位染着金发,戴着耳环,穿着黑色带骷髅头的紧身
外套的年轻农民工正满脸不高兴地说道。他看起来比尔童还小,让人怀疑他是否
满了十八岁。
年代不同了。尔童想。新一代农民工有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比几
十年前好,所以比他们的父辈挑剔得多。面前这位杀马特贵族很显然是必须生活
在热闹繁华的市区附近的。
「当然,这是双向选择,不会强求的。」招工的年轻人的平静有些刻意:
「那麻烦你在这边等等。一会儿我带别人参观完了,这车会送不愿意留下的老乡
回火车站,再去接下一批人。好了,大家带着随身物品就好,大件行李留在车上
吧,——丢了我负责。」
尔童跟在他身后走向车间大楼。进门之后除了像突然揭开盖子一样轰响的声
音,还有扑面而来的金属和石油混合的刺鼻气味。有人马上咳嗽起来,还有两三
个人停下脚步:「在这里上班?我们不做。这味道受不了。」
招工的年轻人像是习惯了这种情况,看也不看他们一眼:「那你们也回车那
里等吧。」
尔童没那么娇气,而且他看到车间内出来了几个戴口罩的工人,拉着的拖车
上堆着几乎直到天花板的货物。这气味可能确实对身体不好,但是能戴口罩就没
事了。他只是看向柳叶般的眉毛绞在一起的素琴,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道:「姐,
没事吧?」
素琴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然后轻轻摇头:「哪里有一点影响都没有的事给我
们做。」
尔童同意她的说法。如果这么点气味就让他们止步,那就不用出来打工了。
他们继续前进,在经过车间大门内保安的桌子时,招工的年轻人从抽屉里翻
出一个小塑料袋,把袋子里一颗颗亮晶晶的东西倒在手里,转向尔童他们:「这
就是我们工厂的产品。」
尔童注视着那些比泡开的饭粒大不了多少的,长长的金属颗粒,不知道这些
是什么。但招工的年轻人随即拿出手机,指着手机侧面的金属按键,笑道:「就
是这个。」
原来手机按键单独看是这样的。尔童好奇地看着那些颗粒,而招工的年轻人
表情颇有些自豪:「我们厂,就是富士康这些手机代工厂的供应商。」他拨弄着
那些颗粒:「这个,是苹果五代的边键。这个是三星的……」
尔童惊讶不已,他完全没想到,这家偏僻的工厂竟然会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品
牌的部件供应商。虽然他和素琴用的都是国产的杂牌手机,但能近距离接触这些
名牌,即使只是部件,也让他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满足感。伴随着年轻人的介绍,
他的思绪也天马行空地乱窜起来。他想起在网上看到的报道,中国已经生产出世
界一半的轻工业产品。这是继百分之五的耕地养活百分之二十的人口之后的另一
个奇迹。那个奇迹是祖辈们的功绩,而这个奇迹他却是创造者,是投身其中的一
员。他有些自豪,想象着有一天自己生产的这些奇妙的,亮晶晶的小东西被装上
手机,塞进集装箱,漂洋过海,出现在约翰内斯堡,斯德哥尔摩或者布宜诺斯艾
利斯的街头,最后在一双双黑色或者白色,细腻或者粗糙,柔润或者干枯的手中
轻快地起舞。
这让他莫名的激动。
年轻人把样品装好,再次走向车间内。第一层的门前站着两名保安,手中拿
着尔童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机场安检时使用的探测器。年轻人站到一名保安身
前,举起双臂。那名保安一边随意地用安检器在他身上扫了两下,一边看着尔童
他们笑道:「今天又只来了这么点人啊。」
年轻人苦笑着摇头:「过了元宵节应该好一点。——他们就不用了吧。」
「不用了。」保安突然提高声音:「不要乱碰东西,绝对不许拍照。」
这么严格的检查当然有他的道理。尔童理解。那种小小的金属颗粒恐怕一把
就能抓起几百颗。而且很容易夹带。但这次他有些失望,因为刚刚还期待着第一
次被安检器扫描。即使他和素琴没机会坐飞机,至少也能挨个边。
「在这里上班进出都要过安检。」年轻人带着他们走向保安身后的门,语气
有些严厉:「下班的时候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