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3-07-03
责怪牛苯,这可是她不愿意的。就及时拉了刘燕一下,制止了刘燕对牛苯的继续责难,接着对罗雯说:“这个村寨并没有什么特点,就是专门为游客买旅游产品的,是不是你们导游为了多得点回扣,专门来这里啊。”
罗雯笑着说:“黄科长,这你可冤枉我了,我没有和你们在一块,也不知道你们买什么了没有,怎能得什么回扣,其实这个景点是云南旅游局最近特别安排的,目的是为这个村拉些旅游收入,你看村口的停车就会明白,如果我们不去这里,是没有一个车敢拉我们的,是不是师傅?”
罗雯说着,向开车师傅求助,开车司机肯定了罗雯的说法,说到丽江旅游这里是必须经过的一站,要村里盖章才能回去交差。
黄小娟转移话题的目的达到了,听到罗雯和司机的说法,显出这才明白的样子说:“原来如此,我不知道这里的规矩,错怪你了。”
车子快速的行进着,大家谁也再没有提回扣的事,其实回扣还是有的,罗雯为了甩开大家,能和牛苯单独在一块,主动的放弃了这部份外快。车上的员工也挑选了几件喜欢的手工艺品,拿出来给大家一件一件的展示,这里不在赘述。
到丽江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当地的地接导游金花已经在宾馆等待。这个金花有30岁左右,皮肤黑黝黝的,牛笨已经不想去评论她的美丑。看着这里导游的形象都这么倒游客的胃口,他真想提议这里的管理者应该去大连看看,大连街上的女骑警,已经成为那里的形象和品牌,游客到大连不和这些美女警花合影,仿佛没有到过大连似的。从语音上讲,同样叫“金花——警花”,文字上一字之差,在现实中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如果让昨天游船舞台上的伴娘们来做这里的导游,或许能最大限度提升这里的旅游形象,把游客的旅游兴趣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对当地的旅游业不是一种最好的回报吗?这里的管理者为什么想不到这一层呢?
金花和罗雯把大家招呼到宾馆住下,稍作休息,就到餐厅吃饭,依然是八菜一汤的正餐,大家吃着,说起丽江被世界遗产名录摘牌的事件,导游金花用当地的“普通话”解释说:这种情景并不是丽江一家的弊病,其实大家去看各地着名都是有文化遗产的这些景点,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类似丽江的情况,都在疯狂的,高度商业性开发。当地的民众呢,都想着怎么的去赚钱来以此为生,发家致富。而外地游客,到这些地方,看到的是一种虚假的,一种固化的,一种可以说是没有实质,没有灵魂的景点。这些景点,都被巧妙的包装过了,像大家熟知的故宫、天坛、颐和园、三江并流、布达拉宫等处都被世遗亮过“黄牌”啊。
这样的解释听着有理有据,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可牛笨却从中感受出一个歪理,原来这里的导游都这么面目丑陋,是这里的管理部门有意的安排,就是想让来这里的游客回去作广告,以后少来这里旅游,为这里的古城保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可见当地的管理者并不笨,其实是太聪明了。如果大张旗鼓的用正面宣传来减少游客,保护古城,当地的民主肯定不会答应。而用安排丑导游的方法,真是一石两鸟,可谓技高不可估量,想到这些,自己把自己也逗笑了。
罗雯看见身边的牛笨吃饭时莫明其妙的笑了,就问他笑的原因。牛笨为了不让临桌的金花听见,低声的说了他刚才总结出的道理,听的罗雯笑的把口里的饭菜全喷在地上,失去了美女的矜持和沉稳,黄小娟笑得用手握着嘴巴,直直的看着牛笨,刘燕和孙洁则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姚姁和姚媇都握住肚子,爬在餐桌上咳嗽。
罗雯指着牛笨说:“你啊你,还说你性格内向,还说你沉默寡言,原来只是徒有虚名,这么贫嘴,以后把老婆偷偷卖了,她还高高兴兴的为你数钱呢。
临桌上的人们看着这一桌今天怎么这么高兴,笑成这样。都感到莫明其妙,金花不知就里的情况就问罗雯,你们笑什么呢,有什么好笑话也给大家说说,一块乐乐。
牛笨急忙说,我刚才说的是笑话不雅,少儿不宜,你们可不以听。这一句话说的罗雯她们又笑了起来,临桌上的人们更是莫明其妙。
午饭后,金花带着大家去丽江古城,丽江的古城没有城门。在入口处矗立着三架水车,一大二小,一条小溪缓缓的流入古城,清澈的溪水中有一些金色的鲤鱼在游动,而流水将水车推动的同时将溪水提升到最高点,然后又泻入河水之中。小桥流水,户户垂杨,是古城随处可见的风景。为了兼容这种古色古香的风格,一些单位的门面也进行了全木装修,雕梁画栋,且门前趴着石狮子,古风盎然,猛一看,好像见到了N多年前的时代。地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为游客的回归旅游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牛笨看着这里的景色,真想停下来画一副画,只可惜他没有带画笔,还有他对人物还能细细的把握,对这里的风景就不是他的强项,即使勉强的画出来,也可能没有现实中这样的优美。画画是不可能的了,可在这里照相到处都可作为如画一般的背景,只要人站在那儿,那儿就是一副完美的风景画。这几天来很少主动提议为自己照相的牛笨,也在这里摆出各种姿势,频频的给自己留影。罗雯摆出一个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和含情脉脉的神态和牛笨照了好几张合影,牛笨虽然中规中矩的站着,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神情,可仍然把刘燕看的心理酸酸的,而且还得为她们一张一张的去照。为了心里平衡,刘燕拉着牛笨也照了不少“夸张”的相片,开了这个头,牛笨仿佛成了街上专门陪游客合影的服务人员,和孙洁她们也一块照了相,郝玲也第一次提出和牛笨合影。和姚姁照相时,姚姁只是紧紧的贴着牛笨,没有作太亲昵的接触、姚媇就不一样了,她抱住牛笨的胳膊,像恋人一样看着牛笨,为她留下不少的回忆。就连黄小娟也主动要求和牛笨照相,两人靠的紧紧的,手和手也几乎碰到一起,只是碍于人多,不敢做过分的接触。到四方街口,黄小娟提议,大家照一张合影,于是全团20多人包括罗雯在金花的指挥下,照了一张“全家福”,牛笨理所当然的站在正中间,左边是黄小娟,右边是罗雯,姚姁的姚媇个子小,站在牛笨的前面,紧紧的挨着牛笨。照完集体合影,下面是个人之间的自由组合,合影留念。其中一张牛笨站在中间,黄小娟和刘燕站在他的两边,姚姁和姚媇依然站在前面,两边加上孙洁和罗雯,7个人照了一张合影,这给牛笨留下了唯一一张与他有过感情交往的女人的“全家福”。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常常回忆起今天的这个时刻,这是后话,暂切不提。
大家进入四方街,走在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上,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
现在四方街已经商业化了,道路边全是卖东西的,多是旅游产品,也有日用百货。罗雯悄悄的提醒牛苯,在这里的旅游点买东西一定要注意,里边的银饰很多是假的,有的店家会告诉你不是纯银,有的就骗你说是纯银,价格很便宜,但其实是黄铜镀银。一会买银时要先留意鉴别,真正的纯银很软,用点力会变形,用铜做的很硬,不会变形。
金花在前面走着,一边走,一边介绍着旁边纳西民居的特点。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纳西民居中最显着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
牛苯对“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并没有真正理解,不过经过耳熏目染,对纳西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牛苯的感触也颇多。纳西族长期实行母系制度,女人作为家长,自然意味着很多责任,所以她们承担了田间家里的大多数劳动。而男人的主要任务则是吃喝玩乐,打个猎,唱个歌,顺便研究点东巴经和纳西古乐,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风景,辛勤劳动的淹没无闻,游手好闲的却无限风光。
在一家挂着“布”字广告帘的店铺里,一个绿袄白裙的大嫂正坐在木制手工织布机前,进行快捷利索的织布表演。牛苯停下脚步,看的津津有味,店铺里面不是太大,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店主热情的起来介绍。牛苯摸了摸布的质地,厚实的手感有些涩涩的感觉。店主介绍店里的布,都是她们自己织的,质量很好,色彩样多,即可以作为装饰品挂在家里的墙上,也可以做成各种特色服装,同时也可做成窗帘、枕套、拖鞋等物品,好看而且实在。刘燕问牛苯,你在这里看什么,想买吗?牛苯笑着说,我是想买一点,回去给你做嫁妆。听的刘燕即高兴,又可气,要去推牛苯,牛苯笑着闪了出去。
我和局长夫人 92
街上,很多的店铺里有民族服装出租供游客穿上照相。在一个小桥的旁边,刘燕拉着黄小娟进入一家这样的衣服出租店,商量着让她小姨租来照相。牛苯和孙洁也在一旁做说服工作,起先黄小娟有些犹豫,看着牛苯在旁边簇拥着,就同意了。在挑选衣服时,费了一番功夫,黄小娟看上二件纳西族服装,牛苯为她选择了一件大红旗袍,黄小娟说太鲜艳,不能穿。牛苯说,旗袍是专门为成熟女人设计的,你穿上肯定会好看,在牛苯的坚持下,黄小娟一共租了4套,也为刘燕挑选了2套,在出租衣服的更衣室里一一的穿了出来,在街上照相。
俗话说:人穿衣服,马配鞍,在黄小娟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每穿出来一件,就得到大家一阵赞赏的掌声,件件服装都把她丰腴的身材和高贵的气质,显现的非常完美。此刻的牛苯,成为她的专业摄影师,对着黄小娟,牛苯每次按下快门时,都是一次精神上的考验。他对黄小娟可谓非常非常熟悉,在灯光下也细细的欣赏过她的胴体,细细的抚摸过她的每一寸领地。那时就她们俩,那是在他特别冲动,非常激情澎湃的心情下进行的,那时她也同样的情不自禁,完全顺应着他的动作,任由他翻来覆去的爱抚。
现在情景与那时完全不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这么近的距离,牛苯还是第一次这样肆无忌惮的去观察和欣赏黄小娟,如果说以前黄小娟在牛苯的眼里是高贵的、性感的、朦胧的美,那么现在她真真切切的站在了他的面前,近在咫尺,被他按照他的要求摆弄着各种撩人的姿势,为大家,准确的说是为他和相机展现她最美丽的身姿。每照完一张,牛苯都要过去给黄小娟说下一个姿势的要领,用手给她作个示范,如果她做的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他会亲自动手去为她调整。此刻,她没有任何的厌烦,脸上时刻保持着迷人的微笑,非常顺从的听着他,任由他随意来摆弄自己。在为她调整姿势的过程中,牛笨每一次和她的身体接触之际,都让他魂不守舍,心乱如麻。
开始,他还能专注的凝视她。慢慢的,在她面前,他开始躲避她含情脉脉的目光,他甚至怀疑,她的一些动作是有意没有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故意做的很别扭,等着他过去为她调整。只要他拉着她的身体,稍稍的动一下,她就会很柔软的顺应着他,就能满足他的要求。此时,他偶尔也看一下她的眼睛,那里面的信息他能读懂,这更证实了他的怀疑。她对他的情意也随着他的手,一次次的被激发出来,在她们肢体的接触之中,释放给他。
他得到这个信息,脸色渐渐红了起来,他担心他的不听话的那个部份此刻也被激发起来,此刻这种不安分会把他带到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现在他只能躲避着她的目光,尽量用语言来说服她,不再过去做更多的肢体接触。
三套衣服照完了,等黄小娟穿上最后一套,即大红旗袍出来时,把周围的人都震撼了,一些过往的游客也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看着面如桃花,丰姿绰约的黄小娟。她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无不把女人的娇柔妩媚和柔情似水凸现得完美无缺。在她一举步,一伸腰,一掠发,一转眼之际,从她那里透出的是流溢的诗与画,还有无声的音乐。这是一种神秘的,缓缓的,动人心弦,不可捉摸,深入骨髓,令人意乱情迷的感觉,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刘燕和孙洁在她面前自叹不如,就连一直非常自信的罗雯也不由得低下了头。
此时的牛苯,直直的看着黄小娟,忘记举起手里的相机来做掩饰,等刘燕喊他时他才回过神来,急忙拿起相机,对着黄小娟一阵狂拍。此时此刻的牛苯,完全被黄小娟所倾倒。他也非常佩服黄小娟的审美观,她穿着旗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把宫廷圆扇,放在胸前,加上她对牛苯的情欲已动,脸上的表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动情,所以此时此刻她达到身心交容,脸上尽显情意绵绵,显现的千娇百媚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燕看着小姨这么漂亮,也过去和她合影,此刻,牛苯也很想和黄小娟照一张像。可由于刚才他的失态,迫使他打消了这一个念头。就在他无奈的准备盖相机盖时,黄小娟说话了:“牛局长,这个地方的景不错,咱们几个一块照一张吧。”
有了刘燕的陪伴,牛苯也就敢大胆的面对黄小娟,他没有犹豫,直接走了过去,站在黄小娟的身边,她们三人的这一个瞬间被记录在数码相机的CCD上。
下来该刘燕试装了,她挑选的是比较活泼的少女民族服装,一套是红袄白裙,一套是棕色套裙,还戴上民族头饰,总之是披罗衣之璀粲,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曳雾绡之轻裾。也显得花容月貌,楚楚动人,她也顺从的被牛苯指挥着,照了不少姿势的照片。她单人照完了,还要拉着小姨一块照,此时,牛苯也被她记挂着,陪她照了几张两人照。
照完像,大家继续前行,此时正值暮春季节,河道旁边的柳树柳条已经全绿了,绿意盎然的很好看,不时的佛一下底下经过游客的脸。牛苯放慢脚步,和黄小娟走在一排,这里的石板路不是很宽,刘燕一直拉着黄小娟,和牛苯三个人并排走时有些拥挤,不时的要为迎面而过的人让道,此时黄小娟分开和刘燕拉着的手,尽量和牛苯走在一块。
牛苯低声说:“嫂子,刚才你穿旗袍非常漂亮,一会给你买一件吧。”
黄小娟笑着说:“在这里穿上照照相还是你强迫的,回去那敢穿啊。”
牛苯说:“这可不能由你,一会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黄小娟看了一眼态度坚决的牛苯,笑着说:“就是想买这里也未必有卖的,再说旗袍并不是这里的民族服装,到处都有卖的,还是回去再说吧。”
牛苯说:“这到也是,我在北京大栅栏里,见瑞福祥可以为顾客量身定做旗袍,那里的真丝旗袍做的非常好,到那里给你做一件。”
黄小娟说:“做也不能做太鲜艳的,我穿素雅一点比较合适。”
牛苯说:“你对这里的小桥流水感受怎样,喜欢吗?”
黄小娟说:“太美了,我到过江南水乡乌镇,那里的河道可以摆渡,坐在古色古香的木船上,欣赏河道两边风景和人家。那种小桥流水的景色也是很美的,当时认为那就是天上人间,最好的了。到了这里,还是小桥流水,可是别有洞天,又是一番美景,与那里的景色相比各有千秋。”
牛苯说:“假如让你在这两个地方选择一个居住,你会选在那里?”
黄小娟说:“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一下,这里的古城是老的,但老的只是小桥流水旁边的房子,这个也不完全对,许多的房子也是近几年新修的,老的只是它的样子,没有原生太的那种感觉,由此推理这里的这一切繁荣景象都是近些年人为操作的,也许是太多的游客淹没了它本来的模样,所以在这里居住还需要慎重考虑。”
牛苯看着黄小娟说:“嫂子,没想到,你在这里仅仅转了一圈,就能有这么精辟的见解,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的丽江已经不是从前的丽江,过度的商业开发带来浮名虚誉,太多的游人破坏了茶马古道原有的那种安详和静谧,所谓的小桥,所谓的古道,所谓的人家都淹没在滚滚而来的人流中,所以在这里居住是不适合的,还有这里这么多的木制房子,又靠的这么近,防火压力非常大。”
黄小娟说:“还有这里转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没有江南水乡那样的海阔天空的空旷和宽阔,当然江南那里也有它的不足,那里很潮湿,也不利于人们永久居住。”
牛苯说:“等咱们老了,攒点钱,寻找个即风景优美又安静的地方安顿下来,每天出去看看景色,回味一些过去,修身养性,轻松快乐的生活几年,也不虚此生。”
黄小娟听了牛苯的理想生活憧憬,停了一下,悠悠的说:“我现在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盼望着,要是能和心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牛苯明白她的意思,现在人这么多,身边就有刘燕在跟着,黄小娟这么直率的说出心里话,可见她此刻是多么动情,牛苯扭头看了一眼她,见她脸色却是平静如水,见他看她,也会意的瞄了他一眼,眼睛里面的情意让牛苯看得清澈明了。他继续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风景优美又安静的地方已经很难寻觅了,这个也不过是我不切实际的想象罢了,我此次来这里之前,把这里的人文民俗想的很纯朴,到了这里一看,与想的大相径庭,看来在现实中很难寻找到一块自然纯朴的净土了。”
黄小娟说:“你的想法总有些完美化、理想化,是个非常追求浪漫的人,我原来也这样的追求过,可经过生活的磨砺,这些梦幻想法被现实一个个无情的泯灭了。”
牛苯说:“我也知道这样的想法不现实,可依然想这样幻想,也许我不应该生活在这个年代,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
黄小娟笑着说:“有点想法是对的,如果我们一个个都只想着现实,都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那么我们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就会大打折扣,那么我们也就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和品味,生活也就失去了他的真正意义。”
牛苯就这么一路和黄小娟说说,停停,再走走。走在古城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街道上,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古老的街坊,两旁是大大小小的民宿、商铺、馆场,脚下是青石板铺成的路。一路上景点很多,五凤楼、木府、锁翠桥、大石桥、白沙民居建筑群等等,总觉值得停留的地方太多,一砖、一瓦、一水、一木都值得关注,都值得拍摄下来,回去慢慢回味。所以牛苯尽量让脚步慢点,再慢点,想贪婪的把风光揽尽,最好全部深刻在脑子里,更想让自己也融入这风景里,恨不能穿上一袭古装,遐想着回归古代的意境。
【待续】
[ 本章完 ]【1】【2】【3】【4】【5】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罗雯笑着说:“黄科长,这你可冤枉我了,我没有和你们在一块,也不知道你们买什么了没有,怎能得什么回扣,其实这个景点是云南旅游局最近特别安排的,目的是为这个村拉些旅游收入,你看村口的停车就会明白,如果我们不去这里,是没有一个车敢拉我们的,是不是师傅?”
罗雯说着,向开车师傅求助,开车司机肯定了罗雯的说法,说到丽江旅游这里是必须经过的一站,要村里盖章才能回去交差。
黄小娟转移话题的目的达到了,听到罗雯和司机的说法,显出这才明白的样子说:“原来如此,我不知道这里的规矩,错怪你了。”
车子快速的行进着,大家谁也再没有提回扣的事,其实回扣还是有的,罗雯为了甩开大家,能和牛苯单独在一块,主动的放弃了这部份外快。车上的员工也挑选了几件喜欢的手工艺品,拿出来给大家一件一件的展示,这里不在赘述。
到丽江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当地的地接导游金花已经在宾馆等待。这个金花有30岁左右,皮肤黑黝黝的,牛笨已经不想去评论她的美丑。看着这里导游的形象都这么倒游客的胃口,他真想提议这里的管理者应该去大连看看,大连街上的女骑警,已经成为那里的形象和品牌,游客到大连不和这些美女警花合影,仿佛没有到过大连似的。从语音上讲,同样叫“金花——警花”,文字上一字之差,在现实中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如果让昨天游船舞台上的伴娘们来做这里的导游,或许能最大限度提升这里的旅游形象,把游客的旅游兴趣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对当地的旅游业不是一种最好的回报吗?这里的管理者为什么想不到这一层呢?
金花和罗雯把大家招呼到宾馆住下,稍作休息,就到餐厅吃饭,依然是八菜一汤的正餐,大家吃着,说起丽江被世界遗产名录摘牌的事件,导游金花用当地的“普通话”解释说:这种情景并不是丽江一家的弊病,其实大家去看各地着名都是有文化遗产的这些景点,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类似丽江的情况,都在疯狂的,高度商业性开发。当地的民众呢,都想着怎么的去赚钱来以此为生,发家致富。而外地游客,到这些地方,看到的是一种虚假的,一种固化的,一种可以说是没有实质,没有灵魂的景点。这些景点,都被巧妙的包装过了,像大家熟知的故宫、天坛、颐和园、三江并流、布达拉宫等处都被世遗亮过“黄牌”啊。
这样的解释听着有理有据,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可牛笨却从中感受出一个歪理,原来这里的导游都这么面目丑陋,是这里的管理部门有意的安排,就是想让来这里的游客回去作广告,以后少来这里旅游,为这里的古城保护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可见当地的管理者并不笨,其实是太聪明了。如果大张旗鼓的用正面宣传来减少游客,保护古城,当地的民主肯定不会答应。而用安排丑导游的方法,真是一石两鸟,可谓技高不可估量,想到这些,自己把自己也逗笑了。
罗雯看见身边的牛笨吃饭时莫明其妙的笑了,就问他笑的原因。牛笨为了不让临桌的金花听见,低声的说了他刚才总结出的道理,听的罗雯笑的把口里的饭菜全喷在地上,失去了美女的矜持和沉稳,黄小娟笑得用手握着嘴巴,直直的看着牛笨,刘燕和孙洁则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姚姁和姚媇都握住肚子,爬在餐桌上咳嗽。
罗雯指着牛笨说:“你啊你,还说你性格内向,还说你沉默寡言,原来只是徒有虚名,这么贫嘴,以后把老婆偷偷卖了,她还高高兴兴的为你数钱呢。
临桌上的人们看着这一桌今天怎么这么高兴,笑成这样。都感到莫明其妙,金花不知就里的情况就问罗雯,你们笑什么呢,有什么好笑话也给大家说说,一块乐乐。
牛笨急忙说,我刚才说的是笑话不雅,少儿不宜,你们可不以听。这一句话说的罗雯她们又笑了起来,临桌上的人们更是莫明其妙。
午饭后,金花带着大家去丽江古城,丽江的古城没有城门。在入口处矗立着三架水车,一大二小,一条小溪缓缓的流入古城,清澈的溪水中有一些金色的鲤鱼在游动,而流水将水车推动的同时将溪水提升到最高点,然后又泻入河水之中。小桥流水,户户垂杨,是古城随处可见的风景。为了兼容这种古色古香的风格,一些单位的门面也进行了全木装修,雕梁画栋,且门前趴着石狮子,古风盎然,猛一看,好像见到了N多年前的时代。地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为游客的回归旅游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牛笨看着这里的景色,真想停下来画一副画,只可惜他没有带画笔,还有他对人物还能细细的把握,对这里的风景就不是他的强项,即使勉强的画出来,也可能没有现实中这样的优美。画画是不可能的了,可在这里照相到处都可作为如画一般的背景,只要人站在那儿,那儿就是一副完美的风景画。这几天来很少主动提议为自己照相的牛笨,也在这里摆出各种姿势,频频的给自己留影。罗雯摆出一个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和含情脉脉的神态和牛笨照了好几张合影,牛笨虽然中规中矩的站着,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神情,可仍然把刘燕看的心理酸酸的,而且还得为她们一张一张的去照。为了心里平衡,刘燕拉着牛笨也照了不少“夸张”的相片,开了这个头,牛笨仿佛成了街上专门陪游客合影的服务人员,和孙洁她们也一块照了相,郝玲也第一次提出和牛笨合影。和姚姁照相时,姚姁只是紧紧的贴着牛笨,没有作太亲昵的接触、姚媇就不一样了,她抱住牛笨的胳膊,像恋人一样看着牛笨,为她留下不少的回忆。就连黄小娟也主动要求和牛笨照相,两人靠的紧紧的,手和手也几乎碰到一起,只是碍于人多,不敢做过分的接触。到四方街口,黄小娟提议,大家照一张合影,于是全团20多人包括罗雯在金花的指挥下,照了一张“全家福”,牛笨理所当然的站在正中间,左边是黄小娟,右边是罗雯,姚姁的姚媇个子小,站在牛笨的前面,紧紧的挨着牛笨。照完集体合影,下面是个人之间的自由组合,合影留念。其中一张牛笨站在中间,黄小娟和刘燕站在他的两边,姚姁和姚媇依然站在前面,两边加上孙洁和罗雯,7个人照了一张合影,这给牛笨留下了唯一一张与他有过感情交往的女人的“全家福”。使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常常回忆起今天的这个时刻,这是后话,暂切不提。
大家进入四方街,走在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上,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
现在四方街已经商业化了,道路边全是卖东西的,多是旅游产品,也有日用百货。罗雯悄悄的提醒牛苯,在这里的旅游点买东西一定要注意,里边的银饰很多是假的,有的店家会告诉你不是纯银,有的就骗你说是纯银,价格很便宜,但其实是黄铜镀银。一会买银时要先留意鉴别,真正的纯银很软,用点力会变形,用铜做的很硬,不会变形。
金花在前面走着,一边走,一边介绍着旁边纳西民居的特点。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纳西民居中最显着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
牛苯对“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并没有真正理解,不过经过耳熏目染,对纳西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牛苯的感触也颇多。纳西族长期实行母系制度,女人作为家长,自然意味着很多责任,所以她们承担了田间家里的大多数劳动。而男人的主要任务则是吃喝玩乐,打个猎,唱个歌,顺便研究点东巴经和纳西古乐,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风景,辛勤劳动的淹没无闻,游手好闲的却无限风光。
在一家挂着“布”字广告帘的店铺里,一个绿袄白裙的大嫂正坐在木制手工织布机前,进行快捷利索的织布表演。牛苯停下脚步,看的津津有味,店铺里面不是太大,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店主热情的起来介绍。牛苯摸了摸布的质地,厚实的手感有些涩涩的感觉。店主介绍店里的布,都是她们自己织的,质量很好,色彩样多,即可以作为装饰品挂在家里的墙上,也可以做成各种特色服装,同时也可做成窗帘、枕套、拖鞋等物品,好看而且实在。刘燕问牛苯,你在这里看什么,想买吗?牛苯笑着说,我是想买一点,回去给你做嫁妆。听的刘燕即高兴,又可气,要去推牛苯,牛苯笑着闪了出去。
我和局长夫人 92
街上,很多的店铺里有民族服装出租供游客穿上照相。在一个小桥的旁边,刘燕拉着黄小娟进入一家这样的衣服出租店,商量着让她小姨租来照相。牛苯和孙洁也在一旁做说服工作,起先黄小娟有些犹豫,看着牛苯在旁边簇拥着,就同意了。在挑选衣服时,费了一番功夫,黄小娟看上二件纳西族服装,牛苯为她选择了一件大红旗袍,黄小娟说太鲜艳,不能穿。牛苯说,旗袍是专门为成熟女人设计的,你穿上肯定会好看,在牛苯的坚持下,黄小娟一共租了4套,也为刘燕挑选了2套,在出租衣服的更衣室里一一的穿了出来,在街上照相。
俗话说:人穿衣服,马配鞍,在黄小娟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每穿出来一件,就得到大家一阵赞赏的掌声,件件服装都把她丰腴的身材和高贵的气质,显现的非常完美。此刻的牛苯,成为她的专业摄影师,对着黄小娟,牛苯每次按下快门时,都是一次精神上的考验。他对黄小娟可谓非常非常熟悉,在灯光下也细细的欣赏过她的胴体,细细的抚摸过她的每一寸领地。那时就她们俩,那是在他特别冲动,非常激情澎湃的心情下进行的,那时她也同样的情不自禁,完全顺应着他的动作,任由他翻来覆去的爱抚。
现在情景与那时完全不同,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这么近的距离,牛苯还是第一次这样肆无忌惮的去观察和欣赏黄小娟,如果说以前黄小娟在牛苯的眼里是高贵的、性感的、朦胧的美,那么现在她真真切切的站在了他的面前,近在咫尺,被他按照他的要求摆弄着各种撩人的姿势,为大家,准确的说是为他和相机展现她最美丽的身姿。每照完一张,牛苯都要过去给黄小娟说下一个姿势的要领,用手给她作个示范,如果她做的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他会亲自动手去为她调整。此刻,她没有任何的厌烦,脸上时刻保持着迷人的微笑,非常顺从的听着他,任由他随意来摆弄自己。在为她调整姿势的过程中,牛笨每一次和她的身体接触之际,都让他魂不守舍,心乱如麻。
开始,他还能专注的凝视她。慢慢的,在她面前,他开始躲避她含情脉脉的目光,他甚至怀疑,她的一些动作是有意没有按照他说的那样去做,故意做的很别扭,等着他过去为她调整。只要他拉着她的身体,稍稍的动一下,她就会很柔软的顺应着他,就能满足他的要求。此时,他偶尔也看一下她的眼睛,那里面的信息他能读懂,这更证实了他的怀疑。她对他的情意也随着他的手,一次次的被激发出来,在她们肢体的接触之中,释放给他。
他得到这个信息,脸色渐渐红了起来,他担心他的不听话的那个部份此刻也被激发起来,此刻这种不安分会把他带到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现在他只能躲避着她的目光,尽量用语言来说服她,不再过去做更多的肢体接触。
三套衣服照完了,等黄小娟穿上最后一套,即大红旗袍出来时,把周围的人都震撼了,一些过往的游客也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看着面如桃花,丰姿绰约的黄小娟。她的一举一动,一瞥一笑,无不把女人的娇柔妩媚和柔情似水凸现得完美无缺。在她一举步,一伸腰,一掠发,一转眼之际,从她那里透出的是流溢的诗与画,还有无声的音乐。这是一种神秘的,缓缓的,动人心弦,不可捉摸,深入骨髓,令人意乱情迷的感觉,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刘燕和孙洁在她面前自叹不如,就连一直非常自信的罗雯也不由得低下了头。
此时的牛苯,直直的看着黄小娟,忘记举起手里的相机来做掩饰,等刘燕喊他时他才回过神来,急忙拿起相机,对着黄小娟一阵狂拍。此时此刻的牛苯,完全被黄小娟所倾倒。他也非常佩服黄小娟的审美观,她穿着旗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把宫廷圆扇,放在胸前,加上她对牛苯的情欲已动,脸上的表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动情,所以此时此刻她达到身心交容,脸上尽显情意绵绵,显现的千娇百媚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燕看着小姨这么漂亮,也过去和她合影,此刻,牛苯也很想和黄小娟照一张像。可由于刚才他的失态,迫使他打消了这一个念头。就在他无奈的准备盖相机盖时,黄小娟说话了:“牛局长,这个地方的景不错,咱们几个一块照一张吧。”
有了刘燕的陪伴,牛苯也就敢大胆的面对黄小娟,他没有犹豫,直接走了过去,站在黄小娟的身边,她们三人的这一个瞬间被记录在数码相机的CCD上。
下来该刘燕试装了,她挑选的是比较活泼的少女民族服装,一套是红袄白裙,一套是棕色套裙,还戴上民族头饰,总之是披罗衣之璀粲,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曳雾绡之轻裾。也显得花容月貌,楚楚动人,她也顺从的被牛苯指挥着,照了不少姿势的照片。她单人照完了,还要拉着小姨一块照,此时,牛苯也被她记挂着,陪她照了几张两人照。
照完像,大家继续前行,此时正值暮春季节,河道旁边的柳树柳条已经全绿了,绿意盎然的很好看,不时的佛一下底下经过游客的脸。牛苯放慢脚步,和黄小娟走在一排,这里的石板路不是很宽,刘燕一直拉着黄小娟,和牛苯三个人并排走时有些拥挤,不时的要为迎面而过的人让道,此时黄小娟分开和刘燕拉着的手,尽量和牛苯走在一块。
牛苯低声说:“嫂子,刚才你穿旗袍非常漂亮,一会给你买一件吧。”
黄小娟笑着说:“在这里穿上照照相还是你强迫的,回去那敢穿啊。”
牛苯说:“这可不能由你,一会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黄小娟看了一眼态度坚决的牛苯,笑着说:“就是想买这里也未必有卖的,再说旗袍并不是这里的民族服装,到处都有卖的,还是回去再说吧。”
牛苯说:“这到也是,我在北京大栅栏里,见瑞福祥可以为顾客量身定做旗袍,那里的真丝旗袍做的非常好,到那里给你做一件。”
黄小娟说:“做也不能做太鲜艳的,我穿素雅一点比较合适。”
牛苯说:“你对这里的小桥流水感受怎样,喜欢吗?”
黄小娟说:“太美了,我到过江南水乡乌镇,那里的河道可以摆渡,坐在古色古香的木船上,欣赏河道两边风景和人家。那种小桥流水的景色也是很美的,当时认为那就是天上人间,最好的了。到了这里,还是小桥流水,可是别有洞天,又是一番美景,与那里的景色相比各有千秋。”
牛苯说:“假如让你在这两个地方选择一个居住,你会选在那里?”
黄小娟说:“这个问题需要考虑一下,这里的古城是老的,但老的只是小桥流水旁边的房子,这个也不完全对,许多的房子也是近几年新修的,老的只是它的样子,没有原生太的那种感觉,由此推理这里的这一切繁荣景象都是近些年人为操作的,也许是太多的游客淹没了它本来的模样,所以在这里居住还需要慎重考虑。”
牛苯看着黄小娟说:“嫂子,没想到,你在这里仅仅转了一圈,就能有这么精辟的见解,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的丽江已经不是从前的丽江,过度的商业开发带来浮名虚誉,太多的游人破坏了茶马古道原有的那种安详和静谧,所谓的小桥,所谓的古道,所谓的人家都淹没在滚滚而来的人流中,所以在这里居住是不适合的,还有这里这么多的木制房子,又靠的这么近,防火压力非常大。”
黄小娟说:“还有这里转给我一种压抑的感觉,没有江南水乡那样的海阔天空的空旷和宽阔,当然江南那里也有它的不足,那里很潮湿,也不利于人们永久居住。”
牛苯说:“等咱们老了,攒点钱,寻找个即风景优美又安静的地方安顿下来,每天出去看看景色,回味一些过去,修身养性,轻松快乐的生活几年,也不虚此生。”
黄小娟听了牛苯的理想生活憧憬,停了一下,悠悠的说:“我现在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盼望着,要是能和心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牛苯明白她的意思,现在人这么多,身边就有刘燕在跟着,黄小娟这么直率的说出心里话,可见她此刻是多么动情,牛苯扭头看了一眼她,见她脸色却是平静如水,见他看她,也会意的瞄了他一眼,眼睛里面的情意让牛苯看得清澈明了。他继续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风景优美又安静的地方已经很难寻觅了,这个也不过是我不切实际的想象罢了,我此次来这里之前,把这里的人文民俗想的很纯朴,到了这里一看,与想的大相径庭,看来在现实中很难寻找到一块自然纯朴的净土了。”
黄小娟说:“你的想法总有些完美化、理想化,是个非常追求浪漫的人,我原来也这样的追求过,可经过生活的磨砺,这些梦幻想法被现实一个个无情的泯灭了。”
牛苯说:“我也知道这样的想法不现实,可依然想这样幻想,也许我不应该生活在这个年代,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
黄小娟笑着说:“有点想法是对的,如果我们一个个都只想着现实,都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那么我们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就会大打折扣,那么我们也就没有了生活的乐趣和品味,生活也就失去了他的真正意义。”
牛苯就这么一路和黄小娟说说,停停,再走走。走在古城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街道上,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古老的街坊,两旁是大大小小的民宿、商铺、馆场,脚下是青石板铺成的路。一路上景点很多,五凤楼、木府、锁翠桥、大石桥、白沙民居建筑群等等,总觉值得停留的地方太多,一砖、一瓦、一水、一木都值得关注,都值得拍摄下来,回去慢慢回味。所以牛苯尽量让脚步慢点,再慢点,想贪婪的把风光揽尽,最好全部深刻在脑子里,更想让自己也融入这风景里,恨不能穿上一袭古装,遐想着回归古代的意境。
【待续】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