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2-02-16
作者:森破小子
字数:26587
2022/02/15
【江山射姬】第一部诺亚方舟 第二十章
(作者的话:说在前面,本小说中的很多内容确实有参考真实历史的元素, 但是请读者不要将虚构的小说与现实混为一谈,后三章的内容中必然包涵了艺术 创作加工的部分,对四大名著《红楼梦》的那部分描写也未经严密考据,请谨慎 看待作者的观点,特此声明。)
姜憬羊此次出击,奉命生擒赵禅语,她自然是无比自信的。
自信的基础来源自然是自己的身手,她确实是个能人,身手矫健,各种兵器 运用的也相当娴熟,对暗器也颇有研究,凡是能够增加自己战斗力的本事,姜憬 羊都有所涉猎。
其次,姜憬羊已经不是初入江湖的嫩娃儿,她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生死时刻 ,与人搏命的经验也是毫不缺乏的,与老道士一路向东的那段路程,她也是吃够 了武学训练的苦头,在她眼中,普通人面对自己是毫无胜算的,一直以来的胜利 更是让她信心十足。
然而姜憬羊不知道的是,她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赵禅语这么简单,还 有陈肇这个妖孽一般的角色。
视角回到陈肇这边。
第二天一早,陈肇就神神秘秘的把妹妹陈璇喊到了自己的小院子里面,给她 表演所谓的点石成金,他现在还不知道有一个武艺高强的美女武者已经盯上了自 己的下属,盯上了自己的白莲势力,他只是按部就班的推进自己的计划。
陈璇兴奋极了,她起了一个大早,就等着哥哥履行他们之间的承诺,陈肇也 眉开眼笑,最近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都在比较顺利的进行,再加上芊芊怀孕, 他心情可是好得很。
陈肇给陈璇准备的「点石成金」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一个锌置换铜的化 学小实验。
陈璇看着哥哥摆弄着桌子上的瓶瓶罐罐,相当期待哥哥如何点石成金。
陈肇先是给妹妹展示了他手中的锌棒,还给妹妹让她好好检查一番,陈璇把 锌棒拿到手上,从材质角度来说,表面上看起来跟家里的菜刀没什么区别,在陈 璇的认知中,这应该是铁,然后陈肇将锌棒插进了硫酸铜溶液里面,叮嘱陈璇仔 细观察锌棒表面,没过多久,金黄色的铜被置换了出来,在锌棒表面形成了一层 相当耀眼的镀铜层,陈璇嘴巴长的大大的,在后面晒太阳看热闹的芊芊和刘月儿 也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陈肇笑呵呵的将镀铜锌棒收进了口袋里,他肯定不能再把这个东西给妹妹亲 手验证是不是真的变成了金子,毕竟铜的质地跟金子差距还是很大,只是表面上 看起来有些相似。
「哥哥!你难不成真是神仙下凡?!」陈璇兴奋的跑到陈肇身边来,对陈肇 崇拜的无以复加。
陈肇笑道:「哥哥当然不是神仙下凡,这门点石成金的手艺,人人都能学会 ,只不过我跟璇儿你说过,要学习这门手艺,必须要下功夫,动脑筋才行,你愿 意跟着我学不?」
陈璇忙不迭的点头。
陈肇亲昵的揉了揉陈璇的脑袋,说道:「要学会这门本事,璇儿要走的路还 有很长,不过璇儿现在也会读书写字了,哥哥有了时间就教你,这点石成金的本 事,名字叫做」化学「,是研究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学问。」
陈璇一脸崇拜的看着陈肇,抱着他的胳膊道:「哥哥,璇儿不怕吃苦,璇儿 就学这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不仅仅要吃苦,学习化学可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了,甚至是陈家的人也不 能说,你要是说出去了,皇帝就要派人把哥哥我抓走了。」
陈璇一脸严肃的保证道:「哥哥,璇儿肯定为你保守秘密!」
陈肇笑着点点头,然后拿出了一张元素周期表递给陈璇,道:「璇儿,你要 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把这个表格完整的背下来,背下来还不行,要倒背如流, 我一说起这表中的某一个东西,你都要答出来这个东西的上一个和下一个都是什 么,这才算合格,等你背过了,我考过了之后,咱们才能正式开始学习化学。」
以前陈璇一听要背东西,肯定是万般推诿,但是今天却是相当积极,拿过表 格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然而她并不认识表格上大部分的字,这些字好多金字 旁好多气字头的字相当陌生,好在陈肇在这些元素名称上面都标了拼音,不耽误 她读写这些元素名。
「哥哥,今天下午璇儿就能背过,到时候哥哥来考璇儿便是!」陈璇信心满 满的说道,确实,对于接受过初级教育的明代知识分子来说,背诵简直是再简单 不过的基本功。
「好,下午哥哥就去考你!」
陈璇小心的把元素周期表收起来,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刘月儿走到陈肇身边,看着陈璇关上了陈肇的院门,好奇的小声问道:「少 爷真的会点石成金?」
陈肇哈哈一笑,拿出那根镀铜锌棒交给刘月儿,刘月儿上手一摸,就知道这 层金黄色的金属物并非金子,她又用牙咬了咬,确认这种硬度应该是铜。
「哪有什么点石成金,只不过是镀了一层铜,看起来像是变成了金子一般。 」
刘月儿稍微放心了一些,她真的有些担心陈肇会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她思 考的所有出发点都是陈肇,自然害怕少爷因这种本事被人盯上。
「可是,即便不是金子,少爷又是怎么把铁变成了铜呢?这也是道士神仙才 有的本事呀!」刘月儿疑惑的问道,芊芊也慢慢走过来,饶有兴趣的等着陈肇解 释。
陈肇道:「这就是我要教给璇儿的知识呀,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像我一样将世间万物来回转换,我因为掌握了这门 知识,可以将水变成空气,可以将木头变成干冰,可以将钢铁变成液体…… ..甚至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只是进行这种转变必须要付出某种代价——」
芊芊刚开始听还很是感兴趣,却一听到「代价」,马上联想到是不是少爷因 为这种转换法术而短了寿命,马上皱着鼻子就要哭出来,陈肇赶忙搂住她解释道 :「这代价可不是什么寿命,是能量,与你们解释实在是太过于复杂,对少爷我 是无害的,否则我怎么敢让我亲妹妹去学习这化学呢?」
芊芊和刘月儿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芊芊道:「少爷,芊芊脑袋笨,不识字,学不来这门本事,可是芊芊也想帮 少爷,芊芊知道月儿姐姐每天都要忙着摆弄那个什么」电台「,可是芊芊没用— —」
陈肇笑了笑,道:「芊芊,你放心,以后你能帮上我的地方可多了去了,就 算是不识字,未来少爷我也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少爷我就要建立 一个叫做」科学社会研究院「的地方,这个地方呀,是咱们未来的根基,是个非 常非常重要的地方,到时候我需要你去负责这个研究院的后勤工作。」
芊芊一听,又有些心惊胆战起来,这个地方这么重要,生怕自己做不好。
刘月儿在旁边笑道:「少爷,你把芊芊妹子给吓着了,我猜呀,芊芊现在心 里面就挂着怎么把少爷的孩子养大呢!」
芊芊红着脸道:「少爷,芊芊还真就是这么想!」
陈肇笑道:「芊芊,千万别妄自菲薄,少爷我身边能信任的人太少,你们两 个都是我身边的人,重要的工作不能交给我不信任的人,生孩子养孩子得下功夫 ,未来的工作也得上心,我可指望着你们两个呐。」
芊芊勇敢的点了点头,芊芊和刘月儿心中多少保留着一些这个时代「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但是这几年在陈肇的影响下,她们多多少少在心态上也有了积 极的转变,陈肇在陈家主张的思想就是女人干活不丢人,这种平权思想还是太先 进了,陈家大部分人是不太能够很快接受的,但是身为陈肇身边最亲近的两个女 人,肯定还是或多或少受了一定影响,所以陈肇给刘月儿和芊芊交代工作的时候 ,两人都不会觉得自己身为女人不应当做这些。
陈肇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拟定建设白莲科学社会研究院了。
建立科学研究设施,发展科技是很好理解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增 长与进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但是这个研究院的名字并非是科学院,而 是将科学跟社会学并排放在了一起,陈肇身为一名历史学家,他非常清楚发展社 会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发展科学。
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例子出发,管中窥豹,理解社会学对于整个白莲体系 的重要性。
如今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国家」、「社会」这两种概念,在这个年代并没 有广泛的被人类领悟,欧洲人面对一个异邦人的时候,最注重的并非他是「哪个 国家的人」,他们最注重的是对方是「信仰什么宗教」,你我若都是信仰天主教 的,那就可以看做是自己人,这种意识形态放到当今社会是不可被理解的,比如 一个佛教徒,看到一个印度佛教徒也不会觉得对方是自己人,也不能够在基本意 识形态的层面上形成共识。
在此时欧洲的封建体制下,邦国林立,德意志帝国中存在上千个大大小小的 邦国,这些邦国只对帝王存在有限义务,也只存在有限权力,这绝非现代意义上 的国家。
国家这个概念在欧洲是如何诞生的?教科书上告诉我们,是因为民族主义的 兴起,从而形成了国家的初步形态,然而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 。
真正导致国家慢慢形成的本质诱因是:资本出现了,资本要求广泛的动员、 集中生产力,从而产生规模集群效应,形成更高效的资本积累,然而邦国林立的 封建制的生产力群体太过分散,土地资源同样分散,也就导致了资本的生产力要 素极度分散,在资本的需求与推动之下,一系列研究民族主义、天赋人权的学者 被赞助,创立了整个服务于有利于资本增殖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为革命赋予了 正义性,才有了席卷欧洲的近代革命,欧洲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这是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现代的一个工厂,要招人必然是从全国各地征 召劳动力,因为各个地区的资源价值不同,资本必然选择最便宜的劳动力进行征 召,然而如果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跨邦国征召必然产生更高成本,这不符合 资本发展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中早就指明了这一点——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放眼这个时代的华夏,同样的道理,这个年代的华夏人几乎不存在国家主义 的概念,也不存在广泛的社会概念,因为在自然小农经济这个生产关系体系中, 不需要「现代国家」这个上层建筑,一个明代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集体概念还 停留在宗族和村落的范围内,在这个时候,社会这个词是分开用的。
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在清朝末期之前,华夏土地上的人们都是这么理解「社」这个词的,在自然 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从土地里面获取他们最基础的生活资料——食物、木材等等 ,他们自然而然的对土地产生了一种崇拜、报恩的情绪,作为一个现代人类,我 们有一套科学的解释来理解和剖析土地生产作物的科学本质,但是古人还不具备 这种视角,当讨论古人的社会理念的时候,一定不能缺少了马克思主义视角,这 是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典型例子。
在这种最朴实的感情冲动下,古代就有了土地神这么一个具象化的对象,土 地是广袤无垠的,人们必须找到一个有限的、具体的对象来对土地这个无限之物 、抽象之物进行崇拜表达。
所以人们「封土为社」,修一个土地神庙,在这个社庙里面举行祭祀活动, 从而表达对抽象的土地的感激与祭拜,这种土地庙,小的就是田间地头的小小祭 坛,大到天坛,都是一个道理。
在这个基础上,最初的社会形态便凝结了——乡社、村社,后来又慢慢发展 出了诗社、茶社,社这个概念被广泛化了,用来指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的松散 团体。
「会」这个字自然就是集会的意思,集会因不同的目的而举行,当然,集会 的形态也是自然经济生产关系所主导的。
所以从社会这个词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古代人的社会概念,我们 可以发现古人的社会概念跟现代人的社会概念完全不同,因此,在生产力条件的 约束之下,古人没有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的概念。
当然,这个时候的明朝人也有相当有限的国家概念,这个国家概念同样也不 是因民族主义而形成,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怀仍然跟生产力、生产关系、自然资源 配置是相配合的,中华是如何早在秦朝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根本原因在地理 因素与自然资源配置上。
如何理解这句话?如果我们把整个华夏地区的400毫米等降水线与长城的 地图相互比较,就能够发现其实这两条线是高度重合的,也就是说,在长城以北 ,就是降水稀少的区域,在长城以南,就是受太平洋暖流影响更多,降水相对丰 富的地区。
古代的华夏人民以及统治者当然没有等降水线的概念,但是他们却能够正好 将长城修建在等降水线的位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方的游牧民族天然生活在降水稀少的北方地区,温度与降水等自然资源条 件注定他们必须进行游牧活动,而一旦遭受大灾大难,牛马羊成群死亡的时候, 他们就必须南下劫掠农耕地区,而这种劫掠是部族性的,规模极大,毕竟自然问 题不会单点爆发而是超大规模区域的爆发,因此北方的部族会更倾向于部族联合 ,单一的南方小国凭借一己之力无法与之对抗,这就促使了南方的耕种民族必须 形成统一,共同抵抗北方的劫掠。
而南方耕种民族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因为自然资源的同质性,就可以以国 家兼并的形式完成统一,一个小国一旦发生大灾难,势必被更大的邻国吞并,而 大一统的国家也有利于形成对区域性灾难风险的抵抗力,北方的游牧民族则因为 他们的资产是可流动的牛羊而不是固定的土地,所以他们很难像南方民族一样完 成高度集权的统一,只能形成有限的联合。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如果从意识形态、帝王性 格、民族性格、语言文化、专制体系等方面作为基础去理解问题,根本不足以触 摸到问题的本质,这些条件都是催化剂,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真正决定历史发 展的最底层要素,仍然是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根据此种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生产关 系,北方的草原部族入侵南方也不是因为他们本性野蛮,南方的华夏土地上的大 一统国家的形成也不是因为华夏人温顺易于管理。
马克思学说伟大的地方也在这里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分析历史不是「你以为 」,历史全都是非主观的,「有生产力事实依据」可以分析的。
当上层建筑与生产力方式产生剧烈矛盾的时候,就是改革和革命到来的时刻 。
显然,在这种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几乎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现代工业社会是 无法成立的。
现在陈肇希望孵化出一个工业化的胚胎,也就是构建一个具备更优越生产关 系的社会,如果不通过发展社会学来主动构建与生产关系对等的上层建筑,矛盾 就必然产生,革命就必然爆发,白莲政权对外面对着西方欧洲的殖民主义,对内 面对着依旧强大的明政权,内部革命是必然失败的。
所以发展社会学的需求就迫切了起来,社会学的研究关乎白莲体系的生死存 亡,足以与科技相提并论。
至于具体计划,陈肇则没有急功近利,他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要普及基本教 育,如果放在前一段时间,陈肇早就已经加快上马这个大项目了,即便手头上没 什么银子,也没有基础教育条件,硬着头皮也得搞,毕竟如果想要构建这样一个 超大体系,没个几十年的布局是无法完成的,陈肇要在有生之年保证这个项目体 系构筑完成,他不确定自己死后,后人们会不会延续着他的思路推进社会建设, 但是毕竟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陈肇拥有了可以说无穷的寿命,事情就可以按部就 班的一点一点来了。
视角且转换到禺山白莲地区,简单的介绍一下目前白莲根据地的发展状况。
距离陈肇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整个禺山-石濑地区有了很 大的改观。
变化最大的当属白莲原堂口核心区域,也就是当初陈肇提着冲锋枪穿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字数:26587
2022/02/15
【江山射姬】第一部诺亚方舟 第二十章
(作者的话:说在前面,本小说中的很多内容确实有参考真实历史的元素, 但是请读者不要将虚构的小说与现实混为一谈,后三章的内容中必然包涵了艺术 创作加工的部分,对四大名著《红楼梦》的那部分描写也未经严密考据,请谨慎 看待作者的观点,特此声明。)
姜憬羊此次出击,奉命生擒赵禅语,她自然是无比自信的。
自信的基础来源自然是自己的身手,她确实是个能人,身手矫健,各种兵器 运用的也相当娴熟,对暗器也颇有研究,凡是能够增加自己战斗力的本事,姜憬 羊都有所涉猎。
其次,姜憬羊已经不是初入江湖的嫩娃儿,她已经经历了很多次的生死时刻 ,与人搏命的经验也是毫不缺乏的,与老道士一路向东的那段路程,她也是吃够 了武学训练的苦头,在她眼中,普通人面对自己是毫无胜算的,一直以来的胜利 更是让她信心十足。
然而姜憬羊不知道的是,她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赵禅语这么简单,还 有陈肇这个妖孽一般的角色。
视角回到陈肇这边。
第二天一早,陈肇就神神秘秘的把妹妹陈璇喊到了自己的小院子里面,给她 表演所谓的点石成金,他现在还不知道有一个武艺高强的美女武者已经盯上了自 己的下属,盯上了自己的白莲势力,他只是按部就班的推进自己的计划。
陈璇兴奋极了,她起了一个大早,就等着哥哥履行他们之间的承诺,陈肇也 眉开眼笑,最近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都在比较顺利的进行,再加上芊芊怀孕, 他心情可是好得很。
陈肇给陈璇准备的「点石成金」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一个锌置换铜的化 学小实验。
陈璇看着哥哥摆弄着桌子上的瓶瓶罐罐,相当期待哥哥如何点石成金。
陈肇先是给妹妹展示了他手中的锌棒,还给妹妹让她好好检查一番,陈璇把 锌棒拿到手上,从材质角度来说,表面上看起来跟家里的菜刀没什么区别,在陈 璇的认知中,这应该是铁,然后陈肇将锌棒插进了硫酸铜溶液里面,叮嘱陈璇仔 细观察锌棒表面,没过多久,金黄色的铜被置换了出来,在锌棒表面形成了一层 相当耀眼的镀铜层,陈璇嘴巴长的大大的,在后面晒太阳看热闹的芊芊和刘月儿 也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陈肇笑呵呵的将镀铜锌棒收进了口袋里,他肯定不能再把这个东西给妹妹亲 手验证是不是真的变成了金子,毕竟铜的质地跟金子差距还是很大,只是表面上 看起来有些相似。
「哥哥!你难不成真是神仙下凡?!」陈璇兴奋的跑到陈肇身边来,对陈肇 崇拜的无以复加。
陈肇笑道:「哥哥当然不是神仙下凡,这门点石成金的手艺,人人都能学会 ,只不过我跟璇儿你说过,要学习这门手艺,必须要下功夫,动脑筋才行,你愿 意跟着我学不?」
陈璇忙不迭的点头。
陈肇亲昵的揉了揉陈璇的脑袋,说道:「要学会这门本事,璇儿要走的路还 有很长,不过璇儿现在也会读书写字了,哥哥有了时间就教你,这点石成金的本 事,名字叫做」化学「,是研究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学问。」
陈璇一脸崇拜的看着陈肇,抱着他的胳膊道:「哥哥,璇儿不怕吃苦,璇儿 就学这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不仅仅要吃苦,学习化学可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了,甚至是陈家的人也不 能说,你要是说出去了,皇帝就要派人把哥哥我抓走了。」
陈璇一脸严肃的保证道:「哥哥,璇儿肯定为你保守秘密!」
陈肇笑着点点头,然后拿出了一张元素周期表递给陈璇,道:「璇儿,你要 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把这个表格完整的背下来,背下来还不行,要倒背如流, 我一说起这表中的某一个东西,你都要答出来这个东西的上一个和下一个都是什 么,这才算合格,等你背过了,我考过了之后,咱们才能正式开始学习化学。」
以前陈璇一听要背东西,肯定是万般推诿,但是今天却是相当积极,拿过表 格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然而她并不认识表格上大部分的字,这些字好多金字 旁好多气字头的字相当陌生,好在陈肇在这些元素名称上面都标了拼音,不耽误 她读写这些元素名。
「哥哥,今天下午璇儿就能背过,到时候哥哥来考璇儿便是!」陈璇信心满 满的说道,确实,对于接受过初级教育的明代知识分子来说,背诵简直是再简单 不过的基本功。
「好,下午哥哥就去考你!」
陈璇小心的把元素周期表收起来,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刘月儿走到陈肇身边,看着陈璇关上了陈肇的院门,好奇的小声问道:「少 爷真的会点石成金?」
陈肇哈哈一笑,拿出那根镀铜锌棒交给刘月儿,刘月儿上手一摸,就知道这 层金黄色的金属物并非金子,她又用牙咬了咬,确认这种硬度应该是铜。
「哪有什么点石成金,只不过是镀了一层铜,看起来像是变成了金子一般。 」
刘月儿稍微放心了一些,她真的有些担心陈肇会这种点石成金的本事,她思 考的所有出发点都是陈肇,自然害怕少爷因这种本事被人盯上。
「可是,即便不是金子,少爷又是怎么把铁变成了铜呢?这也是道士神仙才 有的本事呀!」刘月儿疑惑的问道,芊芊也慢慢走过来,饶有兴趣的等着陈肇解 释。
陈肇道:「这就是我要教给璇儿的知识呀,世间万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 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像我一样将世间万物来回转换,我因为掌握了这门 知识,可以将水变成空气,可以将木头变成干冰,可以将钢铁变成液体…… ..甚至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只是进行这种转变必须要付出某种代价——」
芊芊刚开始听还很是感兴趣,却一听到「代价」,马上联想到是不是少爷因 为这种转换法术而短了寿命,马上皱着鼻子就要哭出来,陈肇赶忙搂住她解释道 :「这代价可不是什么寿命,是能量,与你们解释实在是太过于复杂,对少爷我 是无害的,否则我怎么敢让我亲妹妹去学习这化学呢?」
芊芊和刘月儿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芊芊道:「少爷,芊芊脑袋笨,不识字,学不来这门本事,可是芊芊也想帮 少爷,芊芊知道月儿姐姐每天都要忙着摆弄那个什么」电台「,可是芊芊没用— —」
陈肇笑了笑,道:「芊芊,你放心,以后你能帮上我的地方可多了去了,就 算是不识字,未来少爷我也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用不了多久,少爷我就要建立 一个叫做」科学社会研究院「的地方,这个地方呀,是咱们未来的根基,是个非 常非常重要的地方,到时候我需要你去负责这个研究院的后勤工作。」
芊芊一听,又有些心惊胆战起来,这个地方这么重要,生怕自己做不好。
刘月儿在旁边笑道:「少爷,你把芊芊妹子给吓着了,我猜呀,芊芊现在心 里面就挂着怎么把少爷的孩子养大呢!」
芊芊红着脸道:「少爷,芊芊还真就是这么想!」
陈肇笑道:「芊芊,千万别妄自菲薄,少爷我身边能信任的人太少,你们两 个都是我身边的人,重要的工作不能交给我不信任的人,生孩子养孩子得下功夫 ,未来的工作也得上心,我可指望着你们两个呐。」
芊芊勇敢的点了点头,芊芊和刘月儿心中多少保留着一些这个时代「男主外 女主内」的思想,但是这几年在陈肇的影响下,她们多多少少在心态上也有了积 极的转变,陈肇在陈家主张的思想就是女人干活不丢人,这种平权思想还是太先 进了,陈家大部分人是不太能够很快接受的,但是身为陈肇身边最亲近的两个女 人,肯定还是或多或少受了一定影响,所以陈肇给刘月儿和芊芊交代工作的时候 ,两人都不会觉得自己身为女人不应当做这些。
陈肇其实早就已经开始拟定建设白莲科学社会研究院了。
建立科学研究设施,发展科技是很好理解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增 长与进步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生死存亡,但是这个研究院的名字并非是科学院,而 是将科学跟社会学并排放在了一起,陈肇身为一名历史学家,他非常清楚发展社 会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发展科学。
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的例子出发,管中窥豹,理解社会学对于整个白莲体系 的重要性。
如今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国家」、「社会」这两种概念,在这个年代并没 有广泛的被人类领悟,欧洲人面对一个异邦人的时候,最注重的并非他是「哪个 国家的人」,他们最注重的是对方是「信仰什么宗教」,你我若都是信仰天主教 的,那就可以看做是自己人,这种意识形态放到当今社会是不可被理解的,比如 一个佛教徒,看到一个印度佛教徒也不会觉得对方是自己人,也不能够在基本意 识形态的层面上形成共识。
在此时欧洲的封建体制下,邦国林立,德意志帝国中存在上千个大大小小的 邦国,这些邦国只对帝王存在有限义务,也只存在有限权力,这绝非现代意义上 的国家。
国家这个概念在欧洲是如何诞生的?教科书上告诉我们,是因为民族主义的 兴起,从而形成了国家的初步形态,然而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 。
真正导致国家慢慢形成的本质诱因是:资本出现了,资本要求广泛的动员、 集中生产力,从而产生规模集群效应,形成更高效的资本积累,然而邦国林立的 封建制的生产力群体太过分散,土地资源同样分散,也就导致了资本的生产力要 素极度分散,在资本的需求与推动之下,一系列研究民族主义、天赋人权的学者 被赞助,创立了整个服务于有利于资本增殖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为革命赋予了 正义性,才有了席卷欧洲的近代革命,欧洲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国家。
这是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现代的一个工厂,要招人必然是从全国各地征 召劳动力,因为各个地区的资源价值不同,资本必然选择最便宜的劳动力进行征 召,然而如果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家,跨邦国征召必然产生更高成本,这不符合 资本发展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学说之中早就指明了这一点——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放眼这个时代的华夏,同样的道理,这个年代的华夏人几乎不存在国家主义 的概念,也不存在广泛的社会概念,因为在自然小农经济这个生产关系体系中, 不需要「现代国家」这个上层建筑,一个明代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集体概念还 停留在宗族和村落的范围内,在这个时候,社会这个词是分开用的。
社,土地之主也。土地阔不可尽敬,故封土为社,以报功也。
在清朝末期之前,华夏土地上的人们都是这么理解「社」这个词的,在自然 经济的条件下,人们从土地里面获取他们最基础的生活资料——食物、木材等等 ,他们自然而然的对土地产生了一种崇拜、报恩的情绪,作为一个现代人类,我 们有一套科学的解释来理解和剖析土地生产作物的科学本质,但是古人还不具备 这种视角,当讨论古人的社会理念的时候,一定不能缺少了马克思主义视角,这 是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的典型例子。
在这种最朴实的感情冲动下,古代就有了土地神这么一个具象化的对象,土 地是广袤无垠的,人们必须找到一个有限的、具体的对象来对土地这个无限之物 、抽象之物进行崇拜表达。
所以人们「封土为社」,修一个土地神庙,在这个社庙里面举行祭祀活动, 从而表达对抽象的土地的感激与祭拜,这种土地庙,小的就是田间地头的小小祭 坛,大到天坛,都是一个道理。
在这个基础上,最初的社会形态便凝结了——乡社、村社,后来又慢慢发展 出了诗社、茶社,社这个概念被广泛化了,用来指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组成的松散 团体。
「会」这个字自然就是集会的意思,集会因不同的目的而举行,当然,集会 的形态也是自然经济生产关系所主导的。
所以从社会这个词出发,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古代人的社会概念,我们 可以发现古人的社会概念跟现代人的社会概念完全不同,因此,在生产力条件的 约束之下,古人没有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的概念。
当然,这个时候的明朝人也有相当有限的国家概念,这个国家概念同样也不 是因民族主义而形成,这种朴素的爱国情怀仍然跟生产力、生产关系、自然资源 配置是相配合的,中华是如何早在秦朝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根本原因在地理 因素与自然资源配置上。
如何理解这句话?如果我们把整个华夏地区的400毫米等降水线与长城的 地图相互比较,就能够发现其实这两条线是高度重合的,也就是说,在长城以北 ,就是降水稀少的区域,在长城以南,就是受太平洋暖流影响更多,降水相对丰 富的地区。
古代的华夏人民以及统治者当然没有等降水线的概念,但是他们却能够正好 将长城修建在等降水线的位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北方的游牧民族天然生活在降水稀少的北方地区,温度与降水等自然资源条 件注定他们必须进行游牧活动,而一旦遭受大灾大难,牛马羊成群死亡的时候, 他们就必须南下劫掠农耕地区,而这种劫掠是部族性的,规模极大,毕竟自然问 题不会单点爆发而是超大规模区域的爆发,因此北方的部族会更倾向于部族联合 ,单一的南方小国凭借一己之力无法与之对抗,这就促使了南方的耕种民族必须 形成统一,共同抵抗北方的劫掠。
而南方耕种民族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因为自然资源的同质性,就可以以国 家兼并的形式完成统一,一个小国一旦发生大灾难,势必被更大的邻国吞并,而 大一统的国家也有利于形成对区域性灾难风险的抵抗力,北方的游牧民族则因为 他们的资产是可流动的牛羊而不是固定的土地,所以他们很难像南方民族一样完 成高度集权的统一,只能形成有限的联合。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如果从意识形态、帝王性 格、民族性格、语言文化、专制体系等方面作为基础去理解问题,根本不足以触 摸到问题的本质,这些条件都是催化剂,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真正决定历史发 展的最底层要素,仍然是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根据此种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生产关 系,北方的草原部族入侵南方也不是因为他们本性野蛮,南方的华夏土地上的大 一统国家的形成也不是因为华夏人温顺易于管理。
马克思学说伟大的地方也在这里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分析历史不是「你以为 」,历史全都是非主观的,「有生产力事实依据」可以分析的。
当上层建筑与生产力方式产生剧烈矛盾的时候,就是改革和革命到来的时刻 。
显然,在这种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几乎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现代工业社会是 无法成立的。
现在陈肇希望孵化出一个工业化的胚胎,也就是构建一个具备更优越生产关 系的社会,如果不通过发展社会学来主动构建与生产关系对等的上层建筑,矛盾 就必然产生,革命就必然爆发,白莲政权对外面对着西方欧洲的殖民主义,对内 面对着依旧强大的明政权,内部革命是必然失败的。
所以发展社会学的需求就迫切了起来,社会学的研究关乎白莲体系的生死存 亡,足以与科技相提并论。
至于具体计划,陈肇则没有急功近利,他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要普及基本教 育,如果放在前一段时间,陈肇早就已经加快上马这个大项目了,即便手头上没 什么银子,也没有基础教育条件,硬着头皮也得搞,毕竟如果想要构建这样一个 超大体系,没个几十年的布局是无法完成的,陈肇要在有生之年保证这个项目体 系构筑完成,他不确定自己死后,后人们会不会延续着他的思路推进社会建设, 但是毕竟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陈肇拥有了可以说无穷的寿命,事情就可以按部就 班的一点一点来了。
视角且转换到禺山白莲地区,简单的介绍一下目前白莲根据地的发展状况。
距离陈肇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整个禺山-石濑地区有了很 大的改观。
变化最大的当属白莲原堂口核心区域,也就是当初陈肇提着冲锋枪穿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