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21-09-14
作、成品、贩卖的产业链。
如何筹划整个产业的细节,是重中之重。
加工制作方面,陈肇在家里就吃过自家产的米粉,这种食物几乎是最接近现 代人食谱的食物了,会这门手艺的是陈家的厨子王老头,这人是闹饥荒的时候从 南方逃难过来的,会不少做饭的手艺,陈家收留了他,让他负责陈家上上下下的 伙食,他在陈家一呆就是十多年,陈肇也是吃着他的饭菜长大的。
陈肇向王老头请教全部的米粉制作工艺,王老头没搞懂大少爷为什么突然对 做菜手艺感兴趣了,他还是传统思维,觉得做菜的活计是下等人干的事情。
「大少爷,我这个糟老头子怎么能让你往灶台上使劲哟!大少爷是行医治病 ,读书当官的富贵命,哪能当个臭厨子!」王老头一边这样说,一边一个劲的把 陈肇从厨房往外赶。
陈肇只好跟他说,不是自己亲自要学,而是准备在杭州府开一个米粉店当做 试点,观察一下杭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赚点银子。
陈肇说的几句话,王老头眨巴着眼睛,有一半没听懂,还心想着卖米粉能赚 几个铜板?但是看少爷坚持,他也只好照着陈肇的吩咐办事,毕竟这两年下来, 陈肇的决定无不是正确的,先是带领着陈家度过了杀人的疫情,有改革了卫生, 让大家的生活变好。
陈肇问起米粉,王老头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他说:「大少爷,米粉活计, 你找我就找对人咯!」
米粉确实是王老头的拿手绝技,他详细的跟陈肇说明米粉的制作工艺,还介 绍了所有的米粉生产工具,陈肇听的很仔细,听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改造这些生 产工具。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陈肇就开始动手建造一个米粉作坊,榨床、石碾、 石臼等生产工具很全,但是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只适合单人制作,陈肇跟王老 头一起对这些生产工具进行了改进,使这些工具能够适应大规模生产,能大两号 的就大两号,不能大两号的多准备点。
王老头也不理解陈肇为什么要扩大生产规模,米粉这东西,按照庄稼人的话 来说就是不能当饭吃,只能算一种小吃,够一家人端上饭桌的米粉产量也就够了 ,为啥要做这么多呢?
陈肇也不想跟王老头解释过多,两人还是合力设计和改进了生产工具。
随后陈肇直接指挥着从白莲教那边拉来的壮丁们建立了一个米粉生产工坊, 这年头盖房子盖工坊根本不用请人来做,家里面会盖房子的人多的是,从白莲地 区带回来的这些工人,盖房子那是手到擒来。
工坊是照着规模生产的方向建造的,陈肇要求这个工坊要盖的又大又宽敞, 一开始工人们还以为陈肇要建个新的大院子住,毕竟大少爷长大了,弄个新的敞 阔大房子也无可厚非,按照陈肇指使建的时候,有个陈家的下人就跟陈肇说:「 大少爷,大厅建这么大,摆进去家具也显得太空了,配套的卧室也不好建,不如 建小一点?」
陈肇说:「这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用来加工米粉的,你们按照我说的来就 行了。」
三十多个男人干活的效率很高,半个月就搞定了。
这个「厂房」没有完全按照南方的房子风格做设计,而是建成了一个「长屋 」的样子,边长有将近二十米,宽只有六米,总面积也有一百二十平,在这个时 代可算得上是一间大房子,为了适应米粉加工所需要的环境,陈肇要求房子的前 后都要有窗户通风,他当时这么要求的时候,可把手下的下人们惊的不轻,农村 有句俗话:「门前不栽树,屋后不开窗」,这是风俗风水问题,屋子后面开窗户 是遭忌讳的。
陈肇当然不会理会这些,花了点功夫说服了下人们,虽然很是不理解少爷为 什么要建这样一间「犯忌」的屋子,他们还是照着干了。
建好之后,又简单的扩建了一个小院子。
然后将改造过的生产工具搬迁进去,晒米粉用的竹席像太阳能板一样一排排 的放在工坊的大院里,陈肇默默估算了一下产量,整个工坊正式投产一天生产个 五百斤鲜米粉不成问题。
陈肇早就计算好了成本、收益、生产规模,也初步预测了杭州府的市场需求 ,一碗米粉本来打算定量五两粉,跟王老头商量这件事的时候,王老头笑着说: 「大少爷,五两粉哪里够呀,都是些壮劳力,一两米能做二两鲜米粉,谁都知道 粉吃少了不压饿!」
陈肇仔细一想,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一天就吃两顿饭,这顿早饭是至关重要 的,必然要吃的饱饱的再出去做工,他跟王老头商量了一下,决定一碗粉定量八 两米粉,半斤,加上卤汁、浇头,保证这一碗米粉分量十足。
这样算下来,五百斤鲜米粉能供应一千碗米粉,这时候的陈肇还没意识到杭 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是何等之大。
然后是成本计算,细细一算,陈肇被如此低廉的成本吓了一大跳。
原材料成本低到了让陈肇不敢相信的地步,一斤米做两斤粉,五百斤粉,大 约需要二百五十斤粮食,也就是不到两石粮食,按照此时的粮价,一两银子能买 两石半左右的粮食,二百五十斤粮食大约700文钱左右的样子。
按照一碗米粉市场价格6文钱,一千碗粉就是6000文,足六两银子!
当然,这其中只是计算了单一原材料的成本,还有其他原材料的成本,陈肇 就算把这些原材料成本往最多算,一千碗粉的原材料价格绝不可能超过一两银子 。
然后陈肇初期的投入是什么?陈肇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根本就没怎么花银子, 成本在哪里?在价值论中,三大基本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三大要素,米粉 产业是轻资本产业,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陈肇家里面完全拿得出来,其次就是土地 ,身为大地主家庭,还能少得了地?最后就是劳动力,更不用提了,陈家自己人 加上白莲教控制区的忠心教徒,白莲教的这帮人能跟着圣子干活,已经是莫大荣 幸,陈肇封他们银子他们都不愿意接,陈家自己人本来就是陈家人,跟着少爷干 活那是天经地义。
因此从三大要素的角度来看,米粉产业的成本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最多最 多要算一个杭州府内的米粉店铺的问题,但是陈肇当然不担心这一点,王世贞是 杭州府实实在在的掌权人,不说能用一个低廉到夸张的价格拿到门店,起码能用 一个不吃亏,不用多花溢价的方式拿到门店,在杭州府,这样一个门店同样是很 便宜的。
工坊有了,工人有了,销售店铺也不用担心,五倍的利润额就摆在陈肇面前 ,一天就算只赚五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两,一年下来一千八百两,陈肇 这样一个地主家庭一年的盈余也就是这个数。
陈肇一边计算,他的心跳有点加快了起来,学习历史的他,经常能在历史中 得知这样的一个经验—— 华夏原始小农经济的产能,跟近代产业经济相比是绝 对落后的,陈肇对这样的经验结论只有字面意思上的理解,但是从没有直观的进 行过实验论证,如今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产业经济会摧枯拉朽一般彻底打破华夏 的小农经济自循环,一间没经过工业改造的手工米粉作坊,产值居然抵得上陈家 这样的南方大地主家庭!如果未来香水、白糖等产业一旦上马,利润可以用恐怖 来形容!
接下来自然是话不多说,陈肇留了陈家的下人们跟着王老头学习米粉制作工 艺,他自己则先一步前往杭州府盘一个门店,打通米粉产业环节的最后一环。
门店的选址很重要,陈肇希望自己的米粉门店能够位于杭州府人流量比较大 的地区,同时最好在一个接近杭州府城门口的地区,根据杭州府市民的习惯,有 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具有小规模流动性的,这些市民需要出城做工、务农,这一部 分人因此也都有这样的习惯——出城之间吃饱早饭,出门干活一天,回来之后吃 个晚饭回家。
古人对明代的杭州府有这样的描述:「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驿,咸延袤十 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非独城中居民也。又如宁、绍人什七在外,不知 何以生齿繁多如此。」
这句话说白了,是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杭州城内的人口相当多,不仅如此 ,有些家庭还有居住在城外的成员,林林总总加起来人口相当恐怖。
陈肇进杭州府没逛多久,很快就相中了一家店铺,巧合的是,这个铺子距离 自己的小医馆还不怎么远,周围有不少肉铺、米店,再往里走两步就是各种小商 业铺子,形成了一个小规模集群,有典当铺、丝绵铺、杂货铺、线香铺,人流量 相当之大。
陈肇找了这个铺子的老板,这人开口就是六十两,还不算税,陈肇寻思着这 老板是看自己太年轻,嘴上没长毛,把自己当猪宰了,他也不跟这个老板打唾沫 星子,当即花了几两银子买了上好五花肉两挂,一坛好酒,找到杭州府负责住税 的课税司副使李利。
李利这人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很瘦,一身官袍挂在身上呼扇呼扇的,留这 个山羊胡,一肚子的精明算计,他跟陈家是老交情了,他大哥的正房,也就是他 大嫂,跟陈肇的三姨娘是孪生姐妹,本来就沾亲带故,最重要的是他负责的一部 分税收就包括陈家,陈家是从来不拖欠各种税项的,有时候陈家势力范围内的农 户如果交不上粮税,陈家还会先行垫付,每当过年也都不忘了给李利备一份礼, 给李利省了好大的心思,李利自然也在税收上给陈家给了不少方便,双方和谐的 合作了好多年了。
听闻陈肇来访,李利赶忙亲自出门迎接,两人虽然见面不多,但是热情的好 像多年的老友一般,李利听闻陈肇找他是来问店铺转让的事情,李利拍了拍胸脯 道:「这事情你可算找对了人,我保管帮你收拾的安安稳稳,你一句话都不用说 ,就站在我身后就行了。」
于是接下来,陈肇就目睹了一出鲜活的「资本向官僚下跪」的明代好戏码。
李利带着人手,大摇大摆的就来到了那个店铺前,那老板一看是管税的老爷 来了,后面还跟着那个刚才问自己店铺价格的年轻人,顿时知道自己踢钢板上了 ,背后一下子就激出了不少冷汗,忙不迭的陪着笑就迎了出来。
李利道:「店家老板,你这个铺子多少银子转让?」
那老板赶忙鞠躬道:「李大人,小人不知是李大人的朋友来看店,早知道如 此,小人哪里敢收钱,这店铺不要钱!」
李利皱眉道:「不要钱?我怎的听说你这店铺值六十两银子?」
老板汗流浃背,一边擦汗,一边道:「李大人,哪里的话!小人这铺子不值 钱,毕竟想卖个虚价钱,有人来问,自然就说了——」
「好啊!你这等偷奸耍滑的商人性,肯定也少不了漏税!来人,查查这家店 的账。」李利大手一挥,旁边的衙吏拿这个册子对照着店铺名就查了起来,老板 吓得双腿一软就跪了下来,道:「李大人!小人门肆、落地、牙税契税都教齐了 ,不曾偷税漏税呀!」
那衙吏自然也是个老油条,李利是来找这个老板麻烦的,他是很清楚的,所 以即便没什么毛病他也得找出来点「毛病」,他仔细的看着税目名录,道:「报 !李大人,这家店铺今年的抽份税和门税还未交!」
「哦?!你这个大胆刁民,前段时间我可是刚刚收缴了门税,你竟然没有交 ?!」李利两眼一瞪,面带凶狠的问道。
「李大人,李老爷!小人听闻今年门税和抽份税可以年底再交,没听说现在 就必须要交啊……」老板哭丧着脸,他在这杭州府里面还有其他产业,如果全都 被搞上这么一番,可怎么受得了!
「大胆!你居然敢顶撞本官?!」
那老板当即闭嘴,忙不迭的磕头。
「本官再问你一遍,你这店铺多少钱?」
「小人……小人这店铺年久失修,转让给那位小公子,照理还要出点修缮银 钱,小人赔三十两银子给这位小公子,将店铺转让给他。」这小老板知道今天非 出点血不可了。
「哼,什么修缮费!你这三十两银子,当然要补交今年的欠税!我看你还算 通明达理,到衙门交了银子,收拾好东西赶紧滚蛋!看见你这个滑头我就来气! 」李利啐了口唾沫,那老板忙不迭的磕头,还要谢谢李大人不罚之恩。
李利耍完一通威风,让一个衙役领着那老板上衙门交银子,自己带着人大摇 大摆的回到了府上,陈肇笑道:「李大人威风呀!没想到小子白得了一个店铺, 这份恩情小子带陈家记下了!」
李利摆了摆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我跟你爹也是老交情了,说这些可就 见外,回家托我跟你爹问句好,还有,那店铺的落地税、转让税,你都不用操心 了,等那个刁民办完了手续,我差人把地契给你送过去,那三十两银子,就是干 这个用的,毕竟转让了房产,官账上得记录下来,我也得收上来税交差,我也会 吩咐手下人,让他们帮着你看好店,只要是店铺上的事情,再来找我就成了!」
陈肇再次谢过李利,从他府上离开,一边在路上走,一边心想,这哪是「上 面有人好办事」,这叫「上面有人心想事成」啊!
有了李利的帮忙,平时手续繁杂,转让周期很长的店铺,没两天就正式交到 了陈肇手上,这样一来,店铺的成本居然也完全省了下来,陈肇马不停蹄,准备 开始改装店铺,把铺子弄成米粉店该有的样子。
改装门店之际,陈肇开始准备培训他从白莲地区带回来的七位小娘子,把这 个米粉铺子的销售店面全部交给她们,正当陈肇考虑着如何这几个女人上营销服 务课的时候,身上的对讲机居然有了动静,陈肇知道这是刘月儿在联系自己,他 打开对讲机,里面传来了刘月儿急切的声音:「少爷,芊芊身体好像有些不舒服 ,晌午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了,少爷快回来看看!」
陈肇一听,顿时心头一紧,急的有点上火,自己的心头肉小侍女居然身体出 了问题,他赶紧骑上马快马加鞭返回陈家,一到家里面也来不及打招呼,就一头 钻进了自己的院子里面。
刘月儿正有些焦急的在门口等他,陈肇一来,刘月儿就赶紧拉起陈肇的手, 带着他往屋里面进。
「只是吐了?发烧没?神志清醒吗?」陈肇一边问,一边疾步走着。
刘月儿道:「少爷,芊芊只是说头晕想吐,全身无力,婢子量了她的体温, 没有发烧。」
陈肇点了点头,推门回到房内,芊芊正躺在床上,看到陈肇进来,一瘪嘴就 要掉眼泪,陈肇赶紧摸了摸她的小脸蛋,微笑着安慰道:「芊芊不要怕,少爷来 了,少爷我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什么病都治得!」
芊芊握住陈肇的手,深情的看向陈肇道:「少爷在身边,芊芊死都不怕了。 」
陈肇顺手把住芊芊的手腕,有点滑脉,然后他感受了一下芊芊的体感温度, 也没有发烧,又看了看芊芊的瞳孔,也没什么大问题。
「有没有哪里痛?」陈肇问道,芊芊却摇了摇头,说不疼,就是头晕,没力 气,想吐。
陈肇心想,呕吐无力,大概率是肠胃问题了,也有小概率是贫血诱发的并发 症,他拿出很早之前就兑换过的听诊器,听了起来,结果感觉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陈肇皱着眉头,不断的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慌,不要关心则乱,像对待普通 病人一样对待芊芊。
然而当陈肇听到芊芊小腹附近之后,陈肇愣住了,他看向芊芊有些苍白的小 脸,然后绽放出了微笑。
芊芊看陈肇笑了,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一脸的疑惑,站在陈肇身后的刘月 儿突然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芊芊,你没病,你怀孕了。」陈肇收起听诊器,拉好芊芊身上的被子说道 。
「少爷,婢子什么了?」芊芊瞪大一双明亮可爱的眼睛,她不敢相信自己的 耳朵。
「你怀孕了,就在这里。」陈肇微笑着拉着芊芊的纤纤细手,放在她的小腹 上。
「芊芊有小宝宝了?!」芊芊激动的想要坐起来,本来毫无血色的脸上也泛 起了红晕。
陈肇赶紧让她躺下,道:「我的小乖乖,可动作小一点,你肚子里面的小家 伙已经着床发育将近两个月了,再有一个月,芊芊的小肚子就要鼓起来了,怀孕 期间切忌太过激动,激烈运动!」
芊芊也没听懂什么叫着床,反正只听明白了「两个月了」,欢喜的笑道:「 芊芊怀了少爷的孩子两个月了!」
「对,芊芊以后要当妈妈了!」陈肇同样兴奋至极。
芊芊激动的扑到陈肇怀里面,不住的掉眼泪,陈肇兴奋之后,马上动起脑筋 来思索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照顾好芊芊。
芊芊情绪稳定下来之后,陈肇就坐在床边,吩咐芊芊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芊芊还傻乎乎的问要不要吃一些农村广为流传的土偏方,陈肇严正的告诉她,一 切事情听他吩咐,千万不能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要适量运动,多晒太阳,胃 口好了就多吃,胃口不好也要少吃,一天三餐如何吃,卫生习惯也要保持好……
吩咐了一堆东西,芊芊歪着头表示自己没记住,旁边的刘月儿笑着说道:「 少爷,我都记下来了。」
陈肇道:「好,我这段时间尽量留在家里面照顾芊芊,我有事不在家,芊芊 就听月儿的,其他人的都不能听!」
芊芊乖巧的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安顿好了芊芊,陈肇要跟家里面通知这件喜事,在院子里面,刘月儿笑嘻嘻 的抱着陈肇的手道:「恭喜少爷,贺喜少爷,陈家又要添新丁了!」
陈肇捏了捏刘月儿的脸,笑道:「你少在这里说这些恭喜话,你等着,下一 个就轮到你了!」
刘月儿脸一红,小声道:「月儿可羡慕的紧,月儿下面就等着少爷再多射几 次,让月儿也怀上!」
陈肇哈哈一笑,道:「今晚你就别想跑!芊芊怀孕了不能行房事,晚上你就 等着吧!」
[ 本章完 ]【1】【2】【3】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如何筹划整个产业的细节,是重中之重。
加工制作方面,陈肇在家里就吃过自家产的米粉,这种食物几乎是最接近现 代人食谱的食物了,会这门手艺的是陈家的厨子王老头,这人是闹饥荒的时候从 南方逃难过来的,会不少做饭的手艺,陈家收留了他,让他负责陈家上上下下的 伙食,他在陈家一呆就是十多年,陈肇也是吃着他的饭菜长大的。
陈肇向王老头请教全部的米粉制作工艺,王老头没搞懂大少爷为什么突然对 做菜手艺感兴趣了,他还是传统思维,觉得做菜的活计是下等人干的事情。
「大少爷,我这个糟老头子怎么能让你往灶台上使劲哟!大少爷是行医治病 ,读书当官的富贵命,哪能当个臭厨子!」王老头一边这样说,一边一个劲的把 陈肇从厨房往外赶。
陈肇只好跟他说,不是自己亲自要学,而是准备在杭州府开一个米粉店当做 试点,观察一下杭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赚点银子。
陈肇说的几句话,王老头眨巴着眼睛,有一半没听懂,还心想着卖米粉能赚 几个铜板?但是看少爷坚持,他也只好照着陈肇的吩咐办事,毕竟这两年下来, 陈肇的决定无不是正确的,先是带领着陈家度过了杀人的疫情,有改革了卫生, 让大家的生活变好。
陈肇问起米粉,王老头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他说:「大少爷,米粉活计, 你找我就找对人咯!」
米粉确实是王老头的拿手绝技,他详细的跟陈肇说明米粉的制作工艺,还介 绍了所有的米粉生产工具,陈肇听的很仔细,听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改造这些生 产工具。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陈肇就开始动手建造一个米粉作坊,榨床、石碾、 石臼等生产工具很全,但是都是手工制作出来的,只适合单人制作,陈肇跟王老 头一起对这些生产工具进行了改进,使这些工具能够适应大规模生产,能大两号 的就大两号,不能大两号的多准备点。
王老头也不理解陈肇为什么要扩大生产规模,米粉这东西,按照庄稼人的话 来说就是不能当饭吃,只能算一种小吃,够一家人端上饭桌的米粉产量也就够了 ,为啥要做这么多呢?
陈肇也不想跟王老头解释过多,两人还是合力设计和改进了生产工具。
随后陈肇直接指挥着从白莲教那边拉来的壮丁们建立了一个米粉生产工坊, 这年头盖房子盖工坊根本不用请人来做,家里面会盖房子的人多的是,从白莲地 区带回来的这些工人,盖房子那是手到擒来。
工坊是照着规模生产的方向建造的,陈肇要求这个工坊要盖的又大又宽敞, 一开始工人们还以为陈肇要建个新的大院子住,毕竟大少爷长大了,弄个新的敞 阔大房子也无可厚非,按照陈肇指使建的时候,有个陈家的下人就跟陈肇说:「 大少爷,大厅建这么大,摆进去家具也显得太空了,配套的卧室也不好建,不如 建小一点?」
陈肇说:「这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用来加工米粉的,你们按照我说的来就 行了。」
三十多个男人干活的效率很高,半个月就搞定了。
这个「厂房」没有完全按照南方的房子风格做设计,而是建成了一个「长屋 」的样子,边长有将近二十米,宽只有六米,总面积也有一百二十平,在这个时 代可算得上是一间大房子,为了适应米粉加工所需要的环境,陈肇要求房子的前 后都要有窗户通风,他当时这么要求的时候,可把手下的下人们惊的不轻,农村 有句俗话:「门前不栽树,屋后不开窗」,这是风俗风水问题,屋子后面开窗户 是遭忌讳的。
陈肇当然不会理会这些,花了点功夫说服了下人们,虽然很是不理解少爷为 什么要建这样一间「犯忌」的屋子,他们还是照着干了。
建好之后,又简单的扩建了一个小院子。
然后将改造过的生产工具搬迁进去,晒米粉用的竹席像太阳能板一样一排排 的放在工坊的大院里,陈肇默默估算了一下产量,整个工坊正式投产一天生产个 五百斤鲜米粉不成问题。
陈肇早就计算好了成本、收益、生产规模,也初步预测了杭州府的市场需求 ,一碗米粉本来打算定量五两粉,跟王老头商量这件事的时候,王老头笑着说: 「大少爷,五两粉哪里够呀,都是些壮劳力,一两米能做二两鲜米粉,谁都知道 粉吃少了不压饿!」
陈肇仔细一想,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一天就吃两顿饭,这顿早饭是至关重要 的,必然要吃的饱饱的再出去做工,他跟王老头商量了一下,决定一碗粉定量八 两米粉,半斤,加上卤汁、浇头,保证这一碗米粉分量十足。
这样算下来,五百斤鲜米粉能供应一千碗米粉,这时候的陈肇还没意识到杭 州府市民的消费潜力是何等之大。
然后是成本计算,细细一算,陈肇被如此低廉的成本吓了一大跳。
原材料成本低到了让陈肇不敢相信的地步,一斤米做两斤粉,五百斤粉,大 约需要二百五十斤粮食,也就是不到两石粮食,按照此时的粮价,一两银子能买 两石半左右的粮食,二百五十斤粮食大约700文钱左右的样子。
按照一碗米粉市场价格6文钱,一千碗粉就是6000文,足六两银子!
当然,这其中只是计算了单一原材料的成本,还有其他原材料的成本,陈肇 就算把这些原材料成本往最多算,一千碗粉的原材料价格绝不可能超过一两银子 。
然后陈肇初期的投入是什么?陈肇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根本就没怎么花银子, 成本在哪里?在价值论中,三大基本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三大要素,米粉 产业是轻资本产业,原材料和生产工具陈肇家里面完全拿得出来,其次就是土地 ,身为大地主家庭,还能少得了地?最后就是劳动力,更不用提了,陈家自己人 加上白莲教控制区的忠心教徒,白莲教的这帮人能跟着圣子干活,已经是莫大荣 幸,陈肇封他们银子他们都不愿意接,陈家自己人本来就是陈家人,跟着少爷干 活那是天经地义。
因此从三大要素的角度来看,米粉产业的成本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最多最 多要算一个杭州府内的米粉店铺的问题,但是陈肇当然不担心这一点,王世贞是 杭州府实实在在的掌权人,不说能用一个低廉到夸张的价格拿到门店,起码能用 一个不吃亏,不用多花溢价的方式拿到门店,在杭州府,这样一个门店同样是很 便宜的。
工坊有了,工人有了,销售店铺也不用担心,五倍的利润额就摆在陈肇面前 ,一天就算只赚五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两,一年下来一千八百两,陈肇 这样一个地主家庭一年的盈余也就是这个数。
陈肇一边计算,他的心跳有点加快了起来,学习历史的他,经常能在历史中 得知这样的一个经验—— 华夏原始小农经济的产能,跟近代产业经济相比是绝 对落后的,陈肇对这样的经验结论只有字面意思上的理解,但是从没有直观的进 行过实验论证,如今他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产业经济会摧枯拉朽一般彻底打破华夏 的小农经济自循环,一间没经过工业改造的手工米粉作坊,产值居然抵得上陈家 这样的南方大地主家庭!如果未来香水、白糖等产业一旦上马,利润可以用恐怖 来形容!
接下来自然是话不多说,陈肇留了陈家的下人们跟着王老头学习米粉制作工 艺,他自己则先一步前往杭州府盘一个门店,打通米粉产业环节的最后一环。
门店的选址很重要,陈肇希望自己的米粉门店能够位于杭州府人流量比较大 的地区,同时最好在一个接近杭州府城门口的地区,根据杭州府市民的习惯,有 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具有小规模流动性的,这些市民需要出城做工、务农,这一部 分人因此也都有这样的习惯——出城之间吃饱早饭,出门干活一天,回来之后吃 个晚饭回家。
古人对明代的杭州府有这样的描述:「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驿,咸延袤十 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非独城中居民也。又如宁、绍人什七在外,不知 何以生齿繁多如此。」
这句话说白了,是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杭州城内的人口相当多,不仅如此 ,有些家庭还有居住在城外的成员,林林总总加起来人口相当恐怖。
陈肇进杭州府没逛多久,很快就相中了一家店铺,巧合的是,这个铺子距离 自己的小医馆还不怎么远,周围有不少肉铺、米店,再往里走两步就是各种小商 业铺子,形成了一个小规模集群,有典当铺、丝绵铺、杂货铺、线香铺,人流量 相当之大。
陈肇找了这个铺子的老板,这人开口就是六十两,还不算税,陈肇寻思着这 老板是看自己太年轻,嘴上没长毛,把自己当猪宰了,他也不跟这个老板打唾沫 星子,当即花了几两银子买了上好五花肉两挂,一坛好酒,找到杭州府负责住税 的课税司副使李利。
李利这人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很瘦,一身官袍挂在身上呼扇呼扇的,留这 个山羊胡,一肚子的精明算计,他跟陈家是老交情了,他大哥的正房,也就是他 大嫂,跟陈肇的三姨娘是孪生姐妹,本来就沾亲带故,最重要的是他负责的一部 分税收就包括陈家,陈家是从来不拖欠各种税项的,有时候陈家势力范围内的农 户如果交不上粮税,陈家还会先行垫付,每当过年也都不忘了给李利备一份礼, 给李利省了好大的心思,李利自然也在税收上给陈家给了不少方便,双方和谐的 合作了好多年了。
听闻陈肇来访,李利赶忙亲自出门迎接,两人虽然见面不多,但是热情的好 像多年的老友一般,李利听闻陈肇找他是来问店铺转让的事情,李利拍了拍胸脯 道:「这事情你可算找对了人,我保管帮你收拾的安安稳稳,你一句话都不用说 ,就站在我身后就行了。」
于是接下来,陈肇就目睹了一出鲜活的「资本向官僚下跪」的明代好戏码。
李利带着人手,大摇大摆的就来到了那个店铺前,那老板一看是管税的老爷 来了,后面还跟着那个刚才问自己店铺价格的年轻人,顿时知道自己踢钢板上了 ,背后一下子就激出了不少冷汗,忙不迭的陪着笑就迎了出来。
李利道:「店家老板,你这个铺子多少银子转让?」
那老板赶忙鞠躬道:「李大人,小人不知是李大人的朋友来看店,早知道如 此,小人哪里敢收钱,这店铺不要钱!」
李利皱眉道:「不要钱?我怎的听说你这店铺值六十两银子?」
老板汗流浃背,一边擦汗,一边道:「李大人,哪里的话!小人这铺子不值 钱,毕竟想卖个虚价钱,有人来问,自然就说了——」
「好啊!你这等偷奸耍滑的商人性,肯定也少不了漏税!来人,查查这家店 的账。」李利大手一挥,旁边的衙吏拿这个册子对照着店铺名就查了起来,老板 吓得双腿一软就跪了下来,道:「李大人!小人门肆、落地、牙税契税都教齐了 ,不曾偷税漏税呀!」
那衙吏自然也是个老油条,李利是来找这个老板麻烦的,他是很清楚的,所 以即便没什么毛病他也得找出来点「毛病」,他仔细的看着税目名录,道:「报 !李大人,这家店铺今年的抽份税和门税还未交!」
「哦?!你这个大胆刁民,前段时间我可是刚刚收缴了门税,你竟然没有交 ?!」李利两眼一瞪,面带凶狠的问道。
「李大人,李老爷!小人听闻今年门税和抽份税可以年底再交,没听说现在 就必须要交啊……」老板哭丧着脸,他在这杭州府里面还有其他产业,如果全都 被搞上这么一番,可怎么受得了!
「大胆!你居然敢顶撞本官?!」
那老板当即闭嘴,忙不迭的磕头。
「本官再问你一遍,你这店铺多少钱?」
「小人……小人这店铺年久失修,转让给那位小公子,照理还要出点修缮银 钱,小人赔三十两银子给这位小公子,将店铺转让给他。」这小老板知道今天非 出点血不可了。
「哼,什么修缮费!你这三十两银子,当然要补交今年的欠税!我看你还算 通明达理,到衙门交了银子,收拾好东西赶紧滚蛋!看见你这个滑头我就来气! 」李利啐了口唾沫,那老板忙不迭的磕头,还要谢谢李大人不罚之恩。
李利耍完一通威风,让一个衙役领着那老板上衙门交银子,自己带着人大摇 大摆的回到了府上,陈肇笑道:「李大人威风呀!没想到小子白得了一个店铺, 这份恩情小子带陈家记下了!」
李利摆了摆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我跟你爹也是老交情了,说这些可就 见外,回家托我跟你爹问句好,还有,那店铺的落地税、转让税,你都不用操心 了,等那个刁民办完了手续,我差人把地契给你送过去,那三十两银子,就是干 这个用的,毕竟转让了房产,官账上得记录下来,我也得收上来税交差,我也会 吩咐手下人,让他们帮着你看好店,只要是店铺上的事情,再来找我就成了!」
陈肇再次谢过李利,从他府上离开,一边在路上走,一边心想,这哪是「上 面有人好办事」,这叫「上面有人心想事成」啊!
有了李利的帮忙,平时手续繁杂,转让周期很长的店铺,没两天就正式交到 了陈肇手上,这样一来,店铺的成本居然也完全省了下来,陈肇马不停蹄,准备 开始改装店铺,把铺子弄成米粉店该有的样子。
改装门店之际,陈肇开始准备培训他从白莲地区带回来的七位小娘子,把这 个米粉铺子的销售店面全部交给她们,正当陈肇考虑着如何这几个女人上营销服 务课的时候,身上的对讲机居然有了动静,陈肇知道这是刘月儿在联系自己,他 打开对讲机,里面传来了刘月儿急切的声音:「少爷,芊芊身体好像有些不舒服 ,晌午吃的东西都吐出来了,少爷快回来看看!」
陈肇一听,顿时心头一紧,急的有点上火,自己的心头肉小侍女居然身体出 了问题,他赶紧骑上马快马加鞭返回陈家,一到家里面也来不及打招呼,就一头 钻进了自己的院子里面。
刘月儿正有些焦急的在门口等他,陈肇一来,刘月儿就赶紧拉起陈肇的手, 带着他往屋里面进。
「只是吐了?发烧没?神志清醒吗?」陈肇一边问,一边疾步走着。
刘月儿道:「少爷,芊芊只是说头晕想吐,全身无力,婢子量了她的体温, 没有发烧。」
陈肇点了点头,推门回到房内,芊芊正躺在床上,看到陈肇进来,一瘪嘴就 要掉眼泪,陈肇赶紧摸了摸她的小脸蛋,微笑着安慰道:「芊芊不要怕,少爷来 了,少爷我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什么病都治得!」
芊芊握住陈肇的手,深情的看向陈肇道:「少爷在身边,芊芊死都不怕了。 」
陈肇顺手把住芊芊的手腕,有点滑脉,然后他感受了一下芊芊的体感温度, 也没有发烧,又看了看芊芊的瞳孔,也没什么大问题。
「有没有哪里痛?」陈肇问道,芊芊却摇了摇头,说不疼,就是头晕,没力 气,想吐。
陈肇心想,呕吐无力,大概率是肠胃问题了,也有小概率是贫血诱发的并发 症,他拿出很早之前就兑换过的听诊器,听了起来,结果感觉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陈肇皱着眉头,不断的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慌,不要关心则乱,像对待普通 病人一样对待芊芊。
然而当陈肇听到芊芊小腹附近之后,陈肇愣住了,他看向芊芊有些苍白的小 脸,然后绽放出了微笑。
芊芊看陈肇笑了,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一脸的疑惑,站在陈肇身后的刘月 儿突然之间好像明白了什么,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芊芊,你没病,你怀孕了。」陈肇收起听诊器,拉好芊芊身上的被子说道 。
「少爷,婢子什么了?」芊芊瞪大一双明亮可爱的眼睛,她不敢相信自己的 耳朵。
「你怀孕了,就在这里。」陈肇微笑着拉着芊芊的纤纤细手,放在她的小腹 上。
「芊芊有小宝宝了?!」芊芊激动的想要坐起来,本来毫无血色的脸上也泛 起了红晕。
陈肇赶紧让她躺下,道:「我的小乖乖,可动作小一点,你肚子里面的小家 伙已经着床发育将近两个月了,再有一个月,芊芊的小肚子就要鼓起来了,怀孕 期间切忌太过激动,激烈运动!」
芊芊也没听懂什么叫着床,反正只听明白了「两个月了」,欢喜的笑道:「 芊芊怀了少爷的孩子两个月了!」
「对,芊芊以后要当妈妈了!」陈肇同样兴奋至极。
芊芊激动的扑到陈肇怀里面,不住的掉眼泪,陈肇兴奋之后,马上动起脑筋 来思索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照顾好芊芊。
芊芊情绪稳定下来之后,陈肇就坐在床边,吩咐芊芊怀孕期间的注意事项, 芊芊还傻乎乎的问要不要吃一些农村广为流传的土偏方,陈肇严正的告诉她,一 切事情听他吩咐,千万不能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要适量运动,多晒太阳,胃 口好了就多吃,胃口不好也要少吃,一天三餐如何吃,卫生习惯也要保持好……
吩咐了一堆东西,芊芊歪着头表示自己没记住,旁边的刘月儿笑着说道:「 少爷,我都记下来了。」
陈肇道:「好,我这段时间尽量留在家里面照顾芊芊,我有事不在家,芊芊 就听月儿的,其他人的都不能听!」
芊芊乖巧的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安顿好了芊芊,陈肇要跟家里面通知这件喜事,在院子里面,刘月儿笑嘻嘻 的抱着陈肇的手道:「恭喜少爷,贺喜少爷,陈家又要添新丁了!」
陈肇捏了捏刘月儿的脸,笑道:「你少在这里说这些恭喜话,你等着,下一 个就轮到你了!」
刘月儿脸一红,小声道:「月儿可羡慕的紧,月儿下面就等着少爷再多射几 次,让月儿也怀上!」
陈肇哈哈一笑,道:「今晚你就别想跑!芊芊怀孕了不能行房事,晚上你就 等着吧!」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