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7-10
若是你能找到证据,证明杨宗保没有通敌叛国,而是战死殉国,那朕就赦免你们
之前的所有罪状,并为杨宗保举行国葬之大礼,若是找不出,那就休怪朕不念旧
情!」
穆桂英下拜谢恩道:「多谢圣上,为了查明真相,臣斗胆请上几位证人,来
与张由当面对质,恳请圣上恩准!」
仁宗挥了挥手道:「准奏!」
穆桂英使了个眼色,杨八妹会意,带着那四位送杨宗保遗体回天波府的兵卒
走上殿来,叩拜仁宗后,站在了张由面前!
穆桂英对仁宗道:「这四位壮士乃是送宗保遗体回府之人,也是陷金山一战
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那场惨烈的战役,对宗保壮烈殉国的经过最清楚。」
说罢,穆桂英转向张由道:「张大人,你说宗保早就与西夏勾结,但一切都
是你一面之词,并无他人可以佐证,连这物证密信也是漏洞百出,你说没有诬陷
宗保,那你敢回答我几个问题么?」
张由冷冷一笑道:「铁证如山,你却还要巧言诡辩,也罢,本官倒要听听你
如何歪曲事实!」
穆桂英面色凝重,缓缓地道:「第一,既然宗保已经决定投敌,为何不将二
十万大军一起带到西夏,反而要由你统兵,前去佯攻长城岭呢?率全军投敌,功
劳岂不是更大么,为何还要舍本求末呢?」
张由一愣,回道:「那是因为杨宗保自知无法说服所有将士投降,毕竟将士
都是心系国家的大宋子民,不像杨宗保这般寡廉鲜耻背祖忘宗,他们就算被挟持
到西夏也不会真正臣服,所以杨宗保才只带了本部亲信投敌!」
穆桂英怒视着张由道:「第二,既然宗保已与李元昊勾结,那为何李元昊还
要在行动的当天夜里传递密信,而且信中说的还是那些优待和条件,按道理来说,
此事不是应该早已说定的么?」
张由不由自主地看了庞太师一眼,回道:「可能是杨宗保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再提出新的条件,李元昊经过考虑之后,最终答应了这些条件,所以才派人送
密信过来,以催促杨宗保投靠。」
穆桂英愤然一笑道:「如此说来,这都是你的猜测了!那我再问你,既然你
已经察觉宗保投敌之事,为何没有急报朝廷,而是先斩后奏,等到所有事情都尘
埃落定后方才返京?为何你抓到的只是西夏派来的奸细,按理来说,宗保既然决
定当夜行动,难道不应该派人通知李元昊么?况且照你的猜测,宗保既然提了新
的条件,在没有收到李元昊的答复之前,他又怎会轻举妄动呢?分明是你搬弄是
非,混淆黑白,陷害宗保,你知道宗保和王总兵皆已殉国,死无对证,所以捏造
事实,凭着一封不知来路的密信,就想定宗保的死罪,真是岂有此理!」
张由被穆桂英一番义正言辞的质问弄得有些招架不住,只得再次用眼神向庞
太师求救!
庞太师老奸巨猾,立刻出言打断道:「张监军,公道自在人心,你不必害怕,
也不要有任何顾虑,尽管将事情原委仔仔细细地说来,在圣上在,没人敢对你不
利!」
其实张由早跟庞太师商量过如何应对,只是在穆桂英的气势下有些胆怯,听
得庞太师之言后,张由又有了底气,立刻反驳道:「边关离汴京何止千里,当时
事发突然,发急报如何来得及?况且本官并不知道军营里哪些是杨宗保的心腹,
怎敢贸然发报?若是打草惊蛇,惊动了杨宗保,本官哪有命在?」
说罢,张由强装出痛苦的模样,扑通一声跪倒在大殿上,连连磕头道:「陛
下,微臣虽是文人,但却也有铮铮铁骨,当此之时,也曾想过以死相拼!但若是
当时微臣只凭一时意气鲁莽行事的话,我大宋二十万将士岂不是无人率领,任由
西夏屠戮?又有何人能揭穿杨宗保假装殉国实则投敌的卑鄙行径?陛下,微臣忍
辱负重,为国尽忠,率领将士拼死抵御西夏进犯,力保大营不失,此事全体将士
都有目共睹,如今却被逆贼杨宗保之妻穆桂英如此刁难诬陷,还请陛下为微臣做
主!」
仁宗道:「张爱卿快快平身!朕素知你之忠心,此次边关剧变,幸得你冷静
行事,力保大营不失,我大宋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否则全线溃败,后果不
堪设想,况且你身为文官,却能身先士卒,站在第一线督促将士守卫,勇气可嘉,
虽古之良臣莫能及也!张爱卿,你且好好养伤,朕会明辨是非,等此事了结后,
再对你论功行赏!」
穆桂英见仁宗明显偏袒于张由,内心愈加愤恨着急,愤而转身,对那四位幸
存的兵卒单膝下拜,恳求道:「四位壮士,你们跟着宗保出生入死,对事情经过
最为清楚,还请四位将事情经过详细道来,揭穿张由的谎言,还宗保一个清白!
穆桂英向四位壮士行礼了!」
那四位兵卒皆是跟随杨宗保已久的亲信兵卒,见张由如此诬蔑杨宗保,个个
都被气得目眦欲裂,若不是身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之面,不说斥骂张由,只怕
乱刀分尸都做得出来。
听得穆桂英此言,四人忙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地道:「夫人快快请起!我等
皆是杨元帅之部下,跟随杨元帅已有多年,此事不仅事关杨元帅之清名,也是我
等份内之事,若是由得那些奸贼颠倒黑白,血口喷人,诬蔑杨元帅,只怕战死的
八千将士也死不瞑目!」
穆桂英起身,一一抱拳道:「桂英在此谢过四位壮士,宗保之清白,就全靠
四位了!」
四人重重地点了点头,怒不可遏地站起身来,都急于要与张由争个是非黑白。
一时间垂拱殿内尽是争吵之声,仁宗面色愈加阴沉,若不是答应穆桂英在先,
只怕仁宗立刻就会下令将四人拖出去斩首。
庞太师和张由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充满了奸计得逞的得意。
眼看局面快要失控,穆桂英再次下拜,跪倒在四位兵卒面前,惊得四人立马
噤声,回身去搀扶穆桂英,口里道:「夫人,你这是为何?」
穆桂英站起身来,眼含热泪道:「四位壮士,事关宗保之清白,天波府杨家
之名声,各位千万不可冲动,免得中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圈套。为了避免一桩
千古奇冤的发生,桂英恳请各位稍安勿躁,只需据理力争,将事实原原本本地讲
出来,找出张由诬蔑宗保的证据即可。依桂英愚见,为免人多口杂,四位还是推
举一位口才较好的出来与张由对质比较妥当,其余三位在一旁提醒和补充,不知
各位意下如何?」
四人皆是入行伍多年的老兵,上战场的经验不用说,但几乎都是大字不识的
粗汉,口才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经过短暂的商量后,四人推举其中年纪最长的名为韩仑的兵卒出面与张由对
质,这个韩仑是四人中唯一识字的,跟随杨宗保最久,在军中任百夫长,口才虽
算不上好,但也算口齿流利,表达清晰。
韩仑仔仔细细地思考了一番,下跪对仁宗道:「启禀陛下,事实并非张由所
说的那样!
那一夜,我等四人还有五千将士在杨元帅的率领下深入敌阵,从陷金山发动
奇袭,谁知敌军早有防备,待我等爬到半山腰,不上不下之时,突然射下火箭,
让我军损失惨重。
杨元帅和王总兵当机立断,立刻率领我等突围,经过许久的激战,杨元帅、
王总兵以及我等十几人终于冲出了重围,来到了山下。
那时已经天亮,我们不敢停歇,跟着杨元帅往山谷外冲去,想与杨元帅事先
安排好接应的三千将士会合。
万万没想到,西夏贼子早已将去路挡住,而且还扬言说接应的三千将士也遭
了他们的毒手!当此之时,我等只剩下十余人跟随杨元帅和王总兵,且都是身负
重伤,但杨元帅却宁死不降,率领我等反复冲杀,直至壮烈殉国!
早在陷金山山腰被伏击时,杨元帅和王总兵就意识到事有蹊跷,杨元帅行事
如此机密,前有佯攻,后有接应,西夏人却处处设防,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
军中有奸细,将我们的行踪全部透露给了敌军!
后来我们背着杨元帅的遗体回到大营时,才发现张由根本就没有率兵前去长
城岭下佯攻,见到杨元帅的遗体,张由也没有任何意外,显然一切尽在他的意料
之中!那时我等才明白,监军张由就是那个里通西夏的内奸,是他将杨元帅夜袭
陷金山的消息通报给了西夏,是他害死了杨元帅和王总兵,还有整整八千将士!
我们为了避免受到张由的毒害,不敢在军中多做停留,悄悄离开了大营,日
夜兼程地将杨元帅的遗体送回了天波府,这便是整个事情的全部经过!
圣上明鉴!张由这奸贼丧尽天良,害死了杨元帅,却在圣上面前颠倒是非,
恶人先告状,将功劳占为己有,栽赃嫁祸给杨元帅,我等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
揭发张由奸贼的丑恶面目,替杨元帅申冤!」
仁宗听罢,阴沉的表情缓和了一些,目光犹疑地看向了张由。
张由挣扎着站起来,故意站立不稳而摔倒在地,挣扎着道:「启禀陛下,此
人乃是杨宗保的亲信,说话自然会偏向杨宗保!
试想一下,若是微臣与西夏勾结,其目的无非是贪慕荣华富贵,既然如此,
微臣为何不直接将大营奉上,还要拼死守卫,以至于身负重伤?为何还要回到汴
梁,不留在西夏享受高官厚禄?
微臣之所以没有率兵前去长城岭下佯攻,正是看破了杨宗保与西夏贼子的诡
计,故意埋伏在半途,等到西夏贼子进攻大营时突然杀出,这才杀了西夏贼子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之前的所有罪状,并为杨宗保举行国葬之大礼,若是找不出,那就休怪朕不念旧
情!」
穆桂英下拜谢恩道:「多谢圣上,为了查明真相,臣斗胆请上几位证人,来
与张由当面对质,恳请圣上恩准!」
仁宗挥了挥手道:「准奏!」
穆桂英使了个眼色,杨八妹会意,带着那四位送杨宗保遗体回天波府的兵卒
走上殿来,叩拜仁宗后,站在了张由面前!
穆桂英对仁宗道:「这四位壮士乃是送宗保遗体回府之人,也是陷金山一战
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那场惨烈的战役,对宗保壮烈殉国的经过最清楚。」
说罢,穆桂英转向张由道:「张大人,你说宗保早就与西夏勾结,但一切都
是你一面之词,并无他人可以佐证,连这物证密信也是漏洞百出,你说没有诬陷
宗保,那你敢回答我几个问题么?」
张由冷冷一笑道:「铁证如山,你却还要巧言诡辩,也罢,本官倒要听听你
如何歪曲事实!」
穆桂英面色凝重,缓缓地道:「第一,既然宗保已经决定投敌,为何不将二
十万大军一起带到西夏,反而要由你统兵,前去佯攻长城岭呢?率全军投敌,功
劳岂不是更大么,为何还要舍本求末呢?」
张由一愣,回道:「那是因为杨宗保自知无法说服所有将士投降,毕竟将士
都是心系国家的大宋子民,不像杨宗保这般寡廉鲜耻背祖忘宗,他们就算被挟持
到西夏也不会真正臣服,所以杨宗保才只带了本部亲信投敌!」
穆桂英怒视着张由道:「第二,既然宗保已与李元昊勾结,那为何李元昊还
要在行动的当天夜里传递密信,而且信中说的还是那些优待和条件,按道理来说,
此事不是应该早已说定的么?」
张由不由自主地看了庞太师一眼,回道:「可能是杨宗保人心不足蛇吞象,
一再提出新的条件,李元昊经过考虑之后,最终答应了这些条件,所以才派人送
密信过来,以催促杨宗保投靠。」
穆桂英愤然一笑道:「如此说来,这都是你的猜测了!那我再问你,既然你
已经察觉宗保投敌之事,为何没有急报朝廷,而是先斩后奏,等到所有事情都尘
埃落定后方才返京?为何你抓到的只是西夏派来的奸细,按理来说,宗保既然决
定当夜行动,难道不应该派人通知李元昊么?况且照你的猜测,宗保既然提了新
的条件,在没有收到李元昊的答复之前,他又怎会轻举妄动呢?分明是你搬弄是
非,混淆黑白,陷害宗保,你知道宗保和王总兵皆已殉国,死无对证,所以捏造
事实,凭着一封不知来路的密信,就想定宗保的死罪,真是岂有此理!」
张由被穆桂英一番义正言辞的质问弄得有些招架不住,只得再次用眼神向庞
太师求救!
庞太师老奸巨猾,立刻出言打断道:「张监军,公道自在人心,你不必害怕,
也不要有任何顾虑,尽管将事情原委仔仔细细地说来,在圣上在,没人敢对你不
利!」
其实张由早跟庞太师商量过如何应对,只是在穆桂英的气势下有些胆怯,听
得庞太师之言后,张由又有了底气,立刻反驳道:「边关离汴京何止千里,当时
事发突然,发急报如何来得及?况且本官并不知道军营里哪些是杨宗保的心腹,
怎敢贸然发报?若是打草惊蛇,惊动了杨宗保,本官哪有命在?」
说罢,张由强装出痛苦的模样,扑通一声跪倒在大殿上,连连磕头道:「陛
下,微臣虽是文人,但却也有铮铮铁骨,当此之时,也曾想过以死相拼!但若是
当时微臣只凭一时意气鲁莽行事的话,我大宋二十万将士岂不是无人率领,任由
西夏屠戮?又有何人能揭穿杨宗保假装殉国实则投敌的卑鄙行径?陛下,微臣忍
辱负重,为国尽忠,率领将士拼死抵御西夏进犯,力保大营不失,此事全体将士
都有目共睹,如今却被逆贼杨宗保之妻穆桂英如此刁难诬陷,还请陛下为微臣做
主!」
仁宗道:「张爱卿快快平身!朕素知你之忠心,此次边关剧变,幸得你冷静
行事,力保大营不失,我大宋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否则全线溃败,后果不
堪设想,况且你身为文官,却能身先士卒,站在第一线督促将士守卫,勇气可嘉,
虽古之良臣莫能及也!张爱卿,你且好好养伤,朕会明辨是非,等此事了结后,
再对你论功行赏!」
穆桂英见仁宗明显偏袒于张由,内心愈加愤恨着急,愤而转身,对那四位幸
存的兵卒单膝下拜,恳求道:「四位壮士,你们跟着宗保出生入死,对事情经过
最为清楚,还请四位将事情经过详细道来,揭穿张由的谎言,还宗保一个清白!
穆桂英向四位壮士行礼了!」
那四位兵卒皆是跟随杨宗保已久的亲信兵卒,见张由如此诬蔑杨宗保,个个
都被气得目眦欲裂,若不是身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之面,不说斥骂张由,只怕
乱刀分尸都做得出来。
听得穆桂英此言,四人忙跪倒在地,异口同声地道:「夫人快快请起!我等
皆是杨元帅之部下,跟随杨元帅已有多年,此事不仅事关杨元帅之清名,也是我
等份内之事,若是由得那些奸贼颠倒黑白,血口喷人,诬蔑杨元帅,只怕战死的
八千将士也死不瞑目!」
穆桂英起身,一一抱拳道:「桂英在此谢过四位壮士,宗保之清白,就全靠
四位了!」
四人重重地点了点头,怒不可遏地站起身来,都急于要与张由争个是非黑白。
一时间垂拱殿内尽是争吵之声,仁宗面色愈加阴沉,若不是答应穆桂英在先,
只怕仁宗立刻就会下令将四人拖出去斩首。
庞太师和张由在一旁冷眼旁观,心里充满了奸计得逞的得意。
眼看局面快要失控,穆桂英再次下拜,跪倒在四位兵卒面前,惊得四人立马
噤声,回身去搀扶穆桂英,口里道:「夫人,你这是为何?」
穆桂英站起身来,眼含热泪道:「四位壮士,事关宗保之清白,天波府杨家
之名声,各位千万不可冲动,免得中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圈套。为了避免一桩
千古奇冤的发生,桂英恳请各位稍安勿躁,只需据理力争,将事实原原本本地讲
出来,找出张由诬蔑宗保的证据即可。依桂英愚见,为免人多口杂,四位还是推
举一位口才较好的出来与张由对质比较妥当,其余三位在一旁提醒和补充,不知
各位意下如何?」
四人皆是入行伍多年的老兵,上战场的经验不用说,但几乎都是大字不识的
粗汉,口才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经过短暂的商量后,四人推举其中年纪最长的名为韩仑的兵卒出面与张由对
质,这个韩仑是四人中唯一识字的,跟随杨宗保最久,在军中任百夫长,口才虽
算不上好,但也算口齿流利,表达清晰。
韩仑仔仔细细地思考了一番,下跪对仁宗道:「启禀陛下,事实并非张由所
说的那样!
那一夜,我等四人还有五千将士在杨元帅的率领下深入敌阵,从陷金山发动
奇袭,谁知敌军早有防备,待我等爬到半山腰,不上不下之时,突然射下火箭,
让我军损失惨重。
杨元帅和王总兵当机立断,立刻率领我等突围,经过许久的激战,杨元帅、
王总兵以及我等十几人终于冲出了重围,来到了山下。
那时已经天亮,我们不敢停歇,跟着杨元帅往山谷外冲去,想与杨元帅事先
安排好接应的三千将士会合。
万万没想到,西夏贼子早已将去路挡住,而且还扬言说接应的三千将士也遭
了他们的毒手!当此之时,我等只剩下十余人跟随杨元帅和王总兵,且都是身负
重伤,但杨元帅却宁死不降,率领我等反复冲杀,直至壮烈殉国!
早在陷金山山腰被伏击时,杨元帅和王总兵就意识到事有蹊跷,杨元帅行事
如此机密,前有佯攻,后有接应,西夏人却处处设防,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
军中有奸细,将我们的行踪全部透露给了敌军!
后来我们背着杨元帅的遗体回到大营时,才发现张由根本就没有率兵前去长
城岭下佯攻,见到杨元帅的遗体,张由也没有任何意外,显然一切尽在他的意料
之中!那时我等才明白,监军张由就是那个里通西夏的内奸,是他将杨元帅夜袭
陷金山的消息通报给了西夏,是他害死了杨元帅和王总兵,还有整整八千将士!
我们为了避免受到张由的毒害,不敢在军中多做停留,悄悄离开了大营,日
夜兼程地将杨元帅的遗体送回了天波府,这便是整个事情的全部经过!
圣上明鉴!张由这奸贼丧尽天良,害死了杨元帅,却在圣上面前颠倒是非,
恶人先告状,将功劳占为己有,栽赃嫁祸给杨元帅,我等就是拼了这条命,也要
揭发张由奸贼的丑恶面目,替杨元帅申冤!」
仁宗听罢,阴沉的表情缓和了一些,目光犹疑地看向了张由。
张由挣扎着站起来,故意站立不稳而摔倒在地,挣扎着道:「启禀陛下,此
人乃是杨宗保的亲信,说话自然会偏向杨宗保!
试想一下,若是微臣与西夏勾结,其目的无非是贪慕荣华富贵,既然如此,
微臣为何不直接将大营奉上,还要拼死守卫,以至于身负重伤?为何还要回到汴
梁,不留在西夏享受高官厚禄?
微臣之所以没有率兵前去长城岭下佯攻,正是看破了杨宗保与西夏贼子的诡
计,故意埋伏在半途,等到西夏贼子进攻大营时突然杀出,这才杀了西夏贼子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