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50)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6-03

;   侵的时候崩了几颗牙,还教人在钓鱼城把「上帝之鞭」给撅了(四川哦,不是

    郭大侠守的襄阳),可不代表能受这撮尔小国的气,公元27年,忽必烈

    称大元皇帝,公元274年,设征东行省,建造大舰九艘,发兵四万,跨

    海而来,日本聚兵十万二千迎战,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日军血战一日,损失惨

    重,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突然赢了,晚上的一场台风倾覆战舰二余艘

    ,元军最后辗转返陆地不过一万三千余人,日本称之为「文永之役」。

    赢的人莫名其妙,输的人更是窝心,忽必烈一边忙着灭宋,一边再度派遣

    使节让日本臣服,北条家执权北条时宗表现的极为干脆,元朝使节来一个砍一

    个,来两个剁一双,令各国守护征发六十五岁以下男子,动员僧兵,加强军备

    ,就等着和忽必烈再掰腕子。

    公元279年,崖山之战,宋朝十万军民蹈海赴死,中华大地第一次彻

    底沦入异族之手,日本商船过境贸易,乃知宋亡,「举国茹素」(见宋末《铁

    函心史》,我大清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这是明末人杜撰,再给纪

    大烟袋点个「赞」),既然腾出手来,忽必烈自然不会让东洋鬼子好过,公元

    28年,元军兵分两路,一路四万大军再度由朝鲜出发;另为了做长久计

    ,又遣宋国降将范文虎(被金庸黑出翔的吕文德的女婿)率江南屯田兵十万兵

    出扬子江,浩浩荡荡向日本杀去。

    两路大军本拟六月中旬汇后发动总攻,怎奈日本兴举国之力到处修筑石

    堤,元军战舰竟无登陆之处,同时日军的海上敢死队不断发起决死攻击,迟滞

    元军行动,直到七月初,两路大军才兵一处,就在准备发起总攻的时候,那

    场台风又来了,这次元军损失更为惨重,十万大军十不存一,日本称之为「弘

    安之役」。

    夫大将者,知天时,晓进退,蒙古两次因台风铩羽,除了说明忽必烈无用

    人之明和统军大将不知天时水文是个二逼外,也没什么可吹嘘的,可日本人那

    帮实心眼不这么想啊,于是台风就成了「神风」,日本诸岛有天神庇佑,永不

    沦亡,中国既亡那华夏正朔便应在扶桑,日本人的岛国心理就在这样的自大中

    无限膨胀,以至于甲午之时,日本对满清开战打出的口号竟是「攘夷」。

    仗打赢了,开心也开心过了,后续的才是麻烦事,蒙元地广人稠,损失个

    十万八万的,权当吃了个苍蝇,恶心一阵也就算了,可幕府为这两场战争可是

    耗尽了家底,大量下级武士破产,无数农民沦为盗贼,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日本姓耐磨又耐操,实在过不下去了削尖了棍子上山劫道去也就完了,绝不

    会干出蔓延全国的农民起义动摇国本,可要是上面的人不安分,幕府才算遇上

    了大麻烦。

    前面说过了,日本毫不保留的亲宋,所以南宋盛行的朱子理学在日本也是

    发扬光大,这种学说鼓吹「三纲五常」、「大义名分」,宣扬掌握王权的「王

    者」击败有实力的「霸者」乃是正义之举,公元32年,后醍醐天皇登位

    ,这孩子打小就雄心万丈,又深受朱子理学影响,一心恢复天皇权威,于是便

    暗中纠结朝中公卿,地方豪族及民间恶党,策划倒幕,可惜这位天皇眼高手低

    ,事情还没个影呢,就被幕府得到了消息,把他囚禁了起来,后醍醐天皇才能

    如何且不说,估计这位天皇长的应该不错,他人生中几次被囚禁,最后都是靠

    着男扮女装逃了出来。

    既然撕破脸了,后醍醐直接另立山头,号召倒幕派进攻幕府,也是贵人相

    助,当世名将如楠木正成、新田义贞者都支持天皇,于是倒幕派几经起伏,不

    断以弱胜强,逐渐壮大,公元333年,镰仓陷落,幕府末代执权年仅三十

    一岁的北条高时烧毁官邸,带领北条一族八七十人集体自杀,许多世受北条

    恩典的武士也纷纷自杀殉,历经一四十二年风雨的镰仓幕府就此谢幕。

    幕府权利重新归于天皇,这时的后醍醐可谓意气风发,他迫不及待的改元

    建武,实行他所谓的「建武新政」,其实朱子学说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

    论,统治者善加利用,还是有助于臣民洗脑的,可天皇自己也脑袋秀逗了深信

    不疑,那就是自己找死了。在朱子学的指导下,后醍醐天皇认为自己才是日本

    真正的统治者,公卿官是其辅弼,而武士不过是公卿们豢养的看门狗而已,

    重文轻武有什么恶果,前有宋亡殷鉴,后有明亡之祸,结果可想而知。

    大量对新政不满的武士聚集在名门足利尊氏身边,怂恿足利扫除恶政,再

    创武士掌权的时代。足利尊氏本就是野心勃勃,当年身为北条氏亲信尚且举兵

    倒幕,此时自然一拍即,举兵反乱。

    叛军一度声势浩大,奈何楠木正成等名将俱在,足利尊氏一败再败,最后

    败兵仅剩两千人,逃入备后,可惜只要建武新政仍在,足利永远也不愁找不到

    炮灰,楠木正成的奏折不被天皇采纳,京都公卿处处掣肘,天乏力的楠木正

    成率领五骑兵迎战号称五十万的足


    利叛军,最后在「凑川战」中伏刃自尽

    。

    名将陨落,后醍醐天皇被囚,足利尊氏另立光明天皇,反正自打89代天

    皇起,日本的天皇就是在两院统之间换着当,可惜后醍醐不甘心退位,再次扮

    成女人逃到吉野,自称「南朝」,声讨叛逆,坐镇京都的光明天皇也不甘示弱

    ,自称「京方」,两边互称对方为伪朝,「一天两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时代来

    临。

    南北二朝争斗五十余年,打的天昏地暗,互相都有占上风的时候,政府处

    于无序状态,倭寇也就多了起来,不断骚扰中国沿海,而这时的中国已然变天

    了,淮右布衣起于草莽,将蒙古逐草原,张士诚、陈友谅等并起枭雄被一一

    剪除,开国功臣看不顺眼的也杀个干净,依老朱的性子,自然容不得倭寇捣乱

    ,于是派了使者到日本问罪,国书极其霸道,「诏书到日,如臣则奉表来庭,

    不臣则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应天休,如必为寇盗,朕当命舟师,扬帆诸岛

    ,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岂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图之。」

    收到这封国书的是南朝,当时政的是后醍醐天皇的十一子,征西大将军

    怀良亲王,这位也不是什么好脾气,加上蒙古来袭后遗症,充满了对中国来人

    的提防和鄙视,见了这份国书直接杀人拘使,鉴于蒙古人的前车之鉴,朱元璋

    决定再给小鬼子们个机会,派出使节赵秩持国书而往,这份国书用词客气了很

    多,问题是使节选的不好,偏偏姓赵,日本怀疑这个使臣是当初代元朝出使的

    赵良弼的后代,怀良亲王直接喝令左右斩杀,赵秩废了好大一阵口舌才解释清

    楚自己不是赵良弼的后代,而且现而今中国大当家的已经换人了,是明朝不是

    蒙古,怀良亲王才知道弄出了乌龙,同意使入明献马和方物。

    本来和和气气的这事也就算了,偏偏朱八八接待日本使臣的时候多嘴问了

    一句「尔国风俗如何」,自认华夏正统的日本使臣当场梗着脖子赋诗一首:「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

    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傲慢之意溢于言表,朱皇帝恶其不恭,绝其

    贡献,日本地方大名的贸易船因没有大明国书也屡次被拒。

    法贸易断了,倭寇更不会少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再次遣使赴日,给日

    本国王「良怀」国书,意思很明白,再不听话,揍你丫的。

    而怀良亲王奏国书则堪称经典:「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

    有,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

    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

    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为万乘之君,城

    池数千余,封疆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

    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昔

    尧、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

    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

    ,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

    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

    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

    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一封国书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一句「相逢贺兰山前,聊以搏戏」就用典

    两处,可见日本人对汉学之浸润,大明立国未久,朱元璋不能冒着重蹈忽必烈

    覆辙的风险,最终咽了这口气,还怕日本这狗熊脾气再把自己子孙给惹毛了,

    于是将日本列为永不征伐之国。

    「沧溟之中有奇甸,人风俗礼奇尚扇,

    卷舒非矩亦非规,列阵健儿首投献。

    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

    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斑衣以为便。

    浮辞尝云弁服多,捕贼观来王无辩。

    王无辩,折裤笼松诚难验。

    君臣跣足语蛙鸣,肆志跳梁于天宪,

    今知一挥掌握中,异日倭奴必此变。」

    这是朱元璋所做的《倭扇行》,可以看出洪武皇帝心中对日本的愤懑鄙夷

    与不甘,其实按着这个剧情发展,待得朱棣上台日本的好日子就该到头了,朱

    老四可不是乖宝宝,他老爹禁海,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洪武皇帝定都南京,永

    乐皇帝迁都北京;安南也是朱元璋钦定的不征之夷,他直接把安南给并成了大

    明行省,连他老爹传给孙子的皇位他都能夺过来,日本要作死,可以试试看。

    可历史又开了个玩笑,日本的局势也发了生变化,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

    义满在位,一统南朝,此后的日本天皇都是北朝一脉,不过南北二朝谁是正统

    一直是日本民间争论的话题,直到明治维新,军国义抬头,因楠木正成的军

    神形象深入人心,天皇宣布南朝为皇室正统,就这样把自己祖宗和子孙后代都

    打上了叛逆标签,这逻辑思维,除了日本人也是没谁了。

    且说这位足利义满,也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那位搞笑将军,其实这位将

    军除了在动画片里成天琢磨找茬想砍了一休这事是真的外,其他都是制作方杜

    撰了,足利将军是位实「干」型的人才,干遍了后圆融天皇的女人,也深知明

    日间贸易的重要性,所以还在建文帝的时候便努力改善日中关系,严禁边民入

    寇明朝,对明朝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为表示诚意曾经捕捉了二十多名倭寇

    首


    领献给永乐皇帝,朱棣展示大国气度,「命治以彼国之法」,于是这二十多

 &nbs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
【1】【2】【3】【4】【5】【6】【7】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推荐阅读:催眠复仇冷傲的校花学姐和她的学阀母亲帝欲沉香我的女友来自未来万界穿越欲媳被闺蜜算计的班花女友勾引老公仙武帝尊之师娘姬凝霜的秘密妖娆的妈妈当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