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6-05
,也经历过不少战争。
此时看看前面夏军也只是往前推进了一段距离,但远远称不上胜利!不过自家儿
子毕竟是夏,况且年轻,自己当着这麽多大臣的面也不好落他的面子,毕竟是
自己的亲儿子。只得微笑道:「陛下乃是大夏之,亲征出阵,我大夏勇士感奋
忠义,自然士气倍。」
旁边诸位重臣听了,赶紧跪倒高呼「兀卒威武!」李乾顺听了,更加得兴高
采烈不可一世,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
梁太后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心中的情绪复杂。
人君当稳重威严,似这等轻佻,只恐为群臣所轻。但是她又希望李乾顺就这
样一直轻佻下去,这样国内重臣们才会更加支持自己,自己才能更加长久的掌握
权力。但是自己总有寿终正寝的那一日,在那之后权力该传给谁呢?
原本梁氏女性连续孕育了两代夏,梁氏家族就已经和李家的命运绑在一起
了。若是能够依附着李家令梁氏永远掌权,那自然是最好的结局。但是自己的哥
哥梁乙逋已经被自己杀光了满门,梁氏的直系男丁已经断了香火。现在和自己血
缘最亲近的,只有自己的儿子乾顺,但是这个孩子身上却也流着嵬名王室的血,
而且这孩子却是姓李的。
自己年之后,权力还是要乾顺来执掌。毕竟他也是自己的亲儿子,身上也
流着梁家的血,还是法理上的国君。但是西夏的权力斗争可不看什麽血统。若是
现在不培养他的能力,将来他如何能驾驭的住嵬名阿埋、仁多保忠这些饱经杀伐
的老狐狸?
但是现在培养他,会不会影响自己掌权?他毕竟是姓李的,会不会像他的父
亲一样,倒过头来想从自己这里争得更多的权力。任何一个尝过权力美味的人都
会必然的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换了自己也是一样。
自己实在不希望秉常的悲剧在这一代重新上演。
现在梁氏的实力大衰,很多大部族都虎视眈眈准备取而带之。自己所能依仗
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所能给自己带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一旦乾顺的地
位在他们眼中不值得尊重了,自己这个太后也算不得什麽了。所以乾顺必须让他
们觉得是个值得为之卖命的君,但是现在乾顺的表现实在称不上令人满意,轻
佻好动,举止浮浪,望之不似人君。
但是自己不管采不采取行动,都可能损害到自己的利益。这实在是让梁太后
头疼。
她唯一能想到的是,需要有这样一个角色出现。绝对效忠乾顺,但是在自己
活着的时候,不会从自己手里夺权。在自己死后,有足够能力辅佐乾顺坐稳王位,
并且制衡那些手握重兵的权臣和大部酋长。同时虽然掌权,但是不会取代梁家历
史上的角色,不会把国君操纵于掌中当作傀儡,而是真心实意为乾顺做忠臣。
但是梁太后也明白,这样的完人,根本不存在于西夏国境之内。以前有个李
清,堪称国士。但是西夏建国以来,也只有这麽一个人。
现在那些大部酋长们,一旦让他们掌权,必定会和梁家一样。因为他们都有
自己部落的利益要考虑,而臣子的利益永远是和国君的利益相冲突的。但是若本
身没有部族实力作后盾,又如何制衡其他的诸侯。李清当年事败,不就是因为自
身是汉人降将,没有部族实力吗?
只这一条,便将所有的大臣全部排除在外。若是选个无权无势之人扶植,如
何保证他对乾顺的忠心?如何保证他的才能足以应付内外挑战?如何让其他部族
酋长们心服?
她心中正胡思乱想着,却没听见乾顺的呼唤。
「啊?皇帝何事?」梁太后从恍惚中清醒过来,立时恢复了太后的威严。
「母后,察哥也想上阵杀敌,请母后恩准。」乾顺笑嘻嘻的拉着身边一个虎
头虎脑的高大少年,来到她的面前跪下。那少年身材很高,年纪虽小,但颇有些
雄姿英发的气势,身上穿着名贵的犀甲,梁太后一看便认出来了,那是乾顺的御
甲。
「请太后恩准,察哥愿出阵杀贼!」少年声音洪亮,虎虎有生气。
「察哥,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梁太后自是知道这少年为谁,凡是乾顺身边
的小伴当们她都查过底细,这个察哥乃是宫中女官药宁之子,这药宁乃是汉女,
是唐云的心腹,当年剿灭梁乙逋也是立了功的,属于可以信任之人。察哥的父亲
乃是白马强镇军司的一个汉人小武官,早年战死。察哥随寡母入宫,同乾顺从小
一起长大,最得乾顺信任喜爱,甚至收他当了自己的义还赐姓李,虽然当时都
是小孩,但是谁也不知道乾顺是不是戏言,故此无人敢等闲视之。
而且梁太后也知道,这察哥小小年纪,就颇有英武之气,而且头脑聪慧,弓
马娴熟,乃是乾顺的侍从当中文武资质最出众的。
「启秉太后,小将今年十四岁。」
「你十四岁,便敢上阵杀敌吗?」
「小将愿立军令状,请太后给小将一支兵马,若不能夺壕先登,甘受军法!」
察哥说话虽然还带着稚音,却是斩钉截铁。看他的眼神,那是那种拥有坚定信念
和意志的战老兵才有的气魄。梁太后一生见过无数武将,但是不得不承认,有
些人天生就有那种武人的才能。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实在是个天生的勇士。
「好!我大夏连孩童都如此勇猛,直乃我大夏之福!察哥,你起来。虽然你
是皇帝的御,然我大夏军法却不容私情。你若是败阵而,便罚你终身为奴。
但能夺壕先登,哀家便除你御围内六班直统军之位,你可听得明白!」
在场众臣一听,无不心惊。御围内六班直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是却是夏的
贴身宿卫军,西夏军中亲贵无人能比,非西夏最高统治者最亲信之人不能统领。
众人皆听说这察哥所谓御之事,但都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小孩的游戏而已。
没想到今天经梁太后之口竟给坐实了,这等于察哥皇族御的身份太后认可了,
还有意让他统领御围内六班直。
御围内六班直可向来是由党项人担任统军啊!以当年李清之贵,也不过担任
副统军。
难道太后是有意提拔,是在给陛下掌权铺路了?若是一个大部酋长担任此职,
必定引起众臣之间权利纷争。但是这却是个半大毛孩子,无根无基的,一个空头
御。却不在这群老奸巨滑的眼内,惊醒之后,也就释然,孩子能有什麽本事?
谁能想到太后把这孩子捧到前台来?反正只要不是自己的政敌得到好处便成。
或许太后便是看中这小孩子从小和陛下一同长大,有这层情分在。然而
一个孩子,他又能驾驭得了千军万马?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想来还是太后掌握实
权。
众臣心中各自盘算,但是都觉得自己不好出头去争,竟无人有异议。
而梁太后心中却是心花怒放,心想当真是天意!否则如何这般顺利。自己刚
刚还在头疼的事情,随着察哥的出现,竟然全部迎刃而解了!
察哥,他就是自己苦苦找的那个角色!就这麽突然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不是天意是什麽?
他自小和乾顺一起长大,父母皆是微末汉人,没有任何党项部族背景。将来
他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只系于乾顺一身,再加上自小的情分,自然会对乾顺死心
塌地的效忠。梁氏虽然也是汉族身份,但是在得势之前便已是丁口众多的大宗族。
但这察哥却不同,他没有家族,除了寡母之外便只是孤身一人。
而自己提拔了他,他自然会对自己感恩戴德,此子天分甚佳,性格雄毅,好
好培养将来可为栋梁之才。而他将来得势之后,却没有宗族势力支撑,无法培植
党羽,也无法以下犯上,只能做大夏的忠臣,乾顺可以放心坐稳宝座。
而乾顺赐姓,自己坐实了他的御身份,他以后自然就成了党项人,而且高
贵不同常,身份上的阻碍也不存在了,众臣无话可说。但妙就妙在他却又不是
真正的党项人,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将来他有任何不轨举动,都会引得党项贵
人群起攻之。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还只是个孩子,小孩心性,哪懂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自然得势之后也不会来和自己争权。待到他逐渐长大,时间还长的很,自己自然
有的是时间来影响他。同时自己也就不用再想着乾顺之事,乾顺便是浮浪轻佻,
无心权利,自然不会和自己起冲突。自己也不用烦恼该不该好好培养他,一切顺
其自然便成,之后有察哥保着他,想来也能坐稳江山。
完美!一切都是那样的完美!这个孩子简直就是生来为了此刻出现的。
「李察哥听令!」梁太后亲自拿出一支御用金皮令箭,扔了下去。察哥拾起,
高捧过头顶,姿态颇有武将的架势。
「臣听令!」
「你可在御围内六班直中选精兵一千,出阵讨贼!嵬名统军,传令前阵,陛
下御前往助战,敢有不敬者,立斩不赦!」
「臣遵旨!」
后世历史上,以忠义之姿坚定守护西夏王权数十年的铁腕统帅、大名鼎鼎的
西夏晋王李察哥,在十四岁的时候以武将的姿态,在自己生平第一场战斗中登场
……
北城,外壕。
唐云和韩月两人举着大弓,目瞪口呆的看着城外狂涌而至的西夏人潮,都不
知道该向哪里射箭,此时射箭甚至不用瞄准,因为视线内到处都是咆哮着向前冲
锋的人群,数以千计的西夏士卒已经冲过了第一道壕沟,而且开始疯狂的向第二
道壕沟拥来,那些疯狂的汉奴撞令郎,甚至不顾死活的跳入水中强行泅渡,在乱
箭的扫射下,水面上很快浮起一层浮尸。
而这些西夏人由于逼近了城墙,他们还击的乱箭也变得杀伤力十足,城头的
宋军被射倒了一排又一排,城外守壕的军士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勉强靠着大牌和
残存的羊马墙遮挡,以乱箭对射。飞蝗般的呼啸在空中窜来窜去,到处都飞溅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4】【5】【6】【7】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此时看看前面夏军也只是往前推进了一段距离,但远远称不上胜利!不过自家儿
子毕竟是夏,况且年轻,自己当着这麽多大臣的面也不好落他的面子,毕竟是
自己的亲儿子。只得微笑道:「陛下乃是大夏之,亲征出阵,我大夏勇士感奋
忠义,自然士气倍。」
旁边诸位重臣听了,赶紧跪倒高呼「兀卒威武!」李乾顺听了,更加得兴高
采烈不可一世,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
梁太后看着自己的这个儿子,心中的情绪复杂。
人君当稳重威严,似这等轻佻,只恐为群臣所轻。但是她又希望李乾顺就这
样一直轻佻下去,这样国内重臣们才会更加支持自己,自己才能更加长久的掌握
权力。但是自己总有寿终正寝的那一日,在那之后权力该传给谁呢?
原本梁氏女性连续孕育了两代夏,梁氏家族就已经和李家的命运绑在一起
了。若是能够依附着李家令梁氏永远掌权,那自然是最好的结局。但是自己的哥
哥梁乙逋已经被自己杀光了满门,梁氏的直系男丁已经断了香火。现在和自己血
缘最亲近的,只有自己的儿子乾顺,但是这个孩子身上却也流着嵬名王室的血,
而且这孩子却是姓李的。
自己年之后,权力还是要乾顺来执掌。毕竟他也是自己的亲儿子,身上也
流着梁家的血,还是法理上的国君。但是西夏的权力斗争可不看什麽血统。若是
现在不培养他的能力,将来他如何能驾驭的住嵬名阿埋、仁多保忠这些饱经杀伐
的老狐狸?
但是现在培养他,会不会影响自己掌权?他毕竟是姓李的,会不会像他的父
亲一样,倒过头来想从自己这里争得更多的权力。任何一个尝过权力美味的人都
会必然的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换了自己也是一样。
自己实在不希望秉常的悲剧在这一代重新上演。
现在梁氏的实力大衰,很多大部族都虎视眈眈准备取而带之。自己所能依仗
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所能给自己带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一旦乾顺的地
位在他们眼中不值得尊重了,自己这个太后也算不得什麽了。所以乾顺必须让他
们觉得是个值得为之卖命的君,但是现在乾顺的表现实在称不上令人满意,轻
佻好动,举止浮浪,望之不似人君。
但是自己不管采不采取行动,都可能损害到自己的利益。这实在是让梁太后
头疼。
她唯一能想到的是,需要有这样一个角色出现。绝对效忠乾顺,但是在自己
活着的时候,不会从自己手里夺权。在自己死后,有足够能力辅佐乾顺坐稳王位,
并且制衡那些手握重兵的权臣和大部酋长。同时虽然掌权,但是不会取代梁家历
史上的角色,不会把国君操纵于掌中当作傀儡,而是真心实意为乾顺做忠臣。
但是梁太后也明白,这样的完人,根本不存在于西夏国境之内。以前有个李
清,堪称国士。但是西夏建国以来,也只有这麽一个人。
现在那些大部酋长们,一旦让他们掌权,必定会和梁家一样。因为他们都有
自己部落的利益要考虑,而臣子的利益永远是和国君的利益相冲突的。但是若本
身没有部族实力作后盾,又如何制衡其他的诸侯。李清当年事败,不就是因为自
身是汉人降将,没有部族实力吗?
只这一条,便将所有的大臣全部排除在外。若是选个无权无势之人扶植,如
何保证他对乾顺的忠心?如何保证他的才能足以应付内外挑战?如何让其他部族
酋长们心服?
她心中正胡思乱想着,却没听见乾顺的呼唤。
「啊?皇帝何事?」梁太后从恍惚中清醒过来,立时恢复了太后的威严。
「母后,察哥也想上阵杀敌,请母后恩准。」乾顺笑嘻嘻的拉着身边一个虎
头虎脑的高大少年,来到她的面前跪下。那少年身材很高,年纪虽小,但颇有些
雄姿英发的气势,身上穿着名贵的犀甲,梁太后一看便认出来了,那是乾顺的御
甲。
「请太后恩准,察哥愿出阵杀贼!」少年声音洪亮,虎虎有生气。
「察哥,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梁太后自是知道这少年为谁,凡是乾顺身边
的小伴当们她都查过底细,这个察哥乃是宫中女官药宁之子,这药宁乃是汉女,
是唐云的心腹,当年剿灭梁乙逋也是立了功的,属于可以信任之人。察哥的父亲
乃是白马强镇军司的一个汉人小武官,早年战死。察哥随寡母入宫,同乾顺从小
一起长大,最得乾顺信任喜爱,甚至收他当了自己的义还赐姓李,虽然当时都
是小孩,但是谁也不知道乾顺是不是戏言,故此无人敢等闲视之。
而且梁太后也知道,这察哥小小年纪,就颇有英武之气,而且头脑聪慧,弓
马娴熟,乃是乾顺的侍从当中文武资质最出众的。
「启秉太后,小将今年十四岁。」
「你十四岁,便敢上阵杀敌吗?」
「小将愿立军令状,请太后给小将一支兵马,若不能夺壕先登,甘受军法!」
察哥说话虽然还带着稚音,却是斩钉截铁。看他的眼神,那是那种拥有坚定信念
和意志的战老兵才有的气魄。梁太后一生见过无数武将,但是不得不承认,有
些人天生就有那种武人的才能。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子,实在是个天生的勇士。
「好!我大夏连孩童都如此勇猛,直乃我大夏之福!察哥,你起来。虽然你
是皇帝的御,然我大夏军法却不容私情。你若是败阵而,便罚你终身为奴。
但能夺壕先登,哀家便除你御围内六班直统军之位,你可听得明白!」
在场众臣一听,无不心惊。御围内六班直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是却是夏的
贴身宿卫军,西夏军中亲贵无人能比,非西夏最高统治者最亲信之人不能统领。
众人皆听说这察哥所谓御之事,但都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小孩的游戏而已。
没想到今天经梁太后之口竟给坐实了,这等于察哥皇族御的身份太后认可了,
还有意让他统领御围内六班直。
御围内六班直可向来是由党项人担任统军啊!以当年李清之贵,也不过担任
副统军。
难道太后是有意提拔,是在给陛下掌权铺路了?若是一个大部酋长担任此职,
必定引起众臣之间权利纷争。但是这却是个半大毛孩子,无根无基的,一个空头
御。却不在这群老奸巨滑的眼内,惊醒之后,也就释然,孩子能有什麽本事?
谁能想到太后把这孩子捧到前台来?反正只要不是自己的政敌得到好处便成。
或许太后便是看中这小孩子从小和陛下一同长大,有这层情分在。然而
一个孩子,他又能驾驭得了千军万马?不过是个傀儡而已,想来还是太后掌握实
权。
众臣心中各自盘算,但是都觉得自己不好出头去争,竟无人有异议。
而梁太后心中却是心花怒放,心想当真是天意!否则如何这般顺利。自己刚
刚还在头疼的事情,随着察哥的出现,竟然全部迎刃而解了!
察哥,他就是自己苦苦找的那个角色!就这麽突然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不是天意是什麽?
他自小和乾顺一起长大,父母皆是微末汉人,没有任何党项部族背景。将来
他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只系于乾顺一身,再加上自小的情分,自然会对乾顺死心
塌地的效忠。梁氏虽然也是汉族身份,但是在得势之前便已是丁口众多的大宗族。
但这察哥却不同,他没有家族,除了寡母之外便只是孤身一人。
而自己提拔了他,他自然会对自己感恩戴德,此子天分甚佳,性格雄毅,好
好培养将来可为栋梁之才。而他将来得势之后,却没有宗族势力支撑,无法培植
党羽,也无法以下犯上,只能做大夏的忠臣,乾顺可以放心坐稳宝座。
而乾顺赐姓,自己坐实了他的御身份,他以后自然就成了党项人,而且高
贵不同常,身份上的阻碍也不存在了,众臣无话可说。但妙就妙在他却又不是
真正的党项人,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将来他有任何不轨举动,都会引得党项贵
人群起攻之。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还只是个孩子,小孩心性,哪懂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自然得势之后也不会来和自己争权。待到他逐渐长大,时间还长的很,自己自然
有的是时间来影响他。同时自己也就不用再想着乾顺之事,乾顺便是浮浪轻佻,
无心权利,自然不会和自己起冲突。自己也不用烦恼该不该好好培养他,一切顺
其自然便成,之后有察哥保着他,想来也能坐稳江山。
完美!一切都是那样的完美!这个孩子简直就是生来为了此刻出现的。
「李察哥听令!」梁太后亲自拿出一支御用金皮令箭,扔了下去。察哥拾起,
高捧过头顶,姿态颇有武将的架势。
「臣听令!」
「你可在御围内六班直中选精兵一千,出阵讨贼!嵬名统军,传令前阵,陛
下御前往助战,敢有不敬者,立斩不赦!」
「臣遵旨!」
后世历史上,以忠义之姿坚定守护西夏王权数十年的铁腕统帅、大名鼎鼎的
西夏晋王李察哥,在十四岁的时候以武将的姿态,在自己生平第一场战斗中登场
……
北城,外壕。
唐云和韩月两人举着大弓,目瞪口呆的看着城外狂涌而至的西夏人潮,都不
知道该向哪里射箭,此时射箭甚至不用瞄准,因为视线内到处都是咆哮着向前冲
锋的人群,数以千计的西夏士卒已经冲过了第一道壕沟,而且开始疯狂的向第二
道壕沟拥来,那些疯狂的汉奴撞令郎,甚至不顾死活的跳入水中强行泅渡,在乱
箭的扫射下,水面上很快浮起一层浮尸。
而这些西夏人由于逼近了城墙,他们还击的乱箭也变得杀伤力十足,城头的
宋军被射倒了一排又一排,城外守壕的军士就更不用说了。只是勉强靠着大牌和
残存的羊马墙遮挡,以乱箭对射。飞蝗般的呼啸在空中窜来窜去,到处都飞溅着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