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6-04
儿更觉奇怪了,自言自语道:&ldqu;他们真是来夺书的。难道秘籍在此不是什么秘密吗?&rdqu;接着又对无能道:&ldqu;爹,此处是上岸的必经之处,往来之人都从此处上山。我看咱就不要走这条大道了。&rdqu;当下三人便朝北走了几丈远,跟上山的道儿平行着往山上爬去。
金瓶似的小山,山上虽然没有寺,却种满了桃树。山下早已是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上则正当桃花盛开之季节,花香扑鼻。月光淡淡地洒在山坡上,树影婆娑,风景异常优美。此山不仅外形像个瓶子,山坡也如瓶子般陡峭,险而难攀。少林众僧果然厉害,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已上到山顶。青城派的就逊色许多,尽管他们发足狂奔,距离和尚们却越来越远。东方三人借着桃林的掩护在青城派的北后方朝山上爬去。
爬着爬着,走在中间的湿儿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幸亏东方无能及时拉住她的手。湿儿借着月光往地上仔细一瞧,却是已化作骷髅的脑袋。她吃了一吓,赶紧躲到父亲身后。东方无能一脚将骷髅踢下山去,拉着湿儿的手继续往上爬。
又向上爬了五六丈远,走在最前面的举儿被绊了一跤,这次却是一具化作白骨的无头尸体。举儿比妹妹胆子大很多,虽然心跳加剧,却也并不怎么慌张。
快到半山腰的时候,三人均是汗流浃背。一阵山风刮来,顿觉全身凉爽。不过,风中隐隐然夹着一股股腐臭的味道。越往上爬,腐臭味道愈加浓烈,三人不由得捂紧鼻子。
再爬几丈远,走在最前面的举儿像着了魔似的突然仰面向后倒来,失声尖叫道:&ldqu;爹,有鬼!&rdqu;湿儿赶紧伸手扶住,东方无能一把拔出长剑,将儿女护在身后。
尚未看清前方为何物时,三人突觉眼前一黑,伸手不见五指。东方无能身体发抖,两腿打颤。忙将一把长剑舞得水泄不通,将三人裹在剑风之中,让恶鬼不得近身。举儿湿儿都龟缩在他的身后,四只剧烈颤抖的手差点把他的衣服撕开!
无能约莫舞了一盏茶的功夫,月亮又从云层里钻了出来。三人这才发现,正前方一张阴森森的脸正张大着眼睛瞪着他们,嘴也张得大大的,一排白齿便如吃人的獠牙,恐怖异常。三人战战兢兢好一阵子,那鬼怪却并未扑将过来。仔细一看,只不过是一具状甚惨烈的死尸。再环顾四周,桃林内赫然横七竖八地摆着十几具尚未完全腐烂的尸体,死状都颇为惨烈,皆是缺胳膊少腿,尸体之间散落着镰刀和锤子等武器。
东方无能收起长剑,将一双儿女揽入怀内,宽慰道:&ldqu;有有爹爹在,不不怕。&rdqu;湿儿只觉得自己的心&ldqu;蹦蹦蹦&rdqu;地乱跳,快要破胸而出似的,而父亲的心跳竟也如此明显!她虽然从小习武,痴迷武侠,可在昏暗的荒山野岭见到一大堆尸体还是被吓了个半死。弱弱地求父亲道:&ldqu;爹爹,我想家。&rdqu;东方无能只是一个劲地安慰道:&ldqu;不怕,不怕。&rdqu;举儿叹道:&ldqu;你说这月亮,关键时刻怎么躲到云层里去了!搞得我还以为真有鬼。&rdqu;
过了好长时间,三人方才缓过劲来,继续往山上爬去。
湿儿一边走,一边问道:&ldqu;刚才死的那些人是丐帮的吧?听说他们的武器就是镰刀锤子。&rdqu;无能答道:&ldqu;正是。丐帮分污衣派和净衣派。净衣派一般在城里讨饭,衣服较整洁干净,他们用锤子;污衣派一般在农村讨饭,衣服污秽不堪,他们一般拿镰刀当武器。不论污衣派还是净一派,一律用五角星做暗器。&rdqu;
湿儿又问道:&ldqu;却不知是什么人这般狠毒?把人家杀得缺胳膊少腿的。&rdqu;无能尚未答话,举儿先说道:&ldqu;好像是丐帮两派自相残杀,刚才看到有两具尸体扭在一起,一人镰刀砍到对方的脖子上,而对方的锤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rdqu;
等三人好容易上到山顶,少林寺和青城派的人早已杳无踪影。山顶颇为平坦,约有几十丈的长宽,仍然是密密麻麻的桃树,接近中央的位置有一块巨石。三人四下张望找去路。湿儿突然用手一指那块巨石道:&ldqu;爹爹快看!石头上有亮光。&rdqu;无能和举儿朝石头望去,上面果然映出淡淡的亮光,一闪一闪的。
原来,巨石之前有一个直径约三尺的圆洞,那光亮便是从洞内传上来映在巨石上的。一条很粗的绳拴在大石旁的一株桃树上,伸入洞底。看来,前面的人当是为下洞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洞底有点点火把的光亮,定是青城派的人无疑。
举儿抢先抓住绳向下滑去,湿儿和无能随后跟上。洞内的形状亦像一个空瓶子,瓶口很窄,慢慢地越来越宽。洞壁甚是光滑,并无什么着手之处。湿儿胆小害怕,一手抓着绳,一手牵着父亲的手。
下到一半,无能低声对儿女道:&ldqu;我真后悔带你们来!洞内地势如此凶险,而今日又齐聚这许多好手,你们俩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你们的娘亲交待?&rdqu;
听父亲提到妈妈,湿儿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她的母亲在她还不懂事时就离家出走了,至今音信杳无。不过,她依然嘴硬道:&ldqu;咱们的旭日剑法也不是吃素的。我倒想看看他们都有多大能耐。&rdqu;
&ldqu;你们俩好自为之,一定要低调。人比武功秘籍重要,切记切记。&rdqu;无能声音低沉,似是忧心不已。兄妹俩齐声应道:&ldqu;是。&rdqu;
瓶腹之下豁然开阔,洞底似有数丈宽。最初看到的光亮早已远去,洞底一片漆黑。湿儿心中害怕,仰头望了望天上的月亮,月亮却又躲到乌云里去了。湿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之兆。心说,嫦娥姐姐,你可要保护我呀,关键时刻可不许躲起来。
东方无能侧耳细听,似乎脚步声朝西去了,便带着儿女也朝西跟进。没走两步,举儿好像踢到一根短棍的一头,那短棍便在地上打起转来。湿儿赶紧蹲下按住短棍,以免声音惊动远去的人。手触到短棍,才惊觉原来是一根大腿骨!吓得她赶紧缩手来。刚放松的心情又紧张起来,不由得紧紧拽住父亲的手。
路越走越窄,像是进入一个甬道,张开双臂便可触摸到两边冰凉的山石。沿途三人又数次踢中骷髅。湿儿生怕石壁内会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将自己拉了进去。一路之上把父亲的手越抓越紧,到最后差不多是靠在父亲的怀里往前挪步。举儿尽管胆子稍大,但也是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不敢松开。
又走了几步,湿儿和举儿同时耸了两下鼻子。湿儿低声道:&ldqu;好像有股什么怪味儿。&rdqu;举儿道:&ldqu;我也闻到了。风尘味,对不对?&rdqu;湿儿道:&ldqu;就是。&rdqu;无能奇道:&ldqu;风尘味也可以闻出来吗?&rdqu;湿儿道:&ldqu;就是有这种感觉,好像前面有什么特俗的人经过。&rdqu;
三人在黑暗中摸行了数丈,前面隐约传来一丝光亮。越往前走越亮,路也越来越宽敞,风尘味也愈加浓烈,湿儿不禁用小手捂住了鼻子。又走了几丈远,东方无能突然拽住一对儿女的手,示意他们停下来。
三人凝神往前望去,前面是一个很宽敞的石室,比刚才下到洞底的地方犹宽。石壁上点着数枝巨烛。石室中央摆放着一口巨大的石棺,足有一丈长,三尺宽。那些少林和尚正在绕着棺材仔细勘察,似乎过了这许久,他们尚未找到打开棺材的方法。青城派的人就隐藏在石室的入口,他们相对于少林和尚来说在暗处,可是相对于东方三人则在明处。
少林众僧又转了几圈,一个矮瘦的和尚似是发现了什么异常,对站在旁边的一个高个和尚道:&ldqu;方丈师兄,此处比其他地方都软,恐怕是打开棺材的关键所在。&rdqu;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方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历朝历代,恐怕都数少林方丈在武林中最有威望。对湿儿这种初次行走江湖的人来说,少林方丈的名头也是如雷贯耳。她自然也知道少林的方丈叫正经和尚,但却无缘谋面。没想到今日竟然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山洞中见到了。只见正经大和尚身材高大,长着一张端庄的国字脸,五官像楷书那样长得一丝不苟。眉毛胡子已然白了,慈眉善目,很是和蔼可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下巴上有颗黑痣。湿儿不禁心内暗叹道:&ldqu;这大概就是正义的化身吧!&rdqu;
正经和尚对其他几个和尚道:&ldqu;阿弥陀佛。众位师小心,棺内可能有机关,退后几步。&rdqu;然后转头对矮瘦和尚道:&ldqu;正愚师,你也小心,打开来吧!&rdqu;
正愚和尚运劲一拧开关,只听&ldqu;吱呀呀&rdqu;一声,棺盖果然缓缓地向上升起。众僧便都向后跳出三尺,以手挡面,生怕着了道儿。
棺材内并无异样,众僧稍微松了一口气。正待凑上前去,却听&ldqu;哧哧哧&rdqu;数声轻响,竟然从上升的棺盖中居高临下射出若干细针。细针来得又快又急,只听&ldqu;啊&rdqu;的一声惨叫,离得最近的那个胖和尚挡面的右臂慢慢垂了下来,接着整个人跌坐于地。
正经和尚赶紧上前去扶,倒地和尚忙颤声道:&ldqu;别别过来,有毒。&rdqu;正经和尚只得硬生生收住跨出去的左脚。那胖和尚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一动也不动了。显是针上毒物厉害至极,见血封喉,瞬间就夺去一命。正经和尚叹道:&ldqu;兰陵笑笑生也忒歹毒。居然选在大家放松警惕的当儿发射毒针。而且用三聚氰胺这等见血封喉的烈性毒药,真是缺德至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rdqu;
停顿片刻,见再无细针射出,余下四个和尚便又小心翼翼地朝石棺移近,走一步便停一下。
棺内覆盖着一大片锦缎,锦缎中部成人形突起,却不知下为何人尸体?一个方头大耳、像弥勒佛般的和尚便要伸手去拽那锦袍。正经和尚急道:&ldqu;正色师且慢,小心袍上有毒。&rdqu;正色和尚立即缩手,看着正经和尚道:&ldqu;方丈师兄,那却如何是好?&rdqu;他天生大嗓门,自然发出的声音便震得石壁嗡嗡作响。
正色和尚的名头丝毫也不比他的方丈师兄弱。只不过,他不是因为身居高位而出名,纯粹是臭名远扬。湿儿曾听说,当今江湖上有三个著名的俗人。其中两个是并称&ldqu;北二俗&rdqu;的光头纲和长毛谦,第三个便是正色和尚。几年之前,三人太过招摇,致江湖上一片乌烟瘴气。为了净化江湖空气,武林中曾掀起了一股&ldqu;反三俗&rdqu;的浪潮,差点将三人当作邪教论处。
湿儿望着满身世俗气的正色和尚,心想,他定然便是那风尘味的源头。佛曰&ldqu;色即是空,空即是色&rdqu;,正色者,四大皆空也。此人的修行恐怕离四大皆空还差得老远。佛门子的正色和尚已是俗得如此浑然天成,原本就是俗人的&ldqu;北二俗&rdqu;,该得有多俗呀?
举儿指着正色和尚,对湿儿耳语道:&ldqu;我上次在少林寺遇到的,就是这个叫正色的胖和尚。&rdqu;湿儿先是一愣,随即忆起举儿给她讲过的一件趣事,顿时捂着小嘴,在黑暗中笑得直不起腰来。
这正色和尚的的确确便是个俗和尚。天下可有比他更俗的和尚么?
一年半前,举儿犯错被父亲责骂。他少年叛逆,竟然私自离家出走。在路上游荡的时候,遇到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和尚。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和尚叫正色。举儿心灰意冷之际,便也想到了削发为僧。便拦住正色和尚道:&ldqu;大师请留步。子我看破红尘,想遁入空门。求大师收我为徒。&rdqu;
正色和尚仔细打量了举儿一番,双手十道:&ldqu;阿弥陀佛。我佛门也不是随便收子的。贫僧考你一个问题,看看小施是否有慧根。&rdqu;举儿道:&ldqu;子不算太笨。请大师随便问。&rdqu;
正色和尚道:&ldqu;如果贫僧让小施去找一个&lsqu;阿弥陀佛&rsqu;。你应该往哪边走?&rdqu;举儿知道,&ldqu;阿弥陀佛&rdqu;只是一句佛号。这是一条南北大道,该往哪边走呢?举儿实在琢磨不透。但猜想那和尚由北而来,当然是向南去。便恭恭敬敬地答道:&ldqu;由此向南,定然没错。&rdqu;正色和尚连连摇头道:&ldqu;阿弥陀佛。小施慧根太差。本寺不能收留。&rdqu;
举儿愣住了,问道:&ldqu;子怎么就慧根差了?&rdqu;正色和尚又双手十道:&ldqu;南无阿弥陀佛。&rdqu;举儿一愣,随即问道:&ldqu;既然南边没有阿弥陀佛,那大师为何向南而行?&rdqu;哪知正色和尚脾气异常暴躁,立即生气地道:&ldqu;阿弥陀佛。他奶奶的,我是让你去找。我什么时候告诉你,我现在是去找阿弥陀佛了?&rdqu;
举儿无端被骂,吃了一惊。心想,这胖和尚怎么骂人呢?就跟他理论道:&ldqu;你一个得道高僧,怎么可以口出污言秽语?&rdqu;正色和尚更是怒不可遏,骂道:&ldqu;阿弥陀佛。你看清楚了。老子是和尚,不是道人。得道的才叫道人,老子只念经。&rdqu;
正色和尚居然&ldqu;老子、老子&rdqu;地自称起来。举儿再也忍耐不住,生气地道:&ldqu;想不到你一个出家之人,竟然口无遮拦!&rdqu;正色和尚指了指举儿身后道:&ldqu;喏,你瞧。&rdqu;举儿头一看,林间掩映的,正是少林寺。奇道:&ldqu;那是少林寺啊!&rdqu;正色和尚道:&ldqu;我是少林寺的,我到家门口了。我现在是家之人。阿弥陀佛,你给老子滚远一点。&rdqu;说罢,便扔下举儿,径直寺去了。
正色和尚的言谈一举打破了举儿对高僧的好印象。举儿在道上默然伫立良久后,便决定家,而非出家。
[ 本章完 ]【1】【2】【3】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金瓶似的小山,山上虽然没有寺,却种满了桃树。山下早已是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上则正当桃花盛开之季节,花香扑鼻。月光淡淡地洒在山坡上,树影婆娑,风景异常优美。此山不仅外形像个瓶子,山坡也如瓶子般陡峭,险而难攀。少林众僧果然厉害,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已上到山顶。青城派的就逊色许多,尽管他们发足狂奔,距离和尚们却越来越远。东方三人借着桃林的掩护在青城派的北后方朝山上爬去。
爬着爬着,走在中间的湿儿忽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幸亏东方无能及时拉住她的手。湿儿借着月光往地上仔细一瞧,却是已化作骷髅的脑袋。她吃了一吓,赶紧躲到父亲身后。东方无能一脚将骷髅踢下山去,拉着湿儿的手继续往上爬。
又向上爬了五六丈远,走在最前面的举儿被绊了一跤,这次却是一具化作白骨的无头尸体。举儿比妹妹胆子大很多,虽然心跳加剧,却也并不怎么慌张。
快到半山腰的时候,三人均是汗流浃背。一阵山风刮来,顿觉全身凉爽。不过,风中隐隐然夹着一股股腐臭的味道。越往上爬,腐臭味道愈加浓烈,三人不由得捂紧鼻子。
再爬几丈远,走在最前面的举儿像着了魔似的突然仰面向后倒来,失声尖叫道:&ldqu;爹,有鬼!&rdqu;湿儿赶紧伸手扶住,东方无能一把拔出长剑,将儿女护在身后。
尚未看清前方为何物时,三人突觉眼前一黑,伸手不见五指。东方无能身体发抖,两腿打颤。忙将一把长剑舞得水泄不通,将三人裹在剑风之中,让恶鬼不得近身。举儿湿儿都龟缩在他的身后,四只剧烈颤抖的手差点把他的衣服撕开!
无能约莫舞了一盏茶的功夫,月亮又从云层里钻了出来。三人这才发现,正前方一张阴森森的脸正张大着眼睛瞪着他们,嘴也张得大大的,一排白齿便如吃人的獠牙,恐怖异常。三人战战兢兢好一阵子,那鬼怪却并未扑将过来。仔细一看,只不过是一具状甚惨烈的死尸。再环顾四周,桃林内赫然横七竖八地摆着十几具尚未完全腐烂的尸体,死状都颇为惨烈,皆是缺胳膊少腿,尸体之间散落着镰刀和锤子等武器。
东方无能收起长剑,将一双儿女揽入怀内,宽慰道:&ldqu;有有爹爹在,不不怕。&rdqu;湿儿只觉得自己的心&ldqu;蹦蹦蹦&rdqu;地乱跳,快要破胸而出似的,而父亲的心跳竟也如此明显!她虽然从小习武,痴迷武侠,可在昏暗的荒山野岭见到一大堆尸体还是被吓了个半死。弱弱地求父亲道:&ldqu;爹爹,我想家。&rdqu;东方无能只是一个劲地安慰道:&ldqu;不怕,不怕。&rdqu;举儿叹道:&ldqu;你说这月亮,关键时刻怎么躲到云层里去了!搞得我还以为真有鬼。&rdqu;
过了好长时间,三人方才缓过劲来,继续往山上爬去。
湿儿一边走,一边问道:&ldqu;刚才死的那些人是丐帮的吧?听说他们的武器就是镰刀锤子。&rdqu;无能答道:&ldqu;正是。丐帮分污衣派和净衣派。净衣派一般在城里讨饭,衣服较整洁干净,他们用锤子;污衣派一般在农村讨饭,衣服污秽不堪,他们一般拿镰刀当武器。不论污衣派还是净一派,一律用五角星做暗器。&rdqu;
湿儿又问道:&ldqu;却不知是什么人这般狠毒?把人家杀得缺胳膊少腿的。&rdqu;无能尚未答话,举儿先说道:&ldqu;好像是丐帮两派自相残杀,刚才看到有两具尸体扭在一起,一人镰刀砍到对方的脖子上,而对方的锤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rdqu;
等三人好容易上到山顶,少林寺和青城派的人早已杳无踪影。山顶颇为平坦,约有几十丈的长宽,仍然是密密麻麻的桃树,接近中央的位置有一块巨石。三人四下张望找去路。湿儿突然用手一指那块巨石道:&ldqu;爹爹快看!石头上有亮光。&rdqu;无能和举儿朝石头望去,上面果然映出淡淡的亮光,一闪一闪的。
原来,巨石之前有一个直径约三尺的圆洞,那光亮便是从洞内传上来映在巨石上的。一条很粗的绳拴在大石旁的一株桃树上,伸入洞底。看来,前面的人当是为下洞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洞底有点点火把的光亮,定是青城派的人无疑。
举儿抢先抓住绳向下滑去,湿儿和无能随后跟上。洞内的形状亦像一个空瓶子,瓶口很窄,慢慢地越来越宽。洞壁甚是光滑,并无什么着手之处。湿儿胆小害怕,一手抓着绳,一手牵着父亲的手。
下到一半,无能低声对儿女道:&ldqu;我真后悔带你们来!洞内地势如此凶险,而今日又齐聚这许多好手,你们俩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你们的娘亲交待?&rdqu;
听父亲提到妈妈,湿儿鼻子一酸,差点流出泪来。她的母亲在她还不懂事时就离家出走了,至今音信杳无。不过,她依然嘴硬道:&ldqu;咱们的旭日剑法也不是吃素的。我倒想看看他们都有多大能耐。&rdqu;
&ldqu;你们俩好自为之,一定要低调。人比武功秘籍重要,切记切记。&rdqu;无能声音低沉,似是忧心不已。兄妹俩齐声应道:&ldqu;是。&rdqu;
瓶腹之下豁然开阔,洞底似有数丈宽。最初看到的光亮早已远去,洞底一片漆黑。湿儿心中害怕,仰头望了望天上的月亮,月亮却又躲到乌云里去了。湿儿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祥之兆。心说,嫦娥姐姐,你可要保护我呀,关键时刻可不许躲起来。
东方无能侧耳细听,似乎脚步声朝西去了,便带着儿女也朝西跟进。没走两步,举儿好像踢到一根短棍的一头,那短棍便在地上打起转来。湿儿赶紧蹲下按住短棍,以免声音惊动远去的人。手触到短棍,才惊觉原来是一根大腿骨!吓得她赶紧缩手来。刚放松的心情又紧张起来,不由得紧紧拽住父亲的手。
路越走越窄,像是进入一个甬道,张开双臂便可触摸到两边冰凉的山石。沿途三人又数次踢中骷髅。湿儿生怕石壁内会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将自己拉了进去。一路之上把父亲的手越抓越紧,到最后差不多是靠在父亲的怀里往前挪步。举儿尽管胆子稍大,但也是紧紧地拉着父亲的手不敢松开。
又走了几步,湿儿和举儿同时耸了两下鼻子。湿儿低声道:&ldqu;好像有股什么怪味儿。&rdqu;举儿道:&ldqu;我也闻到了。风尘味,对不对?&rdqu;湿儿道:&ldqu;就是。&rdqu;无能奇道:&ldqu;风尘味也可以闻出来吗?&rdqu;湿儿道:&ldqu;就是有这种感觉,好像前面有什么特俗的人经过。&rdqu;
三人在黑暗中摸行了数丈,前面隐约传来一丝光亮。越往前走越亮,路也越来越宽敞,风尘味也愈加浓烈,湿儿不禁用小手捂住了鼻子。又走了几丈远,东方无能突然拽住一对儿女的手,示意他们停下来。
三人凝神往前望去,前面是一个很宽敞的石室,比刚才下到洞底的地方犹宽。石壁上点着数枝巨烛。石室中央摆放着一口巨大的石棺,足有一丈长,三尺宽。那些少林和尚正在绕着棺材仔细勘察,似乎过了这许久,他们尚未找到打开棺材的方法。青城派的人就隐藏在石室的入口,他们相对于少林和尚来说在暗处,可是相对于东方三人则在明处。
少林众僧又转了几圈,一个矮瘦的和尚似是发现了什么异常,对站在旁边的一个高个和尚道:&ldqu;方丈师兄,此处比其他地方都软,恐怕是打开棺材的关键所在。&rdqu;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的方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历朝历代,恐怕都数少林方丈在武林中最有威望。对湿儿这种初次行走江湖的人来说,少林方丈的名头也是如雷贯耳。她自然也知道少林的方丈叫正经和尚,但却无缘谋面。没想到今日竟然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山洞中见到了。只见正经大和尚身材高大,长着一张端庄的国字脸,五官像楷书那样长得一丝不苟。眉毛胡子已然白了,慈眉善目,很是和蔼可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的下巴上有颗黑痣。湿儿不禁心内暗叹道:&ldqu;这大概就是正义的化身吧!&rdqu;
正经和尚对其他几个和尚道:&ldqu;阿弥陀佛。众位师小心,棺内可能有机关,退后几步。&rdqu;然后转头对矮瘦和尚道:&ldqu;正愚师,你也小心,打开来吧!&rdqu;
正愚和尚运劲一拧开关,只听&ldqu;吱呀呀&rdqu;一声,棺盖果然缓缓地向上升起。众僧便都向后跳出三尺,以手挡面,生怕着了道儿。
棺材内并无异样,众僧稍微松了一口气。正待凑上前去,却听&ldqu;哧哧哧&rdqu;数声轻响,竟然从上升的棺盖中居高临下射出若干细针。细针来得又快又急,只听&ldqu;啊&rdqu;的一声惨叫,离得最近的那个胖和尚挡面的右臂慢慢垂了下来,接着整个人跌坐于地。
正经和尚赶紧上前去扶,倒地和尚忙颤声道:&ldqu;别别过来,有毒。&rdqu;正经和尚只得硬生生收住跨出去的左脚。那胖和尚在地上抽搐了几下,就一动也不动了。显是针上毒物厉害至极,见血封喉,瞬间就夺去一命。正经和尚叹道:&ldqu;兰陵笑笑生也忒歹毒。居然选在大家放松警惕的当儿发射毒针。而且用三聚氰胺这等见血封喉的烈性毒药,真是缺德至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rdqu;
停顿片刻,见再无细针射出,余下四个和尚便又小心翼翼地朝石棺移近,走一步便停一下。
棺内覆盖着一大片锦缎,锦缎中部成人形突起,却不知下为何人尸体?一个方头大耳、像弥勒佛般的和尚便要伸手去拽那锦袍。正经和尚急道:&ldqu;正色师且慢,小心袍上有毒。&rdqu;正色和尚立即缩手,看着正经和尚道:&ldqu;方丈师兄,那却如何是好?&rdqu;他天生大嗓门,自然发出的声音便震得石壁嗡嗡作响。
正色和尚的名头丝毫也不比他的方丈师兄弱。只不过,他不是因为身居高位而出名,纯粹是臭名远扬。湿儿曾听说,当今江湖上有三个著名的俗人。其中两个是并称&ldqu;北二俗&rdqu;的光头纲和长毛谦,第三个便是正色和尚。几年之前,三人太过招摇,致江湖上一片乌烟瘴气。为了净化江湖空气,武林中曾掀起了一股&ldqu;反三俗&rdqu;的浪潮,差点将三人当作邪教论处。
湿儿望着满身世俗气的正色和尚,心想,他定然便是那风尘味的源头。佛曰&ldqu;色即是空,空即是色&rdqu;,正色者,四大皆空也。此人的修行恐怕离四大皆空还差得老远。佛门子的正色和尚已是俗得如此浑然天成,原本就是俗人的&ldqu;北二俗&rdqu;,该得有多俗呀?
举儿指着正色和尚,对湿儿耳语道:&ldqu;我上次在少林寺遇到的,就是这个叫正色的胖和尚。&rdqu;湿儿先是一愣,随即忆起举儿给她讲过的一件趣事,顿时捂着小嘴,在黑暗中笑得直不起腰来。
这正色和尚的的确确便是个俗和尚。天下可有比他更俗的和尚么?
一年半前,举儿犯错被父亲责骂。他少年叛逆,竟然私自离家出走。在路上游荡的时候,遇到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和尚。当时,他还不知道这个和尚叫正色。举儿心灰意冷之际,便也想到了削发为僧。便拦住正色和尚道:&ldqu;大师请留步。子我看破红尘,想遁入空门。求大师收我为徒。&rdqu;
正色和尚仔细打量了举儿一番,双手十道:&ldqu;阿弥陀佛。我佛门也不是随便收子的。贫僧考你一个问题,看看小施是否有慧根。&rdqu;举儿道:&ldqu;子不算太笨。请大师随便问。&rdqu;
正色和尚道:&ldqu;如果贫僧让小施去找一个&lsqu;阿弥陀佛&rsqu;。你应该往哪边走?&rdqu;举儿知道,&ldqu;阿弥陀佛&rdqu;只是一句佛号。这是一条南北大道,该往哪边走呢?举儿实在琢磨不透。但猜想那和尚由北而来,当然是向南去。便恭恭敬敬地答道:&ldqu;由此向南,定然没错。&rdqu;正色和尚连连摇头道:&ldqu;阿弥陀佛。小施慧根太差。本寺不能收留。&rdqu;
举儿愣住了,问道:&ldqu;子怎么就慧根差了?&rdqu;正色和尚又双手十道:&ldqu;南无阿弥陀佛。&rdqu;举儿一愣,随即问道:&ldqu;既然南边没有阿弥陀佛,那大师为何向南而行?&rdqu;哪知正色和尚脾气异常暴躁,立即生气地道:&ldqu;阿弥陀佛。他奶奶的,我是让你去找。我什么时候告诉你,我现在是去找阿弥陀佛了?&rdqu;
举儿无端被骂,吃了一惊。心想,这胖和尚怎么骂人呢?就跟他理论道:&ldqu;你一个得道高僧,怎么可以口出污言秽语?&rdqu;正色和尚更是怒不可遏,骂道:&ldqu;阿弥陀佛。你看清楚了。老子是和尚,不是道人。得道的才叫道人,老子只念经。&rdqu;
正色和尚居然&ldqu;老子、老子&rdqu;地自称起来。举儿再也忍耐不住,生气地道:&ldqu;想不到你一个出家之人,竟然口无遮拦!&rdqu;正色和尚指了指举儿身后道:&ldqu;喏,你瞧。&rdqu;举儿头一看,林间掩映的,正是少林寺。奇道:&ldqu;那是少林寺啊!&rdqu;正色和尚道:&ldqu;我是少林寺的,我到家门口了。我现在是家之人。阿弥陀佛,你给老子滚远一点。&rdqu;说罢,便扔下举儿,径直寺去了。
正色和尚的言谈一举打破了举儿对高僧的好印象。举儿在道上默然伫立良久后,便决定家,而非出家。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