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载安卓APP,不怕网址被屏蔽了
APP网址部分手机无法打开,可以chrome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
17-06-04
这一日,镇里计生办的吉普车又过来了,大嫂正在村头放鹅,听到车的声音后,认得那是来搞计划生育的,鹅也顾不得看了,撒腿就往家里跑,告诉海燕赶快出去躲躲。海燕当时正在做饭,连围裙都没有来得及摘,迅速跳出后窗直接藏到了房后的苞米地里。那计生办的谢主任在村里妇女主任的陪同下,阴沉着个猪腰子脸直接进了院。他抬头看见大嫂正一脸紧张地站在门口,便问道:“你家儿媳妇在家没?她是不是该做结扎了,这么老拖着也不是办法,难道还想生二胎咋的?”
大嫂忙应承道:“哪能呢,俺们是最响应国家政策了,偏巧儿媳妇回娘家了,不在家,要不就让她随你们一起去做了。”
大嫂的话音刚落,没想到房间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原来那孩子刚睡醒,不见了妈妈,所以大哭起来。
计生办谢主任马上就明白海燕是躲了起来,便厉声说道:“这哪有当妈的去串门,把这么小的孩子扔在家里的道理?”
然后又用手指着大嫂吓唬道:“我告诉你们,不用总躲,如果真的生二胎,看我不罚死你们才怪。”
说完一瞪眼,转身走了。大嫂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心里直发毛。虽然又躲过了这一劫,但那谢主任的话也说得明白,如果真的生二胎,肯定会被重罚的。大嫂清楚这重罚对他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很可能几年的收成都会被罚进去,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
这时海燕从苞米地里钻了出来,看着远去的吉普车说道:“妈,他们走了啊?”
大嫂带搭不理地答应了一声:“嗯。”
然后唉声叹气地转身回到了东屋。
海燕看出了婆婆的不悦,晚上对二蛋子说道:“我看妈白天好像有些不高兴,是不是因为计划生育的事儿?”
二蛋子说:“肯定是的,妈的思想观念守旧,总想着抱孙子,现在问题在这明摆着呢,如果要孙子肯定会被重罚,不要吧,又不甘心。反正怎么都是闹心。”
海燕问:“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非得要生儿子呢?难道生了儿子就一定能保证会好?若是生出一个不孝顺的逆子来,反倒不如不要了好。而且,你想过没有,那二胎若真是生了男孩儿还好,若一不小心,又生了一个女孩儿该咋办啊?”
海燕的问题提得很尖锐,一下让二蛋子愣在了那里,他卡巴着眼睛半天没有说话,最后翻过身来,扳着海燕的肩膀说道:“所以,你一定要给我生一个儿子才行,要不妈那里我都说不过去。”
海燕说:“你说的不是废话吗,生男生女我说得算咋的?我要真有那两下子,上一胎就直接给你生个儿子得了,也不至于费这么大的劲儿。”
二蛋子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很费心地将两只胳膊交叉起来放在脑后,若有所思地说:“反正不管怎样,你都要给我生一个儿子才行,大不了这胎不是,再生下一胎,我就不信,照这样生下去,最终还生不出个儿子来。”
海燕躺在枕头上,感觉心里郁闷极了,她知道二蛋子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不想惹父母们生气。如今丈夫和婆婆都认准的事情,自己也不好太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是海燕还是有些想不通,难道生儿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如果下一胎不是儿子,难道她真的还要一胎一胎不停地生下去?
海燕的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群孩子围着她叫妈妈的情景,她有些不敢想了,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她不知不觉中叹了一口气,心想作为女人,这辈子可真够命苦的了。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五节
当什么事情都带有一种目的性去做的话,可能也就失去了过程本身的乐趣。包括夫妻性爱这件事情上,现在的二蛋子和海燕一起过夫妻生活,已经不仅仅是性需求,更多的则是指望着能怀上一个孩子,而且一定要男孩儿才行。
这样想着,那在身上折腾的人努力想着要把种子种进去,那在身下承受的人则竭力想要把种子全部接纳进来,整个过程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例行公事,当性爱已经逐渐演绎为这样一种性质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这种悲哀恰恰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作为一个女人,海燕从未体味过性爱的美好,自从第一次被二蛋子破处之后,她感到是钻心的疼痛,到后来就逐渐麻木了,等到稍稍有了一点感觉之后,二蛋子却已经在她身上播种完毕,已经翻身下去,倒头呼呼大睡起来,这让她时不时地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她爱自己的丈夫,在她看来,性爱这东西是见不得人的,她一个农村女人,在性上有太强烈的需求似乎也不应该,只要他们夫妻的感情够了,性爱的和谐与否并不重要。
谢天谢地,在生下第二个孩子时隔一年半后,海燕终于怀上了第二胎。
那天早上,海燕照例起来做早饭,刚刚将那一锅粘豆包蒸好后,还没等盖上锅盖,就觉得这胃里直泛酸水,忍不住蹲在灶膛处大口地呕吐起来。
大嫂听到了动静之后,警觉地凑上前来,关切地问:“怎么了,是不是怀上了?你上个月什么时候来的事儿?”
海燕呕够了,稍作喘息,回答道:“本来应该这个月初来的,可这都到十五了,却还不见来。”
大嫂一听,不禁喜出望外,赶紧把海燕搀起:“行了,你快进屋歇着去,就别忙活了,剩下的事情让我来。”
关于海燕怀孕的事情,不知怎么就传到了镇计生办那里,大嫂怀疑一定是村妇女主任告的密。那一天早上,谢主任又领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闯到了单家,进屋就找翻找海燕,要逼迫她去镇里堕胎。幸亏海燕听到风声,早就躲了起来。大嫂见这样躲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从衣柜里拿了500元钱,然后将那谢主任拉到一边,嘴上说着多多关照的话,然后将那500元钱塞到了谢主任的口袋里。谢主任本来态度还强硬得像一块砖,当看到钱之后,立马软得像一团棉花,故意拿腔作调地打官腔道:“既然你儿媳妇没在家,我们就先回去,不过你要告诉她,要她趁早去镇上把孩子做了,要不生下来不但上不了户口分不到土地,而且免不了还要挨罚。”
说完背着手,领着一群人大摇大摆地走了。
大嫂望着谢主任远去的背影,心里面的一块石头可算落了地,心想这年头还是有钱好办事,不管怎样,能将孩子生下来就算胜利,至于罚不罚款,那是以后的事情,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
你还别说,自从大嫂给了谢主任500元钱以后,他再也没来找过麻烦。偶尔带人来村里搞计划生育,也是顺便到单家走走过场。然而令人绝望的是,虽然计生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海燕的肚子却很不争气,这第二胎生下来,依旧是一个女孩。
孩子生下来的那天,大嫂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孩子的两腿劈开,当她看到那两腿之间光秃秃的并无一物时,连伺候月子的心情都没有了,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不住地唉声叹气。海燕看出婆婆因为自己又生了一个女儿心中不悦,也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觉得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来。
倒是二蛋子对海燕多了一层理解,嘴里安慰道:“这生女孩儿也不怪你,是我的家什不管用,你大可不必这样情绪低落,该怎么生活还得怎么生活,爸妈那里有我去做工作。”
不管怎样,孩子生下来了,还得继续养活。那罚款是免不了的,还好谢主任因为有了那500元钱在前,对单家网开一面,只是象征性地罚了2000块钱。尽管这样,对单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二蛋子看日子紧巴得一天不如一天,便又动起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他把这想法再次说给海燕听:“如今咱家二儿又出生了,以后的开销越来越大,单靠种地发不了大财,我琢磨着最近再出去找点活干,你在家给我照看好孩子中不中?”
海燕望着自己的丈夫,幽幽地说:“你去吧,要是真能挣回钱来,我就是再苦再累也都认了。”
二蛋子捋了捋妻子额头上的头发:“嗯,你等我挣大钱了,一定回来让你们娘仨儿好好享享福。”
海燕说:“享福我倒不奢望,只要你能让我们娘仨儿过上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日子,我也就知足了。”
说完将头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居然从眼角落下两滴晶莹的泪水来。
二蛋子再次找到大牛,将自己想要外出打工的想法说给他听。大牛吓了一跳,显然上次挨揍的事情至今让他心有余悸。大牛说:“你愿意去自己去吧,我可不去了,挣不来钱是小事情,这要是被人打折了胳膊腿,这辈子都他妈的完了。”
二蛋子说:“这次不会了,这回我们跟赵家屯的赵大拿走,他是木匠,每年都会带些人出去,听说他上头有认识的大老板,钱是瞎不了咱的。”
大牛说:“那我也不去了,我倒情愿在家种点地、养点牛,这样平平安安挺好的,再也不去冒那个风险了。”
二蛋子看说不动他,也就不再动员。
最终,二蛋子连同附近村屯的十几个人一起,在赵大拿的带领下,重新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这一次跟上次不一样,二蛋子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命运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六节
再说志刚一家,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全家人勒紧了裤腰带还饥荒,已经说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那种苦难带给人的是生命的沧桑与无奈,不仅大人们如此,就连孩子们在这种情境下都变得早熟起来。相比于其他孩子,大龙、二龙、安然显得成熟多了,他们兄妹三人能够理解父辈们的艰辛,知道在学习之余帮大人们分担一些必要的体力劳动。
从打茬子到播种种地,从除草间苗到扒苞米,三个孩子什么农活都干过。虽然家里开个小卖店,但是三个孩子却舍不得吃卖店里的一块饼干、一块糖。安然年纪最小,常常看着新进的花花绿绿的糖果说:“哥,你说那小人酥是不是可好吃了?要不咱们一人尝一块吧!”
说着,就在那货柜里拿出三块,递给大龙和二龙一人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大龙见状,一把抢了过来,扔进了柜台里,嘴上说道:“吃糖会生蛀牙的,走吧,咱们出去玩。”
说罢,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向外走。虽然二龙和安然很想吃糖,但他们也明白哥哥的用意,知道能省则省,省下来好多卖一点钱,给家里还饥荒。
三个孩子之所以这么懂事,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受到了小兰的耳濡目染。他们曾亲见小兰为了节省,总是吃家里的剩饭,明明那饭菜都变馊了,小兰还舍不得扔,用开水泡一下,就那样对付着吃。有一次,为了省下3块钱的车费,小兰去县城的亲戚家串门,40多里的路程她硬是自己走了回来,脚上被磨了好几个大血泡,到家的时候袜子都脱不下来了,那血和袜子粘连在一起,疼得小兰的额头直冒汗。从小到大,孩子们都没有看到小兰买过一件新衣服,那棉袄棉裤也是把孩子们穿过的旧棉衣拆开,再把里面已经变得硬的棉花重新蓄一下,然后再缝制成自己的棉衣继续穿。志刚看在眼里心疼,对小兰说:“你就去再买一件棉大衣吧,你看这花棉袄已经穿了好几年。”
小兰说:“花那闲钱干什么?我又不出门,一个女人在家里穿啥不行。”
志刚看妻子如此节俭,心里万般难过,他知道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使小兰受了这么多委屈。志刚不止一次哽咽着说:“都怪我,要不是因为我,也不至于让你受这么多苦。”
小兰看志刚一副忏悔的样子,会心地笑了,嘴里说道:“只要你不赌钱了,就是再苦再累的日子我都觉得甜。”
小兰说的完全是真心话,一个善良的农村女人,拥有最朴实真挚的情感,在她心里,丈夫和家庭就是自己的一片天,只要保持这片天的完好,无论让她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认了。
小兰越是这样对志刚,志刚越是觉着心中有愧,在不赌钱的日子里,他有时间充分理清自己的头脑,越发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严重错误。他很后悔曾经所走过的这段弯路,正是这段弯路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但要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承受来自精神世界的双重折磨,更主要的是还连累家人跟他一同受苦。每每想起这些,志刚的心都快要碎了。
但志刚毕竟是一个血性的汉子,他坚信在哪儿跌倒了就能在哪儿爬起来。他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
为了改变贫穷落寞的现状,志刚在大龙上初三那年开始承包荒山,这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选择。当时村里还没有人打那几十亩荒山的主意,但志刚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那荒山闲在那里实在可惜,如果在那山上栽种果树等经济林,若干年后将会换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志刚找到村党支部,主动要求承包那片荒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国以前就与志刚的关系不错,志刚因为赌博被撤去生产队长的职务后,他很同情志刚的遭遇,这次志刚找到他,他想那块荒山反正闲着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承包给志刚,也乐得卖一个人情给他。于是,便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争得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同意后,以较低的价格与志刚签订了20年的承包合同。
荒山顺利承包到手后,志刚很兴奋,但这种兴奋没有维持几天,就被一大堆问题冲淡了。首先,志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不消说那买树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就是劳动力问题也无法解决。栽树、浇水,包括看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志刚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为了尽量减少开支,志刚一般都不去雇工,就他和小兰两个人在山上顶风冒雨地忙活着。偏赶上志刚的风湿病犯了,那山上水汽大、阴风多,志刚一猫腰那筋骨像要折了一样的疼。志刚心里骂着,要不是因为那徐大皮带,他也不会受这个苦,这腰腿疼的病就是当初在拘留所时落下的。
大龙对老叔老婶的辛苦看在眼里,他知道家里这些年为了供他们读书,花了不少钱。如今,他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家里分担一下生活的重担。虽然中考已经日益临近,但是却有一个想法在大龙的心中逐渐形成,他不想继续念书了,他要回家与老叔老婶一起劳动,共同来支撑起这个家。
当大龙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志刚和小兰听时,马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那怎么行,别说你学习还不错,考上重点高中是大有希望的,就是你学习不好,老叔和老婶也会坚决供你读完大学。”
大龙听了,那眼泪挂在脸上,他知道老叔老婶说的都是真心话,但他实在不忍心老叔老婶为了这个家承受那么多痛苦。尽管他学习不错,考上重点高中是很有把握的,可他知道一旦考上了,那不菲的学费又会为家里增加不少负担。而且,弟弟和妹妹即将升入中学,家里同时供三个孩子读书实在太吃力。
大龙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书都不能再读下去了,自己又不是老叔老婶亲生,能把他们哥俩儿抚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他又怎么忍心拿着老叔老婶的血汗钱,去自私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呢!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七节
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大龙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他决定来一个先斩后奏,让既成事实来逼迫志刚和小兰同意他辍学。可惜志刚和小兰却丝毫没有察觉,显然他们低估了大龙这孩子的心计。
一切与往常并没有不同,大龙还是每天照常上学,还是会回家按时写作业。转眼中考临近,考试那天小兰特意早起,为大龙熬了他最爱吃的小米粥,还煮了几个茶叶蛋。在大龙临出门之前,志刚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满怀期待地说:“好好考,别让老叔老婶失望。”
大龙看了志刚一眼,泪花闪闪,这些年老叔老婶待自己像亲爹亲妈一样,不,甚至比亲爹亲妈还要亲,而自己已经长成一个半大小伙子,却无以为报,心中实在有愧啊!
大龙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但是终于没有说出来,最后在志刚和小兰期待的目光中走了。
这一天,大龙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没有去学校参加中考,而是跑到父母的坟前,放声大哭。他把老叔老婶这些年对他的好,以及自己心中的惆怅与苦闷统统倾诉了出来。他告诉父母,他不想读书了,不能再拖累老叔老婶。他要辍学回家干活,分担家庭的重担,他希望九泉之下的父母能够原谅他。大龙一边说着,一边流泪,他哭诉着自己的委屈,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爱母爱,都有一个完整的家,而他和弟弟这么多年来却在别人的白眼与嘲笑中度过,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挺起脊梁,为弟弟遮风挡雨。他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一定要在这茫茫尘世中打拼,为了报答老叔老婶的恩情,为了供弟弟完成学业。
倾诉完了以后,大龙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他从父母的坟前站了起来,用手捋去那坟上的荒草,看看天色差不多了,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了家里。
中考成绩终于公布,当志刚和小兰得知大龙的各科成绩都为零分时,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龙压根就没有参加中考,他们把大龙叫到了身边,强压住怒火问道:“怎么都是零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大龙低着头一言不发,志刚是一个火暴脾气的人,按捺不住大声地质问道:“我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
大龙知道躲不过去,只得小声地回答道:“我没有参加中考,我不想再继续念书了,我想回家和你们一起种地。”
志刚听了,实在气愤至极,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感全都在这一刻迸发出来,挥起右手“啪”地一下给了大龙一记响亮的耳光。大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老叔老婶,你们打我吧,我真的不想再读书了,咱家这么困难,我想回家和你们一起挣钱,还饥荒。”
志刚还想伸手要打,却被小兰一把将大龙护在了怀里,她感动于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却如此懂事,忍不住与大龙一起哭了起来。
志刚扬起的手终于落下了,他很明白大龙的心思,分明是想帮家里分担生活的重担。但是,大龙却不能理解父辈们的心思,只要能把他供上大学,就是再苦再累志刚和小兰都觉得值啊。如今,当这一切成为泡影的时候,志刚的失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看到小兰和大龙抱在一起痛哭的样子,让他心如刀绞。这是他第一次动手打大龙,以前无论大龙犯了什么错误,但凡能容忍的,他都会忍住不去打他。长这么大小,安然挨的揍,都比大龙多。可如今,志刚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觉得这一巴掌不是他自己打的,而是替二哥二嫂打的,他相信如果二哥和二嫂在世,也会同样这么做的。
为了尽量挽回后果,志刚特意去学校找校长和老师长谈了一次,他想让学校再给大龙一次机会。可学校却明确告诉他,大龙 中考已经报了名,即便来年再复习一年,也不允许报考重点高中了。因为那重点高中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生,往届生不让报考的。听到这个消息,志刚几近绝望,也就是说大龙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升入重点高中了。志刚忍不住仰天长叹,怪自己当初一时糊涂输了大钱导致家道败落,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同时也为大龙的任性感到恼怒,这孩子太独断专行,太不计后果,才造成了今天无法挽回的局面。
为了让大龙重返学校,志刚特意为大龙联系了一所普通高中,那办事的人说,只要花些钱找找人就可以去读。但大龙就是不去,他的理由很简单,重点高中我都没去考,如今花钱再去普通高中干啥?志刚又商量他道:“如果你真不愿意去,那就再复习一年,来年考一所好的中专,等毕业了也会被分配不错的工作。”
大龙说那我也不去读,中专三年,再加上复习的一年,总计还要四年,肯定还会花费家里不少钱,有这四年我还不如在家多干些农活,不但能省下学费,还能多挣不少钱。
志刚震怒了,说:“你怎么这样不开窍呢?你就不想想,一旦你考上好学校,将来有了好工作,可以加倍报答家里啊。如今你辍学在家,即便能帮家里一些小忙,但是能有什么大出息?”
大龙说:“我不管,等不了那么久了,家里这么大的一摊子,只要能减轻你们的负担,让你们少挨点累,我就是不考大学也认了。”
志刚见说服不了他,恨不得再给他几巴掌,但是每次都被小兰拦下了。
志刚也懒得再和他解释,一边暗中让小兰做他工作,一边也想要让他自己冷静冷静,想想清楚。
可大龙似乎不需要想清楚,第二天,当志刚扛着铁锹上山植树时,大龙也找了一把锹跟在后面。志刚撵他回去,他就是不听志刚扬起铁锹想要揍他,他就躲得远远的。等志刚走远了,他又在后面跟了上来。志刚很是无奈,对于大龙这样的态度丝毫没有办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可怜大龙原本一个大学苗子,就这样窝在了农村。若干年后,当有人问他对这种选择后悔不,他依然坚定说:“后悔什么呢?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允许我继续读下去。我知道,如果我继续读书,很可能考上大学,但是我不能再花费老叔老婶的血汗钱,看着他们的身体一天天垮下去,我的良心不安啊!”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八节
就是这片黑土地,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家境的原因放弃了学业。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沃土,那富贵家的子弟就可以衣食无忧,尽享祖上带来的荫德,而穷人家的孩子却要为生计去打拼,这个世界一直都把这种不公平强加到穷苦人的身上。而那些生性耿直、勤劳善良的穷人们也似乎习惯了在苦难面前逆来顺受,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着。
当大龙意识到志刚对他辍学的事情已经默默接受后,他的心情舒畅了许多。那时他正在朝阳的山坡上植树,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志刚走过来,充满关爱地递给他一条毛巾:“来,擦擦脸吧,累了就歇会儿,这活儿不是一天干的。”
大龙接过毛巾,看了看那漫山遍野的树苗,知道以后每天都要在这片山上劳作。忽然,他想起了课堂,想起了那个漂亮的女英语老师,他知道自己今生都不能再有机会坐下来,听英语老师用一口流利的英语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1】【2】【3】
最新章节请访问https://m.diyibanzhu.quest
大嫂忙应承道:“哪能呢,俺们是最响应国家政策了,偏巧儿媳妇回娘家了,不在家,要不就让她随你们一起去做了。”
大嫂的话音刚落,没想到房间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原来那孩子刚睡醒,不见了妈妈,所以大哭起来。
计生办谢主任马上就明白海燕是躲了起来,便厉声说道:“这哪有当妈的去串门,把这么小的孩子扔在家里的道理?”
然后又用手指着大嫂吓唬道:“我告诉你们,不用总躲,如果真的生二胎,看我不罚死你们才怪。”
说完一瞪眼,转身走了。大嫂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心里直发毛。虽然又躲过了这一劫,但那谢主任的话也说得明白,如果真的生二胎,肯定会被重罚的。大嫂清楚这重罚对他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很可能几年的收成都会被罚进去,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
这时海燕从苞米地里钻了出来,看着远去的吉普车说道:“妈,他们走了啊?”
大嫂带搭不理地答应了一声:“嗯。”
然后唉声叹气地转身回到了东屋。
海燕看出了婆婆的不悦,晚上对二蛋子说道:“我看妈白天好像有些不高兴,是不是因为计划生育的事儿?”
二蛋子说:“肯定是的,妈的思想观念守旧,总想着抱孙子,现在问题在这明摆着呢,如果要孙子肯定会被重罚,不要吧,又不甘心。反正怎么都是闹心。”
海燕问:“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非得要生儿子呢?难道生了儿子就一定能保证会好?若是生出一个不孝顺的逆子来,反倒不如不要了好。而且,你想过没有,那二胎若真是生了男孩儿还好,若一不小心,又生了一个女孩儿该咋办啊?”
海燕的问题提得很尖锐,一下让二蛋子愣在了那里,他卡巴着眼睛半天没有说话,最后翻过身来,扳着海燕的肩膀说道:“所以,你一定要给我生一个儿子才行,要不妈那里我都说不过去。”
海燕说:“你说的不是废话吗,生男生女我说得算咋的?我要真有那两下子,上一胎就直接给你生个儿子得了,也不至于费这么大的劲儿。”
二蛋子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很费心地将两只胳膊交叉起来放在脑后,若有所思地说:“反正不管怎样,你都要给我生一个儿子才行,大不了这胎不是,再生下一胎,我就不信,照这样生下去,最终还生不出个儿子来。”
海燕躺在枕头上,感觉心里郁闷极了,她知道二蛋子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不想惹父母们生气。如今丈夫和婆婆都认准的事情,自己也不好太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是海燕还是有些想不通,难道生儿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如果下一胎不是儿子,难道她真的还要一胎一胎不停地生下去?
海燕的脑海中忽然出现了一群孩子围着她叫妈妈的情景,她有些不敢想了,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她不知不觉中叹了一口气,心想作为女人,这辈子可真够命苦的了。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五节
当什么事情都带有一种目的性去做的话,可能也就失去了过程本身的乐趣。包括夫妻性爱这件事情上,现在的二蛋子和海燕一起过夫妻生活,已经不仅仅是性需求,更多的则是指望着能怀上一个孩子,而且一定要男孩儿才行。
这样想着,那在身上折腾的人努力想着要把种子种进去,那在身下承受的人则竭力想要把种子全部接纳进来,整个过程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的例行公事,当性爱已经逐渐演绎为这样一种性质时,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而这种悲哀恰恰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作为一个女人,海燕从未体味过性爱的美好,自从第一次被二蛋子破处之后,她感到是钻心的疼痛,到后来就逐渐麻木了,等到稍稍有了一点感觉之后,二蛋子却已经在她身上播种完毕,已经翻身下去,倒头呼呼大睡起来,这让她时不时地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她爱自己的丈夫,在她看来,性爱这东西是见不得人的,她一个农村女人,在性上有太强烈的需求似乎也不应该,只要他们夫妻的感情够了,性爱的和谐与否并不重要。
谢天谢地,在生下第二个孩子时隔一年半后,海燕终于怀上了第二胎。
那天早上,海燕照例起来做早饭,刚刚将那一锅粘豆包蒸好后,还没等盖上锅盖,就觉得这胃里直泛酸水,忍不住蹲在灶膛处大口地呕吐起来。
大嫂听到了动静之后,警觉地凑上前来,关切地问:“怎么了,是不是怀上了?你上个月什么时候来的事儿?”
海燕呕够了,稍作喘息,回答道:“本来应该这个月初来的,可这都到十五了,却还不见来。”
大嫂一听,不禁喜出望外,赶紧把海燕搀起:“行了,你快进屋歇着去,就别忙活了,剩下的事情让我来。”
关于海燕怀孕的事情,不知怎么就传到了镇计生办那里,大嫂怀疑一定是村妇女主任告的密。那一天早上,谢主任又领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闯到了单家,进屋就找翻找海燕,要逼迫她去镇里堕胎。幸亏海燕听到风声,早就躲了起来。大嫂见这样躲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从衣柜里拿了500元钱,然后将那谢主任拉到一边,嘴上说着多多关照的话,然后将那500元钱塞到了谢主任的口袋里。谢主任本来态度还强硬得像一块砖,当看到钱之后,立马软得像一团棉花,故意拿腔作调地打官腔道:“既然你儿媳妇没在家,我们就先回去,不过你要告诉她,要她趁早去镇上把孩子做了,要不生下来不但上不了户口分不到土地,而且免不了还要挨罚。”
说完背着手,领着一群人大摇大摆地走了。
大嫂望着谢主任远去的背影,心里面的一块石头可算落了地,心想这年头还是有钱好办事,不管怎样,能将孩子生下来就算胜利,至于罚不罚款,那是以后的事情,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
你还别说,自从大嫂给了谢主任500元钱以后,他再也没来找过麻烦。偶尔带人来村里搞计划生育,也是顺便到单家走走过场。然而令人绝望的是,虽然计生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海燕的肚子却很不争气,这第二胎生下来,依旧是一个女孩。
孩子生下来的那天,大嫂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孩子的两腿劈开,当她看到那两腿之间光秃秃的并无一物时,连伺候月子的心情都没有了,一屁股坐在板凳上,不住地唉声叹气。海燕看出婆婆因为自己又生了一个女儿心中不悦,也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觉得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来。
倒是二蛋子对海燕多了一层理解,嘴里安慰道:“这生女孩儿也不怪你,是我的家什不管用,你大可不必这样情绪低落,该怎么生活还得怎么生活,爸妈那里有我去做工作。”
不管怎样,孩子生下来了,还得继续养活。那罚款是免不了的,还好谢主任因为有了那500元钱在前,对单家网开一面,只是象征性地罚了2000块钱。尽管这样,对单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二蛋子看日子紧巴得一天不如一天,便又动起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他把这想法再次说给海燕听:“如今咱家二儿又出生了,以后的开销越来越大,单靠种地发不了大财,我琢磨着最近再出去找点活干,你在家给我照看好孩子中不中?”
海燕望着自己的丈夫,幽幽地说:“你去吧,要是真能挣回钱来,我就是再苦再累也都认了。”
二蛋子捋了捋妻子额头上的头发:“嗯,你等我挣大钱了,一定回来让你们娘仨儿好好享享福。”
海燕说:“享福我倒不奢望,只要你能让我们娘仨儿过上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日子,我也就知足了。”
说完将头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居然从眼角落下两滴晶莹的泪水来。
二蛋子再次找到大牛,将自己想要外出打工的想法说给他听。大牛吓了一跳,显然上次挨揍的事情至今让他心有余悸。大牛说:“你愿意去自己去吧,我可不去了,挣不来钱是小事情,这要是被人打折了胳膊腿,这辈子都他妈的完了。”
二蛋子说:“这次不会了,这回我们跟赵家屯的赵大拿走,他是木匠,每年都会带些人出去,听说他上头有认识的大老板,钱是瞎不了咱的。”
大牛说:“那我也不去了,我倒情愿在家种点地、养点牛,这样平平安安挺好的,再也不去冒那个风险了。”
二蛋子看说不动他,也就不再动员。
最终,二蛋子连同附近村屯的十几个人一起,在赵大拿的带领下,重新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这一次跟上次不一样,二蛋子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命运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六节
再说志刚一家,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全家人勒紧了裤腰带还饥荒,已经说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那种苦难带给人的是生命的沧桑与无奈,不仅大人们如此,就连孩子们在这种情境下都变得早熟起来。相比于其他孩子,大龙、二龙、安然显得成熟多了,他们兄妹三人能够理解父辈们的艰辛,知道在学习之余帮大人们分担一些必要的体力劳动。
从打茬子到播种种地,从除草间苗到扒苞米,三个孩子什么农活都干过。虽然家里开个小卖店,但是三个孩子却舍不得吃卖店里的一块饼干、一块糖。安然年纪最小,常常看着新进的花花绿绿的糖果说:“哥,你说那小人酥是不是可好吃了?要不咱们一人尝一块吧!”
说着,就在那货柜里拿出三块,递给大龙和二龙一人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大龙见状,一把抢了过来,扔进了柜台里,嘴上说道:“吃糖会生蛀牙的,走吧,咱们出去玩。”
说罢,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向外走。虽然二龙和安然很想吃糖,但他们也明白哥哥的用意,知道能省则省,省下来好多卖一点钱,给家里还饥荒。
三个孩子之所以这么懂事,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受到了小兰的耳濡目染。他们曾亲见小兰为了节省,总是吃家里的剩饭,明明那饭菜都变馊了,小兰还舍不得扔,用开水泡一下,就那样对付着吃。有一次,为了省下3块钱的车费,小兰去县城的亲戚家串门,40多里的路程她硬是自己走了回来,脚上被磨了好几个大血泡,到家的时候袜子都脱不下来了,那血和袜子粘连在一起,疼得小兰的额头直冒汗。从小到大,孩子们都没有看到小兰买过一件新衣服,那棉袄棉裤也是把孩子们穿过的旧棉衣拆开,再把里面已经变得硬的棉花重新蓄一下,然后再缝制成自己的棉衣继续穿。志刚看在眼里心疼,对小兰说:“你就去再买一件棉大衣吧,你看这花棉袄已经穿了好几年。”
小兰说:“花那闲钱干什么?我又不出门,一个女人在家里穿啥不行。”
志刚看妻子如此节俭,心里万般难过,他知道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使小兰受了这么多委屈。志刚不止一次哽咽着说:“都怪我,要不是因为我,也不至于让你受这么多苦。”
小兰看志刚一副忏悔的样子,会心地笑了,嘴里说道:“只要你不赌钱了,就是再苦再累的日子我都觉得甜。”
小兰说的完全是真心话,一个善良的农村女人,拥有最朴实真挚的情感,在她心里,丈夫和家庭就是自己的一片天,只要保持这片天的完好,无论让她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认了。
小兰越是这样对志刚,志刚越是觉着心中有愧,在不赌钱的日子里,他有时间充分理清自己的头脑,越发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严重错误。他很后悔曾经所走过的这段弯路,正是这段弯路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但要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承受来自精神世界的双重折磨,更主要的是还连累家人跟他一同受苦。每每想起这些,志刚的心都快要碎了。
但志刚毕竟是一个血性的汉子,他坚信在哪儿跌倒了就能在哪儿爬起来。他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
为了改变贫穷落寞的现状,志刚在大龙上初三那年开始承包荒山,这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选择。当时村里还没有人打那几十亩荒山的主意,但志刚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那荒山闲在那里实在可惜,如果在那山上栽种果树等经济林,若干年后将会换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志刚找到村党支部,主动要求承包那片荒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国以前就与志刚的关系不错,志刚因为赌博被撤去生产队长的职务后,他很同情志刚的遭遇,这次志刚找到他,他想那块荒山反正闲着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承包给志刚,也乐得卖一个人情给他。于是,便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争得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同意后,以较低的价格与志刚签订了20年的承包合同。
荒山顺利承包到手后,志刚很兴奋,但这种兴奋没有维持几天,就被一大堆问题冲淡了。首先,志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不消说那买树苗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就是劳动力问题也无法解决。栽树、浇水,包括看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志刚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为了尽量减少开支,志刚一般都不去雇工,就他和小兰两个人在山上顶风冒雨地忙活着。偏赶上志刚的风湿病犯了,那山上水汽大、阴风多,志刚一猫腰那筋骨像要折了一样的疼。志刚心里骂着,要不是因为那徐大皮带,他也不会受这个苦,这腰腿疼的病就是当初在拘留所时落下的。
大龙对老叔老婶的辛苦看在眼里,他知道家里这些年为了供他们读书,花了不少钱。如今,他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家里分担一下生活的重担。虽然中考已经日益临近,但是却有一个想法在大龙的心中逐渐形成,他不想继续念书了,他要回家与老叔老婶一起劳动,共同来支撑起这个家。
当大龙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志刚和小兰听时,马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那怎么行,别说你学习还不错,考上重点高中是大有希望的,就是你学习不好,老叔和老婶也会坚决供你读完大学。”
大龙听了,那眼泪挂在脸上,他知道老叔老婶说的都是真心话,但他实在不忍心老叔老婶为了这个家承受那么多痛苦。尽管他学习不错,考上重点高中是很有把握的,可他知道一旦考上了,那不菲的学费又会为家里增加不少负担。而且,弟弟和妹妹即将升入中学,家里同时供三个孩子读书实在太吃力。
大龙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书都不能再读下去了,自己又不是老叔老婶亲生,能把他们哥俩儿抚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他又怎么忍心拿着老叔老婶的血汗钱,去自私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呢!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七节
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大龙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他决定来一个先斩后奏,让既成事实来逼迫志刚和小兰同意他辍学。可惜志刚和小兰却丝毫没有察觉,显然他们低估了大龙这孩子的心计。
一切与往常并没有不同,大龙还是每天照常上学,还是会回家按时写作业。转眼中考临近,考试那天小兰特意早起,为大龙熬了他最爱吃的小米粥,还煮了几个茶叶蛋。在大龙临出门之前,志刚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满怀期待地说:“好好考,别让老叔老婶失望。”
大龙看了志刚一眼,泪花闪闪,这些年老叔老婶待自己像亲爹亲妈一样,不,甚至比亲爹亲妈还要亲,而自己已经长成一个半大小伙子,却无以为报,心中实在有愧啊!
大龙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但是终于没有说出来,最后在志刚和小兰期待的目光中走了。
这一天,大龙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没有去学校参加中考,而是跑到父母的坟前,放声大哭。他把老叔老婶这些年对他的好,以及自己心中的惆怅与苦闷统统倾诉了出来。他告诉父母,他不想读书了,不能再拖累老叔老婶。他要辍学回家干活,分担家庭的重担,他希望九泉之下的父母能够原谅他。大龙一边说着,一边流泪,他哭诉着自己的委屈,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爱母爱,都有一个完整的家,而他和弟弟这么多年来却在别人的白眼与嘲笑中度过,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挺起脊梁,为弟弟遮风挡雨。他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一定要在这茫茫尘世中打拼,为了报答老叔老婶的恩情,为了供弟弟完成学业。
倾诉完了以后,大龙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他从父母的坟前站了起来,用手捋去那坟上的荒草,看看天色差不多了,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了家里。
中考成绩终于公布,当志刚和小兰得知大龙的各科成绩都为零分时,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龙压根就没有参加中考,他们把大龙叫到了身边,强压住怒火问道:“怎么都是零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大龙低着头一言不发,志刚是一个火暴脾气的人,按捺不住大声地质问道:“我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
大龙知道躲不过去,只得小声地回答道:“我没有参加中考,我不想再继续念书了,我想回家和你们一起种地。”
志刚听了,实在气愤至极,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感全都在这一刻迸发出来,挥起右手“啪”地一下给了大龙一记响亮的耳光。大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老叔老婶,你们打我吧,我真的不想再读书了,咱家这么困难,我想回家和你们一起挣钱,还饥荒。”
志刚还想伸手要打,却被小兰一把将大龙护在了怀里,她感动于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却如此懂事,忍不住与大龙一起哭了起来。
志刚扬起的手终于落下了,他很明白大龙的心思,分明是想帮家里分担生活的重担。但是,大龙却不能理解父辈们的心思,只要能把他供上大学,就是再苦再累志刚和小兰都觉得值啊。如今,当这一切成为泡影的时候,志刚的失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看到小兰和大龙抱在一起痛哭的样子,让他心如刀绞。这是他第一次动手打大龙,以前无论大龙犯了什么错误,但凡能容忍的,他都会忍住不去打他。长这么大小,安然挨的揍,都比大龙多。可如今,志刚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觉得这一巴掌不是他自己打的,而是替二哥二嫂打的,他相信如果二哥和二嫂在世,也会同样这么做的。
为了尽量挽回后果,志刚特意去学校找校长和老师长谈了一次,他想让学校再给大龙一次机会。可学校却明确告诉他,大龙 中考已经报了名,即便来年再复习一年,也不允许报考重点高中了。因为那重点高中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生,往届生不让报考的。听到这个消息,志刚几近绝望,也就是说大龙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升入重点高中了。志刚忍不住仰天长叹,怪自己当初一时糊涂输了大钱导致家道败落,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同时也为大龙的任性感到恼怒,这孩子太独断专行,太不计后果,才造成了今天无法挽回的局面。
为了让大龙重返学校,志刚特意为大龙联系了一所普通高中,那办事的人说,只要花些钱找找人就可以去读。但大龙就是不去,他的理由很简单,重点高中我都没去考,如今花钱再去普通高中干啥?志刚又商量他道:“如果你真不愿意去,那就再复习一年,来年考一所好的中专,等毕业了也会被分配不错的工作。”
大龙说那我也不去读,中专三年,再加上复习的一年,总计还要四年,肯定还会花费家里不少钱,有这四年我还不如在家多干些农活,不但能省下学费,还能多挣不少钱。
志刚震怒了,说:“你怎么这样不开窍呢?你就不想想,一旦你考上好学校,将来有了好工作,可以加倍报答家里啊。如今你辍学在家,即便能帮家里一些小忙,但是能有什么大出息?”
大龙说:“我不管,等不了那么久了,家里这么大的一摊子,只要能减轻你们的负担,让你们少挨点累,我就是不考大学也认了。”
志刚见说服不了他,恨不得再给他几巴掌,但是每次都被小兰拦下了。
志刚也懒得再和他解释,一边暗中让小兰做他工作,一边也想要让他自己冷静冷静,想想清楚。
可大龙似乎不需要想清楚,第二天,当志刚扛着铁锹上山植树时,大龙也找了一把锹跟在后面。志刚撵他回去,他就是不听志刚扬起铁锹想要揍他,他就躲得远远的。等志刚走远了,他又在后面跟了上来。志刚很是无奈,对于大龙这样的态度丝毫没有办法。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可怜大龙原本一个大学苗子,就这样窝在了农村。若干年后,当有人问他对这种选择后悔不,他依然坚定说:“后悔什么呢?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允许我继续读下去。我知道,如果我继续读书,很可能考上大学,但是我不能再花费老叔老婶的血汗钱,看着他们的身体一天天垮下去,我的良心不安啊!”
第十章 城里人的梦 第八节
就是这片黑土地,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家境的原因放弃了学业。同一片蓝天,同一片沃土,那富贵家的子弟就可以衣食无忧,尽享祖上带来的荫德,而穷人家的孩子却要为生计去打拼,这个世界一直都把这种不公平强加到穷苦人的身上。而那些生性耿直、勤劳善良的穷人们也似乎习惯了在苦难面前逆来顺受,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着。
当大龙意识到志刚对他辍学的事情已经默默接受后,他的心情舒畅了许多。那时他正在朝阳的山坡上植树,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志刚走过来,充满关爱地递给他一条毛巾:“来,擦擦脸吧,累了就歇会儿,这活儿不是一天干的。”
大龙接过毛巾,看了看那漫山遍野的树苗,知道以后每天都要在这片山上劳作。忽然,他想起了课堂,想起了那个漂亮的女英语老师,他知道自己今生都不能再有机会坐下来,听英语老师用一口流利的英语
本章未完,点击[ 数字分页 ]继续阅读-->>